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常懷謹慎之心

窗外的雨淅淅瀝瀝的下,武英殿中沉寂了片刻,衆人都被天子的一番話打了個措手不及。

一時之間,衆臣都望着白髮蒼蒼的胡老尚書,卻見他老人家的神色也十分古怪。

正在衆人疑惑之時,胡濙拱了拱手,開口道。

“陛下,太上皇歸朝雖是朝野上下,萬民所向,陛下親親尊讓之誼,臣等亦歎服不已,但是,土木一役,官軍將士死傷無算,迎歸之禮如此隆重,恐上皇心中不安。”

“且,方纔陛下所述儀典,繁瑣複雜已近登基之儀,單因上皇歸京,操持如此繁複的儀典,恐靡耗太甚,禮部也未必來得及準備,故此,臣請陛下三思。”

老尚書雖然上了年紀,平時在朝上一副懶洋洋的樣子,但是實際上,凡是經過他手的政務,都處理的雷厲風行,絲毫都不拖泥帶水。

但是這一次,胡濙顯得也十分謹慎,這一番話,說說停停,似乎時時刻刻都在斟酌措辭。

一番話說完,在場衆人都回過味來了。

要說還得是專業人士,一眼就看出了關鍵。

祭告天地,入拜祖廟,御奉天殿受百官朝賀,頒行大詔,昭告天下,再拜聖母皇太后……

這一套禮制,可不就是登基大典的流程。

相較於這個意義,太上皇兵敗而歸,卻被如此隆重的迎接,帶來的小小尷尬,都得往後排。

可是,天子的登基大典,早就已經舉行過了。

如今再折騰這麼一次,又是爲了什麼?

在場的大臣雖然對禮制不甚熟悉,但是經過胡濙這麼一提醒,答案几乎就要呼之欲出了。

禪位儀典!

作爲同樣涉及到皇位傳承的儀典,登基大典和禪位大典的流程十分極爲相似。

只不過,主祭儀典的人從一個變成了兩個,登基詔書變成了禪位詔書而已。

再回想一下剛剛天子所說的話。

“……朕與上皇同御奉天殿,頒行大赦天下詔書……”

毋庸置疑,大赦天下的詔書,肯定是天子頒佈的,這種事情,輪不着一個已經退位的太上皇來做。

那麼,非要拉着太上皇去奉天殿做什麼?

要說羣臣朝拜,京郊出迎,祭告天地,這個流程當中,朝拜了不知多少次了。

不是接受朝拜,也不是去頒大赦天下詔,那要做什麼?

做泥塑木雕嗎?別開玩笑了!

去了就得有去的意義。

想想當時的場景,皇帝和太上皇,兄弟倆一起坐在御座上,底下是文武羣臣。

天子在上頭頒了大赦天下的詔書,太上皇就幹看着,不說點什麼?自然不會。

到了那個場景下,就得有該有的覺悟。

奉天殿,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去的。

那是天子正殿!

太上皇在禮制名分上,都要壓過皇帝一頭,但是唯獨一點是皇帝獨有的權力。

那就是理政治國的權力,一旦退位,就相當於讓渡出了這份權力。

雖然理論上來說,太上皇仍能參與政事,但是已經失去了言出法隨的效果。

奉天殿象徵的就是這份權力,除了天子之外,所有人都是沒有權力啓用奉天殿的。

現如今,天子要和太上皇同御奉天殿,已經不是禮遇這麼簡單了。

這是在試探,或者說是在逼太上皇表態。

如果太上皇就這麼堂而皇之的重新坐上奉天殿的御座,哪怕從頭到尾一言不發,接踵而來的,一定是科道御史的彈劾奏章。

這是僭越!

禮制上而言,太上皇全稱是太上皇帝,所以說是退位其實不恰當,更合適的說法,應該是受太上皇帝尊號。

所以,一應的御製之物,皇帝能用的,太上皇也能用。

但是唯獨奉天殿,是專屬於皇帝的。

太上皇即便要參理政事,也決不能啓用奉天殿,這同樣也是禮制。

所以說,太上皇要麼不進奉天殿,但凡進了,就得當着羣臣的面,將名分的問題徹底的說清楚。

想通了這些,再看天子溫和的笑容,幾位老大人不約而同的加了幾分謹慎。

同時,覺得天子在開玩笑的想法,也隨之煙消雲散。

而對於胡濙委婉的反對,天子的態度是……

“花銷是戶部的事,不必禮部費心,使團剛剛出京,到達瓦剌,談判細節,再到做好一應的準備,將上皇迎歸,少說也要兩三個月的時間。”

“當初朕的登基大典,禮部沒用一個月就備齊了一切,現如今上皇歸期還有這麼久,怎麼就準備不好了?”

看着天子怫然不悅的神色,胡濙有些恍惚。

這場面怎麼似曾相識?

不過年紀大了,一時之間感覺自己有點想不起來。

就在這個時候,豐國公李賢也開了口,道。

“陛下和太上皇情誼深厚,太上皇北留虜庭一年之久,若迎候之禮太薄,則恐天下萬民議論陛下涼薄,禮儀典制固然繁瑣,但是大宗伯也需體念陛下的爲難之處。”

胡濙掃了他一眼,心中暗暗腹誹,這個沒原則的老東西,就知道跟着天子瞎附和。

與此同時,天子也道。

“胡尚書,迎回上皇乃是羣臣所請,自去歲土木之後,朕即大位,嘔心瀝血,夙興夜寐,然京城中數有朝臣質疑朕心,今上皇歸期有望,禮部儀注如此簡薄,欲置朕於何地?”

口氣依舊平靜,但是胡濙卻敏銳的嗅到了一絲危險。

只一瞬間,他想起來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是從哪裡來了。

當初,這位陛下登基之前,在法統問題上,就是這種堅決的態度。

一時之間,胡濙背後冒了冷汗。

是他大意了,竟覺得如今天位已明,名分各定,沒有必要再過分逼迫太上皇當衆表態。

但是他卻忘了,在這個問題上,一向開明的天子,當初不惜擱置所有的政務,拿出胡攪蠻纏的架勢,也絲毫不肯讓步。

當下,胡濙便做出了判斷,毫不猶豫道。

“陛下恕臣考慮不周,臣回禮部之後,即刻操辦此事。”

於是,天子這才露出一絲笑意,點頭道:“如此便好。”

殿中的氣氛這才爲之一鬆,在場衆臣都不自覺的輕輕舒了口氣。

剛剛天子的臉色一變,竟讓他們下意識的連大氣都不敢出。

原來,不知不覺間,年輕的天子,已經有了淵渟嶽峙的帝王氣勢。

與此同時,雖然達到了目的,但是朱祁鈺的臉上,卻微不可查的閃過一絲失望。

雖然說,對於胡濙的態度,他早就有所預料,但是,失望總是避免不了的。

這個老傢伙,識時務懂局勢,但是到底,心還是向着先皇嫡子的朱祁鎮。

將這些暫且擱下,朱祁鈺轉向楊洪和範廣二人,同樣是吩咐的口氣,道。

“除了這些之外,太上皇歸後,皇嫂和太上皇的其他后妃,也當移居南宮,因此,南宮的防衛需要加強。”

“但是,二十六衛宿衛宮城諸門,各有執掌,抽調不開,所以朕打算從京營,錦衣衛,及騰驤四衛中抽調精銳,另組成三個京衛建制,專門負責南宮的護衛。”

“京營抽調的精銳,由楊侯負責,至於這三個京衛自指揮僉事以下的軍官,由範都督和兵部的俞侍郎共同擬個名單,再遞給朕。”

還是那句話,涉及到軍務,尤其還是京衛的事情,天子基本上是一言而決。

所以,楊洪等人也沒有可多說的餘地,拱手領命……

第1198章 兄妹再見第五百八十二章:國事,家事第六十七章:新的格局第八百四十三章:兩個謎語人第八百五十一章:朝堂首秀第四百零三章:老狐狸的信譽第三百七十三章:人在屋檐下第七十三章:李總管的無奈第一千零四十七章:代王的去處第三百三十四章:幸不辱命第三百一十四章 :落幕第七百九十六章:糾纏不休第一千零三十一章:逐漸取得信任第一千零二十一章:示威第一百九十一章:廠公不好做第七百零六章:提前甩鍋第三百三十一章:劍出偏鋒第一千零九十五章:案情第1161章 山雨欲來.第一千一百一十章:手尾第一千零九十九章:該你選了第三百八十章:妥善解決第三百零二章:宗室請願第四百六十二章:若爲國死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老謀深算王首輔第一千一百零五章:入詔獄第910章 如何交代第一千一百零九章:東一榔頭第一千零七十五章:試探第六百九十一章:小公爺想不通第四百八十二章: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第六百七十九章:信任第915章 決斷第四百四十一章:最大贏家竟是……第五百七十七章:通透的鎮南王第六百六十七章:忽悠,接着忽悠~第一百一十八章:要打!第二百五十二章:沈翼的理由第四百二十三章:如願以償第八百二十二章:快了快了再等等第一百九十一章:廠公不好做第一百章:試探第933章 施恩第三百三十三章:輕拿輕放?第二百七十八章:別人不行第四百二十一章: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第1225章 太上皇含怒討說法第八百三十二章:鬧事與捱罵第四百七十章:使團抵達第一百三十八章:烽煙起第四百四十七章:一個接一個的壞消息第一百九十三章:噁心人的彈劾第三百七十三章:人在屋檐下第1271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三)第三百八十八章:成國公府的去處第七百五十九章:三個人一臺戲第五百三十章:朝會發難第一千零三十四章:新年第一朝第七十三章:李總管的無奈第一百四十一章:一個不留第982章 伴君如伴虎第三百一十九章:閣議第四百五十四章:認清自己第七百八十八章:跟天子打個商量第949章 賞罰分明第一百七十六章:文臣的變臉技能第五百一十八章:東宮出閣第二百七十三章:乾綱獨斷不容易第五百四十章:我,唯我爾!第四百五十一章:底牌第四百五十九章:御前爭論第五百五十九章:聽大宗伯的第四十九章:憤怒第六百四十二章:幹啥啥不行,內卷第一名第三百零八章:大局已定第五百六十三章:太子的課業第一百三十八章:烽煙起第七百六十五章:萬貞兒的未來第四百五十一章:爲了家族的榮光第六百五十六章:篩子樣的南宮第1012章 博弈無處不在第一千零五十七章:什麼叫預判第五百六十九章:等啊……等……第一千一百零七章:這就……完了?第1144章 選誰第三百八十二章:處理結果第八百六十一章:大明的未來第896章 大預言家朱瞻墡第六百八十五章:如果他們角色互換第1001章 變故第六百三十一章:廷議第三百三十三章:輕拿輕放?第六百六十二章:這是一章鋪墊,又名:矛盾的太上皇第二百四十八章:沙灣決口第四百九十九章:大同城外,上皇南歸第五百六十二章:交錯的隊伍第七十九章:宮內敘話(上)第四百八十四章:舉朝歡騰第933章 施恩第1238章 謀局.
第1198章 兄妹再見第五百八十二章:國事,家事第六十七章:新的格局第八百四十三章:兩個謎語人第八百五十一章:朝堂首秀第四百零三章:老狐狸的信譽第三百七十三章:人在屋檐下第七十三章:李總管的無奈第一千零四十七章:代王的去處第三百三十四章:幸不辱命第三百一十四章 :落幕第七百九十六章:糾纏不休第一千零三十一章:逐漸取得信任第一千零二十一章:示威第一百九十一章:廠公不好做第七百零六章:提前甩鍋第三百三十一章:劍出偏鋒第一千零九十五章:案情第1161章 山雨欲來.第一千一百一十章:手尾第一千零九十九章:該你選了第三百八十章:妥善解決第三百零二章:宗室請願第四百六十二章:若爲國死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老謀深算王首輔第一千一百零五章:入詔獄第910章 如何交代第一千一百零九章:東一榔頭第一千零七十五章:試探第六百九十一章:小公爺想不通第四百八十二章: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第六百七十九章:信任第915章 決斷第四百四十一章:最大贏家竟是……第五百七十七章:通透的鎮南王第六百六十七章:忽悠,接着忽悠~第一百一十八章:要打!第二百五十二章:沈翼的理由第四百二十三章:如願以償第八百二十二章:快了快了再等等第一百九十一章:廠公不好做第一百章:試探第933章 施恩第三百三十三章:輕拿輕放?第二百七十八章:別人不行第四百二十一章: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第1225章 太上皇含怒討說法第八百三十二章:鬧事與捱罵第四百七十章:使團抵達第一百三十八章:烽煙起第四百四十七章:一個接一個的壞消息第一百九十三章:噁心人的彈劾第三百七十三章:人在屋檐下第1271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三)第三百八十八章:成國公府的去處第七百五十九章:三個人一臺戲第五百三十章:朝會發難第一千零三十四章:新年第一朝第七十三章:李總管的無奈第一百四十一章:一個不留第982章 伴君如伴虎第三百一十九章:閣議第四百五十四章:認清自己第七百八十八章:跟天子打個商量第949章 賞罰分明第一百七十六章:文臣的變臉技能第五百一十八章:東宮出閣第二百七十三章:乾綱獨斷不容易第五百四十章:我,唯我爾!第四百五十一章:底牌第四百五十九章:御前爭論第五百五十九章:聽大宗伯的第四十九章:憤怒第六百四十二章:幹啥啥不行,內卷第一名第三百零八章:大局已定第五百六十三章:太子的課業第一百三十八章:烽煙起第七百六十五章:萬貞兒的未來第四百五十一章:爲了家族的榮光第六百五十六章:篩子樣的南宮第1012章 博弈無處不在第一千零五十七章:什麼叫預判第五百六十九章:等啊……等……第一千一百零七章:這就……完了?第1144章 選誰第三百八十二章:處理結果第八百六十一章:大明的未來第896章 大預言家朱瞻墡第六百八十五章:如果他們角色互換第1001章 變故第六百三十一章:廷議第三百三十三章:輕拿輕放?第六百六十二章:這是一章鋪墊,又名:矛盾的太上皇第二百四十八章:沙灣決口第四百九十九章:大同城外,上皇南歸第五百六十二章:交錯的隊伍第七十九章:宮內敘話(上)第四百八十四章:舉朝歡騰第933章 施恩第1238章 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