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四章 不畏死的革新者

將梅之煥的檔案放下,朱由校輕輕地舒了一口氣,緩緩的說道:“去把這個人找來,朕想和他談一談。”

“是,皇爺,奴婢這就去。”陳洪恭敬的答應了一聲,連忙去找人。

給張居正平反,這個的確是戳到了朱由校的心裡面。

對於朱由校來說,這也的確是一件好事情,因爲這代表着自己這個陛下的一種態度,是對革新派的一種鼓勵。

當今陛下不反對革新,反而支持革新,從爲張居正平反這件事上就能夠看得出來。

所以朱由校覺得這件事情做的好處要多於壞處,順便可以收一波人心,同時任用梅之煥。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研究,朱由校已經肯定了自己的一個猜測。那就是朝廷的官員之中,有一部分人是很有骨氣的,也很有想法;但是朝廷上更多的官員真就只是官僚,他們更喜歡隨大流,更喜歡看風向,並沒有那麼堅持,可以說怎麼做對他們有好處,他們就會怎麼做。

這些人當官就是爲了升官發財,不存在什麼理想。什麼東西有利於他們,他們就鼓吹什麼。

所以朱由校就覺得像梅之煥這種官員就顯得特別難得,尤其是能夠和自己合拍。

太常寺。

所有人都知道梅之煥被陛下傳召了。

一時間,所有人都有些不明所以。

畢竟太常寺這種地方實在是很難引起陛下的注意,而如今看這個樣子就知道情況不一樣了,來的人可是陳洪。

說起來梅之煥也沒想到,他看着眼前的陳洪,有些遲疑的問道:“陳公公,現在就去嗎?”

陳洪笑着點了點頭,然後說道:“梅大人還是快些的好,陛下還在等着大人呢。這去有些遲了的話,陛下會不高興的。”

“如此,那下官就隨公公去了。”梅之煥連忙說道。

別人不知道他爲什麼被陛下召見,但是梅之煥心裡面多少有一些想法。他做了什麼,他自個兒終歸是知道的。

自己上的那份題本,纔多少時間?

最關鍵的一點,自己在那一份題本里面寫了很多東西,恐怕就是因爲這個才被陛下傳召。

只是不知道這一次召見的結果是什麼,不過梅之煥更傾向於是好的結果,否則的話,就不會是陳洪來讓自己進宮了。

陛下想要治罪的話,自然有東廠和錦衣衛辦事。如果不想搭理自己,題本就會留中不發。

現在陛下要召見自己,顯然是有了好的結果。

梅之煥的心裡面有一些興奮,並不是因爲他的題本被陛下重視,也不是因爲他被陛下召見會得到賞賜。

他興奮的主要原因是他猜對了,陛下真的要推行改革。

在梅之煥看來,大明已經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如果陛下真的有心思推行改革,這纔是大明中興的希望。

通過這段時間的種種來判斷,梅之煥覺得必須要有這個想法,於是就把自己的想法也說了出來,希望能夠爲大明做點什麼。

如今看來,是得到了個好的結果。

梅之煥跟着陳洪來到了西苑。

說起來這還是梅之煥第一次到這裡來,不過從四周鬱鬱蔥蔥的竹林和水面上的蜿蜒的廊橋來看,西苑的確比皇宮之中少了一些莊嚴和肅穆,多了一些輕鬆和寫意。

這讓梅之煥有一些不明白,從陛下的種種作風上來看,陛下應該是一個年少且精力旺盛的皇帝,有更多的想法,怎麼會跑到西苑這適合養老的地方來住呢?

當然了,梅之煥是不敢問出這個問題的,只能在心裡面想一想。

拐過一處青瓦牆,伴隨着陣陣若隱若無的花香,梅之煥走到一處荷花盛開的湖邊,看到了自家陛下。

這位大明朝的皇帝的確是在休息,此時正躺在搖椅上搖晃着,旁邊放着桌子,上面擺着茶水點心和蜜餞,還有一些新鮮的果蔬。

看這模樣,陛下可真的就像是在養老。

不遠處還擺放着魚竿,看樣子陛下是剛剛釣完魚。

陳洪把手背在身後擺了擺,梅之煥很識趣的站在原地,遠遠的望着陳洪來到陛下身邊。

陳洪輕輕的走到自家皇爺身邊,小心翼翼地說道:“皇爺,梅之煥梅大人來了。”

朱由校輕輕的睜開了眼睛,看了一眼身側的陳洪,面色溫和的說道:“讓他過來吧。”

“是,皇爺。”說完這句話,陳洪再一次回到梅之煥的身邊,輕聲的說道:“梅大人,陛下召見。”

“有勞陳公公了。”梅之煥笑着拱手說道。

兩人一起來到自家陛下的身邊,陳洪站到了一邊,梅之煥則是跪下行禮,“臣梅之煥,參見陛下。”

“行了,起來。”朱由校擺了擺手說道。

說這句話的同時,朱由校上下打量着梅之煥。

這是一個40多歲的中年男人,從他的模樣上來看,四方臉,五官端正,眉眼之間很正氣,看不出來有絲毫的猥瑣。

這樣的官員往那一站,給人一種踏實可靠的感覺。當然了,看人不能光看表面。

因爲朱由校知道,大明朝是個看臉更嚴重的朝代,長得醜你就不要想着做官了,用一句比較靠譜的話來形容,就是醜人當官影響朝廷的形象。

而亂世之時文人們選君王,也會秉承着這一點。如果你長得醜,或者長得比較猥瑣,那就是望之沒有人君之相。

這一句話就要了老命了,可以說大明朝看臉比後世嚴重多了。

從長相的角度來看,梅之煥是一個合格的大明官員,而且還是其中比較出色的那種。

收回目光,朱由校伸手將桌子上的題本拿了起來,說道:“這就是你上的題本,這裡面寫了什麼,你還記得吧?”

“回陛下,臣記得。”梅之煥躬身說道。

朱由校點了點頭問道:“爲什麼要上這樣一份題本呢?”

“你也應該知道,這份題本沒有什麼好處,即便朕不治你的罪,外面對你也沒什麼好評價。無論朕做與不做,你恐怕都沒有什麼好結果。”

說完這句話之後,朱由校擡起頭,臉帶笑容的看着梅之煥,等着他回答自己。

朱由校的話,梅之煥自然是聽明白了。

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很簡單,就是在說自己鼓出來的東西,其實是吃力不討好的。

如果陛下不同意,外面的人會怎麼說自己?

這一點稍稍想一想,梅之煥就知道,根本不會有什麼好的結果。

可是如果陛下同意了,恐怕自己的非議就會更多,事情還要自己去做,那自己可能要參與進去了,到時候恐怕也沒有什麼好下場。

這是陛下在問自己。

梅之煥半晌沒有開口,不過他的臉上的表情依舊很嚴肅,最後緩緩的說道:“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

這句話,有無數的人說過,朱由校也聽過很多次了,

可是這一次經過梅之煥的口中說出來,朱由校卻覺得特別有力量,於是他緩緩地問道:“不後悔?”

“回陛下,雖百死而無悔!”梅之煥說的擲地有聲。

朱由校點了點頭,將手中的題本放了下來,轉頭對陳洪說道:“差人將這份題本送到內閣去,讓他們擬定一個爲張居正平反的聖旨。”

雙手將題本接了過來,陳洪躬身說道:“是,皇爺。”

然後他捧着題本安排人去內閣了。

梅之煥沒想到陛下居然如此雷厲風行,這只是剛剛談了幾句話,就把事情給辦了,而且態度異常的堅定,絲毫不允許人拒絕。

如此擅專的帝王,自己爲什麼反而覺得這麼開心呢?

朱由校緩緩的說道:“既然你說爲張居正平反,那就來說說吧,張居正的新政之中,何事可排第一?”

“回陛下,臣以爲當屬考成法。”梅之煥十分肯定的說道。

“朕還以爲你會說一條編法呢!”朱由校笑着說道:“那就說說爲什麼是考成法?”

“回陛下,朝廷無論實行什麼政策,做事情的終究是臣子;天下百姓仰望陛下,可是他們接觸到的終究只是官員。官員就代表了朝廷,代表了陛下。”

“如今官場上貪腐橫行,官員之間相互推諉,無數官員以名邀上,實則毫無實事可做,總是詩詞歌賦、橫琴鄉里,彈奏者多爲奢華之曲。商賈權貴,毫無報國之心,整夜裡醉生夢死;官商勾結,欺壓百姓,橫徵暴斂,民不聊生!”

朱由校的臉色絲毫不變,就那麼靜靜的聽着。

剛剛轉身回來的陳洪聽到如此言論,立即臉色大變。再看向梅之煥時,陳洪臉上的表情那叫一個驚悚。

這個姓梅的是不是瘋了?

還是腦袋抽筋了?

在陛下的面前說這樣的話,這是在作死!

剛剛皇爺對他多看重,可是他卻浪費了這樣的機會!

原本陳洪以爲這個梅之煥會是朝廷之中新崛起的大佬,可是按照現在這麼看的話,此人不被下大獄之罪就是皇爺開恩了。

在此人的話裡面,這大明朝馬上就要亡國了!這是能隨便說出來的?

梅之煥卻沒有停,這一次他準備把自己心中所思所想全都說出來,因爲他不知道自己以後還有沒有這樣的機會,索性就多說一些。

如果能夠震耳發聵,讓陛下有所警惕和改變,那也是值得的;如果自己因爲此事被下大獄,那麼自己也算死得其所。

“臣以爲大明已經到了存亡之秋,如果再不改革,大明亡國之日不遠矣!想要改革,首先要改的就是吏治。澄清吏治、選賢任能,此革新之始也。”

“朝堂之上,官員庸碌,實在是不堪重任。所以臣想推行張居正的考成法,臣以爲張居正的改革考成法當推第一。”說完這句話之後,梅之煥就沒有再開口,而是恭敬的站在一邊,等待着陛下的說辭。

朱由校看了一眼梅之煥,臉上也沒有什麼喜怒的神色。

伸手端起一邊的茶盞喝了一口,朱由校緩緩的說道:“我大明已經這麼不堪了嗎?馬上就要亡國了?”

“朕沒想到,自己居然也有要做亡國之君的一天。”

說到這裡,朱由校自嘲的笑了笑,猛地將手中的茶盞扔了出去。

茶盞落地,發出碎裂的嘩啦一聲,像似一擊重錘猛地擊打在衆人的心頭上。

周圍的人連忙跪下,戰戰兢兢的說道:“陛下息怒!”

梅之煥卻沒動,也沒有跪下請罪,就那麼靜靜的站着。

看到這一幕之後,朱由校笑着問道:“你就不怕朕殺了你?”

“爲大明革新流血,臣甘之如飴。歷朝歷代想要革新者,善終者不多。讓所有人前赴後繼,所謂者不過國之興盛,百姓安康。這一點臣不是不知道,臣相信先輩們也不是不知道。”

“可是有些事情即便是死,也要去做。臣今日冒死之言,希望陛下能夠詳查之,如此,臣死而無憾!”

說完這句話之後,梅之煥直接跪在地上,以頭杵地。

朱由校從搖椅上站起身子,面無表情的走到梅之煥的身邊,然後彎下身子伸出手,輕輕的扶住梅之煥,將他從地上攙扶了起來。

這一幕讓所有人都有一些搞不清楚頭腦。

這是怎麼了?

陛下不是應該生氣,然後把這個人拉出去嗎?

即便是不砍,也要打上一頓廷杖纔對。這怎麼就給扶起來了呢?

甚至連梅之煥的臉上都很詫異,這是什麼情況?

朱由校看着梅之煥,伸手爲他正了正官帽子,緩緩的說道:“大明的官帽子歪了,你這一頂是朕給你正過來的,希望你能夠維持住,別讓它歪了。”

朱由校的這句話,自然是話中有話的。

梅之煥恭敬的說道:“陛下放心,如果哪一天臣的這個帽子歪了,那是因爲臣的頭不在了。否則只要臣的頭在一天,這頂官帽子就永遠不會歪。”

朱由校點了點頭說道:“歷朝歷代變法者,成者有之,敗者有之,變法者無有不流血。如果他時他日,愛卿因爲變法而死,愛卿可願意?”

聽到這裡,梅之煥直接撩起衣服跪在地上,語氣堅定的說道:“歷朝歷代變法者,皆有留流血犧牲者。如果今時今日,有需要爲變法流血,請從臣始。”

朱由校伸手將梅之煥再一次攙扶了起來,這一次他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伸出手輕輕地拍了拍梅之煥的肩膀,朱由校說道:“這句話,朕會讓人記在史冊上,後世子孫會銘記着愛卿,知道大明朝曾經有一位不畏死的革新者,其行可動天地,其氣可感日月,其明可動千古!”

“臣謝陛下!”梅之煥再一次跪倒在地上,淚流滿面的說道。

第二五五章 朕之意志即國家意志第四二零章 明君之路(求票求訂閱!)第五九三章 諸部請罪第三零七章 大比之年第四零五章 義憤填膺的讀書人(三更求打賞求月票)第四六八章 大明第一次主動在遼東搞事第二九七章 開徵莊田稅第四五四章 十歲新娘(日萬求賞!)第五六四章 赫圖阿拉城花落誰家?第三七九章 狼多肉少第六七零章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三五二章 山東不能亂第三七七章 敲打京城衆人第六六五章 朕替你們報馬尼拉慘案之仇第四六八章 大明第一次主動在遼東搞事第六零三章 大明打工人第四九五章 青島造船廠第四三一章 朕缺錢了第六八零章 天皇敗降(新年快樂!)第一二一章 錦衣衛,出發!第二八九章 背鍋俠福王第五九三章 諸部請罪第五九一章 誰負責打蒙古?第四零六章 聲援鍾羽正第一六八章 都察院開會第二九四章 盯上成國公朱純臣第三四一章 衍聖公到濟寧第四一一章 誰在搞鬼?第二零六章 誰有配享孔廟的資格第五二七章 猛拍皇帝馬屁第一一九章 掀起更大的浪第三零七章 大比之年第四二八章 武清侯李高求見第六六三章 大執政(求月票!)第六二五章 對外吞併的模板第五零六章 下揚州第五六七章 分化蒙古諸部第二三四章 不畏死的革新者第四八六章 天啓八年第六十三章 收了戚金的忠心第七十五章 攪屎棍第一六九章 午門跪諫第六五零章 幕府將軍之位第三三九章 招供抓人第三九五章 魏大中被抓(掌門牧揚3791加更)第三零六章 元年結束了第三五四章 徐鴻儒要造反第一百零六章 羣情激憤第三六四章 京城被收買之人的名單第五七四章 對朝鮮的政策第二八五章 埋伏第五零四章 認慫纔是王道第四三零章 殺雞儆猴第三九八章 重開爵位第三零七章 大比之年第五三二章 花錢背黑鍋第五七一章 懷疑大明的實力第二九三章 老福王與韓立第五二四章 不能打擾陛下的性致第三一九章 整合軍方第一五七章 送行劉一璟第六五六章 財、色、權湊齊第六七一章 樸正陽自殺了第一三四章 東林黨的反擊(求打賞!)第六六六章 裁撤衛所第二二八章 打造水師第六二七章 誰算計了誰?第二二五章 韓爌請罪第四四二章 故意搶大玉兒(日萬求賞!)第六七四章 驚動終極元老第五八零章 給你們封王爺(盟主永恆自在天加更)第九章 昏君他不香嗎?第二六八章 你去當順天府尹第六七零章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二五零章 爲我辦事之人都會有善終第一五六章 變天了第五八九章 召王在晉(求票!求訂閱哇!)第六九七章 賣了老福王第一八五章 這個皇帝不安分第四九五章 青島造船廠第二五五章 朕之意志即國家意志第五八六章 野心第五十二章 殺人誅心第二一三章 這手下不錯(萬字求賞!)第二六二章 一網打盡第一一四章 改換門庭第一零五章 終於等到這一天第四六七章 代善的策略第一四六 楊漣的三觀崩塌了第四一零章 打起來了第二四九章 彈劾福王第一一零章 經典不可信第六二一章 海軍演習(求月票)第五三六章 給大明刮骨療毒!第三三零章 叫魯王來第三九八章 重開爵位第五四四章 試槍第五九二章 大丈夫橫刀立馬第二五六章 奢崇明造反了!第四七九章 洋人人口普查(掌門Dragon星空加更)
第二五五章 朕之意志即國家意志第四二零章 明君之路(求票求訂閱!)第五九三章 諸部請罪第三零七章 大比之年第四零五章 義憤填膺的讀書人(三更求打賞求月票)第四六八章 大明第一次主動在遼東搞事第二九七章 開徵莊田稅第四五四章 十歲新娘(日萬求賞!)第五六四章 赫圖阿拉城花落誰家?第三七九章 狼多肉少第六七零章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三五二章 山東不能亂第三七七章 敲打京城衆人第六六五章 朕替你們報馬尼拉慘案之仇第四六八章 大明第一次主動在遼東搞事第六零三章 大明打工人第四九五章 青島造船廠第四三一章 朕缺錢了第六八零章 天皇敗降(新年快樂!)第一二一章 錦衣衛,出發!第二八九章 背鍋俠福王第五九三章 諸部請罪第五九一章 誰負責打蒙古?第四零六章 聲援鍾羽正第一六八章 都察院開會第二九四章 盯上成國公朱純臣第三四一章 衍聖公到濟寧第四一一章 誰在搞鬼?第二零六章 誰有配享孔廟的資格第五二七章 猛拍皇帝馬屁第一一九章 掀起更大的浪第三零七章 大比之年第四二八章 武清侯李高求見第六六三章 大執政(求月票!)第六二五章 對外吞併的模板第五零六章 下揚州第五六七章 分化蒙古諸部第二三四章 不畏死的革新者第四八六章 天啓八年第六十三章 收了戚金的忠心第七十五章 攪屎棍第一六九章 午門跪諫第六五零章 幕府將軍之位第三三九章 招供抓人第三九五章 魏大中被抓(掌門牧揚3791加更)第三零六章 元年結束了第三五四章 徐鴻儒要造反第一百零六章 羣情激憤第三六四章 京城被收買之人的名單第五七四章 對朝鮮的政策第二八五章 埋伏第五零四章 認慫纔是王道第四三零章 殺雞儆猴第三九八章 重開爵位第三零七章 大比之年第五三二章 花錢背黑鍋第五七一章 懷疑大明的實力第二九三章 老福王與韓立第五二四章 不能打擾陛下的性致第三一九章 整合軍方第一五七章 送行劉一璟第六五六章 財、色、權湊齊第六七一章 樸正陽自殺了第一三四章 東林黨的反擊(求打賞!)第六六六章 裁撤衛所第二二八章 打造水師第六二七章 誰算計了誰?第二二五章 韓爌請罪第四四二章 故意搶大玉兒(日萬求賞!)第六七四章 驚動終極元老第五八零章 給你們封王爺(盟主永恆自在天加更)第九章 昏君他不香嗎?第二六八章 你去當順天府尹第六七零章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二五零章 爲我辦事之人都會有善終第一五六章 變天了第五八九章 召王在晉(求票!求訂閱哇!)第六九七章 賣了老福王第一八五章 這個皇帝不安分第四九五章 青島造船廠第二五五章 朕之意志即國家意志第五八六章 野心第五十二章 殺人誅心第二一三章 這手下不錯(萬字求賞!)第二六二章 一網打盡第一一四章 改換門庭第一零五章 終於等到這一天第四六七章 代善的策略第一四六 楊漣的三觀崩塌了第四一零章 打起來了第二四九章 彈劾福王第一一零章 經典不可信第六二一章 海軍演習(求月票)第五三六章 給大明刮骨療毒!第三三零章 叫魯王來第三九八章 重開爵位第五四四章 試槍第五九二章 大丈夫橫刀立馬第二五六章 奢崇明造反了!第四七九章 洋人人口普查(掌門Dragon星空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