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0章 劍指于謙

第1020章 劍指于謙

殿中一下子就安靜了下來,幾個小輩的藩王怏怏的站到一旁,不再吭氣兒,爲首的伊王猶豫了一下,最終也到底是拱了拱手道。

“臣一時激動,殿前失儀,請陛下恕罪。”

應該說,周王的話還是有分量的,或者說,他們壓根就是在演雙簧,在知道他們事前曾經在十王府聚談商議過後,俞士悅很難相信,這不是在演戲。

伊王等人撒潑打滾,哭訴委屈,周王等人則是杵在一旁,待得合適的時機,再出來拉偏架,和稀泥。

其目的,無非就是想讓天子爲他們“做主”!

這一招很聰明。

要知道,正常情況下,在天子面前撒潑打滾用處不大,反而還有可能讓天子厭煩,落個君前失儀的罪名。

就算是天子當時不發火,可等到安撫下來之後,再反過頭來算賬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但是現在,這些藩王並不是全部聯合起來撒潑打滾,而是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情況就不一樣了。

甭管岷王,周王,魯王這幾個是不是裝的,但是至少在這殿上,他們並沒有跟着伊王等人胡鬧,只是坐在一旁聽着。

如此一來,天子輾轉的空間就小了很多,別看剛剛周王等人一言不發,可一旦天子擺起架子,斥責伊王等人殿前胡鬧,失了藩王體統,那麼,周王等人必定會出言干預。

“另外,所謂暗中授意衙役和王府中人衝突,再命官軍介入強行收田的說法,實屬臆測,臣所言所行,皆依朝廷制度章程,或有官員衙役,在清丈及整飭軍屯過程中,同各王府中人有所衝突,但皆事出有因,並非故意而爲,每次衝突,臣皆曾向陛下呈報細節,並未向朝廷隱瞞分毫,如果諸位藩王覺得有所不妥,可請陛下下旨徹查,臣願意配合。”

最爲典型的,就是這殿中鬧得最歡的伊王,簡直是惡行累累,罄竹難書,其他諸王沒有這麼過分,但也好不了多少。

在很多朝廷大臣的嚴重,這些藩王們囂張跋扈,不可一世,行事莽撞,肆無忌憚,平日裡只會靠着皇明祖訓給的庇護作威作福,仗勢欺人。

所以,這種情況下,天子其實只能讓周王等人出面阻止,但是,他們出面,其態度,又必然是偏向於伊王等人的。

看來,今天註定是難以善了了……

“這是剛剛,宗人令岷王聯名諸王寫的自陳疏,內容爲彈劾兵部尚書于謙及各地方官員,科道御史,以整飭軍屯爲名,巧取豪奪宗室田土,縱容胥吏衙役打傷王府官員,肆意欺凌宗室藩王,犯上無狀。”

正因如此,朝中很多的大臣,雖然對諸王的地位權勢有所忌憚,但是如果剝離這些,其實對於諸王是沒有多少害怕的。

見此狀況,天子也只得道。

但是,周王等人在旁看着,他們本身是長輩,而且又沒有加入進去,天子如果態度強硬,那麼他們肯定會出來拉偏架。

于謙也沒有讓在場衆人等候太久,稍稍整理了一下思路,便道。

“後來,地方官員在清丈中和寧王府護衛發生械鬥,寧王爺遣王府長史傳話請臣過府,臣僅帶兩名隨從前往,但是到了王府之後,卻發現有王府護衛持短棍將臣驅趕而出,並宣稱是臣強闖王府,此事臣在發生之事,已然具本奏報陛下。”

這話說的古井無波,聽不出任何情緒。

不然的話,前腳他強硬的收了回去,後腳諸王告到朝廷,再討要回去,那他就白耽誤工夫了。

於是,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于謙的身上。

所以,雖然說在諸王封地上,于謙動用的手段都很強硬,但是,他從來不會無故爲之,所有的強硬手段,都是在遍嘗各種手段無效,且自身已經掌握了證據的前提下,纔會動用的。

宗室之間,講究的是親親之道,在這個場合下,天子身兼雙重身份,即朱家的族長和大明的天子。

“陛下容稟,伊王府之事,臣屬奉旨而行,四月初,朝廷接到洛陽縣令奏本,稱伊王府僕役蓄意阻撓朝廷清丈,打死縣衙吏員三名,打傷衙役七人,其後,巡查御史章馮親自主持清丈,在田間遭地痞襲擊,據百姓及縣衙追捕之人稱,暴徒躲入伊王府中。”

“陛下明鑑,伊王等人剛纔雖然言辭失當,但是,究其根底,還是因爲受了委屈,陛下爲宗室之長,萬民君父,我等見到陛下,便是見到了血脈相連的親族,情緒失控也在所難免,還望陛下恕罪。”

“還有便是強闖寧王府一事,臣到寧王封地之後,寧王爺幾次三番邀請臣過府一敘,但是,等臣到達寧王府之後,寧王爺卻閉門不出,拒臣在外,臣多次在外等候許久,皆無功而返。”

奏疏內容很多,但是,于謙的速度很快,不到片刻,便將奏疏合了起來,交回了內侍的手中,重新送回了御案上。

這番解釋不可謂不仔細,就連伊王,鄭王,寧王等人自己,眼光中都帶上了幾分閃爍,雖然仍舊帶着濃濃的敵意,卻已然透着幾分外強中乾的味道。

這話一出,俞士悅的心頓時往下一沉。

“于謙,這裡頭寫,你帶人親自搶奪鄭王府賜田,無旨強闖寧王府,命官軍圍堵封鎖伊王府,在諸王封地,暗中授意衙役和王府中人衝突,再命官軍介入強行收田,並打傷鄭王府,寧王府,伊王府等處王府官員,護衛。”

見此狀況,天子稍一猶豫,從手邊拿起一份奏疏,道。

內侍將奏疏遞到于謙的面前,于謙雙手接下,躬身一禮,便翻開奏疏讀了起來。

此刻的殿內,諸王在殿下各自落座,岷王,周王,魯王這幾個人,又恢復了原先面無表情的神色,只是淡漠的望着在場的諸臣,諸王當中,只有坐在角落的代王輕輕朝他們點了點頭,算是打了個招呼。

但是,沒有必要,不代表他們不懂。

但是,越是如此,越說明事情的嚴峻性。

於是,殿中頓時變得安靜的很,所有人的目光,齊刷刷的望向了殿門處。

事實上,這也是天子剛剛放低姿態的最大原因。

“至於鄭王府賜田一事,先皇賜田臣自不敢動,但是,鄭王爺所說的賜田數量,位置,皆和朝廷所存魚鱗圖冊相悖,根據巡查御史及當地官員覈查,鄭王爺名下大量的賜田,實際上是在就藩之後,役使當地官軍私墾所得,並非真正的賜田,按照朝廷章程,這種私墾田,理當充作軍屯。”

“隨後,章馮應邀前往伊王府赴宴,席間也見到了與襲擊之人樣貌相似害人,伊王更在席間威脅章馮十日內必須離開洛陽,否則性命不保。”

即便是面對着諸王的壓迫,于謙還是鎮定的很,言辭清晰的將事情一一解釋清楚。

那麼,周王這些‘族老’必然就會立刻開口,說天子不護着自家人,胳膊肘往外拐,自家人受了委屈過來哭訴,天子身爲族長,不僅不安慰維護,反而還計較他們的態度,未免讓人寒心。

俞士悅在旁看着,心中不由感到一陣棘手。

地位上下,情勢如何,一眼分明。

這些人之所以在地方上作威作福,仗勢欺人,是因爲他們的身份地位尊貴,壓根不需要講什麼道理,耍什麼手段,就算是他們囂張跋扈,隨心所欲,也沒有人能奈何的了他們,所以,他們壓根沒有必要費這個心思。

“鄭王爺如若對此有所異議,可調歷年聖旨,戶部存檔的魚鱗圖冊以及兵部清丈後的最新圖冊前來對比,一證便知。”

不算空蕩的殿中,迴盪着于謙平靜的聲音,條理清晰,口氣緩和,奏疏當中每一處彈劾,他都解釋的清清楚楚。

事情其實是很清楚的,于謙不傻,他雖然是抱着絕大的決心,到各處封地整飭軍屯的,但是,這不代表他行事就會橫衝直撞,沒有章法。

就算是不提他自己會不會受罰,就算是單純爲了整飭軍屯的大政,他行事時也要小心謹慎。

“免禮平身吧!”

儘管在過來之前,他已經對可能面臨的狀況有所預料,但是,真正到了這殿中,他還是發現,自己遠遠低估了這些藩王們。

“臣奉陛下旨意,前往各地主持整飭軍屯一事,並清查此案,爲了抓捕襲擊章馮的暴徒,才調遣官軍,圍住了伊王府,其後果真查實,這些暴徒隱匿於伊王府中,如今此案已經審結,案卷證據都已經移送刑部,伊王爺若覺得有何疑問,可以調刑部案卷來查。”

但是,可惜的是,他們幾個只是打頭陣的,于謙真正要應對的人,是周王等人。

“你且看看這份奏疏,然後告訴朕,這些彈劾,可否屬實?”

頂着殿中所有人的注視,于謙等人來到殿中,恭恭敬敬的拜倒在地。

而且,最大的問題是,他們沒有加入進去,所以,天子就沒有立場跟對待伊王等人一樣去斥責他們,可要好好的講道理的話,周王等人揪着親親之道不放,天子的立場就會變得很尷尬。

這話看似說的謙卑,但是實際上,所起到的作用,和伊王等人剛剛的哭訴是一樣的,話裡話外,都是在強調一點,那就是這殿中的宗室藩王們,是受了‘委屈’,並不是無故胡鬧。

和一旁的王翱對視了一眼,二人皆是看出了對方眼中的忌憚,顯然,這種時候,這些藩王越是難纏,對於接下來的事情來說,越是麻煩。

果不其然,待場面漸漸被控制下來,周王又繼續道。

“召進來吧!”

至於其他的伊王,襄王,寧王,鄭王等人,別說打招呼了,壓根就沒有把眼神放到其他人身上,打從於謙一進殿,他們的目光就緊緊的釘在了于謙的身上,神色之間透出的敵意,絲毫不加掩飾。

雖然說,天子這明顯是在安撫諸王,但是,這種場合下,即便是爲了安撫所給出了承諾,也畢竟是金口玉言。

“岷王叔祖,周王叔祖,魯王叔祖,你們覺得如何?”

再往後看,就是同樣侍立在旁的俞士悅和王翱。

可是眼前的場面,卻明明白白的讓俞士悅意識到,他們過往的時候,都太過小看這些藩王了。

就在這個時候,有內侍進來稟報,道。

伊王等人固然胡鬧,但是,畢竟是受了‘委屈’,前來找天子這個‘族長’哭訴的,這個時候,天子如果不爲他們‘主持公道’,反而指責他們鬧事。

見此狀況,天子沉吟片刻,便將目光投向了一旁的周王等人,問道。

面對着于謙的‘辯解’,周王沉吟片刻,對着天子道。

“陛下,豐國公李賢,靖安伯範廣,禮部尚書胡濙,兵部尚書于謙奉旨在殿外侯見。”

內侍領旨退下,不多時,便引着幾個緋袍大臣走了進來。

人都到齊了,自然也該說正事了,待得諸臣起身侍立站定後,岷王等人的目光便投向了天子。

話都已經說到這了,天子自然也只能順着周王的話往下說。

如果說僅僅是伊王等人過來,或者是這些藩王一起施壓,那麼,天子罵就罵了,畢竟,他們鬧事在先,自己本身就理虧。

“臣等叩見陛下!”

“叔祖這是說的什麼話,諸王與朕皆是血脈之親,不過一時情緒失了分寸,朕豈會怪罪?叔祖放心,今日之事,朕一定給大家一個交代。”

天子平靜的聲音傳下,於是,諸人從地上站了起來,侍立一旁,和俞士悅等人一樣,這幾個人進到殿內之後,第一時間,也是打量了一下殿中的狀況。

就如現在,在面對天子的時候,這些人的配合默契,火候分寸把握之到位,就算是俞士悅這種久在朝堂的大臣,也要刮目相看。

諸王坐,羣臣立。

“陛下,於少保說,他和地方的各個官員,每次和各王府中人產生衝突,都曾向陛下呈報細節,這一點,臣相信於少保不會虛言,也沒有必要虛言,但是,臣只有一個疑問,想請陛下爲臣解惑。”

說着話,周王的口氣變得冷峭起來,眼角餘光掃向旁邊的一干大臣,莫名多了幾分寒意,隨後,周王道。

“敢問陛下,抓捕王府中人,闖入王府,圍堵王府,這些事情,於少保是事先呈報,還是事後稟告。”

“若是事先呈報,他指使底下衙役,官軍所做的這些事情,可有陛下聖旨?”

“若有的話,聖旨在何處?宮中可有留存的副本,能讓臣等瞧一瞧?”

第八百二十八章:四兩撥千斤?第三百五十九章:衝動少年人第四百五十九章:御前爭論第三十一章:此地無銀第一千零九十六章:疑點第二百三十三章:新的朝中局勢(大章二合一)第一百零八章:尊號第九章:議立太子第四百九十四章:知錯,能改否?第七百九十八章:有事他真上啊!第五百七十章:天子黨不打天子黨第四百八十六章:外朝內宮第1005章 局勢調轉第五百八十章:兵部兩侍郎第七十三章:李總管的無奈第七百二十八章:這就很尷尬了……第七十二章:哦,是嗎?第六百二十章:倒扣的杯子第二百四十三章:最後一塊拼圖第七百五十四章:雙簧第1224章 風雪漫天,兄弟再相見第六百二十四章:四個人三個羣第五百九十五章:沒骨氣的大冢宰第七百四十一章:被忽視的關鍵人物第七百三十八章:早朝之前第二百零三章:不按套路第一百八十五章:找老丈人幫忙第五百九十九章:典制與成例第七百九十七章:逃了?第995章 我全都要第四百六十四章:菜市街第七百二十八章:這就很尷尬了……第一千一百零七章:這就……完了?第二百二十三章:金英的信第1258章 無題第1231章 諸王的小算盤。第七百四十五章:躲不過就上第七百一十九章:金濂陛辭第一百零一章:深刻領會精神第1143章 意外狀況第六十七章:新的格局第二十四章:死亡名單(上)第六百三十三章:楊洪的兩封信第八百三十五章:不就是吵架嘛~第五百六十八章: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第七十二章:哦,是嗎?第二百八十七章:前倨後恭舒公公第五百二十六章:內閣的制度優勢第七百三十六章:抽絲剝繭第一百三十章:何德何能王簡齋第一百九十九章:不能都查嗎?第七百八十四章:文武交鋒第六百九十四章:爭分奪秒朱閣老第一千零四十二章:陛下真是個菩薩第三百八十章:妥善解決第七百四十一章:被忽視的關鍵人物第八百五十八章:心機深沉成國公第二百零四章:奇怪的旨意第九十三章:傷懷第六百四十六章:四臉震驚第六百七十五章:什麼叫各懷鬼胎第994章 廷益,快回來吧……第四百六十二章:若爲國死第三十三章:頭鐵翰林院第六百一十九章:過府一敘?第七百六十四章:反正朕不管第一千一百零五章:入詔獄第958章 疑點第七百三十二章:江閣老是個狠角色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開海禁第六百二十二章:博弈拼的是耐心第1192章 朝中有人第1231章 諸王的小算盤。第四十三章:試探金英(求收藏)第五百零一章:表裡如一於少保第二百零四章:奇怪的旨意第三百七十二章:金老大人感覺被孤立了第七十九章:宮內敘話(上)四百五十八章:不算閒話的閒話第一千零三十三章:聖人不聖第1003章 確定不確定第一百六十一章:取捨第一百零七章:帶着鐐銬跳舞第一千一百零三章:於康的調查第1230章 靜觀其變第一百三十六章:瓦剌來使第八百三十九章:私情與大義第二百三十一章:廷推閣臣(上)第二百九十八章:就是頭鐵第四百八十八章:猜不透的天子心思第1168章 大雪第一百七十六章:文臣的變臉技能第七百二十一章:使團進京第二百五十三章:沈尚書興奮了起來第二章:夢兮真兮第五百八十六章:楊傑的道理第七百零五章: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第八百六十章:原來本書還有主角啊……第970章 有驚無險第七百一十八章:請二爺相助!
第八百二十八章:四兩撥千斤?第三百五十九章:衝動少年人第四百五十九章:御前爭論第三十一章:此地無銀第一千零九十六章:疑點第二百三十三章:新的朝中局勢(大章二合一)第一百零八章:尊號第九章:議立太子第四百九十四章:知錯,能改否?第七百九十八章:有事他真上啊!第五百七十章:天子黨不打天子黨第四百八十六章:外朝內宮第1005章 局勢調轉第五百八十章:兵部兩侍郎第七十三章:李總管的無奈第七百二十八章:這就很尷尬了……第七十二章:哦,是嗎?第六百二十章:倒扣的杯子第二百四十三章:最後一塊拼圖第七百五十四章:雙簧第1224章 風雪漫天,兄弟再相見第六百二十四章:四個人三個羣第五百九十五章:沒骨氣的大冢宰第七百四十一章:被忽視的關鍵人物第七百三十八章:早朝之前第二百零三章:不按套路第一百八十五章:找老丈人幫忙第五百九十九章:典制與成例第七百九十七章:逃了?第995章 我全都要第四百六十四章:菜市街第七百二十八章:這就很尷尬了……第一千一百零七章:這就……完了?第二百二十三章:金英的信第1258章 無題第1231章 諸王的小算盤。第七百四十五章:躲不過就上第七百一十九章:金濂陛辭第一百零一章:深刻領會精神第1143章 意外狀況第六十七章:新的格局第二十四章:死亡名單(上)第六百三十三章:楊洪的兩封信第八百三十五章:不就是吵架嘛~第五百六十八章: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第七十二章:哦,是嗎?第二百八十七章:前倨後恭舒公公第五百二十六章:內閣的制度優勢第七百三十六章:抽絲剝繭第一百三十章:何德何能王簡齋第一百九十九章:不能都查嗎?第七百八十四章:文武交鋒第六百九十四章:爭分奪秒朱閣老第一千零四十二章:陛下真是個菩薩第三百八十章:妥善解決第七百四十一章:被忽視的關鍵人物第八百五十八章:心機深沉成國公第二百零四章:奇怪的旨意第九十三章:傷懷第六百四十六章:四臉震驚第六百七十五章:什麼叫各懷鬼胎第994章 廷益,快回來吧……第四百六十二章:若爲國死第三十三章:頭鐵翰林院第六百一十九章:過府一敘?第七百六十四章:反正朕不管第一千一百零五章:入詔獄第958章 疑點第七百三十二章:江閣老是個狠角色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開海禁第六百二十二章:博弈拼的是耐心第1192章 朝中有人第1231章 諸王的小算盤。第四十三章:試探金英(求收藏)第五百零一章:表裡如一於少保第二百零四章:奇怪的旨意第三百七十二章:金老大人感覺被孤立了第七十九章:宮內敘話(上)四百五十八章:不算閒話的閒話第一千零三十三章:聖人不聖第1003章 確定不確定第一百六十一章:取捨第一百零七章:帶着鐐銬跳舞第一千一百零三章:於康的調查第1230章 靜觀其變第一百三十六章:瓦剌來使第八百三十九章:私情與大義第二百三十一章:廷推閣臣(上)第二百九十八章:就是頭鐵第四百八十八章:猜不透的天子心思第1168章 大雪第一百七十六章:文臣的變臉技能第七百二十一章:使團進京第二百五十三章:沈尚書興奮了起來第二章:夢兮真兮第五百八十六章:楊傑的道理第七百零五章: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第八百六十章:原來本書還有主角啊……第970章 有驚無險第七百一十八章:請二爺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