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五章:萬貞兒的未來

慈寧宮,天色漸暗,殿中已然掌起了燈。

孫太后用了晚膳,斜臥在榻上,手裡虛握着一串翡翠珠子,目光卻落在右手幾張筆跡稚嫩的紙張上。

“寫的不錯,比以前長進不少,看來這段時日,深哥兒是用了心的。”

這幾頁紙上寫的都是最普通的百家姓,千字文,但是孫太后卻看的很仔細。

自從上次鬧出了晨昏定省的風波之後,孫太后便意識到,太子在慈寧宮待着的時間不會很久了。

所以,這些日子下來,她深居宮中,萬事不理,全副心思都放在了朱見深的身上,希望在他真正出閣,立在朝廷羣臣面前的時候,能夠是一個合格的太子。

見孫太后的心情不錯,一旁的牛玉也小心奉承着道。

“聖母明鑑,這段時間太子殿下十分懂事勤勉,雖然每日都要去南宮晨昏定省,早早起來讀書,但是,依舊從不叫苦叫累,小小年紀,便沉穩堅毅,足可見太子殿下心智之堅,不愧爲先皇長孫也。”

聞聽此言,孫太后也嘆了口氣,將手裡的紙張擱下,開口道。

“哀家知道,深哥兒這些日子辛苦的很,可是這是沒法子的事,身爲天家子孫,儲位國本,身負重任,自然不能像尋常孩童一般無憂無慮。”

“先皇當年,對太上皇的教導,亦是如此,所幸祖宗庇佑,深哥兒自己懂事爭氣,該做的事情都做的很好。”

“但是僅有這些,是不夠的……”

說着話,孫太后的眉頭微蹙,臉上閃過一抹嚴厲,道。

“太子不日即將出閣,待行過大禮,深哥兒便得移居東宮,到時候,哀家和太上皇都不在身邊,太子所能依靠的,也就只有你們這些在身邊侍奉的人了。”

“至於東宮的屬官,畢竟是皇帝定的人,未必肯盡心盡力護着太子,就算是肯,可他們畢竟是朝廷大臣,很多時候,都會被各方牽扯,難有作爲,所以,太子在東宮的大事小情,你都需謹慎,明白嗎?”

牛玉立刻跪了下來,道。

“聖母放心,奴婢必當盡心竭力,輔左太子。”

孫太后點了點頭,但是眼中卻忍不住閃過一絲憂慮。

平心而論,她其實並不想讓太子和宦官走的這麼近,至少,現在不要走的那麼近。

畢竟,王振的殷鑑在前,宦官專權的危害,實在是難以估量。

但是想是一回事,可做起來,又是另外一回事,有些事情,不是自己想怎麼做就可以怎麼做的。

按照孫太后原本的設想,先定儲位名分,然後讓太子在慈寧宮開蒙,由她親自看顧教導,可以不和宦官走的太近。

待稍長之後,太子有了獨立判斷的能力,知道親賢臣遠宦官的道理,也能夠把握天家之間的複雜關係,再行出閣禮,送到東宮,在朝堂上慢慢嶄露頭角。

這麼做雖然花費的時間長,但是勝在穩妥。

可誰料到,計劃趕不上變化,先是自己那個任性的兒子,因爲一個宦官的冒犯,和朝廷頂牛,留在了宣府不願歸京。

可如今皇座上這位天子,心機深沉,焉是這麼容易被拿捏的,反手就將東宮出閣的提議,推到了朝堂上,逼得孫太后不得不親自下懿旨,讓朱祁鎮速速歸京。

本以爲,朱祁鎮回了京師,能夠通過一些事務上的讓步,延緩太子出閣的步伐。

可誰能料到,真的待朱祁鎮回了京師,卻壓根沒有要阻止這件事的想法,相反的,他甚至反而添了把火,讓朱鑑等人儘快促成此事。

畢竟是朝堂之事,孫太后雖然覺得不妥,但是,她也不好攔着,何況,朱祁鎮說的也有道理,太子出閣,不僅是一衆文臣的想法,也是一衆勳貴世家所願。

如今還願意忠於南宮的這些人,固然有些的確是忠心耿耿,但是,也有些人,是看中了東宮的未來。

若壓着東宮出閣,他們也會不滿,所以這件事情,孫太后也只能聽之任之。

甚至於,後來她得知皇帝一直對此事拖延不辦,心中還悄悄鬆了口氣,可沒成想,朱鑑那幫人,果真就按捺不住了性子,又在朝堂上開始鬧起事來。

事到如今,朝堂上的博弈,孫太后已經看不明白了。

但是,不論如何,太子出閣已成定局,就連日子都定下了,斷無再更易的道理。

所以,孫太后縱然不願,可也只能盡力安排。

太子所居之東宮,又名清寧宮,在文華殿之側,是爲了太子講讀預政更加方便而設,但是距離慈寧宮的距離卻不近,慈寧宮在皇城西側,清寧宮卻在東側。

換而言之,到了清寧宮,對於太子的一干事務,孫太后就真的是鞭長莫及了。

現在她確定能夠信任的,就只有牛玉,樑芳還有萬貞兒等人。

不過,他們的忠心固然可信,可還是那句話,當初的王振,忠心也是無可挑剔的。

孫太后是宮中之人,她最清楚,王振有多少過錯,是給自己那個倒黴兒子背的。

出兵北征這樣的大事就不說了,單說平時的小事。

當初張太皇太后還在的時候,朱祁鎮有一回偷跑出去玩,耽誤了課業,爲了不讓他被張太皇太后責罰,王振說自己弄丟了朱祁鎮的課業,結果被張太皇太后責打了三十棍,在牀上躺了半個月。

這種事情大大小小,最終築成了朱祁鎮對王振牢不可破的信任,以致於最後鬧出土木之役這等禍端。

雖然知道這是特例,但是殷鑑在前,孫太后不可能不擔心。

尤其是,她自己選的人,自己清楚,牛玉還好一些,這個樑芳,年輕,忠心,機變,又有些諂媚,和王振當年十分相似。

到了清寧宮,說不準他就和當年毫無原則的縱容朱祁鎮的王振一樣,會這般縱着太子。

一想到朱見深這麼小,有可能會被帶歪,孫太后就想把樑芳換掉,但是,這兩年下來,在皇帝的默許下,景陽宮那邊,打掉了她太多的人手。

如今這宮裡頭,想要再找這麼一個既忠心可靠,又機靈能幹的宦官着實不易。

因此,這件事情着實讓孫太后頭疼的很。

眼看着太子不日即將出閣,看着牛玉雖然掩飾的很好,但是仍舊忍不住流露出的一絲喜色,孫太后心中的憂慮愈發濃重起來。

擺手將牛玉打發走,孫太后皺着眉頭撥了撥手裡的珠子,片刻之後,對身旁的王瑾道。

“去,把萬貞兒叫來!”

慈寧宮不算特別大,孫太后素日裡又對朱見深關切的很,所以,朱見深的寢殿就在慈寧宮旁,理所當然的,貼身侍奉的萬貞兒也離得不遠,一聲傳喚,不過片刻,萬貞兒便到了殿中,屈膝一禮,道。

“奴婢給聖母請安。”

“深哥兒呢?”

孫太后撥了撥手裡的翡翠珠子,倒是先問起了太子的狀況。

提到朱見深,萬貞兒眼中閃過一絲心疼,然後小心的道。

“回聖母,殿下今日課業頗多,好不容易寫完了,奴婢陪着玩耍了小半個時辰,便趕着讓殿下安歇了,畢竟明日還要早起去給太上皇請安。”

太子殿下如今雖然剛剛啓蒙,但是每天的日程都安排的滿滿的。

每日不到卯時,就要梳洗起身,先拜見聖母皇太后,然後趕去南宮給太上皇請安,回來之後用了早膳,匆匆忙忙的開始早課。

先是講讀,再是練字,背書,一直到中午。

用了午膳,小憩一會,睡醒之後檢查上午的課業,抽查背誦。

如果做得好的話,可以玩耍一小會,然後溫習明日的早課,如果做的不好,那就要重做或者罰抄。

今天還算是好的,太子的課業完成的不錯,所以能夠玩耍一會,大多時候,課業做的不好,這個時間,朱見深應該還在苦兮兮的寫大字。

作爲朱見深的貼身宮女,每日看着他這麼辛苦,萬貞兒當真是心疼的很,但是,他畢竟只是一個小小的婢女而已,太子的日程安排,又豈有她說話的餘地?

所以,萬貞兒每次見到孫太后,也都只能委婉的提上兩句,卻不敢說的太明顯。

不過,孫太后在後宮待了這麼多年,又豈會聽不懂萬貞兒的意思?

“哀家知道太子辛苦,不過,身爲太子,這份辛苦是免不得的,你平日裡多盡些心,好好照料太子便是。”

揉了揉額角,孫太后心中又嘆了口氣。

她給朱見深挑的這幾個人,牛玉穩重但是膽識不夠,樑芳機變但是過於諂媚,至於萬貞兒,她辦事周到體貼,但是,對於太子,或許是因爲從小侍奉的緣故,總是過分寵溺了。

輕輕搖了搖頭,將這個想法暫時拋到腦後,孫太后提起了正事,道。

“貞兒,你是哀家親自挑選出來,侍奉太子的貼身宮女,論忠心,沒有人比得過你,論對太子的陪伴,只怕你比周氏還要多,如今太子將要出閣,離開哀家到清寧宮去,哀家能夠放心將太子交託出去的,也只有你了!”

這番話說的情真意切,但是份量也很重。

萬貞兒立刻跪了下來,道。

“聖母放心,奴婢一定竭盡全力,服侍太子殿下平平安安。”

孫太后點了點頭,繼續道。

“不僅是平安,哀家之所以叫你來,是希望你在太子身邊,能夠時時看顧提醒,牛玉和樑芳二人,雖然忠心,但是畢竟是宦官,此輩宦官,最易對上奉迎,對下欺凌,太子尚幼,所過分倚重彼輩,則有重蹈太上皇覆轍之禍。”

“所以,你平日裡,需要多多小心此事,若發覺有此苗頭,及時向哀家稟告,若是需要,也可對太子提點一番,畢竟你自幼侍奉,太子視你非同尋常宮人。”

說着話,孫太后伸手從身旁的小匣子裡,拿出一枚令牌和一個玉鐲,命人遞到萬貞兒的面前,道。

“這個令牌,可以讓你在宮中通行無阻,如若有何緊急之事,持此令牌,可以直接到慈寧宮來找哀家,無人敢攔。”

“至於玉鐲,是哀家早些年未封貴妃時,先皇所賜,今日便賞給你了。”

金牌還好,但是看着眼前晶瑩剔透的玉鐲,萬貞兒卻不敢接,磕了個頭,道。

“聖母此賞賜太重,奴婢豈敢接下,能夠侍奉在太子身側,已然是奴婢的福分,不敢奢求聖母賞賜。”

照理來說,作爲一個奴婢,無論如何,也配不上先皇賞賜的鐲子。

但是,一則孫太后手裡先皇賞賜的東西多了去了,不差這一個鐲子,二則,她這麼做,本身就是爲了擡高萬貞兒的地位,不然的話,憑她一個區區宮女,在東宮說話,又怎麼能有分量呢?

因此,見萬貞兒如此,孫太后想了想,直接站了起來,走到萬貞兒面前,拿起玉鐲,套在她白嫩的胳膊上,道。

“你既爲哀家辦事,自然不會虧待你,太子尚幼,這幾年尚需好好看顧,待太子稍大些,哀家便做主,在宗室勳貴當中挑爲你挑一門好親事,保你下半生榮華富貴。”

這話可就算是真正的恩典了,要知道,萬貞兒不過區區一個宮女,其實以後的前途並不算光明。

往常的時候,還有萬分之一的可能被天子臨幸,然後有個位份,一步登天,但是,現如今天子重立了選秀制度,而且宮中皇后和貴妃,對於後宮又管束的嚴,幾乎便等於絕了這條路。

何況,她是慈寧宮的人,這條路便更不可能,所以,對於萬貞兒來說,日後最好的結果,就是年紀到了被放出宮,然後用這些年攢下的銀兩找個人家嫁了。

但是,她出宮的時候,年歲必定不小,能夠找到的人家,也不過普通莊戶,好一點的能找個讀書人。

哪及得太后親口承諾的宗室勳貴子弟?

看着腕上晶瑩剔透的玉鐲,萬貞兒便知道孫太后賞賜是真心實意,自然也不敢再推辭,恭敬的下拜叩首道。

“奴婢叩謝聖母。”

“嗯,那你……”

“聖母……”

就在孫太后滿意的想要讓萬貞兒退下的時候,在外間守着的王瑾去匆匆走了進來,道。

“乾清宮總管太監懷恩,聲稱是受了皇上口諭,前來慈寧宮求見!”

“他來做什麼?”

孫太后皺了皺眉,不由問道。

王瑾的臉色有些古怪,躊躇片刻,正要開口,外間又走進來一個內侍,稟報道。

“啓稟聖母,南宮總管太監阮浪,聲稱是受了太上皇口諭,前來慈寧宮求見!”

第七百四十九章:覲見第四十六章:不然呢?第一百四十二章:我孫大勇不是龍套!第八十八章:巡邊大臣第八百四十九章:轉機第一百六十三章:捷報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我就說成國公纔是主角第八百零五章:巧舌如簧第874章 問農第三百零四章:岷王口中的真相第一百零七章:帶着鐐銬跳舞第一百九十二章:摩拳擦掌第一百五十一章:任禮第七百七十六章:召見阿速第1240章 于謙的去處第916章 宣府城中第五百七十九章:你試一試第七百零一章:你要是問我支持不支持第六十章:廷擊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出難題第三百五十一章:投機第985章 講誠信四百五十八章:不算閒話的閒話第八百零六章:朱儀是個大忠臣第六百三十四章:敏銳的嗅覺第九十八章:黎明之交第六百零五章:沾沾福氣第八百一十二章:徐有貞的未來第四百八十六章:外朝內宮第三百一十二章:得寸進尺的宗室第四百三十八章:於少保怒斥羣臣第三百四十二章:請開互市第七百八十章:大冤種沈尚書第三百三十三章:輕拿輕放?第二百五十二章:沈翼的理由第七百四十章:江淵和杜寧的鬥法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塵埃落定第一千一百零一章:進擊的徐有貞第1163章 原委第1218章 代價第878章 於大聖人第一百八十五章:找老丈人幫忙第二百三十四章:大人物第1267章 尾聲:東宮之爭(九)第四百五十一章:底牌第1213章 前朝後宮第七百九十二章:太上皇顯然還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第一百六十五章:一窮二白的戰後第三百六十五章:捅不破的窗戶紙第1270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二)第一千一百零二章:大本堂第八百四十三章:兩個謎語人第八百四十三章:兩個謎語人第三百九十二章:復仇第七百五十二章:代王世子第三百零七章:局勢逆轉第四百零三章:老狐狸的信譽第三百六十七章:論吵架,天官大人還沒怕過誰第七十二章:哦,是嗎?第六百一十七章:太子託付給你了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於少保的新差事第一百零八章:尊號第一千零三十七章:成國公的出師不利第十五章:金英諫言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你猜?第五十三章:風將起第五百三十八章:郊迎第四百章:任侯爺的人設要立穩第1140章 兄弟齊心?第869章 出宮第六百七十五章:什麼叫各懷鬼胎第七百四十二章:首輔大人面前的考驗第1250章 奪門第一百七十三章:吳太后的提點第一千零六十一章:操心的命第一千零三十三章:聖人不聖第一千零八十六章:你有你的張良計第三百六十七章:論吵架,天官大人還沒怕過誰第四百五十三章:衝突第五百章:護衛第五百四十三章:好像忽略了什麼第七百六十二章:也先瘋了?第六百二十章:倒扣的杯子第五百二十七章:國家國家,國在家前!第六百六十四章:朱小公爺的危機第八十四章:日朝第六百零五章:沾沾福氣第六十六章:賭!第四百三十四章:朱鑑第六百一十一章:聽皇后的第1220章 出乎意料第971章 楊傑現身第七百章:捨得一身剮第八百零四章:所謂忠言逆耳第三百一十八章:去聽聽吧第七百四十九章:覲見第1156章 天災人禍第二十七章:打的就是你第940章 先發制人第978章 翻舊賬~
第七百四十九章:覲見第四十六章:不然呢?第一百四十二章:我孫大勇不是龍套!第八十八章:巡邊大臣第八百四十九章:轉機第一百六十三章:捷報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我就說成國公纔是主角第八百零五章:巧舌如簧第874章 問農第三百零四章:岷王口中的真相第一百零七章:帶着鐐銬跳舞第一百九十二章:摩拳擦掌第一百五十一章:任禮第七百七十六章:召見阿速第1240章 于謙的去處第916章 宣府城中第五百七十九章:你試一試第七百零一章:你要是問我支持不支持第六十章:廷擊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出難題第三百五十一章:投機第985章 講誠信四百五十八章:不算閒話的閒話第八百零六章:朱儀是個大忠臣第六百三十四章:敏銳的嗅覺第九十八章:黎明之交第六百零五章:沾沾福氣第八百一十二章:徐有貞的未來第四百八十六章:外朝內宮第三百一十二章:得寸進尺的宗室第四百三十八章:於少保怒斥羣臣第三百四十二章:請開互市第七百八十章:大冤種沈尚書第三百三十三章:輕拿輕放?第二百五十二章:沈翼的理由第七百四十章:江淵和杜寧的鬥法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塵埃落定第一千一百零一章:進擊的徐有貞第1163章 原委第1218章 代價第878章 於大聖人第一百八十五章:找老丈人幫忙第二百三十四章:大人物第1267章 尾聲:東宮之爭(九)第四百五十一章:底牌第1213章 前朝後宮第七百九十二章:太上皇顯然還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第一百六十五章:一窮二白的戰後第三百六十五章:捅不破的窗戶紙第1270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二)第一千一百零二章:大本堂第八百四十三章:兩個謎語人第八百四十三章:兩個謎語人第三百九十二章:復仇第七百五十二章:代王世子第三百零七章:局勢逆轉第四百零三章:老狐狸的信譽第三百六十七章:論吵架,天官大人還沒怕過誰第七十二章:哦,是嗎?第六百一十七章:太子託付給你了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於少保的新差事第一百零八章:尊號第一千零三十七章:成國公的出師不利第十五章:金英諫言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你猜?第五十三章:風將起第五百三十八章:郊迎第四百章:任侯爺的人設要立穩第1140章 兄弟齊心?第869章 出宮第六百七十五章:什麼叫各懷鬼胎第七百四十二章:首輔大人面前的考驗第1250章 奪門第一百七十三章:吳太后的提點第一千零六十一章:操心的命第一千零三十三章:聖人不聖第一千零八十六章:你有你的張良計第三百六十七章:論吵架,天官大人還沒怕過誰第四百五十三章:衝突第五百章:護衛第五百四十三章:好像忽略了什麼第七百六十二章:也先瘋了?第六百二十章:倒扣的杯子第五百二十七章:國家國家,國在家前!第六百六十四章:朱小公爺的危機第八十四章:日朝第六百零五章:沾沾福氣第六十六章:賭!第四百三十四章:朱鑑第六百一十一章:聽皇后的第1220章 出乎意料第971章 楊傑現身第七百章:捨得一身剮第八百零四章:所謂忠言逆耳第三百一十八章:去聽聽吧第七百四十九章:覲見第1156章 天災人禍第二十七章:打的就是你第940章 先發制人第978章 翻舊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