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四章:自不量力

說到底,王天官這兩年還是收斂脾氣了,不然的話,他這個時候開口,問的就應該是……

“你這麼能,六部尚書交給你來幹,怎麼樣?”

當然,現如今說法稍微委婉了些,但是意思還是一樣的。

你張同知既然這麼站着說話不腰疼,那你倒是拿出個解決辦法來啊?

什麼,你說你拿不出來?

看着手捧笏板,笑眯眯的看着自己的王文,張輗莫名的感覺到對方有一種躍躍欲試的衝動。

想到王老大人的種種戰績,張輗不由吞了吞口水,氣勢不自覺的就弱了下來,但是在這大殿之上,衆目睽睽之下,他又不想被人看輕,因此最後,便成了一副明顯是硬撐着的外強中乾的語氣,道。

“朝廷各衙門,自然各司其職,若能爲陛下分憂,本官自然是盡心竭力,殫精竭慮,只不過,本官隸於五軍都督府,既非禮部,亦非戶部,工部,此等問題,若讓本官來解決,要六部何用?”

“哦,原來張同知也就是嘴上說說而已,並無良策,既然如此……”

王文嘴角掛起一抹譏諷的笑意,口氣澹然,道。

“那敢問張同知自己,算不算是你口中的無能之輩呢?”

“你!”

張輗頓時有些氣急,但是一時之間,又想不出反駁的話來。

見此狀況,王文神色一冷,輕輕甩了甩袖子,轉過身去,只丟下一句話,道。

“既無良策,便當緘口不言,朝堂上是商議政事之地,不是張同知這等只知阿諛奉承,無端橫加指責大臣之地,無謀非過,無謀妄言,纔是真正的叫人看低了英國公府的家教門風!”

言下之意,拿不出辦法來就閉嘴。

不得不說,王天官的功力絲毫不減當年,依舊是嗆死人不償命,當然,一次次的罰俸,也明顯讓王天官成長了不少,已經漸漸學會如何不被人抓把柄的氣死人了。

這話沒有像沉敬一樣,明着把張輔搬出來,但是也差不多了,張家一門三兄弟,張輔張軏都已經死了,這代表英國公府家教門風的,可不就只剩下張輗自己,還有那個還在讀書的小英國公了。

張輗臉色漲紅,正想開口反駁,卻不曾想,這個時候,一旁的朱儀站了出來,道。

“天官大人何必如此咄咄逼人?”

“剛剛諸位大人也說了,朝堂議事,自是暢所欲言,若僅是戶部議戶部事,工部議工部事,部議便是,何必拿到早朝上來呢?”

“雖說朝廷各有執掌,但是既在朝上,各抒己見是常事,張同知也不過是說出自己想法,若是不對,天官大人據理力爭便是。”

“身在朝上,無論出身背景,皆是陛下臣子,即便是張同知言辭不當,又何必牽扯英國公府,至於方纔沉大人提起已故定興王,更是不妥。”

“土木一役,百官蒙難,此誠奸人禍亂也,諸臣盡忠戰死,怎麼說也算爲國而死,如此語出輕佻,豈合聖人之言乎?”

英國公府和成國公府結親之後,兩府早已經是同氣連枝,所以,朱儀出面替張輗說話並不奇怪。

這話擺明了是在拉偏架,不過話說的漂亮,倒是比張輗高上了不止一籌。

但是,王天官又豈是會輕易認輸的,冷笑一聲,道。

“合不合乎聖人之言,本官心中自然有數,國公爺還年輕,聖人之理還當多多修習,若是國公爺有意和本官探討聖人之言,過幾日經延之時,不妨請陛下恩准一同前來,本官一定跟國公爺解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這話一出,底下不少大臣不由臉上出現一絲戲謔之色,有些官員甚至忍不住發出了輕微的笑聲。

王天官果然還是王天官,這張嘴啊……就差直說你個年紀輕輕的後學末進,想跟老夫談聖人之理,再回去讀幾年書吧。

不過也是,這位成國公也不看看面前的人是誰,王文雖然平時嘴臭,但走的是科舉正途,想當年,也是不到三十,就中了進士,朱儀一個勳貴子弟,和他談論聖人之理,多少有幾分班門弄斧的味道。

這擺明了是嘲諷,以至於,對面的不少勳貴武臣,臉色都變得有些不好看,不過,朱儀倒是臉色平靜,沒什麼特別的反應,道。

“多謝天官大人提點,若陛下恩准令本國公入經延,自當好好同諸位大人探討一番。”

“不過,本國公和張同知想說的,其實也無非是一句話而已,朝廷設文武百官,各司其職,輔左陛下,是爲替陛下分憂,解決政務繁難之意。”

“諸公身居廟堂,不說一應事務都該辦的妥妥當當,但是至少,也該竭盡全力,實有艱難未成其事,再向陛下訴苦求助,方是常理,豈有事之未行,一味抱怨,讓陛下陷於兩難之地的道理呢?”

“唯有文武羣臣各司其職,竭盡效忠,方不負國恩,對嗎?”

這番話說的有理有據,但是,卻不由讓王文一陣皺眉。

不知爲何,這話說的好似沒錯,可他聽着,總覺得有股站着說話不腰疼的味道,一念至此,王老大人忍不住吐槽道。

“說得好聽,那不知成國公承繼爵位以來,爲朝廷做了多少有用之事?打了幾場仗呢?”

如果說,朱儀在襲爵之前,雖然目的性很強,所倡基本都和太子相關,但總還算做了那麼幾件事的話,那麼,在襲爵之後,他在朝堂上活躍的次數,的確並不算多。

而且,既然說文武分立,那麼文司治,武司戰,身爲頂級勳貴,你成國公打過仗嗎?

王文這話問的有些刁鑽,帶着他那熟悉的無賴氣息,要知道,朱儀這麼年輕,又剛剛襲爵,哪來的仗給他打……

不過,面對這擺明了就是爲難的話,朱儀卻也不氣,拱手道。

“天官大人所言有理,本國公慚愧,世受國恩,但是卻不曾親至戰場,不過這也是因爲天下承平,朝廷人才濟濟,所以,用不着我一個如此年輕的勳貴來去統領大軍出征。”

“不過,朝廷有文政有武事,倒也不一定必要征戰沙場,纔算是爲國盡忠,陛下雄才大略,自登基以來,平邊亂,迎上皇,開互市,鑿大渠,整飭軍屯,樁樁件件皆是大事,樁樁件件皆有繁難。”

“然則如此諸多大事,上賴陛下英斷,下賴羣臣協力,樁樁件件都處理的妥妥當當,遠的不說,兵部剛剛結束的軍屯整飭,還有軍府如今正在嚴查的諸武官貪瀆之事,豈不艱難?”

“然而前者有於少保不畏繁難,殫精竭慮,後者有軍府上下竭力配合,如今皆大有成效,如此作爲,方爲國之干城當爲之事也!”

狐狸尾巴果然露出來了……

雖然在此之前,朱儀做了那麼多的鋪墊,但是,當他這番話說完之後,在場的諸多大臣皆是不約而同的神色一振,敏銳的捕捉到了朱儀話中的關鍵詞。

不管他前頭說了多少,最終的落腳點,放在了兵部的軍屯整飭和如今的軍府整頓之上。

怪不得這次是張輗率先出面,這整頓軍府的提議,不就是他當初提起的嗎?

現在這是要做什麼,表功?

還有,朱儀將兵部的軍屯整飭牽扯進來,又是想做什麼?

難不成,是想說兵部繁忙,所以在之後的軍府整頓中,將兵部排除在外?

一時之間,在場諸臣心中閃過諸多念頭,目光在張輗等人的身上掠過,頗有幾分若有所思的樣子。

果不其然,聽到朱儀提起了這樁事,上首天子沉吟了一下,便開口問道。

“軍府整頓,如今已有數月,可有結果?”

於是,所有人都望向了殿中的幾個軍府都督身上,出乎意料的是,被任命總領此事的靖安伯範廣尚未出言,一旁的後軍都督府王欽便站了出來,道。

“陛下明鑑,臣等承陛下旨意,察查中軍都督府都督同知張輗所奏軍府不法官員,如今,後軍都督府所涉八人,已覈查清楚,詳情在此,請陛下御覽。”

說罷,他從手中拿出一份奏疏,便呈遞了上去。

有內侍走下御階,將奏疏呈遞到了天子面前,翻開奏疏,天子大略掃了一眼。

與此同時,底下的王欽繼續道。

“陛下,此次後軍都督府這幾個官員能夠如此快速徹查清楚,全賴張同知四處奔走,細心探查,拿出了諸多證據,據臣所知,中軍都督府及左軍都督府察查之事,也已接近尾聲,相信月餘之內,必能呈上完整奏疏,結束此事。”

聽完這番話,在場的一衆重臣,心中也便大致有了底。

果然,還是在爲張輗表功!

先前張輗彈劾軍府中的官員,其實便是想要拿到軍府的控制權,但是可惜的是,天子並不認賬,反手任命了王欽做後軍都督府的都督,以此來離間成國公府和英國公府之間的關係。

如今看來,朱儀應該是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開始和王欽聯手,想要再度推張輗上位。

不過,這手段卻是有些粗糙了,不出意外的話,怕是難以如願……

要知道,這次整頓軍府,雖然算是自查,但是,天子有旨意,以中軍都督府爲主,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說,王欽單獨上奏,其實算是越權,就算是退一萬步,也算是不給範廣面子。

畢竟,越過主位之人先行上奏,多多少少有些壞規矩,而且,你後軍都督府查的這麼快,讓中軍都督府的臉往哪擱?

暗暗打量了一下旁邊的範廣臉色,果不其然,這位範都督在反應過來之後,神色就頗不好看,明顯是被氣的不輕。

很快,上首的天子也看完了奏疏,不過,對於奏疏的內容,天子卻並未多言,隨手將奏疏擱在御桉上,他老人家並沒有搭理旁邊賣力爲張輗表功的王欽,而是對着範廣問道。

“範都督,之前朕命你主持此事,徹查五軍都督府受彈劾之人,現如今,查的怎麼樣了?”

手裡拿着彙報進度的奏疏,卻好似沒看見一樣,仍舊要問範廣進度如何,這便是天子的態度。

見此狀況,底下的王欽和張輗,臉色都不由有些尷尬,自覺的旁邊大臣看着他們的眼神都怪怪的。

這不由讓一旁的文臣心中輕笑不已,看來,這位英國公府的張二爺,還是搞不清楚自己在朝堂上的地位。

像是這種越級表功的行爲,不是不能有,但是,前提是得上位者縱容,纔能有用。

要是說,現如今張輗是天子的親信,他這麼做,天子順水推舟,範廣就算不滿,也只能忍着。

畢竟,這份奏疏能拿出來,說明還是做成了些事情的。

可問題就在於,人家範廣,纔是真正的天子一手提拔起來的人,反倒是張輗和王欽二人,不過是藉助時勢上位的。

這種情況之下,你越過主持者上奏,不被晾着纔怪!

天子垂問,自然不可不答,所以,儘管有些倉促,範廣也只是稍稍猶豫,便上前道。

“陛下容稟,臣接到旨意之後,聯合左軍都督府趙都督,後軍都督府王都督,已經基本將情況查清,按照目前狀況來看,張同知所彈劾的情狀基本屬實。”

“但是仍有少數幾人,所查得的證據尚不足以定罪,臣本想待一切察查清楚之後再行上奏,未料王都督已將後軍都督府諸事料理得當,請陛下放心,臣必定儘快將此桉察查清楚,詳加稟奏。”

這話說出來,在場的不少大臣有些遺憾。

說到底,範廣還是個實誠人,哪怕王欽等人已經做到了這個份上,他說話還是相對客觀,並沒有刻意的往不利於張輗的方向去引,甚至還肯定了他的作用。

們心自問,此情此景,要是換了他們來,有八百種手段可以讓着兩個人無地自容。

可惜了……

聽了這番話,天子也皺了皺眉,不過,到底也沒多說什麼,只是道。

“既然如此,那便加快進度,緊着將此事辦完,然後寫個詳情奏報,呈遞上來,再議吧。”

“是……”

範廣低頭領命,退了回去,與此同時,尷尬的王欽和張輗,也灰熘熘的退了回去。

打從剛纔開始,天子一直就問的是範廣,看都不看他們,再繼續硬着頭皮呆在原地,就屬於純純的自取其辱了。

看着殿中靜了下來,朱祁玉沉吟片刻,隨後道。

“諸王離京一事,若無異議,禮部便可着手安排了,至於代藩移封之事,既然各部都覺得此事有難處,那便下去再議一議,想個法子出來。”

“今日便到此爲止,散朝吧……”

第一千零七十三章:自我認知要清晰第八百四十六章:一搏第七百七十三章:鬱悶的小公爺第一千零三十四章:新年第一朝第四百五十一章:底牌第一百七十六章:文臣的變臉技能第六百七十章:所以這是交換?第873章 出城第五百九十二章:第一道坎第1255章 太子宣詔第919章 陛辭第一百章:試探第三百一十三章:薛寺卿的存在感第八百二十八章:四兩撥千斤?第六百七十四章:終於是忽悠瘸了第三百八十三章:高次輔的去處第七百六十八章:臉都不要了第二百零四章:奇怪的旨意第1019章 施壓第三百二十一章:張軏的憂慮第七百零六章:提前甩鍋第四十一章:處理政務第一千零四十一章:皇莊再現第七百六十五章:萬貞兒的未來第七百章:捨得一身剮第1194章 離京第八百六十三章:勸第七百四十九章:覲見第1183章 對策第1218章 代價第七百八十二章:真是費勁第三百二十六章:于謙的地位第一百三十七章:開戰吧!第一百零七章:帶着鐐銬跳舞第991章 成國公的算計第八百一十一章:人均影帝第七百二十二章:手起刀落第三百五十六章:各方雲動第四十六章:不然呢?第一千零三十七章:成國公的出師不利第955章 有輸有贏第一百一十四章:分兵之議第二百五十二章:沈翼的理由第1173章 收網第三十三章:頭鐵翰林院第996章 你瘋了第四十六章:不然呢?第三十六章:大勢已成第七百三十八章:早朝之前第二十七章:打的就是你第一百八十五章:找老丈人幫忙第四百七十五章:軟硬兼施第989章 到底圖啥第一千零三十章:說服第七百五十七章:天天捱罵於少保第三百六十四章:揣測上意的艱難第一百四十四章:一場雪,一隊人第四百三十二章:上殿親審第966章 不是錯第1169章 張弛之道第五十七章:老狐狸第四章:初次交鋒第五百四十六章:糟心的俞閣老第五百五十六章:于謙歸京第五百零七章:太上皇,您覺得呢?第四百八十六章:外朝內宮第五百零四章:宣府城外第一千零八十二章:不撞南牆不回頭第八百三十一章:不上了!第一百三十五章:忍痛割愛第六百二十六章:任侯爺的志得意滿第五百五十五章:兩杖第二百五十三章:沈尚書興奮了起來第四百九十章:懂的都懂第六百二十二章:博弈拼的是耐心第八百一十五章:太子出閣第二十八章:最新軍報第七十五章:妥協的藝術第一千零二十五章:區別對待的歲祿第七百三十九章:請開始你的表演第一千一百一十章:手尾第988章 賞賜第七十四章:裡應外合第876章 老渣男了!第七百四十二章:首輔大人面前的考驗第五百四十七章:我說某人不是龍套吧第889章 合理分工第一百四十二章:我孫大勇不是龍套!第1222章 謎語人都該死第1232章 皇家海貿集團。第五百三十一章:投石問路第四百七十八章:太上皇您多少有點不知好歹了……第五百九十七章:雷霆雨露,俱是君恩第904章 圖窮匕見第一百一十九章:兩條路第五百八十章:兵部兩侍郎第1010章 于謙回京第二百九十九章:登聞鼓響第二十二章:詳細軍報(下)第五百九十章:無奈但現實的邏輯
第一千零七十三章:自我認知要清晰第八百四十六章:一搏第七百七十三章:鬱悶的小公爺第一千零三十四章:新年第一朝第四百五十一章:底牌第一百七十六章:文臣的變臉技能第六百七十章:所以這是交換?第873章 出城第五百九十二章:第一道坎第1255章 太子宣詔第919章 陛辭第一百章:試探第三百一十三章:薛寺卿的存在感第八百二十八章:四兩撥千斤?第六百七十四章:終於是忽悠瘸了第三百八十三章:高次輔的去處第七百六十八章:臉都不要了第二百零四章:奇怪的旨意第1019章 施壓第三百二十一章:張軏的憂慮第七百零六章:提前甩鍋第四十一章:處理政務第一千零四十一章:皇莊再現第七百六十五章:萬貞兒的未來第七百章:捨得一身剮第1194章 離京第八百六十三章:勸第七百四十九章:覲見第1183章 對策第1218章 代價第七百八十二章:真是費勁第三百二十六章:于謙的地位第一百三十七章:開戰吧!第一百零七章:帶着鐐銬跳舞第991章 成國公的算計第八百一十一章:人均影帝第七百二十二章:手起刀落第三百五十六章:各方雲動第四十六章:不然呢?第一千零三十七章:成國公的出師不利第955章 有輸有贏第一百一十四章:分兵之議第二百五十二章:沈翼的理由第1173章 收網第三十三章:頭鐵翰林院第996章 你瘋了第四十六章:不然呢?第三十六章:大勢已成第七百三十八章:早朝之前第二十七章:打的就是你第一百八十五章:找老丈人幫忙第四百七十五章:軟硬兼施第989章 到底圖啥第一千零三十章:說服第七百五十七章:天天捱罵於少保第三百六十四章:揣測上意的艱難第一百四十四章:一場雪,一隊人第四百三十二章:上殿親審第966章 不是錯第1169章 張弛之道第五十七章:老狐狸第四章:初次交鋒第五百四十六章:糟心的俞閣老第五百五十六章:于謙歸京第五百零七章:太上皇,您覺得呢?第四百八十六章:外朝內宮第五百零四章:宣府城外第一千零八十二章:不撞南牆不回頭第八百三十一章:不上了!第一百三十五章:忍痛割愛第六百二十六章:任侯爺的志得意滿第五百五十五章:兩杖第二百五十三章:沈尚書興奮了起來第四百九十章:懂的都懂第六百二十二章:博弈拼的是耐心第八百一十五章:太子出閣第二十八章:最新軍報第七十五章:妥協的藝術第一千零二十五章:區別對待的歲祿第七百三十九章:請開始你的表演第一千一百一十章:手尾第988章 賞賜第七十四章:裡應外合第876章 老渣男了!第七百四十二章:首輔大人面前的考驗第五百四十七章:我說某人不是龍套吧第889章 合理分工第一百四十二章:我孫大勇不是龍套!第1222章 謎語人都該死第1232章 皇家海貿集團。第五百三十一章:投石問路第四百七十八章:太上皇您多少有點不知好歹了……第五百九十七章:雷霆雨露,俱是君恩第904章 圖窮匕見第一百一十九章:兩條路第五百八十章:兵部兩侍郎第1010章 于謙回京第二百九十九章:登聞鼓響第二十二章:詳細軍報(下)第五百九十章:無奈但現實的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