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人從何處來

這話帶着幾分戲謔,朱祁鈺能聽得出來,吳氏在竭力緩解上一個話題帶來的沉重氛圍。

不過,他的臉上卻沒有玩笑之意,反問道:“若是選秀能讓太上皇安分待在南宮,有何不可呢?”

吳太后愣了愣,沒想到隨口一說,朱祁鈺竟然會點頭。

驚詫之下,她有些哭笑不得,道。

“這怎麼可能,且不說他從迤北方歸,此刻選秀必會遭到唾罵,便是選了,區區幾個女子,又如何能讓他安分?”

“哀家記得,你曾說過,朝中有的是人在等着他回來,他們,豈能坐視太上皇安分待在南宮?”

人的**是無止境的,所謂醉臥美人膝,醒掌天下權,方是男兒志向。

朝野上下,之所以一直都有人在鼓動輿論,說朱祁鈺不願太上皇歸朝,是因爲這種輿論,本身具有生長的空間。

大明從沒有過太上皇,自然也就沒有前例可循。

禮法當中,雖然有尊卑上下,但是在具體的典制中,卻是空白一片,所有人都只能摸索着前進。

空白就意味着含糊,就意味着,在不違背禮法的基本原則下,很多事情,都有着極大的可操作空間。

就拿這次的迎歸儀注來說,因爲沒有先例,所以,天子在宮中迎候無可厚非,要大張旗鼓,京郊祭天,隆重到極處也不不可。

甚是說,哪怕是簡薄到拿一頂小轎直接送進南宮,也最多是被罵不尊上皇,想要拿出切實的成例和典制來反駁,是沒有的。

這只是一個開始,往後這樣的事情,必然會多的很。

太上皇歸朝之後,逢年過節,百官是否要朝拜見禮,皇帝是否要晨昏定省的去請安。

朝政遇不決之事,太上皇有沒有資格參與,如果太上皇向皇帝或者朝臣降下旨意,是必須遵奉,還是六科同樣可以封駁。

這一切的一切,在從前都是一片空白。

只有遇到的時候,朝臣們去吵,去論,去爭,最終才能形成慣例,因循而下。

所以,太上皇歸朝,必然會和現今的政局發生矛盾,這一點毋庸置疑,甚至不由太上皇自己決定。

如吳太后所說,朝中有的是人,想要藉此牟利,他們也不會讓太上皇,真的安安分分的待在南宮的。

聞言,朱祁鈺倒是嘆了口氣,那樣子頗爲遺憾,道。

“其實,若太上皇明白事理,答應選秀,纔是好事,不過話說回來,其實選或不選,確沒什麼大礙,該來的終歸要來。”

吳太后皺眉,有些不解的問道:“那你還……”

朱祁鈺顯然知道吳太后在疑惑什麼,溫和的笑了笑,道。

“爲太上皇選秀,是朕的心意,孫太后替太上皇拒了,就拒了吧,不過,有些事情,孫氏想攔怕是攔不住的。”

說着話,朱祁鈺望着吳太后,神色透着一股莫名的意味,繼續道。

“母妃剛纔擔心,太上皇將歸,南宮各處的侍奉,灑掃,佈置,芸娘安排不過來嘛,其實也不必她安排,往南宮隨侍太上皇的諸多宮女,朕早就點好了。”

這下,吳太后是真的來了興趣了。

她先前想讓杭氏協理宮務,固然是要擡舉杭氏,但是即便要擡舉,也是需要契機的。

太上皇歸朝,其實就是一個契機。

南宮聽着名聲不顯,但是實際上,是一座龐大的宮殿羣,原本是太宗皇帝,爲當時還是皇太孫的宣宗皇帝建的。

所以,一應的規格,都是比照東宮來的,其後,宣宗皇帝登基,又翻修擴建過,其佔地足有小半個後宮那麼大了。

這樣的一處地方,久未住人,一時之間,又要整修,灑掃,佈置,安排侍奉,事務自然是千頭萬緒。

所以,吳太后讓杭氏協理,的確也是有擔心皇后忙不過來的因素的。

不過,她卻沒想到,皇帝竟然會親自幹預此事。

畢竟,這段時間朱祁鈺的精力,一直都放在外朝當中,對後宮事務基本從不參與。

更重要的是,吳太后之前清洗孫太后在宮中的人手,有意無意的,自然是要換上一批自己的人手替補。

所以,對內宮的風吹草動,她不能說是瞭若指掌,但大略的消息,也都能第一時間得知。

在今天之前,她只知道皇后一直在忙着安排往南宮侍奉的僕役內宦,可從沒聽過皇帝也在內宮選了人。

要知道,南宮那麼大,需要的人手很多,太上皇的妃子遷居過去,最多也就是帶走自己的貼身侍女,不可能將整宮的人搬過去。

即便是普通的妃子,只要能夠佔據一宮主位,那麼侍奉的宮女內宦,林林總總的加起來不下百人。

但是,這些人大多數都是輪值的,隸屬於內宮二十四衙門,受皇后管轄。

每過一段時間,這些內侍宦官,都要視情況在各宮及各衙門當中來回調整。

真正固定在各宮當中的,也就是貼身服侍的那麼十幾個而已。

孫太后說她來安排服侍之人,實際上也就是說的這些人。

再多的,安排了也沒有意義,因爲隨時都有可能被調走。

何況,她也找不出那麼多的心腹之人。

這也是吳太后最疑惑的地方,即便僅是安排服侍太上皇的人手,除開孫太后攬下的貼身侍奉之人,剩下的也得上百。

可問題是……

“你什麼時候點的人,這件事情要辦起來,動靜不會小,哀家怎麼一點風聲都沒聽說?”

看到吳太后疑惑的眼神,朱祁鈺也沒繼續賣關子,開口道。

“母妃沒得到風聲,是正常的,因爲這些人,本不是從內宮點的。”

吳太后的臉色沉了沉,聲音也變得有些不悅,問道。

“難不成,你因爲南宮之事,又命人在外頭徵召宮女了?”

這可不是什麼好事。

且不說一再擴充後宮的人數,會招致朝臣彈劾,單說是選宮女入宮,本身就是一件容易捱罵的事。

在宮中的侍奉宮女宦官,除了少數是因罪沒入,更大的一部分,是從平民之家選取。

原則上來說,是不強迫的,但是,實際上很多官員在做的時候,就容易變成強搶民女。

這些惡名,最終只會反饋到皇帝的身上。

上一次選秀結束的時候,吳太后特意下旨,將所有參選的秀女,全都給了銀子,好好的送回家中,重新婚配,就是怕給朱祁鈺的名聲,帶來不好的影響。

面對吳太后沉下的臉色,朱祁鈺倒是不慌不忙,道。

“母妃莫急,人的確不是在宮中點的,但也不是另徵的。”

吳太后也沒心思再開玩笑,直接便問道。

“那你告訴哀家,人是打哪來的,總不會是憑空變出來的?”

朱祁鈺神色依舊淡定,輕輕的吐出了幾個字。

“教坊司。”

第八百四十五章:忠義無雙成國公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坤輿萬國全圖第六百二十七章:這不還是有明白人嗎第七百三十八章:早朝之前第一千零六十二章:不聽勸的於少保第八百六十一章:大明的未來第六百一十五章:賜宴第七十二章:哦,是嗎?第六百二十七章:這不還是有明白人嗎第八百一十八章:太后傳話第一百一十二章:巡視京營第一百七十三章:吳太后的提點第1160章 老狐狸.第四百一十六章:架子還是要拿一拿的第六百四十五章:天子有召第五十三章:風將起第970章 有驚無險第五百四十章:我,唯我爾!第1264章 番外:東宮之爭(六)第四百三十六章:袁彬第一百九十二章:摩拳擦掌第七百七十六章:召見阿速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太上皇的關注點第五百二十六章:內閣的制度優勢第四百二十一章: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第七百零六章:提前甩鍋第五百五十八章:膽肥的禮部第1007章 咎由自取第七百六十九章:別浪費了第976章 何爲威懾第一千零六十六章:戒急用忍第七百四十一章:被忽視的關鍵人物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推遲京察?第1204章 有旨意第一百七十章:白吵也要吵第一百一十八章:要打!第七百一十三章:兩全之法第1175章 什麼叫上眼藥第七百四十一章:被忽視的關鍵人物第一百二十九章:黨爭之禍第1001章 變故第六百八十四章:楊家的機會第一千零三十六章:遊說伊王第五百四十九章:意圖終現第八百零二章:這相似的場景第二百二十一章:胃口真大第三百九十章:彈劾奏本第四百三十二章:上殿親審第二章:夢兮真兮第一百六十七章:匠戶僱傭制度第1231章 諸王的小算盤。第三百三十八章:想一塊去了第四百五十二章:董院使辛苦了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天子的權術觀第一千零八十九章:火上澆油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動盪之因第一百二十一章:被搶詞兒的老大人們第四百三十六章:袁彬第919章 陛辭第1275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七)第六百零二章:仁者之心第1003章 確定不確定第六百零三章天子從不吃虧第五百零五章:舒公公的真面目第七百二十五章:殿試第一百章:試探第一百七十四章:封賞爵位第五百零九章:連環打臉第五百六十五章:舒公公的光輝事蹟第八百二十五章:國公爺·危第六百八十七章:春獵第六百五十八章:於少保穩坐釣魚臺第二百三十四章:大人物第1172章 解謎其一第889章 合理分工第一百七十七章:勳戚第一人第895章 宴席第一百八十章:最強一脈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天子的權術觀第1224章 風雪漫天,兄弟再相見第1259章 番外:東宮之爭(一)第六百四十九章:金尚書的決心第二百五十二章:沈翼的理由第一千零二十二章:俞次輔的怒火第八百五十五章:買賣不應該有虧有賺嗎?第七百二十七章:胡老大人的摸魚術第六百四十章:體面不體面第二百九十九章:登聞鼓響第二百零五章:天官預備役第一百九十四章:風聞言事第一百五十九章:攻陽和第六百五十二章:查第1232章 皇家海貿集團。第883章 伊王第1167章 考校第四百五十五章:九邊之議第六百一十一章:聽皇后的第五百一十章:好像串場了第一百三十一章:暗夜殺戮第三百四十六章:一拍即合
第八百四十五章:忠義無雙成國公第一千零四十八章:坤輿萬國全圖第六百二十七章:這不還是有明白人嗎第七百三十八章:早朝之前第一千零六十二章:不聽勸的於少保第八百六十一章:大明的未來第六百一十五章:賜宴第七十二章:哦,是嗎?第六百二十七章:這不還是有明白人嗎第八百一十八章:太后傳話第一百一十二章:巡視京營第一百七十三章:吳太后的提點第1160章 老狐狸.第四百一十六章:架子還是要拿一拿的第六百四十五章:天子有召第五十三章:風將起第970章 有驚無險第五百四十章:我,唯我爾!第1264章 番外:東宮之爭(六)第四百三十六章:袁彬第一百九十二章:摩拳擦掌第七百七十六章:召見阿速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太上皇的關注點第五百二十六章:內閣的制度優勢第四百二十一章: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第七百零六章:提前甩鍋第五百五十八章:膽肥的禮部第1007章 咎由自取第七百六十九章:別浪費了第976章 何爲威懾第一千零六十六章:戒急用忍第七百四十一章:被忽視的關鍵人物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推遲京察?第1204章 有旨意第一百七十章:白吵也要吵第一百一十八章:要打!第七百一十三章:兩全之法第1175章 什麼叫上眼藥第七百四十一章:被忽視的關鍵人物第一百二十九章:黨爭之禍第1001章 變故第六百八十四章:楊家的機會第一千零三十六章:遊說伊王第五百四十九章:意圖終現第八百零二章:這相似的場景第二百二十一章:胃口真大第三百九十章:彈劾奏本第四百三十二章:上殿親審第二章:夢兮真兮第一百六十七章:匠戶僱傭制度第1231章 諸王的小算盤。第三百三十八章:想一塊去了第四百五十二章:董院使辛苦了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天子的權術觀第一千零八十九章:火上澆油第一千零九十四章:動盪之因第一百二十一章:被搶詞兒的老大人們第四百三十六章:袁彬第919章 陛辭第1275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七)第六百零二章:仁者之心第1003章 確定不確定第六百零三章天子從不吃虧第五百零五章:舒公公的真面目第七百二十五章:殿試第一百章:試探第一百七十四章:封賞爵位第五百零九章:連環打臉第五百六十五章:舒公公的光輝事蹟第八百二十五章:國公爺·危第六百八十七章:春獵第六百五十八章:於少保穩坐釣魚臺第二百三十四章:大人物第1172章 解謎其一第889章 合理分工第一百七十七章:勳戚第一人第895章 宴席第一百八十章:最強一脈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天子的權術觀第1224章 風雪漫天,兄弟再相見第1259章 番外:東宮之爭(一)第六百四十九章:金尚書的決心第二百五十二章:沈翼的理由第一千零二十二章:俞次輔的怒火第八百五十五章:買賣不應該有虧有賺嗎?第七百二十七章:胡老大人的摸魚術第六百四十章:體面不體面第二百九十九章:登聞鼓響第二百零五章:天官預備役第一百九十四章:風聞言事第一百五十九章:攻陽和第六百五十二章:查第1232章 皇家海貿集團。第883章 伊王第1167章 考校第四百五十五章:九邊之議第六百一十一章:聽皇后的第五百一十章:好像串場了第一百三十一章:暗夜殺戮第三百四十六章:一拍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