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無奈但現實的邏輯

武英殿中,于謙語氣沉重,最後的結論斬釘截鐵。

但是,其他的老大人們臉上卻沒有什麼特別的表現。

將自己要做的事情說的無比急迫,不做不行,這是朝堂上常用的手段。

在官場當中混跡了這麼多年,事情到底是否必要,是否緊急,老大人們心中自然有衡量的標準。

不過,不得不說,于謙的這番話,的確有誇大之處,但軍屯的糜爛的狀況,也的確令人觸目驚心。

不僅如此,在深入的看到具體的狀況之後,老大人們也都不約而同的皺起了眉頭。

他們想到了整飭軍屯會非常棘手,但是,卻沒想到棘手到了這等地步。

就像于謙剛剛說的,軍屯的問題,其實分成兩個大塊。

首先第一個大塊,就是朝廷原本的屯田被各大勢力以各種方式侵佔,瞞報的問題。

這一點,從兵部拿出來的數據上面,能夠極爲直觀的體現出來,如今的軍屯數量,和宣德年間相比,已經不足五成,更不要說跟洪武年間比了。

當然,于謙畢竟是暗中巡查,並不全面,所呈現的只是幾個重點軍鎮的大致狀況,但應該說,還是很有代表性的。

至於其中的原因,十分的複雜,並不單單只是邊將或者其他的什麼人侵佔這麼簡單。

軍屯的數量減少,一部分是登記在冊的減少,另一部分則是未登記的減少,這兩類要區別來看待。

登記在冊的減少,大多都是有理由的。

譬如說田力不足,連年收成不佳,難以耕種,或者是當地常遭劫掠,百姓遷移後,邊軍兵力收縮,無暇顧及,或者是因其他種種原因,總之是出於實際情況,無法維持的情況下,被軍屯除名的田地。

這部分首先在清查的過程當中,便發現了很多問題,邊軍上報的理由,有真有假,甚至有的時候,半真半假,兵部難以每一畝田地都挨個覈實,便導致了大量可以耕種的田地,光明正大的被昧掉。

對於這種事情,覈查起來不容易,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說,想要追回,則是更難。

因爲,雖然說田地就在那不會跑,但也並不是說朝廷派人清查就可以的。

時隔多年,或許當初土地的確肥力不足,可經過幾年的休養生息,由恢復了肥沃,或許當初這塊地方,有些部族的確常來劫掠,導致百姓遷移,但是過了幾年,隨着邊境穩定,邊軍調動,這塊地方又成了安樂窩。

如此種種,想要追查起來,非常困難。

就算是不追究當初的責任,僅僅是追回土地,也是很難做到的事。

要知道,這些土地被通過各種方式隱沒之後,並不一定就是被當時隱沒的人給佔據了,很有可能被交易出去,成爲了百姓的私田,甚至有一部分,成了地方官府的官田。

很多的田地,甚至可能已經是地方官府正式登記在冊,按時給朝廷繳納賦稅的民田。

這種情況下,朝廷很難有實據證明,這塊田地到底是朝廷該有的軍屯,還是百姓開墾的田地,或者是官府分給百姓的田地。

就算是能夠證明,想要收回,也是難上加難。

對於老百姓來說,田地就是他們的命,要搶他們的田,是必然要拼命的,強行收回,很容易引發民變。

何況,犯錯的是那些私自侵佔發賣田地的邊將和邊軍,老百姓是花了銀子買的田地,雖不合法但是合理。

朝廷要收回,卻沒有人補償百姓的損失,那麼百姓何辜?

如果說要補償的話,那麼且不說朝廷難以負擔這筆支出,就算能夠負擔,拿回本來就是朝廷的官田,還要付錢,和直接從百姓手中買田有何區別?

事實上,這纔是最大的死結。

朝廷整飭軍屯,是爲了能夠讓邊軍自給自足,恢復田畝的數量,可不是僅僅爲了懲治那幫徇私舞弊的混蛋。

如果說整飭到最後,只是殺了一批人,軍屯的數量沒有恢復,那麼,殺的再多,朝廷這次的整飭,也是失敗的!

除了這部分以外,當然,也有些被侵佔的軍田,是被邊將中飽私囊了。

這些田地,清查起來相對簡單,但是,也不容易。

簡單是因爲,無論是官員還是邊將,在面對國家機器的時候,都毫無反抗之力。

可以說,只要朝廷能夠掌握足夠切實的證據,拿下他們毫不費力。

但是,還是那個問題,穩定!

這些混蛋侵佔了軍屯,挪爲己用,固然是中飽私囊,但是,這些田地他們又不可能自己來耕種,而是要僱傭佃戶來耕種。

朝廷將這些田地收回是容易的,但是,收回之後,必然是要交給官軍來耕種,即便是仍然交給原本的佃戶耕種,那麼軍屯相比較民田更高的稅賦,也未必是他們承擔的起的。

收回這一批田地,必然要產生大量的無業流民,如何安置他們,也是朝廷必須要提前考慮的問題。

這其實很不講道理。

明明是這幫邊軍邊將犯了錯,但是最後,拿下他們留下的爛攤子,卻還要朝廷來收拾。

可這是沒辦法的事,朝廷受萬民擁戴,就應該庇護萬民。

無論是誰犯了錯,是誰的問題,只要出了問題,要考慮如何解決的,必然就是朝廷。

這是責任所在,義不容辭!

至於那些未登記在冊的減少,這部分的田地登記在冊,但是,卻交不出該有的糧食。

至於理由,五花八門,但是卻讓人難以反駁。

耕田種地,說白了是靠天吃飯,乾旱,冰雹,蝗災,各種問題都有可能導致減產。

還是那句話,這些情況,朝廷難以一一具體覈查,靠地方官……嗯,諸位懂的。

地方稟報上來,朝廷就算派欽差去查證,往往也無功而返,只能吞下苦果。

就算是沒有這種天災做幌子,由於軍屯的特殊性質,各地的邊軍邊將還有一個絕對難以反駁的理由。

瓦剌擾邊!

邊境一向都不太平,瓦剌的各個小部族,經常成羣結隊的來劫掠,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作爲鎮守邊境的軍隊,邊軍的首要職責是保境安民,其次纔是別的。

所以,因爲屢受劫掠,邊軍調動頻繁,許多時候需要臨時抽調屯田軍參戰,誤了農時導致田地減產,也是兵部時常接到的理由之一。

瓦剌人來去如風,每年大大小小的衝突和遭遇戰無數,想要具體查證情況,根本就不可能。

所以,面對這些各種各樣的理由,朝廷也很難去責怪邊軍邊將什麼。

最終的結果就是,明明登記造冊的田地有這麼多,但是實際上繳納的賦稅,卻遠遠不足。

除此之外,登記造冊的田地,也存在私自發賣或被侵佔爲私田的情況,所以,如若要清查起來,該如何安撫百姓,依然是難以解決的問題……

第四百四十三章:伯顏王第三百零九章:審結第八百零五章:巧舌如簧第1168章 大雪第二百七十二章:總兵官的爭執第三百二十七章:棄車保帥第四百三十八章:於少保怒斥羣臣第五百七十一章:天子無所不知第六百三十五章:文武對撞第884章 救兵第六百四十一章:風向要變了第四百七十九章:小王文的戰鬥力第一千零九十七章:王翺的古怪舉動第四百二十章:英國公府的影響力第五百四十七章:我說某人不是龍套吧第一百零五章:施恩第四百二十六章:被人牽着鼻子走第六百六十六章:各懷鬼胎第八百三十六章:這是咋了第八百二十一章:突然就歪樓了第四百七十四章:虛虛實實第六百二十三章:時來天地皆同力第991章 成國公的算計第五百章:護衛第1244章 撲朔迷離.第986章 談條件第五百四十章:我,唯我爾!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出難題第一百七十五章:來啊,吵架啊!第一百零三章:世態炎涼第880章 天子越來越難對付了第二百四十二章:胡濙的目的第九十二章:曹吉祥第四百一十六章:架子還是要拿一拿的第三百一十二章:得寸進尺的宗室第959章 衝突第七百五十八章:大巧若拙沈司徒第一千零五十八章:難題第六百九十章:又是情節毫無推進的一章第五百二十六章:內閣的制度優勢第912章 得不償失第八百三十七章:你惹誰不好第八百一十三章:脅迫第1142章 朝堂對罵第890章 大冤種沈尚書第874章 問農第六百三十八章:焦駙馬得到了答案第五百九十二章:第一道坎第1170章 陳尚書的實力第一千零八十章:沈尚書發愁第七百五十三章:躥騰第一百一十八章:要打!第三十五章:自作孽第五百一十五章:順利的有些不正常第二百三十一章:廷推閣臣(上)第二百八十五章:雙方對峙第1247章 一切盡在意料之中第一百九十七章:頭疼的俞士悅第七百七十八章:激將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你猜?第六百零八章:先生信否?第一百六十三章:捷報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徐有貞的機會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內閣情勢第一千零七十九章:隱患第十六章:回憶(上)第三百五十五章:說好的不內鬥?第二百一十九章:一舉多得第一千零五十一章:恩威並施第1259章 番外:東宮之爭(一)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賑災人選第九章:議立太子第八百三十六章:這是咋了第八百五十七章:緣由第八百五十九章:談條件第1240章 于謙的去處第四百一十一章:無奈的局中局第六百六十五章:臥底的第一素質第一千零二十四章:怨懟之心第六百五十六章:篩子樣的南宮第一千零七十九章:隱患第四百五十五章:九邊之議第六百二十一章:攤牌了又沒全攤第1251章 要殺便殺第881章 衝突第十四章:慈寧宮的瓷器(下)第1169章 張弛之道第六百八十六章:宿命論不可取第六百九十六章:花環第一百四十章:遼東第七百七十八章:激將第五百四十五章:增補閣臣第二百章:黑麪廠公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你說你的第八百四十二章:任侯爺的人緣第六百零三章天子從不吃虧第二百四十一章:相互套路第1214章 樑芳的聰明第一千零六十三章:君明方能臣賢第三百九十三章:要活的
第四百四十三章:伯顏王第三百零九章:審結第八百零五章:巧舌如簧第1168章 大雪第二百七十二章:總兵官的爭執第三百二十七章:棄車保帥第四百三十八章:於少保怒斥羣臣第五百七十一章:天子無所不知第六百三十五章:文武對撞第884章 救兵第六百四十一章:風向要變了第四百七十九章:小王文的戰鬥力第一千零九十七章:王翺的古怪舉動第四百二十章:英國公府的影響力第五百四十七章:我說某人不是龍套吧第一百零五章:施恩第四百二十六章:被人牽着鼻子走第六百六十六章:各懷鬼胎第八百三十六章:這是咋了第八百二十一章:突然就歪樓了第四百七十四章:虛虛實實第六百二十三章:時來天地皆同力第991章 成國公的算計第五百章:護衛第1244章 撲朔迷離.第986章 談條件第五百四十章:我,唯我爾!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出難題第一百七十五章:來啊,吵架啊!第一百零三章:世態炎涼第880章 天子越來越難對付了第二百四十二章:胡濙的目的第九十二章:曹吉祥第四百一十六章:架子還是要拿一拿的第三百一十二章:得寸進尺的宗室第959章 衝突第七百五十八章:大巧若拙沈司徒第一千零五十八章:難題第六百九十章:又是情節毫無推進的一章第五百二十六章:內閣的制度優勢第912章 得不償失第八百三十七章:你惹誰不好第八百一十三章:脅迫第1142章 朝堂對罵第890章 大冤種沈尚書第874章 問農第六百三十八章:焦駙馬得到了答案第五百九十二章:第一道坎第1170章 陳尚書的實力第一千零八十章:沈尚書發愁第七百五十三章:躥騰第一百一十八章:要打!第三十五章:自作孽第五百一十五章:順利的有些不正常第二百三十一章:廷推閣臣(上)第二百八十五章:雙方對峙第1247章 一切盡在意料之中第一百九十七章:頭疼的俞士悅第七百七十八章:激將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你猜?第六百零八章:先生信否?第一百六十三章:捷報第一千零二十八章:徐有貞的機會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內閣情勢第一千零七十九章:隱患第十六章:回憶(上)第三百五十五章:說好的不內鬥?第二百一十九章:一舉多得第一千零五十一章:恩威並施第1259章 番外:東宮之爭(一)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賑災人選第九章:議立太子第八百三十六章:這是咋了第八百五十七章:緣由第八百五十九章:談條件第1240章 于謙的去處第四百一十一章:無奈的局中局第六百六十五章:臥底的第一素質第一千零二十四章:怨懟之心第六百五十六章:篩子樣的南宮第一千零七十九章:隱患第四百五十五章:九邊之議第六百二十一章:攤牌了又沒全攤第1251章 要殺便殺第881章 衝突第十四章:慈寧宮的瓷器(下)第1169章 張弛之道第六百八十六章:宿命論不可取第六百九十六章:花環第一百四十章:遼東第七百七十八章:激將第五百四十五章:增補閣臣第二百章:黑麪廠公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你說你的第八百四十二章:任侯爺的人緣第六百零三章天子從不吃虧第二百四十一章:相互套路第1214章 樑芳的聰明第一千零六十三章:君明方能臣賢第三百九十三章:要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