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 噁心~

第925章 噁心~

於是,當俞次輔進殿的時候,得到的,就是一羣人已經商議好的結果……

“傳旨,命翰林學士儀銘兼任左春坊大學士,命翰林侍講劉定之調任左諭德,陳文調任左庶子,充裕東宮,以輔太子!”

俞士悅進殿的時候,剛好聽見天子吩咐身旁的內侍把口諭記下來,拿去內閣擬詔。

見他和王翱進來,天子理所當然的停了動作,問道。

“俞先生,你身爲太子府詹事,覺得這些人手安排,可還妥當?”

啊這……

俞次輔臉色一黑,看了一眼在場的其他人,心中不由憋了一口氣。

眼下這場面,明顯就是已經定下來,這還叫他說啥?

跟天子嗆聲找不痛快嗎?

目光在王文,陳循,陳鎰三人中間逡巡了片刻,俞次輔拱了拱手,道。

“一切聽憑陛下安排!”

面對俞士悅明顯有些不悅的眼神,王文等三人,亦是一臉苦笑。

這個時候,天子倒是點了點頭,將此事擱置一旁,隨後開口道。

“朕此次召諸位先生來,有兩樁事,頭一樁便是東宮之事,近來不斷有朝臣上本,言及太子仁德睿智,既已出閣讀書,太子府屬官不宜久拖。”

“剛好,俞次輔向朕舉薦了劉定之,陳文,李紹三人,他們調入東宮之後,太子府六品以上官員,便尚餘六個空缺。”

“既然首輔和次輔也來了,那就一併議一議吧,這六個缺,是否要補,若要補的話,可有舉薦之人?”

天子的話,已經說明白了。

但是,這個問題,卻的確不怎麼好答。

太子出閣備府一事,歷經諸多波折,時至今日,即便是在場的這諸多大臣,也未必敢說清楚天子的心意到底是什麼。

於是,這種狀況之下,在場的幾個大臣,都不約而同的,望向了剛來的俞士悅。

??!

俞次輔眨了眨眼睛,心中早已經罵翻了天。

敢情這幫人拉他過來,就是爲了讓他來頂包的?

***,***,***!

對着面前幾個老傢伙挨個瞪了一眼,俞士悅到底還是冷靜下來。

這件事情,要是他不在就算了。

但是,他既然過來了,那麼,理所當然,該是他來第一個表達態度。

畢竟,如今太子年幼,他這個太子府詹事,自然就是代表東宮的人。

從這個角度而言,其實王文等人讓他過來,也是有道理的。

自我安慰了一番之後,俞士悅沉吟片刻,倒也將情緒都拋到了腦後,開口道。

“陛下,臣以爲不妥!”

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于謙在一起呆久了,俞士悅也漸漸沾染上了他直言不諱的作風。

這一點,尤其是在於謙離京之後,體現的尤爲明顯。

在衆人略顯驚訝的目光當中,俞士悅不緊不慢的開口道。

“陛下明鑑,太子殿下年紀尚幼,雖然天資聰穎,但是,畢竟尚在識字之時,太子府諸官員,以詹事府處理日常事務,輔佐東宮,左,右春坊奉旨講讀,就如今來說,便已足夠。”

“臣之所以舉薦劉定之三人入東宮,是因爲這三位久在翰林院,才學出衆,轉過年來,太子殿下便要開始研習經義,重開東宮經筵,如此一來,僅憑倪謙,萬安,徐有貞三人隨侍,便顯得有些不足。”

“加之蕭學士被罷職,東宮需要補充講讀官員,方有此議。”

“如今,陛下已準三人入東宮,且另命儀學士兼任左春坊大學士,如此一來,即便是要開經筵,也綽綽有餘。”

“故此,臣以爲,太子殿下入朝聽政之前,東宮屬官不必再增補,否則,恐有冗餘之嫌。”

這番話一氣呵成,絲毫都不顧一旁的老大人們精彩的臉色。

他們早就感覺到,最近俞士悅的風格變得比以前更加直接和尖銳。

但是,卻沒想到,他竟然直接到了這種地步。

應該說,俞士悅說的不無道理。

東宮的整個建制,其實是爲太子參政理政而準備的,在如今太子年幼的情況下,其實並不需要那麼多的官員。

可是,道理是道理,這種話,說出來卻有些得罪人。

還是那句話,如今的太子身份特殊,所以,涉及太子的問題,不管是支持還是反對,都需要有更多的考慮。

俞士悅的這番話,一旦傳出去,很容易被視爲在刻意打壓太子,若是有別有用心之人,說不定還會覺得俞士悅包藏禍心,有動搖儲本之意。

所以事實上,這也是衆多大臣,並不願意首先表示自己的態度的原因。

聽了俞士悅的話,天子倒是露出了一絲思考的神色,片刻之後,他開口問道。

“諸位先生,俞次輔所言,你們是何看法?”

在場衆人當中,最不需要考慮立場問題的,就是王天官。

儘管他是天子的心腹,但是,在太子的問題上,王老大人一直都是立場鮮明的覺得,不需要太過着急的。

所以,天子的話音落下,王文第一個出言道。

“陛下,臣以爲俞次輔所言有理。”

“自太上皇歸朝之後,朝中一直頗不安寧,始終有宵小之輩,借太子殿下出閣備府一事大做文章,更有甚者,散佈謠言,有損陛下聖德,離間天家關係。”

“陛下仁慈,不予計較,但是,此等風氣卻愈演愈烈,其實,依臣之見,太子殿下如今字都尚未認全,有俞次輔主持詹事府,另備左,右春坊大學士講讀便可。”

“其餘諸官,完全可以等太子殿下入朝聽政時,再予以備齊。”

“然而朝中諸臣,不顧東宮現狀,爲種種目的,一意勸諫陛下爲東宮增補屬官,此非對太子殿下有益,實有害也。”

“故此,臣贊同俞次輔之言,太子府如今人員已有冗餘之嫌,不宜再做增補。”

不得不說,這位天官大人說話,還是一如既往的讓人聽着不舒服。

俞士悅說的還比較含蓄婉轉,但是,到了王文這,幾乎就是直接在指責朝中有人拿太子當幌子,爲自己牟取私利了。

要是別的場合也就算了。

因爲王文說的倒也不假,這段時間以來,上本請奏爲太子殿下增補屬官的的文武大臣,一直不斷。

這些人有些是親近太上皇的大臣,如朱儀,朱鑑等人,有些人是爲了所謂禮制,有些人是受了鼓動,有些人則是爲了自己的利益……

如此種種,不一而足。

王文話說的難聽,但卻是實話。

可問題是,這大殿陳循,剛剛還有舉薦官員入東宮的俞士悅,以及背後鼓動俞士悅的陳循杵着。

這種情況下,王老大人這話,就有幾分指桑罵槐的意思了。

因此,他的話音落下之後,一旁的陳循臉上明顯有些掛不住,道。

“天官大人此言差矣。”

“東宮官職乃是典制所定,爲輔佐太子殿下所設,往常也並非沒有太子年幼出閣的成例,皆是爲東宮漸次備設屬官,雖然說如今太子殿下的確並不入朝聽政,但是,倒也不必因此,而停止增補東宮屬官。”

聞聽此言,王文的眼睛一亮。

嘿嘿,老小子,你這可不就來着了嗎?

他先是在朝堂上被陳循當靶子吸引火力,剛剛又被噎了一回,現在正鬱悶着該如何把場子找回來呢。

結果現在,陳循可不就自己蹦出來了。

王老大人深吸了一口氣,道。

“陳尚書這話,纔是真正的此言差矣。”

“陛下重東宮,遠重於之前各朝,太子殿下雖非陛下親子,但是陛下視之,卻勝似親子。”

“太子殿下出閣之前,陛下便擔心殿下年幼,難堪重負,一片關愛之心,溢於言表,後羣臣同請,以太子雖幼,教育不可交於宦官之手,陛下方準太子出閣。”

“此後一應事務,陛下事必躬問,逐一覈對太子殿下出閣的種種細節,乃至備府設官,東宮屬官,無論品級高低,陛下必慎之又慎,試其才學,觀其能力,察其品德,聽其名聲,方敢令其入太子府中教習。”

這番話說的可真是……

噁心!

儘管已經知道了王文對天子向來十分崇敬,但是,聽到王文的這番話,老大人們還是忍不住起了一陣雞皮疙瘩。

真要說王文這話有什麼問題,那倒也是不是。

但是,不知道爲啥,聽着總是讓人覺得不對味。

也不知道外朝的大臣們,要是看到堂堂的吏部天官,竟有這等奉承之語,會不會內心崩塌。

反正,在場的老大人們,三觀是被衝擊的挺厲害的。

深深的吸了一口氣,老大人們紛紛將剛剛聽到的話從腦子裡抹去,同時也提起了精神。

不出意外的話,這些都是鋪墊,王文再是天子心腹,也不可能無休止的奉承下去。

何況,天子也不是喜歡這種虛言奉承的性格,所以到最後,肯定還是要落到實處。

果不其然,緊接着,王文便道。

“歷代東宮之設,皆是翰林院與詹事府、坊、局官員相互兼任,陛下愛重太子殿下,將二官分離,令東宮官員專司教導輔佐太子,如此一來,東宮官員壓力大大減輕,自然不可與往朝相提並論。”

說着話,王文轉身道。

“陛下,臣等固知陛下愛重太子殿下之意,但是,如今翰林院同太子府既已分離,那麼,各有差遣之下,也當視東宮具體狀況而定。”

“若盲目增補東宮官員,實乃冗餘官員,恐對太子殿下成長,亦有不利之處,懇請陛下三思。”

話音落下,一旁的老大人們,都忍不住砸了咂嘴。

王文這個老東西,果然就不是個好對付的。

誰要是以爲他沒有心機,說話大大咧咧,遲早被他坑死。

聽聽他說的啥,先是狠狠的誇讚了天子一番,話裡話外緊扣天子親愛太子,隨後一步步引到翰林院和太子府的關係上,最終擺出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勸諫天子不要因爲太過重視太子,就隨便浪費朝廷資源。

這話說的,面子裡子都讓他拿走了。

更重要的是,隨手還堵上了陳循的話頭。

原本,若是他直接說因爲太子府事少,所以不宜再添,那麼陳循完全可以順勢提議,讓太子府的官員繼續留在翰林院中兼職。

但是,王文擺出天子分離翰林院和太子府是因爲重視太子的理由,就理所當然的賭上了這個缺口。

這個時候再說要恢復舊制,那就是不重視太子,不重視東宮了。

想明白了這些,老大人們不約而同的望向了陳循,卻見他的眉頭微皺,但是到底,卻沒再說話。

見底下爭論有了結果,天子挨個看了看底下的其他大臣,見他們沒有意見,於是點了點頭道。

“既然俞次輔和天官都是這個看法,那麼,便就此定下,太子府官屬,便暫定如此,以後開始經筵,乃至太子年長,參與政事後,再做商議。”

“陛下聖明!”

一衆大臣頓時起身行禮,此事便算是就此落定。

儘管沒有經過朝議,但是,有他們這些人在,這件事情其實也不必通過朝議。

畢竟,這種事情,算是大家通個氣的事兒,心裡有底兒便是。

朝廷上想要辦成一件事不容易,但是,想要拖延一件事,卻簡單的很。

雖然說,缺了胡濙和沈翼,但是,這兩位一個天天喝茶打瞌睡,一個一心鑽進錢眼裡,對這些事情,想來也沒什麼興趣。

重新落座之後,天子繼續開口道。

“除了太子府一事之外,這第二樁事,便是關於上次殿試舞弊的事!”

如果說東宮屬官的事,雖然重要,但是,和在場諸人都牽涉不大,而且,對朝局也不會有太大影響的話。

那麼,殿試一事的分量,顯然要重的多。

不過,讓衆臣疑惑的是,這件事情,不是已經結束了嗎?

沒看見主辦此案的杜寧,都已經升官出京了,難不成,還有什麼手尾沒有料理好?

看到底下衆臣的神色,朱祁鈺倒也沒有賣關子,正色道。

“如今,參與殿試舞弊的一干人,雖然都已受到懲處,但是,如陳尚書上次在殿上所說,此案只是表象,背後其實是朝廷多年以來,不敢任事,明哲保身,事事只會蕭規曹隨的風氣所致。”

www●tt kan●C〇

“這般風氣若不能扭轉,似殿試舞弊這等官官相護的案子,只會越來越多,所以,這件案子雖已結案,但是,這種風氣,卻不能就此姑息!”

第五百零二章:詭異的平靜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舊事新說第一百五十九章:攻陽和第六百一十一章:聽皇后的第四百五十二章:董院使辛苦了第889章 合理分工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塵埃落定第七百六十九章:別浪費了第1141章 兩方合力第一百章:試探第四十七章:慈寧宮中第六百二十二章:博弈拼的是耐心第六十七章:新的格局第919章 陛辭第六百五十五章:該死的人第七百四十一章:被忽視的關鍵人物第七百五十章:在危險的邊緣瘋狂試探第八百三十八章:陳年舊事第四十八章:神秘的軍報第五百六十八章: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第三百九十五章:格格不入的英國公府第1230章 靜觀其變第七百七十三章:鬱悶的小公爺第六百五十三章:壓力來到了金尚書這邊第六百六十八章:黑的還真能說成白的第一百七十四章:封賞爵位第六百零七章:換人了也不通知一聲?第二百六十五章:濟哥的病第一百五十一章:任禮第1240章 于謙的去處第964章 教女第924章 陳循的盤算第二百七十六章:何苦來哉第一千一百零九章:東一榔頭第五百六十三章:投機客的左那個啥和右那個啥第1149章 又見京察第八百五十章:可惜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戰鬥力過強第七百七十五章:金尚書的高光時刻第一百四十六章:猜的?第四十四章:召見勳貴第二十二章:詳細軍報(下)第七十八章:逼宮(下)第924章 陳循的盤算第一千一百三十章:四兩撥千斤第1253章 落幕第七百零四章:天官大人蓄力中第一千一百零一章:進擊的徐有貞第二百七十章:宗藩改革第一步第五百四十五章:增補閣臣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動盪之因第二百二十一章:胃口真大第四百六十七章:新的使團第三百九十一章:兩份軍報第四百三十七章:俯首認罪第1002章 兵不血刃,但……第一千零九十七章:王翺的古怪舉動第二百二十八章:內閣衝突第三百八十五章:和事佬任禮第1265章 尾聲:東宮之爭(七)第八百二十九章:威懾第四百七十三章:執着的伯都王第1146章 試探第二百七十五章:消息傳開第七百六十九章:別浪費了第三百五十六章:各方雲動第九十七章:消息送達第1231章 諸王的小算盤。第908章 杜寧的抉擇第七百零四章:天官大人蓄力中第六百七十八章:當面一笑,背後一刀第943章 強硬態度第一百三十五章:忍痛割愛第1232章 皇家海貿集團。第七百四十六章:一人做事兩人當第七百六十八章:臉都不要了第1231章 諸王的小算盤。第一百四十七章:賭第二百二十六章:準話兒第二百三十五章:岷王朱楩第1144章 選誰第五百四十二章:阮浪第三百二十九章:錦衣衛的未來第1190章 變故第五百一十一章:收拾手尾與祭臺第一百九十八章:事情好像變大了第七百三十章:閃開,我要開始水了第六百零一章:天子的任性第六百四十二章:幹啥啥不行,內卷第一名第一百八十四章:拜訪成國公府第972章 聖旨第九十三章:傷懷第三百五十章:羅通的把柄第1248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六百一十一章:聽皇后的第二十六章:打壓勳戚?(排行榜加更第二章)第1013章 錢錢錢第1254章 聖心莫測第七百五十七章:天天捱罵於少保第七百一十一章:玩真的?
第五百零二章:詭異的平靜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舊事新說第一百五十九章:攻陽和第六百一十一章:聽皇后的第四百五十二章:董院使辛苦了第889章 合理分工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塵埃落定第七百六十九章:別浪費了第1141章 兩方合力第一百章:試探第四十七章:慈寧宮中第六百二十二章:博弈拼的是耐心第六十七章:新的格局第919章 陛辭第六百五十五章:該死的人第七百四十一章:被忽視的關鍵人物第七百五十章:在危險的邊緣瘋狂試探第八百三十八章:陳年舊事第四十八章:神秘的軍報第五百六十八章: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第三百九十五章:格格不入的英國公府第1230章 靜觀其變第七百七十三章:鬱悶的小公爺第六百五十三章:壓力來到了金尚書這邊第六百六十八章:黑的還真能說成白的第一百七十四章:封賞爵位第六百零七章:換人了也不通知一聲?第二百六十五章:濟哥的病第一百五十一章:任禮第1240章 于謙的去處第964章 教女第924章 陳循的盤算第二百七十六章:何苦來哉第一千一百零九章:東一榔頭第五百六十三章:投機客的左那個啥和右那個啥第1149章 又見京察第八百五十章:可惜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戰鬥力過強第七百七十五章:金尚書的高光時刻第一百四十六章:猜的?第四十四章:召見勳貴第二十二章:詳細軍報(下)第七十八章:逼宮(下)第924章 陳循的盤算第一千一百三十章:四兩撥千斤第1253章 落幕第七百零四章:天官大人蓄力中第一千一百零一章:進擊的徐有貞第二百七十章:宗藩改革第一步第五百四十五章:增補閣臣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動盪之因第二百二十一章:胃口真大第四百六十七章:新的使團第三百九十一章:兩份軍報第四百三十七章:俯首認罪第1002章 兵不血刃,但……第一千零九十七章:王翺的古怪舉動第二百二十八章:內閣衝突第三百八十五章:和事佬任禮第1265章 尾聲:東宮之爭(七)第八百二十九章:威懾第四百七十三章:執着的伯都王第1146章 試探第二百七十五章:消息傳開第七百六十九章:別浪費了第三百五十六章:各方雲動第九十七章:消息送達第1231章 諸王的小算盤。第908章 杜寧的抉擇第七百零四章:天官大人蓄力中第六百七十八章:當面一笑,背後一刀第943章 強硬態度第一百三十五章:忍痛割愛第1232章 皇家海貿集團。第七百四十六章:一人做事兩人當第七百六十八章:臉都不要了第1231章 諸王的小算盤。第一百四十七章:賭第二百二十六章:準話兒第二百三十五章:岷王朱楩第1144章 選誰第五百四十二章:阮浪第三百二十九章:錦衣衛的未來第1190章 變故第五百一十一章:收拾手尾與祭臺第一百九十八章:事情好像變大了第七百三十章:閃開,我要開始水了第六百零一章:天子的任性第六百四十二章:幹啥啥不行,內卷第一名第一百八十四章:拜訪成國公府第972章 聖旨第九十三章:傷懷第三百五十章:羅通的把柄第1248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六百一十一章:聽皇后的第二十六章:打壓勳戚?(排行榜加更第二章)第1013章 錢錢錢第1254章 聖心莫測第七百五十七章:天天捱罵於少保第七百一十一章:玩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