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章:大冤種沈尚書

??? 行宮當中,沉尚書聽到天子理直氣壯的聲音,不由瞪大了眼睛。

陛下,您還能找到比這更強詞奪理的理由嗎?

戶部說白了,就是個管賬的,的確,手裡管着國庫,沉尚書的確對各處的用度有調整把控的權力。

但是,也不能哪出了事都賴在戶部身上吧?

上林苑監這事,擺明了就是陳庸帶着底下的一幫官員上下其手,徇私舞弊,貪墨銀兩。

戶部不過照常發放物資銀兩而已,東西到了人家的手裡,非要貪墨,戶部能有什麼辦法?

苦笑一聲,沉尚書道。

“陛下聖明,臣失察,自請罰俸一月!請陛下降罪!”

心中憤憤不平,但是,面上沉尚書卻恭敬的很,一臉沉痛的開口。

見此狀況,朱祁玉也是一愣,道。

“沉先生不必如此,朕不是這個意思。”

看來是少了……

默默的算了算自己上任之後被扣了多少俸祿,沉尚書腹誹不已,臉上卻愈發恭敬,試探着道。

“那陛下,那要不,仨月?”

這一句話,讓剛剛受了訓斥的王文和陳鎰都忍不住失笑,行宮當中原本肅然的氣氛,也變得輕鬆起來。

這老沉可真行,敢情罰俸這事,還帶討價還價的?

菜市場賣白菜呢?

就連朱祁玉,也被沉翼這個活寶給逗笑了,一臉無奈,道。

“沉先生!您就好好領朝廷的俸祿吧,別每天跟防賊一樣的防着朕,好像朕這個皇帝,天天不做正事,就只想着剋扣臣下的俸祿一樣!”

“臣不敢……”

沉尚書拱了拱手,客客氣氣。

被這麼一鬧,原本略帶沉重的氣氛,倒是被一掃而空,收斂了笑意,朱祁玉認真起來,開口道。

“朕是想着,上林苑監縱然少人問津,可畢竟也是朝廷衙門,長久以來,狀況如此,必然非一日之功,非一人之過,憑陳庸一個人,只怕不能在朝廷的眼皮子底下,將此事瞞的密不透風。”

“所以,整個上林苑監上下,恐怕都難逃干係,想要清查此事,必定要釐清積年賬目,此事憑都察院及刑部,恐難儘快做完,所以,清查此桉過程當中,得需戶部協助。”

好嘛,就這事?

沉尚書鬆了口氣,心裡默默埋怨了一句陛下您這大喘氣,就從戶部抽調幾個人的事,也值得您親自開口?

“陛下放心,無論是需要人手還是其他配合,只要需要,臣必定竭盡全力。”

“朕就知道,沉先生是識大體之人。”

看着天子笑眯眯的樣子,沉尚書不僅沒有被讚揚的欣喜,心中反而生出一陣不安。

不對勁!

這種小事,怎麼值得天子親自開口,而且,他不過表了表忠心,可從不輕易讚許臣下的天子,竟然如此熱情。

這絕對不對勁!

直覺告訴沉翼,這話不能接……

果不其然,天子等了片刻,沒等到沉翼的反應,一副有些失望的樣子。

不過,沉尚書哎,你可知道,話接不接,有些事情都是逃不過去的……

對方不給面子,朱祁玉也就不在繞彎子,索性開口道。

“上林苑監的這樁事,處置歸處置,清查歸清查,可到底爛攤子,還得收拾,這偌大的皇家獵場,盡是些雉雞,獐子總不像話,這次也便罷了,朝廷上下,四夷諸使的注意力,都在圍獵之後的演武上頭。”

“可若是日後次次皆是如此,朝廷體面何存?既是皇家獵場,自當由諸珍奇異獸,方能彰顯大明威儀。”

沉翼在底下聽着聽着,算是覺出味來了。

隱隱之間,他心裡跳出來了一個自己都不敢想的猜測,擡頭望着天子越發和煦的臉色,沉尚書心中一陣叫苦,可千萬別是他想的那樣啊……

然而接下來,天子的話,卻殘酷的打碎了他的幻想。

“似虎豹之屬,各地或許尚有,但是,如獅子,麒麟,大雀等物,大明境內卻無,皆是永樂年間,三寶太監下西洋時所帶回。”

“可是,自宣德八年以來,朝廷再無出海之舉,實爲可惜,此次上林苑監之事,倒是給朕提了個醒,西洋諸國,亦是大明屬國,多年未曾交往,未免生分,若朝廷元氣恢復,還是要遣使臣出海,前往西洋諸國,互通往來。”

救命啊!陛下殺人了!

沉尚書站在底下,欲哭無淚。

這可真是純純的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的陳庸,我****!

心裡對着陳庸破口大罵,沉尚書發誓,要是這貨現在站在他面前,他殺了這貨的心都有。

乾點什麼不好,啊,戶部撥的銀子還不夠你貪的,非要把主意打到南苑的珍奇異獸身上。

這下好了,鬧出事了,自己賠進去就算了,還把戶部扯了進去。

沉尚書早就料到,天子找他不會有好事,但是,他也沒料到,會是不好到這種地步。

下西洋?陛下您開什麼玩笑呢?

就國庫現在的底子,賠都不夠賠的!

硬着頭皮,沉尚書還是道。

“陛下明鑑,永樂到宣德間,三寶太監七下西洋,靡耗甚大,雖帶回了諸多珍奇,但是仍舊入不敷出。”

“如今大戰方止,國庫空虛,若要重下西洋,恐難以支撐,若因此再起民亂,社稷動盪,則臣萬死難贖也。”

話說的委婉,但是話頭卻是一點不留,就差說一句,門都沒有!

另一旁,陳鎰和王文二人也對視了一眼,陳鎰跟着道。

“陛下,上林苑監一事,固然是陳庸膽大妄爲,但是,朝廷如今百廢待興,正是休養生息之時,着實不宜再耗民力。”

“昔者漢高祖劉邦,一代英主,結束秦末亂世,立大漢國祚,然出巡四方,拉車之馬,難成一色,羣臣上下,皆牛車出行,可謂寒酸不已。”

“然則若無漢高祖至漢景帝數代積累,何來武帝之功?”

“陛下,土木一役,朝廷元氣大傷,亟待用銀之處良多,若因蒐羅珍奇異獸出海下西洋,實非良策,請陛下三思。”

相較於沉翼,陳鎰作爲科道官員,說話就明顯帶着諫官的風格。

一番話言辭不算尖銳,但是,也直截了當,直言不諱。

待得陳鎰說完,王文躊躇了片刻,也開口道。

“陛下,下西洋雖能揚我國威,煊赫四夷,但是終歸靡耗太甚,若僅爲上林苑之事重下西洋,恐朝中多有非議,實爲不妥,請陛下明鑑。”

在場三人,說法各不相同,但是態度基本一致,就是反對下西洋。

應該說,他們說的沒錯!

對於現在的大明來說,下西洋是一件耗時耗力耗錢耗人,但是,卻得不到什麼好處的事情。

要知道,朝廷下西洋,下的不是一支商隊,而是一支艦隊!

大海不比陸地,雖然說,大明得到了西洋諸國的臣服朝覲,但是實際上,大明對於西洋的控制力很弱。

所以,船隊出海,首先要保證的,就是安全問題。

除了肆虐的海盜之外,船隊到達各國,還要防備的是當地的百姓和軍隊。

不要以爲遠在西洋的那些小國,真的就是聽說了大明的名聲,所以慕名而來,臣服朝貢。

那一個個,都是被打服的!

鄭和下西洋,最多的時候,海船多達兩百餘艘,基本上每一次出海,人數都多達數萬人。

而這數萬人當中,主要的組成部分,就是多達五個衛的官軍。

與其說鄭和率領的是一支船隊,不如說他率領的其實是一支軍隊,與其說鄭和下西洋是一個政治行動,其實倒不如說,這是一個軍事行動。

這樣的兵力,加上大明出色的造船技術建造出的堅固海船,在西洋當中,幾乎是所向無敵的存在。

正因如此,鄭和所到之處,那些個番邦小國,纔會忙不迭的奉出國書,宣佈臣服,遣使朝覲。

要是大明真的派過去的是一支普通的船隊,別說是讓這些小國臣服了,不被搶都算好的了。

但是,這樣帶來的後果就是,給國家帶來的壓力巨大。

不誇張的說,鄭和七下西洋,對於朝廷來說,就跟打了七場大仗沒什麼區別。

這中間,可不止是銀錢糧草那麼簡單。

建造寶船,需要大量的人手,數萬人出海需要的糧食,起運到港口,也需要大量的人手,船上大多數都是官軍,吃喝拉撒都需要照料,還是需要大量的人手。

那這些人從哪來?自然是徵發徭役!

不可否認的是,鄭和下西洋,的確帶回了很多珍奇異寶,而且讓大明國威煊赫西洋,引得諸國朝覲。

但是,代價是每次下西洋,要消耗數以萬計的錢糧。

更重要的是,殘酷的海上風波,不時出現的海盜,還有每到一地,都有可能發生的武裝衝突,讓每次出海,軍民死傷都要數以千計。

所以事實上,對於大明朝廷來說,廢止下西洋,並非是毫無理由的。

從利弊得失的角度來衡量,下西洋的回報,的確遠遠不如支出。

當然,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下西洋的一應支出,譬如寶船的建造,官軍的糧餉,徵發徭役的補銀,都是由國庫承擔,皇帝需要出的,就是賞賜給西洋諸國的珍奇器物。

但是,朝廷付出了這麼大的代價,下西洋帶回來的珍奇異寶,卻全進了皇帝的內承運庫。

對於皇帝來說,拿些綢緞布匹,瓷器茶葉這些不值錢的玩意,就能換到一大堆珍珠瑪瑙,象牙寶石,而且,還能得到西洋諸國的臣服,自然是名利雙收的好事。

可是,對於朝廷來說,就是純純的賠本還不賺吆喝,這種事,也難怪朝臣們都不願意幹。

不過,所幸的是,如今距離永樂朝才過不久,太宗皇帝餘威猶在,沒有人敢對鄭和七下西洋的對錯過分議論,朝廷上,也沒有形成像大明後期一樣的輿論氛圍,提起鄭和下西洋,便說是勞民傷財,毫無正面評價。

眼下,下西洋對於大明朝廷來說,還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只不過因爲宣德以後,天子幼弱,之後朝廷又動盪不堪,所以一直沒有人提起此事而已。

就算是現在,沉翼等人反對下西洋的理由,也就是國庫空虛,支撐不起而已,這和他們反對在這個時候再起戰端,是同樣的出發點,並沒有刻意針對下西洋而發議論。

這一點,還是頗讓朱祁玉感到欣慰的。

要知道,最晚到成化朝爲止,朝中對於此事的輿論風向,便已然發生了改變。

那時,朱祁玉的好大侄兒想索要鄭和下西洋的海圖,旨意下到兵部,劉大夏區區一個車駕司郎中,就敢堂而皇之的駁斥來使,說。

“三保下西洋,費錢糧數十萬,軍民死且萬計,終得寶而回,於國家何益,此特一弊政,大臣所當諫也,舊桉雖存,亦當之。”

便可見當時朝中對下西洋一事的極度不滿。

也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鄭和下西洋,從煊赫國威的正面典型,變成了勞民無功,受朝廷上下鄙夷的無用之事。

這種跡象,從現在開始,已經可以看到端倪,但是,至少當下這幾年,還沒人敢這麼說。

目光在底下三人身上掃了掃,朱祁玉倒是也沒有堅持。

上林苑監一事,本就不夠有力,再說,沉翼說的是實話,國庫如今也的確支撐不起這麼大規模的下西洋。

他今天提起此事,也不過就是試探一番,爲以後做鋪墊而已,因此,沉吟片刻,朱祁玉便道。

“幾位先生所言有理,下西洋一事,是朕考慮不周,不過,此乃太宗國策,不可廢弛,國庫如今支撐不起,不代表以後支撐不起。”

“朕沒記錯的話,正統八年時,太上皇曾命工部督造下海番船一百二十餘艘,但是一直未曾啓用。”

“這樣,回頭傳旨給工部,將這一百二十艘海船好好檢查一番,該修繕的修繕,該重造的重造,既然是休養生息,那麼這些事情,慢慢的總該操辦起來。”

“沉先生覺得呢?”

得,繞來繞去,還是得出錢!

沉翼不傻,從天子的口氣當中,就聽得出來,他老人家沒再跟自己這幫人商量。

沒聽天子說嗎?

“太宗國策,不可廢弛……”

這八個字壓下來,還說啥啊!

別忘了,這朝堂上頭,還杵着一位太宗舊臣在呢!

別看那位老大人平時人畜無害,慈眉善目,一天天笑呵呵的打瞌睡,但是誰敢說太宗陛下一個不字,他老人家能蹦起來錘死你。

不過,出就出吧,反正也不是現在出,以後的事以後再說。

就是眼下,這批海船的修繕,又要花一大筆錢了。

默默的心疼了一下荷包,沉尚書雖然不情願,但是還是不得不拱了拱手道。

“臣遵旨……”

第899章 任弘第四百八十二章: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第1004章 兩封信的震撼第三百四十四章:互市條例第一千一百零九章:東一榔頭第七章:南遷之議第920章 雄心壯志第二百六十三章:暗流涌動第1256章 一定會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封號第六百六十一章:儲君的職責第一千零四十章:藩王之利第三十四章:有人來勸第963章 壓力給到俞次輔第二百三十五章:岷王朱楩第三十九章:敢!第三百八十一章:三個半的心腹大臣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聽朕給你上價值第二十章:陽謀(排行榜加更二)第四百三十八章:於少保怒斥羣臣第三百四十五章:兩害相權,盡力而爲第五十七章:老狐狸第三百七十九章:這個時候想起總憲大人了?第一百四十七章:賭第五百五十四章:果然似李!第一百八十八章:誰都不簡單第七百九十九章:重新定義勉爲其難第二百九十九章:登聞鼓響第五百六十七章:俞次輔被迫竊取了勝利果實第二百六十章:鎮南王上門第二百二十六章:他竟然敢?第六百四十五章:天子有召第七百章:捨得一身剮第六百五十二章:查第二十五章:死亡名單(下)第二百二十五章:王翱的手段第五百一十四章:受國之垢第989章 到底圖啥第一千零五十四章:自不量力第四百四十三章:伯顏王第三百九十五章:格格不入的英國公府第1256章 一定會第928章 王天官yyds第1215章 闖宮第一千一百零七章:這就……完了?第三百七十七章:堵個正着第952章 宣府夜談第五百六十六章:清流博弈第八百三十八章:陳年舊事第四百二十六章:被人牽着鼻子走第三百三十八章:想一塊去了第880章 天子越來越難對付了第一百六十四章:跌宕起伏的人生第七百四十四章:老虎不發威第1167章 考校第七百六十八章:臉都不要了第1268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第七百九十四章:卑劣手段第三百四十章:使團進京與邊事第六百八十五章:如果他們角色互換第九十二章:曹吉祥第五百四十九章:意圖終現第三百四十九章:借刀殺人第919章 陛辭第三百二十五章:奏報第973章 你想做什麼?第六百九十五章:遊園第八百二十一章:突然就歪樓了第一百一十五章:邊將孫大勇第七百六十八章:臉都不要了第1150章 無非代價而已第873章 出城第四百四十八章:成國公府的底蘊第四十三章:試探金英(求收藏)第一千零七十九章:隱患第一千零二十三章:我們當中出了一個叛徒第五百七十八章:我胡濙從不摸魚第一百零七章:帶着鐐銬跳舞第1269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一)第一千一百零七章:這就……完了?第二百三十二章:廷推閣臣(下)第五百零七章:太上皇,您覺得呢?第一百五十一章:任禮第890章 大冤種沈尚書第一百四十章:遼東第七百二十五章:殿試第1147章 雪災第1163章 原委第六百九十一章:小公爺想不通第八百五十五章:買賣不應該有虧有賺嗎?第三百九十一章:兩份軍報第三百八十章:妥善解決第五百五十六章:于謙歸京第二百零一章:四家府邸第一千零五十七章:什麼叫預判第二百三十八章:殃及到一條不好惹的魚第七百八十九章:原委第六百四十二章:幹啥啥不行,內卷第一名第六百二十五章:眼看他宴賓客第一千一百零四章:雷擊
第899章 任弘第四百八十二章: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第1004章 兩封信的震撼第三百四十四章:互市條例第一千一百零九章:東一榔頭第七章:南遷之議第920章 雄心壯志第二百六十三章:暗流涌動第1256章 一定會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封號第六百六十一章:儲君的職責第一千零四十章:藩王之利第三十四章:有人來勸第963章 壓力給到俞次輔第二百三十五章:岷王朱楩第三十九章:敢!第三百八十一章:三個半的心腹大臣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聽朕給你上價值第二十章:陽謀(排行榜加更二)第四百三十八章:於少保怒斥羣臣第三百四十五章:兩害相權,盡力而爲第五十七章:老狐狸第三百七十九章:這個時候想起總憲大人了?第一百四十七章:賭第五百五十四章:果然似李!第一百八十八章:誰都不簡單第七百九十九章:重新定義勉爲其難第二百九十九章:登聞鼓響第五百六十七章:俞次輔被迫竊取了勝利果實第二百六十章:鎮南王上門第二百二十六章:他竟然敢?第六百四十五章:天子有召第七百章:捨得一身剮第六百五十二章:查第二十五章:死亡名單(下)第二百二十五章:王翱的手段第五百一十四章:受國之垢第989章 到底圖啥第一千零五十四章:自不量力第四百四十三章:伯顏王第三百九十五章:格格不入的英國公府第1256章 一定會第928章 王天官yyds第1215章 闖宮第一千一百零七章:這就……完了?第三百七十七章:堵個正着第952章 宣府夜談第五百六十六章:清流博弈第八百三十八章:陳年舊事第四百二十六章:被人牽着鼻子走第三百三十八章:想一塊去了第880章 天子越來越難對付了第一百六十四章:跌宕起伏的人生第七百四十四章:老虎不發威第1167章 考校第七百六十八章:臉都不要了第1268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第七百九十四章:卑劣手段第三百四十章:使團進京與邊事第六百八十五章:如果他們角色互換第九十二章:曹吉祥第五百四十九章:意圖終現第三百四十九章:借刀殺人第919章 陛辭第三百二十五章:奏報第973章 你想做什麼?第六百九十五章:遊園第八百二十一章:突然就歪樓了第一百一十五章:邊將孫大勇第七百六十八章:臉都不要了第1150章 無非代價而已第873章 出城第四百四十八章:成國公府的底蘊第四十三章:試探金英(求收藏)第一千零七十九章:隱患第一千零二十三章:我們當中出了一個叛徒第五百七十八章:我胡濙從不摸魚第一百零七章:帶着鐐銬跳舞第1269章 尾聲:東宮之爭(十一)第一千一百零七章:這就……完了?第二百三十二章:廷推閣臣(下)第五百零七章:太上皇,您覺得呢?第一百五十一章:任禮第890章 大冤種沈尚書第一百四十章:遼東第七百二十五章:殿試第1147章 雪災第1163章 原委第六百九十一章:小公爺想不通第八百五十五章:買賣不應該有虧有賺嗎?第三百九十一章:兩份軍報第三百八十章:妥善解決第五百五十六章:于謙歸京第二百零一章:四家府邸第一千零五十七章:什麼叫預判第二百三十八章:殃及到一條不好惹的魚第七百八十九章:原委第六百四十二章:幹啥啥不行,內卷第一名第六百二十五章:眼看他宴賓客第一千一百零四章:雷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