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兩杖

老岷王的話音落下,侍立在他身後的朱音埑,方移步到旁邊的案前,恭敬的捧起一根檀木圓杖。

此杖長約三尺,寬約兩寸,通體以檀木製成,手柄處雕刻蟠龍祥雲紋,下墜一塊翠玉,看着古樸大氣。

這是岷王用來訓誡自家子孫的家法,今日,在這宗學的訓導廳中,再度取了出來。

“叔祖?!”

見此狀況,朱瞻墡也大驚失色,顧不得所謂的禮節,擡頭問道。

“您這是何意?”

老岷王雖然一副風一吹就要倒的樣子,但是,此刻握着檀木杖的手,卻穩穩的。

聞聽此言,朱楩冷哼一聲,道。

“自然是代祖宗懲戒於你,怎麼,你覺得本王不配?”

度過了最開始的震驚,朱瞻墡總算是略略定了定神,拱手道。

“侄孫不敢,不過,就算要罰,也請叔祖明示,侄孫究竟犯了何錯,惹得叔祖如此動氣?”

看着朱瞻墡這副樣子,老岷王沉默了片刻,手裡的檀木杖的確沒有揮下去,他將檀木杖重新交給朱音埑捧着,然後坐回到椅子上,道。

“也好,本王就對你說清楚,免得你心有不服,說本王不教而誅。”

說着,朱楩從自己的袖子裡,拿出一份奏疏,扔到了朱瞻墡的跟前,冷聲問道。

“此奏,可是你所寫,然後命府中長史呈遞上去的?”

朱瞻墡早有預料,所以並沒有太過意外,定了定神,將地上的奏疏拿起來,翻了一遍,重新疊好,道。

“回稟叔祖,確是侄孫所寫,不知,可是有何不妥之處?”

老岷王眯了眯眼睛,似乎又動了氣,劇烈的咳嗽了兩聲,右手重重的在桌案上一拍,震得茶盞都發出一陣清脆的碰撞聲,疾言厲色。

“你還敢問有何不妥?說,誰讓你上的這道奏本,你上這道奏疏,到底是何居心?”

見此狀況,朱瞻墡的臉色變了變,隨後,咬了咬牙,道。

“叔祖誤會了,這本奏疏,本就是侄孫心中所想,何談有人指使?何況,侄孫之所以上奏,也是爲了我朱家倫序有道,長幼親親所計,實不知爲何惹得叔祖動此大怒?”

“啪!”

話音落下,緊接着廳中便是一聲悶響,緊接着,朱瞻墡感到左臂傳來一陣劇痛,一擡眼,老岷王不知何時,已經重新拿起了檀木杖,重重的抽在了他的身上。

應該說,自從朱瞻墡出京就藩一來,他已經很久都沒有捱過打了,即便是之前在做皇子的時候,這種情況也少之又少。

長時間養尊處優的,這般陡然被打,頓時讓朱瞻墡有些承受不住,當下便捂着右臂,摔在了地上。

“王爺,您沒事吧……”

這個時候,一旁的劉長史也顧不上自己的傷,連忙起身過來,將朱瞻墡扶了起來。

整個過程,朱楩就這麼冷眼看着,不曾說話,手裡的檀木杖也不曾放下。

待得劉長史將朱瞻墡扶起來正要坐下,他方冷聲開口,道。

“誰讓你起來的?跪下!”

這下,朱瞻墡總算是有些受不住了。

他本就養尊處優,在京中雖不說是橫行無忌,但是輩分和地位擺着,也無人敢冒犯他。

結果今天,先是自己的長史被攔下,然後到了這訓導廳,還沒弄明白什麼事兒呢,就平白被抽了一棍子。

此刻稍稍一動彈,便感覺左臂一陣抽痛。

這種狀況下,就算是他脾氣再好,也不由生出一陣惱怒,推開劉長史,忍着左臂的疼痛,拱了拱手,道。

“叔祖,您若有何不滿,儘可說出來,侄孫改便是,如何上來便是如此重責?侄孫敬您是尊長,處處以禮相待,但說到底,侄孫和您都是朝廷的藩王,您屢屢如此折辱侄孫,是否有損宗室顏面?”

這話說的雖然氣勢,但是,朱瞻墡瞥了一眼那根並不算細的檀木杖,傷口再次被牽動,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悄悄的往旁邊又退了兩步。

這番小動作,自然落在了朱楩的眼中,不過,在他看來,還遠遠不夠!

沒有多說什麼,他老人家只輕輕揮了揮手。

於是,廳中兩側侍立的隨從當中,頓時涌出來了四個身材高大的力士。

“將這個不肖子弟,給本王按起來!”

朱楩冷冷的吩咐道。

那四個力士得了令諭,絲毫都不猶豫,更不顧及朱瞻墡的身份,一擁而上,先將劉長史和朱瞻墡二人分開,然後迅速搬出幾條長凳,強壓着朱瞻墡往長凳上啪。

對於這種行爲,朱瞻墡當然是十分憤怒,並且努力的掙扎起來。

然而……並沒有什麼用!

他一個養尊處優的藩王,平時喜歡的都是撫琴弄樂,連打獵都不怎去,怎麼可能掙開專門準備的力士。

幾乎是毫不費力的,兩個力士就將他生生的按在了長凳上。

隨後,老岷王手持着檀木杖,一步步的走到朱瞻墡的左側,右手高高舉起,又是一生悶響,檀木杖重重的砸在了朱瞻墡的脊背上,一時之間,朱瞻墡只覺得後背一陣劇痛,幾於昏厥。

悶哼一聲,他喉頭感到一陣腥甜,嘴角竟隱隱滲出一絲血跡。

強撐着讓自己沒有昏過去,朱瞻墡鐵青着臉,卻沒有再說話。

他已經認了出來,這幾個力士,並非是宗學的人,雖然說他們沒有穿着標誌性的衣袍,但是腳底的皁靴,卻暴露了他們東廠的身份。

說不得,這位叔祖就是天子請來收拾他的,對方明擺着不想和自己講道理,多說無益。

一時之間,朱瞻墡也涌上一股氣性。

他倒要看看,天子敢鬧到何等地步。

就算是有岷王叔祖這個擋箭牌,難道還敢將他這個襄王打死不成?

然而,他不說話了,老岷王也似乎沒那麼生氣了。

他將木杖放在身旁的托盤上,然後望着朱瞻墡,開口道。

“方纔第一杖,打你目無尊長,滿口謊言,剛剛這第二杖,打你狂妄自大,死不悔改。”

聞言,朱瞻墡的眉頭一皺,但是依舊不吭聲。

於是,老岷王繼續問道。

“你剛纔說,本王和你都是朝廷藩王,說本王如此折辱於你,有損朝廷顏面,那本王問你,你可否忘了,你我二人,是爲何被留在了這京中未回封國?”

“這當然是因爲……”

朱瞻墡下意識的開口接話,然而,說了一半,就被朱楩打斷,道。

“因爲宗學,爲了掌管宗學,陛下任你爲左宗正,任本王爲大宗正,話說到此,你還覺得本王責罰你,有損朝廷顏面嗎?”

這下,朱瞻墡不吭氣了。

如果說,朱楩僅僅只是岷王,哪怕他輩分再高,如此責打朱瞻墡這麼一個朝廷藩王,也是不妥當的。

畢竟,他只是自己的叔祖。

於家而言,並非父祖,於族而言,也非族長,於國而言,更非君上。

在這層關係下,如果說僅僅是斥責,哪怕是責罵,都屬於正常,但是如此責打,就有些過分了。

畢竟,朱瞻墡雖然是晚輩,但是也是堂堂的藩王,如此責打,等同於折辱。

所以,朱瞻墡心裡從剛開始就憋着氣。

但是,剛剛朱楩的這一句話,卻頓時提醒了他一件事。

那就是,岷王不止是岷王,他不僅是如今宗室當中輩分最高的尊長,而且,還是執掌宗人府的大宗正!

這次的宗人府雖然是因爲宗學和重開,但是執掌卻沒有變。

宗人府掌宗室陳請,聞於上,達材能,錄罪過,全面負責宗室的一應事務,身爲大宗正,處罰犯錯的宗室,乃是職責所在。

當然,這也不能怪朱瞻墡。

實在是因爲,宗人府多年不設,如今雖然重新授官,但是,老岷王一直纏綿病榻,沒有任何的存在感。

所以,連他也下意識的忽略了,宗人府,原來並不是他做主,而是這位岷王叔祖。

眼見着朱瞻墡終於沒了那股子奇怪的不服,朱楩的臉色也好看了一點,哼了一聲,道。

“你真的以爲,在這京中,人人處處敬你三分,便是打心底裡對你恭敬嗎?錯了!這京城當中,有不知道多少人,時時刻刻的在暗中,盯着你呢!”

“太上皇回京,召見了那麼多的大臣,都是在南宮外叩首行禮而不入,怎麼,就偏你敢堂而皇之的入南宮覲見?”

“如今,你這本奏疏遞上來,還敢說沒有人授意?你覺得,鬧到朝廷上去,會有人信嗎?”

聞言,朱瞻墡下意識的皺了皺眉頭,頓時抽動了自己的傷口,又是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但即便如此,他還是強忍着疼痛,開口道。

“叔祖此言,未免有些誇大其詞了吧!”

“太上皇乃是天下君父,先皇嫡長,當今天子之兄,地位尊崇,他如今安然歸京,侄孫身爲宗室,自當前去覲見,此乃禮數,外間有何可議論者?”

“至於奏疏一事,侄孫承認,的確和太上皇有關,但那不過是侄孫入到南宮,眼見太上皇居處雖奢,但仍有冷清之意,所以方有此議,何來指使之說?”

朱楩差點又把檀木杖拿起來,但是到最後,看着朱瞻墡背上那一道鮮血染紅的血痕,到底還是忍住了,只是連連點頭,道。

“好,既然你如此嘴硬,那本王就好好跟你論一論!”

說着,朱楩拿過那份奏疏,攤開了擺在朱瞻墡的面前,道。

“如今太上皇歸京,當着衆臣的面,已經說了,一應大政不預,交由天子處置。”

“可你,一個宗室藩王,如今竟然上本,說天子身爲弟皇帝,應當每日率羣臣前往南宮,晨昏定省,還再三強調,當態度恭順,不可逾越禮制。”

“你是想做什麼?”

“向天下人宣佈,朝廷還是太上皇做主嗎?”

“你口口聲聲說,這是爲了天家倫序,爲了親親之誼,但是,你就沒有考慮過,奏疏遞上去,天子該如何自處嗎?”

老岷王的神色平靜,但是口氣卻很嚴厲。

朱瞻墡這次,終於低下了頭,但是嘴上依舊很硬,道。

“叔祖,哪有那麼眼中,侄孫只不過是想着,尊卑應當分明,禮節不可廢弛,天子既然尊了太上皇爲太上皇帝,自然應當依禮而行,前唐之時,肅宗迎玄宗,便是日日晨昏定省。”

“如今,侄孫不過是循舊例上奏,所爲者,也是讓天下人看到,天子與太上皇兄弟和睦,並無他意。”

看着朱瞻墡這副明顯心虛,但是依舊不肯認錯,甚至連實話都不肯說的態度,朱楩眼中閃過一絲失望,一時之間有些興致闌珊。

他擺了擺手,示意朱音埑將檀木杖拿下去,又命人將朱瞻墡放開,自己坐回了椅子上,眼眸微闔,不知在想些什麼。

片刻之後,他再度睜開眼睛,口氣已經平靜下來,但是卻莫名的,讓朱瞻墡感覺到有些發冷。

老岷王開口道:“你說的不無道理,但是,本王提醒你兩點。”

“第一,陛下是太上皇之弟,非太上皇之子,你尚且知曉,本王只是尊長,並非父祖,若非擔着大宗正之名尚無權責罰於你,那你又爲何,要天子對待太上皇以侍奉父親之禮?”

話到此處,朱楩頓了頓,口氣又變得嚴厲起來,道。

“第二,本王也不怕把話說明白了,太上皇於陛下,乃是避位以罪己,是爲全天下人之心,並非功成身退,自行退位安享南宮,所以,有些東西,有些禮,不該用的,就不要用,也不能用。”

“這一點,你記牢了!”

前一點還好,但是後面的這兩句話一說,朱瞻墡頓時猛地一擡頭,臉色有些難看。

顯然,他沒想到這位岷王叔祖,竟然敢說出這麼犯忌諱的話。

要知道,目前在朝中來說,明面上還是認爲,是太上皇爲了保全社稷,主動禪位給今上的。

尚沒有人敢如此公開的,明說太上皇是因土木之役的過錯太大,所以不得不退居南宮的。

這話要是傳出去,即便是以岷王的地位,也必然是要遭到衆多議論的,說不準,一頂妄議太上皇的帽子,就扣了上去了。

所以,這位叔祖到底在想些什麼。

朱瞻墡的臉色陰晴不定,目光一時落在岷王蒼老的面龐上,一時落在剛剛架着他的幾個力士腳上的皁靴上……

這個時候,朱楩也說完了話,伸手指了指,朱音埑便從地上,將朱瞻墡的那份奏疏拿了過來。

朱楩將那奏疏收好,然後,淡淡的開口道。

“宗人府掌宗室陳請,聞於上,所以,按規矩,你的這份奏疏,得由本王這個大宗正遞到御前。”

“你想說本王獨斷專行也罷,說本王仗勢欺人也好,總之,要我還活着一天,你的奏疏,就過不了宗人府這一關。”

“你若是不服,可以進宮求陛下做主,撤了本王這個大宗正。”

“當然,前提是你要見得了陛下才行。”

“否則,你的一應奏疏,想往上遞,就等本王死了吧。”

說着話,朱楩自嘲一笑,道。

“不過,估計也不用等太久了……”

言罷,也不等朱瞻墡有所反應,這位岷王爺重新起身,在朱音埑的攙扶下,緩緩離開了宗學……

第五百六十八章: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第1216章 卑鄙手段第八百三十七章:你惹誰不好第三百八十三章:高次輔的去處第四百三十一章:觸及到了核心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要債第五百一十章:好像串場了第1227章 母子密謀第一百一十七章:薑還是老的辣第1169章 張弛之道第七百一十五章:都是聰明人第975章 平安離開第三百六十二章:諫臣擔當第976章 何爲威懾第三百八十六章:無奈之舉第三百一十四章 :落幕第六百零一章:天子的任性第六百七十九章:信任第1147章 雪災第四百三十二章:上殿親審第1182章 陽謀第1169章 張弛之道第五百零八章:規矩第七百九十九章:重新定義勉爲其難第五百章:護衛第八百章:草原內亂第982章 伴君如伴虎第974章 ‘殘暴’的也先第五百零二章:詭異的平靜第七百零九章:鐵骨錚錚朱小公爺第七百九十九章:重新定義勉爲其難第1170章 陳尚書的實力第八十八章:巡邊大臣第七百九十六章:糾纏不休第四百二十三章:如願以償第三百三十七章:這一大家子第一千零八十四章:當面告狀第1162章 小小季同第一百七十七章:勳戚第一人第一千一百零九章:東一榔頭第八百三十三章:陛下永遠聖明第六百四十四章:衆望所歸的整飭軍屯第七百八十六章:一隻老虎和兩隻野雞第一千零七十章:兩道硃批第一千一百三十章:四兩撥千斤第八百二十四章:國公爺!第六百七十章:所以這是交換?第四百章:任侯爺的人設要立穩第七十一章:一出好戲第一千零四十九章:人要多思考一千一百二十八章:總有搶功的第一百六十七章:匠戶僱傭制度第一百八十九章:特殊行業必備素養第五百八十七章:小公爺漸漸心動第四百三十二章:上殿親審第七百八十七章:意外但合理的真相第1216章 卑鄙手段第1003章 確定不確定第五百七十一章:天子無所不知第914章 投名狀第一千零九十章:于謙下獄第八百五十三章:隱秘戰線立奇功第一千零二十一章:示威第一千零三十章:說服第五百零四章:宣府城外第四百零二章:演員請就位第936章 又是宋文毅?第三百零九章:審結第1170章 陳尚書的實力第一百九十章:舒良第二百零四章:奇怪的旨意第二百六十九章:陳年真相第八百二十一章:突然就歪樓了第五百九十章:無奈但現實的邏輯第一百五十二章:暗線第1148章 所謂開源第1229章 神神秘秘的太上皇第1259章 番外:東宮之爭(一)第904章 圖窮匕見第一千零二十五章:區別對待的歲祿第二百七十二章:總兵官的爭執第二百八十八章:滿朝譁然第三百九十一章:兩份軍報第八十五章:法統之爭第六十五章:又被坑了第八百五十六章:武興第四百四十八章:成國公府的底蘊第四百九十八章:大勢在我第八百三十七章:你惹誰不好第905章 殺招第五百六十四章:要人第951章 謎語人重出江湖第七百九十九章:重新定義勉爲其難第七百七十章:召見第六百零九章:福娃娃第八百三十章:這不就來填坑了第六百九十四章:爭分奪秒朱閣老第三百二十章:內閣利弊第六百二十五章:眼看他宴賓客第五百九十四章:咱就是說,賣白菜呢?
第五百六十八章: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第1216章 卑鄙手段第八百三十七章:你惹誰不好第三百八十三章:高次輔的去處第四百三十一章:觸及到了核心第一千零五十六章:要債第五百一十章:好像串場了第1227章 母子密謀第一百一十七章:薑還是老的辣第1169章 張弛之道第七百一十五章:都是聰明人第975章 平安離開第三百六十二章:諫臣擔當第976章 何爲威懾第三百八十六章:無奈之舉第三百一十四章 :落幕第六百零一章:天子的任性第六百七十九章:信任第1147章 雪災第四百三十二章:上殿親審第1182章 陽謀第1169章 張弛之道第五百零八章:規矩第七百九十九章:重新定義勉爲其難第五百章:護衛第八百章:草原內亂第982章 伴君如伴虎第974章 ‘殘暴’的也先第五百零二章:詭異的平靜第七百零九章:鐵骨錚錚朱小公爺第七百九十九章:重新定義勉爲其難第1170章 陳尚書的實力第八十八章:巡邊大臣第七百九十六章:糾纏不休第四百二十三章:如願以償第三百三十七章:這一大家子第一千零八十四章:當面告狀第1162章 小小季同第一百七十七章:勳戚第一人第一千一百零九章:東一榔頭第八百三十三章:陛下永遠聖明第六百四十四章:衆望所歸的整飭軍屯第七百八十六章:一隻老虎和兩隻野雞第一千零七十章:兩道硃批第一千一百三十章:四兩撥千斤第八百二十四章:國公爺!第六百七十章:所以這是交換?第四百章:任侯爺的人設要立穩第七十一章:一出好戲第一千零四十九章:人要多思考一千一百二十八章:總有搶功的第一百六十七章:匠戶僱傭制度第一百八十九章:特殊行業必備素養第五百八十七章:小公爺漸漸心動第四百三十二章:上殿親審第七百八十七章:意外但合理的真相第1216章 卑鄙手段第1003章 確定不確定第五百七十一章:天子無所不知第914章 投名狀第一千零九十章:于謙下獄第八百五十三章:隱秘戰線立奇功第一千零二十一章:示威第一千零三十章:說服第五百零四章:宣府城外第四百零二章:演員請就位第936章 又是宋文毅?第三百零九章:審結第1170章 陳尚書的實力第一百九十章:舒良第二百零四章:奇怪的旨意第二百六十九章:陳年真相第八百二十一章:突然就歪樓了第五百九十章:無奈但現實的邏輯第一百五十二章:暗線第1148章 所謂開源第1229章 神神秘秘的太上皇第1259章 番外:東宮之爭(一)第904章 圖窮匕見第一千零二十五章:區別對待的歲祿第二百七十二章:總兵官的爭執第二百八十八章:滿朝譁然第三百九十一章:兩份軍報第八十五章:法統之爭第六十五章:又被坑了第八百五十六章:武興第四百四十八章:成國公府的底蘊第四百九十八章:大勢在我第八百三十七章:你惹誰不好第905章 殺招第五百六十四章:要人第951章 謎語人重出江湖第七百九十九章:重新定義勉爲其難第七百七十章:召見第六百零九章:福娃娃第八百三十章:這不就來填坑了第六百九十四章:爭分奪秒朱閣老第三百二十章:內閣利弊第六百二十五章:眼看他宴賓客第五百九十四章:咱就是說,賣白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