第83章 風雲再起(六)

——師高金看房當白歌有些悲觀,笑道:“大周軍隊也沒有這麼厲害,這畢竟是兩場小規模的戰鬥,不能代表雙方的真實實力,決定勝負的殘酷大戰還沒有開始。”

房當支金左臂受了傷,血流如注,滴在地上,很快就凝結成暗紅色的一大塊,房當支金挺起胸脯,努力保持着尊嚴。

房當白歌沒有過多責怪房當支金,看他血流不止,道:“你下去包紮傷口吧,給你一個任務,好好回想黑雕軍是如何打仗的,有什麼弱點?”然後對帳中之人揮了揮手,道:“你們都出去吧。”

帳中之人全部退出去之後,房當白歌臉色肅然地對師高金道:“要讓延州軍和廊州軍南下,甚至讓靈州軍也南下,我們就必須要把大周軍打痛,現在涇州附近的幾個節鎮的軍隊都朝涇州集中,來得最快的是鳳翔軍和黑雕軍,暫時不管黑雕軍,原計劃不變,我們還是要伏擊鳳翔軍。”

沒有了外人,和氣文雅的師高金目光變得凌歷起來,他翻來覆去地撫摸淡黃色的玉佩,半響,才道:“我們的實力還不足與大周抗衡,要想奪取靈州,必須出其不意,節度使的聲東擊西之計,符合我們房當族的實力。”

党項拓跋部首領拓跋思恭在唐時被封爲定難節度使,從那以來,拓跋部牢牢控制了銀、夏、按、育四州,現在拓跋部首領李彝殷名義上仍是定難節度使,實際上是以夏州爲中心的地方政權。清水河畔的党項房當族實力增強後,房當明自封爲靖遠節度使,他最大的夢想是奪取靈州、延州、慶州這一片肥沃土地,建立類似拓跋部的地方政權,爲党項房當部爭取更大更好的生活環境。

師高金又道:“但是,從這兩次小規模的戰鬥來看。我們似乎低估了大周軍的戰鬥力,新近崛起地黑雕軍,對我們威脅極大,我們要趁黑雕軍未到之前,各個擊破。”

房當白歌在帳中不停地走動,最後。下定了決心,道:“再抽四千人,緊急前往小倉關,務必在小倉關殲滅增援的風翔軍。”

聽到這個決定,師高金有些吃驚地,他道:“我們這一路人馬總共才兩萬多,吳留關留有三千人,又抽調了一萬人去伏擊鳳翔軍。現在我們手中掌握的人馬實際上只有七千人,和喬家堡的頒州軍人數差不多,若再抽走四千人,涇州的兵力就太少了,這次在喬家堡吃了虧。主要原因還是兵力不足,才爲敵所趁。”

房當白歌神情很是堅毅,道:“涇州西南有黑雕軍、頒州以東有永興軍和同州軍。北面有延州軍,都在朝涇州集中,但是,他們到達喬家堡都還需要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對於我們非常珍貴,我們只有集中兵力殲滅鳳翔軍,斬斷大周軍的一根手指。讓他捏不成拳頭,纔有取勝地可能。這一仗打勝了,房當族也就有了百年基業。”

說到這,房當白歌向着西方伸出雙手,祈求道:“清水神永遠都會保佑我們房當族!”

師高金被房當白歌說服了。點頭道:“白歌的意見是對的,我們必須主動進攻,消滅一兩路大周軍,把西北的大周軍全部吸引到涇州,才能爲節度使奪取靈州創造條件。”他十分豪氣在桌子上擂了一拳,道:“大倉關,是取勝的關鍵,我建議白歌去親自指揮,打好這一仗,我願意帶領三千党項男兒,和頒州軍周旋到底。”

師高金在房當白歌帳前雖然只是一個謀士的身份,但是,他是党項頗超族前首領的兒子,前首領被殺後,他就來到了房當族,改名師高金,房當白歌知道師高金在頗超族還有很多潛在的支持者,也沒有把他當作一般地謀士,從來都是以平等的姿態和他議事,而師高金經過挫折後,走南闖北,算得上見多識廣,他爲了報答房當族的收留之恩,盡心盡力爲房當族出謀劃策。

房當白歌聽了此語,臉露喜色,道:“兄弟坐鎮涇州,那最好不過,只是趕到涇州的周軍越來越多,三千人馬實在有些少,不過,只要能在涇州拖住大周軍,我擊破鳳翔軍以後,立刻回師涇州。”

師高金道:“從前一段時間看,頒州軍主帥是個老成持重之人,他摸不準我軍虛實,不會輕易涉險。”

房當白歌對着帳外喊道:“拿酒來。”

房當白歌和師高金連碰三碗之後,房當白歌把碗往地上一摔,道:“時間緊迫,我馬上帶領人馬趕去大倉關,元高部和仁多部留給你。”

師高金臉色微微有些發紅,他看着房當白歌從帳中離開,坐了一會,猛地起身,朝自己的營帳走去。

党項軍在黑夜中緊急地調動着,爲了不發出太大地聲音,悄悄出營的党項軍小心地用布條包住馬蹄,牽着戰馬,向小倉關方向前進,緩慢走了五六裡後,党項軍才全部上馬,向西南方向飛奔。

就在党項軍偷偷出營之時,喬家堡頒州軍牙將光紫駝帳中卻是酒香四溢,光紫駝爲人豪爽,代表節度使宴請了黑雕軍,他作爲主人,和黑雕軍獅營的校尉鐵川源和隊正武家強、劉黑狗等人輪番碰杯。

黑雕軍前鋒營地表現,頒州軍有目共睹,軍中之人最重英雄和實力,因此,進入喬家堡的黑雕軍,受到了頒州軍的熱情接待。李暉也着實喜歡朝氣蓬勃的黑雕軍校尉鐵川源,在他身上,李暉似乎也找到一絲自已年輕時代的影子,只是,鐵川源的官職和節度使相比,實在小得可憐,李暉大大地誇獎了鐵川源一番,卻沒有參加歡迎黑雕軍的宴會,而是讓牙將光紫駝和觀察判官邢培盛全權代表。

黑雕軍獅營隊正周青沒有參加宴會,他帶着五個獅營偵騎,隱藏在黑暗——,觀察着党項軍軍營地動靜。前幾天。党項軍每天都要到喬家堡前挑戰,周青敏稅地注意到党項軍人數一直在減少,黑雕軍獅營就是根據周青的觀察,推測出党項軍出兵規律,在喬家堡獅營成功地突襲了党項軍。

“黨頂軍人數如此多,爲什麼到喬家堡挑戰的人馬並不多。這是什麼原因,党項人有什麼目的嗎?”周青頭腦裡總是盤旋着這個問題,夜幕降臨的時候,他無心參加宴會,就帶着五名獅營軍士,從喬家堡地寨牆上滑了出去,潛入到党項軍軍營附近地小山坡上,趴在草叢中。從高處觀察着獅營的動靜。

周青和五名獅營軍士潛伏的經驗十分豐富,藏身的位置、觀察的視野都很好,党項軍的搜索小隊數次從他們身邊走過,一名党項軍士還用腰刀往周青藏身地地方捅了一下,都沒有發現他們。周青忍受着各種山,野小蟲的侵襲。死死盯着党項軍營,他的努力沒有白費,半夜時分。一隊隊党項軍無聲無息地從軍營出發,向着西南方向奔去,党項軍從軍營的側門向外走,側門不寬,可以並排走四個牽馬的軍士,周青粗粗數了一下,側門走出了約有一千排左右的軍士。

“約有四千人軍士出了軍營。沒有聽到馬蹄聲,估計是向着西南方向去了。”周青鎮定地對着節度使李暉講道。

天色朦朦亮的時候,周青趴在觀察點上,仔細查看了党項軍營的情況,党項軍地帳篷一點沒有少。這就讓周青更加警惕,他覺得党項軍的情況有些異常,趁着天色沒有大亮的時機,迅速回到了喬家堡,向鐵川源報告了党項軍半夜的調動,鐵川源意識到這個情報的重要性,馬上帶着周青,向頒州軍報告了此事。

李暉看了看地圖,對着邢培盛道:“喬家堡西南方向,最近地是鳳翔府,稍遠一點的是鳳州,朝西是秦州,党項軍爲何要突然分兵,這樣一來,党項軍的實力就要被削弱,況且,四千人去進攻鳳翔軍,絕對佔不了便宜,党項軍如此用兵毫無道理啊。”

李暉又問周青:“党項軍是否有四千人,是否是西南方向?”

周青很自信地道:“我看得很清楚,党項軍從側門出來地,每列四到三人,走了約一千列左右,肯定有四千人。至於方向,沿西南方向偵察一下就清楚了,這麼多馬,沿途總會留下馬糞。”

李輝讚賞地說了一句:“周隊正倒是細心得很,真是一塊好料子。”

正在這時,一名軍士從外面跑了過來,報告道:“党項軍有來了。”李暉、邢培盛、鐵川源、周青等人全部出營帳上了寨牆。

這一次前來表演的党項軍比昨天明顯增加,有近二千人,他們就如平常一樣在堡壘前活動,只是不敢再靠近喬家堡的寨牆。

李暉看着在堡前縱橫馳騁的党項騎兵,很有些猶豫,這一段時間,他也注意到在堡前挑釁的党項騎兵人數在持續減少,昨夜,又有四千人離開了軍營,“党項人到底要做什麼?”李暉還不能答出這個問題。

經過昨天的戰事,觀察判官邢培盛覺得党項騎兵的戰鬥力也沒有傳說中那麼可怕,兩百名黑雕軍能在自己眼皮下乾淨利落地消滅三百党項軍,頒州軍就算戰鬥力比不上黑雕軍,也應該着不了太多,以此推斷,在人數相等地情況下,頒州軍和党項軍交手,誰勝誰負還真說不清楚。邢培盛有了這個想法,看着二千党項軍在堡外活動,禁不住有些手癢,他對李暉建議道:“昨天黑雕軍和党項軍戰了一場,我看党項騎兵也不過如此,不若讓頒州軍出堡,將這股党項軍吃掉。”

李暉斷然否定了邢培盛的提議,他搖頭道:“敵情不明,且莫貿然出擊,頒州軍只要能守住喬家堡,等到鳳翔軍、黑雕軍、永興軍和延州軍等諸軍齊聚涇州,党項軍則不戰自敗,我現在就當司馬懿,死守喬家堡,看党項人能玩什麼把戲。”

邢培盛不敢和李暉爭辯,只是用失望的眼光看着堡外的党項軍。

李暉看着邢培盛滿臉失望,突然想起周青所說之事,對着邢培盛道:“剛纔周青說起大隊騎兵經過總會留下馬糞。極有道理,你派出幾個斥侯去看看這幾千党項軍到底去了何處。”

党項軍還是和前幾天一樣,在堡外表演一番後,回到了軍營。

黑雕軍獅營在喬家堡補充了食物,灌滿皮囊,把幾名重傷員留在了喬家堡。然後連夜離開了喬家堡,獅營作爲前鋒營,現在已經基本完成了偵察任務,鐵川源準備在涇州再轉一圈後,就掉頭朝西,回到涇州西面的涇河岸邊接應黑雕軍主力。

一條極窄地官道連接着鳳州和涇州,官道蜿蜒地經過重重疊疊山,嶺。八千鳳州軍,沿着官道快速地朝涇州前進。

鳳翔節度使王景騎在戰馬上。走到隊伍中間,他有些着急地看着呈一字長蛇陣的隊伍,對身後的副將王環道:“你去前隊,讓軍士們走快些,若有敵軍埋伏在山上。我們只有捱揍的份。”

王環一提馬繮,越過快速行軍地步軍軍士,向前隊趕去。

柴榮稱帝后。針對邊境常受到胡騎侵擾的問題,數次下詔,嚴令邊境各節鎮在遇到胡騎侵邊時要互相支持,若坐視鄰近的節鎮被胡騎攻破而不出兵相救,則以通敵論處。有這個詔令,涇州軍被党項軍打敗後,與涇州相近的節鎮不敢袖手旁觀。紛紛出兵救援。鳳翔軍以步軍爲主,調兵、集中兼準備糧草,花費了約四天時間,當八千鳳翔軍上路的時候黑雕軍獅營已經到達了吳留關。黑雕軍主力也在秦州集結完畢。

王景知道從鳳州到涇州這一段路極爲險峻,中間有多處“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地,因此,爲確保鳳翔軍地安全,王景極爲小心地派出由五百名軍士組成的前鋒營,前鋒營全是騎兵,速度極快,他們始終在主力前方三十里處,每走三十里後,前鋒營就會停下來,同時派出聯絡員給大軍報信,大軍得到一切平安的消息之後,才往前開進。

鳳翔軍就這樣小心謹慎地向前推進,第四天,前鋒營才遠遠地看到了小倉關。小倉關名爲關,卻並非吳留關那樣的軍事關口,而是兩座大山之間的一條通道,這條通道長有一里多,寬約十六七米,從地形來看,小倉關的兩座大山雖高,卻沒有樹木,只有一些矮小稀疏的灌木和野草,山上一層厚厚的黃土,深深地蓋住了山石,若敵軍埋伏在上面,即沒有東西往下砸,又由於山高坡陡,人馬無法往下衝,所以,從軍事上來說,小倉關並非鳳州到涇州最爲險要地關口,可是,小倉關是從鳳州到涇州的必經之路,若不走小倉關,則大軍要繞道四百多裡。

前鋒營校尉吳參帶着五百軍士停在了小倉關前,吳參多次從鳳州到涇州,他知道過了小倉關,前面就沒有險要的關口了。吳參騎着馬,站在關口,心裡總有些不好的預感,這種感覺很少出現,因此,吳參命令前鋒營停止前進。

“洪隊正,你帶五十人先過關,有什麼異常趕快撤回來。”

“李隊正,你帶五十人爬到山上去看看。”

兩個小隊搜索一遍後,沒有發現任何異常之處,吳參仍然不放心,又命令兩上小隊重新搜索一遍,仍然沒有發現異常情況。

此時吳參才略略放心,暗自思忖:“党項軍在涇州和頒州軍對峙,那裡有實力到這裡來伏擊我們,我的膽子怎麼變得這麼小。”鳳翔軍前鋒營全部通過小倉關後,派出聯絡員給後方報信,吳參帶着前鋒營在小倉關北面出口約兩裡地地方安營紮寨,等待着大軍的到來。

鳳翔軍前鋒營的一舉一動,被隱匿在山上地党項軍四個斥侯看得一清二楚,他們準備了一些狼糞,只要鳳翔軍主力大部分進入小倉關,他們就在山上升起狼煙。

房當白歌帶着四千人馬在夜色中向小倉關進軍,四千党項全是騎兵,從涇州到小倉關這一段路比較平緩,有利於騎兵的運動,房當白歌在第二天下午就趕到了小倉關。兩支党項軍會師後,兵力達到一萬四千人,有了如此雄厚的兵力,房當白歌對於小倉關伏擊戰充滿了必勝的信心。

房當白歌仔細勘查了小倉關地形,他認爲鳳翔軍一定會派出前鋒營探路,若党項伏軍埋伏在小倉關關口,極有可被鳳翔軍前鋒營發現,於是他下令主力部隊一萬人撤到小倉關北面約五里的地方設伏,同時,在小倉關南面約四里的一個山坳裡,埋伏四千人馬,小倉關打起來後,這四千人馬就負責斷掉鳳翔軍的退路,房當白歌要以硬對硬,用雷霆萬鈞之勢全殲增援地鳳翔軍,把周軍的注意力集中到涇州來,爲大哥房當明率領的党項軍襲取靈州創造條件。

鳳翔軍主力部隊接到前鋒營平安無事的報信後,慢慢進入了房當白歌佈下的大口袋。

王景位於鳳翔軍中部,他走出小倉關關口之時,長長地舒了一口氣,過了小倉關,前面就沒有險要之地了,不出意外,過了今夜,鳳翔軍就可以到達頒州地地界了。

忽然,前面的部隊出現了緊張的喊叫聲,緊接着,看見了山峰上隨風飄動的黑色煙霧。

王景看見黑色煙霧,頓時色變,這是狼煙,胡人用來報警之用,他雖慌不亂,下令道:“前軍變後軍,斷後,後軍變前軍,衝鋒。”身後的親衛馬上吹響了迎戰的號角,同時,數名傳令兵向前隊和後隊急奔而去。

鳳翔軍的前鋒營安營紮寨之後,軍士們在營地裡餵馬、燒水或睡覺,睡覺的軍士首先感到了大地的振動,他們就如被人猛抽了一皮鞭,從地上跳了起來,大叫:“騎兵,大隊騎兵。”吳參命令前鋒營數名軍士向後報信,然後命令前鋒營迎擊突然出現的大隊騎兵。前鋒營的軍士是鳳翔軍中的精銳,他們看着象山洪一樣洶涌而來的党項騎兵,沒有一個人退縮,揮着閃亮的長刀,迎着党項騎兵衝了過去。

前鋒軍的軍士勇敢的行動只是爲党項人制造了一點小麻煩,很快,前鋒營在党項軍鐵蹄的衝擊下灰飛煙滅,校尉吳參砍殺一名党項軍士後,被一根粗大的狼牙棒狠狠擊在頭上,當場腦漿迸裂,吳參落馬後,被蜂擁而來的鐵蹄踩成了肉泥。

前鋒營報信的軍士衝到鳳翔軍前隊時,前隊已聽到了馬蹄聲和喊殺聲。王景治軍極嚴,鳳翔軍前隊是兩千步軍,沒有得到命令,一個人都不敢後退。副將王環焦急地下令道:“用盾牌圍成左右兩個圓陣,弩弓手準備。”前隊步軍訓練有素,聽到命令後,兩千步軍分成兩個集團,每個集團前面是兩百名盾牌手,盾牌手持有面方形盾牌,方形盾牌有一米高,下面有兩塊尖刺,可以插到地上,後面依次是長槍兵和弩弓手。

此時,前隊已出了小倉關,較爲開闊的地形對騎兵的突襲極爲有利,党項軍騎兵淹沒了前鋒營後,衝到了鳳翔軍前隊步軍面前,數百支鐵箭從盾牌後面密集地射出,党項軍騎兵陣形密集,這一輪箭雨過後,上百名党項騎手中箭落馬,他們同樣沒有逃脫被後面戰馬踏踩的命遠。

鳳翔軍前隊的兩個圓陣,就如滔滔洪水中的兩個孤島,任憑洪水如何猛烈,仍然堅持挺立在水中央。

第239章 鹿死誰手(一)第9章 商隊北行(二)第76章 回到大梁(八)第204章 廟堂之高(三十四)第205章 廟堂之高(三十五)第74章 回到大梁(五)第262章 鹿死誰手(二十五)第80章 風雲再起(三)第16章 侯府家事(二)第275章 鹿死誰手(三十八)第270章 鹿死誰手(三十三)第9章 疑雲重重第331章 蕩盡羣雄(八)第289章 南下之路(四)第17章 決戰鳳州(一)第139章 爭奪河套(四)第191章 廟堂之高(十九)第272章 鹿死誰手(三十五)第8章 確定名分第30章 決戰鳳州(十)第124章 經營同心(十)第279章 鹿死誰手(四十二)第169章 爭奪河套(三十四)第345章 蕩盡羣雄(二十三)第279章 鹿死誰手(四十二)第85章 風雲再起(八)第335章 蕩盡羣雄(十二)第21章 決戰鳳州(五)第三百五十五 蕩盡羣雄三十三第24章 決戰鳳州(八)第252章 鹿死誰手(十五)第77章 回到大梁(九)第319章 南下之路(三十四)第233章 決戰幽州(二十四)第2章 神出鬼沒第184章 廟堂之高(十二)第243章 鹿死誰手(五)第123章 經營同心(九)第55章 回鶻商隊(三)第271章 鹿死誰手(三十四)第58章 出使蘭州(一)第172章 爭奪河套(三十七)第366章 蕩盡羣雄(四十四)第231章 決戰幽雲(二十二)第11章 救援友軍第246章 鹿死誰手(九)第86章 鳳雲再起(九)第158章 爭奪河套(二十三)第351章 蕩盡羣雄(二十九)第46章 節度三州(六)第331章 蕩盡羣雄(八)第284章 鹿死誰手(四十八)第250章 鹿死誰手(十三)第3章 符家說客第136章 爭奪河套(一)第127章 經營同心(十三)第4章 西軍風波第247章 鹿死誰手(十)第275章 鹿死誰手(三十八)第240章 鹿死誰手(四十三)第292章 南下之路(七)第66章 大戰過後(三)第297章 南下之路(十二)第23章 決戰鳳州(七)第6章 激戰馬賊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四)第2章 開辦實業第113章 清水河畔(十)第13章 攻城爲下(一)第225章 決戰幽雲(十六)第7章 跬跳行動(二)第315章 南下之路(三十)第19章 決戰鳳州(三)第34章 決戰鳳州(十四)第285章 鹿死誰手(四十九)第46章 獅熊爭霸(三)第78章 風雲再起(一)第110章 清水河畔(七)第191章 廟堂之高(十九)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345章 蕩盡羣雄(二十三)第368章 蕩盡郡雄(四十六)第277章 鹿死誰手(四十)第185章 廟堂之高(十三)第368章 蕩盡郡雄(四十六)第5章 操持家務第299章 南下之路(十四)第三百五十五 蕩盡羣雄三十三第20章 澶州城外第77章 回到大梁(九)第92章 鏖戰西北(五)第110章 清水河畔(七)第372章 蕩盡羣雄(五十)第182章 廟堂之爭(十)第4章 惜惜相別第243章 鹿死誰手(五)第156章 爭奪河套(二十一)第371章 蕩盡羣雄(四十九)第19章 決戰鳳州(三)第86章 鳳雲再起(九)
第239章 鹿死誰手(一)第9章 商隊北行(二)第76章 回到大梁(八)第204章 廟堂之高(三十四)第205章 廟堂之高(三十五)第74章 回到大梁(五)第262章 鹿死誰手(二十五)第80章 風雲再起(三)第16章 侯府家事(二)第275章 鹿死誰手(三十八)第270章 鹿死誰手(三十三)第9章 疑雲重重第331章 蕩盡羣雄(八)第289章 南下之路(四)第17章 決戰鳳州(一)第139章 爭奪河套(四)第191章 廟堂之高(十九)第272章 鹿死誰手(三十五)第8章 確定名分第30章 決戰鳳州(十)第124章 經營同心(十)第279章 鹿死誰手(四十二)第169章 爭奪河套(三十四)第345章 蕩盡羣雄(二十三)第279章 鹿死誰手(四十二)第85章 風雲再起(八)第335章 蕩盡羣雄(十二)第21章 決戰鳳州(五)第三百五十五 蕩盡羣雄三十三第24章 決戰鳳州(八)第252章 鹿死誰手(十五)第77章 回到大梁(九)第319章 南下之路(三十四)第233章 決戰幽州(二十四)第2章 神出鬼沒第184章 廟堂之高(十二)第243章 鹿死誰手(五)第123章 經營同心(九)第55章 回鶻商隊(三)第271章 鹿死誰手(三十四)第58章 出使蘭州(一)第172章 爭奪河套(三十七)第366章 蕩盡羣雄(四十四)第231章 決戰幽雲(二十二)第11章 救援友軍第246章 鹿死誰手(九)第86章 鳳雲再起(九)第158章 爭奪河套(二十三)第351章 蕩盡羣雄(二十九)第46章 節度三州(六)第331章 蕩盡羣雄(八)第284章 鹿死誰手(四十八)第250章 鹿死誰手(十三)第3章 符家說客第136章 爭奪河套(一)第127章 經營同心(十三)第4章 西軍風波第247章 鹿死誰手(十)第275章 鹿死誰手(三十八)第240章 鹿死誰手(四十三)第292章 南下之路(七)第66章 大戰過後(三)第297章 南下之路(十二)第23章 決戰鳳州(七)第6章 激戰馬賊第260章 鹿死誰手(二十四)第2章 開辦實業第113章 清水河畔(十)第13章 攻城爲下(一)第225章 決戰幽雲(十六)第7章 跬跳行動(二)第315章 南下之路(三十)第19章 決戰鳳州(三)第34章 決戰鳳州(十四)第285章 鹿死誰手(四十九)第46章 獅熊爭霸(三)第78章 風雲再起(一)第110章 清水河畔(七)第191章 廟堂之高(十九)第140章 爭奪河套(五)第345章 蕩盡羣雄(二十三)第368章 蕩盡郡雄(四十六)第277章 鹿死誰手(四十)第185章 廟堂之高(十三)第368章 蕩盡郡雄(四十六)第5章 操持家務第299章 南下之路(十四)第三百五十五 蕩盡羣雄三十三第20章 澶州城外第77章 回到大梁(九)第92章 鏖戰西北(五)第110章 清水河畔(七)第372章 蕩盡羣雄(五十)第182章 廟堂之爭(十)第4章 惜惜相別第243章 鹿死誰手(五)第156章 爭奪河套(二十一)第371章 蕩盡羣雄(四十九)第19章 決戰鳳州(三)第86章 鳳雲再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