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荀彧迷惑

荀彧是天下名士,又是郭嘉的好友,更是呂寧最喜歡的三國人物之一,現在雖然荀彧依然效力於曹操。但對於他的到來,呂寧還是掏腰包好好的招待了荀彧一頓,並讓手下文武高官都叫來做陪,真是給足了面子。如果是換作他人來的話,按現在呂寧的地位,估計是連面都很難見到,更不用說呂寧設宴款待了。

宴席剛開始時,荀彧真的很不習慣呂寧他們用餐的方式,大家圍在一張桌子共同喝酒、吃飯。這和大漢朝的風俗習慣根本不同,而且還不分地位、官職,大家在酒足飯飽桌上是有說有笑,沒有啥高低貴賤之分,氣氛非常的熱烈、融洽,更沒有什麼繁瑣的禮節,真正體現出人人平等。

經過郭嘉的多翻解釋後,荀彧慢慢才習慣了這種用餐方式。幾杯酒下肚後,荀彧還是忍不住問道:“子奕,你手下真的有百萬大軍嗎?不會是元皓先生恐嚇我吧?”

呂寧還未出聲,旁邊的田豐接過話頭就道:“文若先生,我家主公制下有三千五百多萬人口,擁有百萬大軍也不算多啊。我軍用於海外征伐用的兵力就高達十多萬人,還有在陸地上向外夷蠻人征伐的大軍也需要足夠的兵力,再加上用於佈防四周的大軍,文若先生你可測算一下我們到底需要多少兵力呢?”

當然了,眼目前,呂寧手下的士兵也只有五十多萬,也沒有能力養百萬大軍啊,但軍費的開支確一點不小,近年達到了近百億。

郭嘉微笑着道:“文若,曹孟德僅有三百來萬人口,其手下都擁有三十多萬大軍。我們那麼多人口及大片疆土,百萬大軍是必須要的,否則怎麼防禦和向外征伐。”

荀彧聽後心裡還是一驚,百萬大軍這也太強大了,現在就是天下各諸侯的兵力加起來也不一定有百萬啊,而你一人就擁有這麼多,這不大可能吧。“百萬大軍的開支可是小數目啊,我主公手下三十萬大軍都讓我們捉襟見肘,時常出現糧草斷缺現象。聽說你們士兵還發軍貼,那開支應該更爲巨大了?”

司馬朗聽後搖搖頭道:“你說的沒有錯,我軍每名士兵每月的軍貼是三枚銀幣,也就是三百枚純銅幣,他們的軍貼都已足夠扶養一家人的正常生活支出了。還有士兵的各種裝備費、食宿費、損耗費,養戰馬的費用,及各種戰時軍貼、補貼,還有大量的糧草消耗。我們養一名士兵的費用在其他諸侯那裡估計可以養十名至百名了,我們也感到很吃緊哦。”

荀彧聽後驚呆了,三千五百多萬人口,那是什麼概念。雖然荀攸和他說過,但根本想不到呂寧養兵的費用會如此之高,如果是按這種標準養兵的話,那自己的主公估計連一萬士兵都養不起。

呂寧聽後思考了好大一會兒才道:“文若先生,其實我也沒有能力養那麼多的士兵,這也是形勢逼人,沒有辦法的事。我軍主要是到海外征伐,其費用高得離譜,但又不得不做。這些征伐都關係到我大漢民族今後數百年甚至數千年的安危,我們要把周邊有威脅的部落、國家給徹底解決,讓我大漢民族有更寬更廣的防禦縱深。”

荀彧聽後,站起身來向呂寧恭敬的彎腰鞠躬九十度,行完大禮後這才道:“子奕,雖然你無視皇帝、朝庭的存在,所制定的律法、規章制度有違朝制,甚至是有大逆不道的舉動,但就你這份爲民族着想、爲百姓着想的心也讓我深爲敬佩。”

呂寧正在吃東西,突然見荀彧起來給他行禮,也慌忙起身回禮,搞得自己有點狼狽。但能讓天下最牛的荀彧做出如此舉止可不容易,況且還是名對大漢朝庭死忠的人呢。

郭嘉喝了口酒後對荀彧道:“文若兄,你現在應該理解我爲什麼會留在幷州認主了吧!我也是被主公的所作所爲給感動,我主對百姓之好,估計全天下無人能比。我們制下的三、四千萬人口,有九成以上是我主公安置的災民、難民;我主公畢生的心願就是消滅外夷蠻族韃子,堅決反對內戰,全心全意的爲大漢民族的復興而努力,國家的強盛而努力,百姓的安康而努力;每年轄區內內數百億收入,我主公這麼多年來從未用過一分錢,就算是請人吃喝也是自己掏腰包,在我們轄區內才真正能體現人人平等的觀念。”

呂寧聽後臉紅紅的道:“文若先生,奉孝謬誇了。其實老曹這人也非常的不錯,也很有能力,也是我生平最敬佩的人;如果大家都不打內戰,齊心合力爲大漢民族着想的話,那我們的民族就有救了,國家就有希望了,百姓也會更加的安康。”

荀彧聽後要心中默默點頭,他得重新評價呂寧,這和外面傳說有非常大的差異。荀彧擡頭看了呂寧,小心翼翼的問道:“子奕,外面傳說你大字不識,魯莽而兇殘,膽大包天,縱容手下士兵殺戮和犯罪。看來這些都是謬論、謠言了,連公達都被你給忽悠。外面的各種傳說怕是你散佈的煙霧彈吧?”

司馬朗聽後,笑了起來,端起酒杯喝了一口後道:“文若先生,我大哥確實不識字,也真的未讀過啥書;至於兇殘嗎,那要看對待什麼人,對待外夷蠻族有啥不妥呢?但對待轄區內的百姓確是非常的好,這幾天你可到處走訪一下就知道真假了。”

呂寧聽後是非常鬱悶,堂堂的一名後世大學生,到了古代就變成文盲了,還說啥是未讀過書,只不過是看不懂繁體字罷了,要說知識面的廣度,那可是你們這些酸儒所能相比的。但呂寧確實無法解釋得清楚,也不能解釋,否則真的會引起地震,甚至是八級大地震。

管寧道:“文若,子奕雖然不識字,但他說出的哲理確是我們飽讀詩書之人難以想象的,而且很多提法都符合儒學的宗旨,更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更現實。”

荀彧聽後起身行大禮,並虛心的恭聽,就像小學生一樣,不敢有計點異言。

呂寧一聽,老臉被羞得通紅,只好打斷道:“大家都不要說我了,還是說點輕鬆愉快的事吧,難得文若先生來,還是多向他探討下儒學和治國法則。”

荀彧聽的馬上道:“我那敢在諸位面前班門弄斧,幷州的發展是有目共睹,只是經過十年的治理,其繁榮程度那是其他州郡無法相比的。我在內心都還鬱悶,怎麼幷州在短短的十年中會發生如此天翻地覆的變化?子奕年年安置災民、難民,應該是花費了大量的錢糧,但實力確絲毫無損,是有增無減,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顧雍聽後道:“文若先生,你是天下名士,按主公的話說,你是天下最有才華之人,我們和你相比真的是望塵莫及。但我們大家在主公的領導下,走的是團隊作戰,靠的是一系列政策支撐,成績是通過大家共同努力,百姓辛勤勞動的結果。”

荀彧聽後還是覺得不可理解,那個諸侯不知道團隊精神的重要性,但要真正達到談何容易。“幷州的發展真的是靠那些違反朝制、習俗、律法的規章制度?這和儒學治國可是相違背的啊,也有違儒學經典。如果是嚴格按照大漢朝庭的律法來講,那都是些大逆不道的東西,是要滅九族的,這和造反沒有啥區別,難道你們大家都不怕世人、後人罵?”

呂寧聽後在心裡想,雖然荀彧是天下最牛的人才,但同在和奉孝、顧雍等人比起來,已經被甩到後面了。看來是儒學覺得太好了,儒家思想在他的頭腦中是根深蒂固了,要想把這樣的人改造過來可不是容易之事,他們受儒家思想條條框框太多的約束,考慮任何問題首先想到的是儒學經典、朝庭律法、經史子集、習俗。這也是大漢民族的悲哀,也是國家的不幸,看來尋找名士還不如自己培養好唉。

盧植認真的道:“文若,我原來和你是一個想法,總覺得子奕是亂搞,是在做違法之事,是和朝庭對着幹,甚至可以說是造反;但等我到了幷州後,通過多年的親身經歷才知道,子奕的這些方法其實都是爲百姓着想,爲民族復興新着想,也是強國富民的好辦法。”

荀彧聽後更是一驚,盧植是當世大儒,從前又是朝庭高官,更是代兵法大師,一直都是對大漢朝庭忠心耿耿,他在朝中一直以耿直著稱,不懼任何人。現在從他嘴中說出此話,那對於荀彧內心的震動那是巨大的,也知道盧植此話的影響和號召力。

荀彧趕緊起身給盧植行大禮,畢竟盧植的名聲更響,也是儒學大家,更是前輩,他那敢自大,只能是洗耳恭聽。

荀彧坐下後虛心的問道:“子奕,聽說你取消了農業稅,這是真的嗎?那你轄區內的財政收入靠什麼來支撐啊?不會是外面瞎造謠吧?”

陳羣和荀彧都是穎川書院出來的,他們應該算是學友吧,聽了荀彧的問話回答道:“文若師兄,我們轄區內是取消了農業稅,這那能開玩笑,這在各種報刊雜誌上都是公開宣佈了的。至於你問的財政收入一事,沒有農業稅收,我們還有工、商稅收啊;其實多年來,我們的稅收都主要是靠工、商業來支撐,農業稅收佔的比重非常的小,取消農業稅對我們影響不是很大。聽我主公說,再過幾年後,等我們的財政再好轉一點的話,我們可能還要實行農業補貼政策,到時候還要反過來用財政收入補助農業的生產發展呢。”

荀彧聽得張口結舌,呆若木雞,這怎麼可能呢?自古以來都是靠農業來交稅,靠農業來增強實力,那有減免農業稅的,甚至還要補貼,這不是在做夢吧?但眼前的事實確實是減免了農業稅,這和傳統的理念,儒學治國的理論完全背離。

過了好一陣,荀彧才稍緩過氣來,還是繼續問道:“具我們那裡的商人說,你們這裡的工、商稅也是全天下最低的,難道是他們的說法有誤?如果工、商稅收不高的話,怎麼可能有大把的稅源呢?”

司馬朗微笑着道:“文若先生,我們轄區內的稅收是我大哥一開始就制訂的稅率,也就是隻有交易稅,爲交易額的一成,其他任何稅收、費用都沒有。這樣的稅率在全天下當然是最低的了。至於你說的一事嗎?只要工、商企業發展了,也就有了穩固的稅源了,這不用擔心,當然,這也是靠我們的一系列政策支撐的,如果沒有配套的政策措施,工、商業也不會有大的發展。”

荀彧擡頭看了大家一眼後道:“在座的諸位都是高官,爲啥你們都不穿朝庭規定的制服呢?甚至連在辦公場所都是隨意穿着,這是什麼原因啊?”

荀彧的話讓大家都哈哈大笑起來,笑後郭嘉道:“文若兄,在我們這裡,除了士兵外,根本不管你穿啥衣服,只要你願意,什麼樣的服裝都可以穿,當然了在辦公場所的衣着還是要稍有點規矩。至於朝庭制服嗎?在我們這裡沒有人受穿,當然了,你要穿也無人管你。這方面沒有規定,從我主公開始就在衣着上非常隨意,估計這也是受主公的影響吧。”

荀彧聽後搖搖頭,無法接受,只能是一臉的苦笑,內心感到很無奈。連朝庭官服都無人願意再穿,可想而知,皇帝、朝庭在幷州的影響力已經淡忘。現在幷州,從上到下,人們只知有呂寧,不會知道有皇帝。如果再象這樣發展幾年後,人們都會忘記天下還有皇帝、有朝庭,還是漢室天下,這種情況和獨立稱王有何區別。荀彧是大漢朝的忠實臣子,看到幷州的情況,內心雖然非常痛苦,但他也無力改變這種局面,畢竟大熊的實力確實太強大了。

其實荀彧詢問的這些內容,呂寧內心非常清楚,這些政策在老曹那裡是根本行不通的,當然也就沒有必要保密了。老曹靠提大家氏族來支撐他的整個軍隊,如果一旦實行這類政策,那那些幫助老曹的大家氏族就會受到損傷,一旦失去大家氏族的支持,那老曹就變成了無根之樹,隨時會滅亡。

次日,呂寧和手下的官員再次和荀彧一起協商老曹需要購買的武器裝備和戰馬。當然,呂寧他們除了最新的武器裝備、先進的機器設備、高科技和優良的戰馬不向外出售外,其他的只要有黃金、白銀都向外銷售。

荀彧也購買到了老曹需要的東西,當然被呂寧狠狠的宰,那是畢不可少的。戰馬是呂寧軍隊上淘汰下來的,並且母馬全部被掩割;武器裝備也是淘汰產品,最新的裝備當然不會出售給老曹。就如同後世的美國一樣,出售給其他國家的武器裝備都是淘汰產品,還把出售的對象劃分爲好幾類,對於有的國家更是啥都不出售。這樣具保證了自己武器裝備的優勢,同時也用武器裝備賺到了大把的錢。而呂寧本就是一名後世人,他當然也在各種電視、電影、報紙、網絡上看到這些,也知道其中的內容,他到了古代後,同樣也會照貓畫虎,採用這類方式賺錢了,同時還削弱了對手的實力,畢竟淘汰的武器裝備一旦遇到更加先進的武器裝備,那優劣立即會體現出來。

隨後幾天,郭嘉、陳羣、司馬朗等人輪流陪荀彧在幷州到處考察、瞎逛。荀彧到農戶、百姓中去走訪,看到幷州普通百姓一的生活水平遠比他們管轄區內的中產階級還富裕時,讓他由衷的發出感嘆,特別是百姓對呂寧的信任程度更是達到了極頂,大部分百姓家中都擺放有呂寧的長生牌,可想而知呂寧在幷州的影響力是多麼的大了。

荀彧瞭解到,在幷州,只要是學齡兒童都能受到全免費的教育,而且如果家長不讓學齡兒童上學還要受到處罰;所有幷州轄區內的百姓都享受有全免費的醫療衛生服務,百姓看病、吃藥不花錢,全由府衙買單時。荀彧在內心中對呂寧深表敬佩,也只有呂寧才能辦到,而且是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達到,真是奇蹟。

晉陽城中街道寬敞,綠樹成蔭,環境優美,商鋪林立,到處是餐館、商場及各種燈紅酒綠的娛樂場所。所有行人走在大街上都很有秩序,大家都是靠右行,公交馬車穿梭在大街小巷,招手即停,上車後只需要一枚銅幣。特別是街道上一塵不染,用水泥修建的路面讓荀彧感嘆,這樣繁華的城市,估計大漢朝沒有啥地方能與之相比。

呂寧手下的飛熊軍、暴熊軍士兵的強悍更是讓荀彧大開眼界,戰術素養極高,戰陣變化莫測。這樣的精銳部隊,放眼天下又有那個諸侯擁有呢。就算是曹操手下的最牛B的虎豹騎也根本不能跟飛熊軍相比,不論是裝備、素質、戰術水平、強悍程度都不是一個層次上的。呂寧手下一名普通士兵的裝備都遠遠強過其他諸侯手下將軍的裝備,特別是呂寧手下的士兵還發軍貼及各種戰時補貼,而且是高額軍貼,這也讓士兵作戰時更加的勇猛精進,把當兵作爲一種職業來發展,這更是其他任何諸侯無法辦到的。

荀彧來向呂寧辭行,在分別之際,呂寧順手把自己的寶劍‘戮滅’遞給了荀彧,並道:“文若先生,你要走了,我也沒有啥東西送你的,此劍在當世屬珍品,能和它對抗的沒有多少,也隨我征戰過北方大草原上的匈奴鐵騎,也飲過匈奴人的鮮血,現就送給文若留個紀念吧。至於其他東西,我想奉孝和長文都應該爲你準備好了。只是希望文若先生不論發生啥事都要保重自己的生命,不要把有些事情看得太重,很多事是我們無法阻止的,特別是歷史的潮流更是任何人都無法阻擋。”

荀彧聽得莫明其妙,當然呂寧不會告訴他曹操要稱王,你老哥何別太認真,更沒有必要以死來抗爭。荀彧見呂寧一臉平和,並非是空穴來風,只是自己無法聽懂,也不好再詢問,只好恭敬的接下寶劍,並對呂寧深表感謝。

第7章 奮勇迎戰第274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408章 見好就收第550章 屠殺第501章 皇帝認皇叔第260章 千萬不能出啥事第200章 貂蟬第659章 權利太大第391章 靠什麼賺錢第633章 阻力不小第139章 情書鬧笑話第170章 打土豪第461章 孫策無奈第143章 預謀管寧第251章 荀攸被扣第571章 不得人心第207章 有人什麼都好辦第382章 處理家事第162章 戰場交響樂第546章 無恥的陰謀第436章 畢生的願望第117章 驅狼吞虎第637章 威逼成都第444章 指東打西第450章 圍困第239章 不要惹火燒身第402章 荒廢耕地第457章 得不償失第669章 利益均沾第556章 區域劃分第310章 送篇美文第428章 二虎競食第590章 公馬計第646章 危機四伏第382章 處理家事第621章 賈詡心思第373章 真正的英雄第177章 找到橡膠水第549章 殺進都城第362章 絕色美女第396章 拿你們是問第218章 傳國玉璽第539章 倭寇來攻第486章 伏擊第30章 趙雲第311章 一座孤城第581章 攻下散關第324章 勢如破竹第571章 不得人心第144章 誰說要綁架管寧第311章 一座孤城第570章 淮南戰事第606章 兵臨城下第413章 孫策過江東第347章 天理不容第514章 漢中備戰第435章 文化的碰撞第275章 支精銳之師第176章 洛神到第338章 二全齊美第50章 結義兄弟第206章 胡說八道第335章 試製火藥第166章 有自知之明第232章 勝算極大第504章 劉備扮孫子第349章 拼死一戰第318章 救北海第298章 猶豫不決第631章 皇帝昇天第411章 孫策崛起第204章 三美相會第600章 挺進濮陽第130章 騙取皇帝布料第102章 絕色才女第74章 學滑雪第362章 絕色美女第278章 後果不堪設想第32章 義結金蘭第498章 曹操慶功宴第115章 惡人先告狀第536章 摧毀倭船第264章 夢幻般的仙境第620章 局勢更糟第589章 對峙第434章 調兵遣將第496章 擴張前會議第540章 大敗倭寇第457章 得不償失第156章 美女不吃醋第103章 泄露天機第10章 佔山爲王第29章 尋訪趙雲第273章 夜襲漁陽第628章 解釋疑問第354章 收服管亥第103章 泄露天機第305章 成立錢莊第48章 形勢逼人第161章 大雨過了廟
第7章 奮勇迎戰第274章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408章 見好就收第550章 屠殺第501章 皇帝認皇叔第260章 千萬不能出啥事第200章 貂蟬第659章 權利太大第391章 靠什麼賺錢第633章 阻力不小第139章 情書鬧笑話第170章 打土豪第461章 孫策無奈第143章 預謀管寧第251章 荀攸被扣第571章 不得人心第207章 有人什麼都好辦第382章 處理家事第162章 戰場交響樂第546章 無恥的陰謀第436章 畢生的願望第117章 驅狼吞虎第637章 威逼成都第444章 指東打西第450章 圍困第239章 不要惹火燒身第402章 荒廢耕地第457章 得不償失第669章 利益均沾第556章 區域劃分第310章 送篇美文第428章 二虎競食第590章 公馬計第646章 危機四伏第382章 處理家事第621章 賈詡心思第373章 真正的英雄第177章 找到橡膠水第549章 殺進都城第362章 絕色美女第396章 拿你們是問第218章 傳國玉璽第539章 倭寇來攻第486章 伏擊第30章 趙雲第311章 一座孤城第581章 攻下散關第324章 勢如破竹第571章 不得人心第144章 誰說要綁架管寧第311章 一座孤城第570章 淮南戰事第606章 兵臨城下第413章 孫策過江東第347章 天理不容第514章 漢中備戰第435章 文化的碰撞第275章 支精銳之師第176章 洛神到第338章 二全齊美第50章 結義兄弟第206章 胡說八道第335章 試製火藥第166章 有自知之明第232章 勝算極大第504章 劉備扮孫子第349章 拼死一戰第318章 救北海第298章 猶豫不決第631章 皇帝昇天第411章 孫策崛起第204章 三美相會第600章 挺進濮陽第130章 騙取皇帝布料第102章 絕色才女第74章 學滑雪第362章 絕色美女第278章 後果不堪設想第32章 義結金蘭第498章 曹操慶功宴第115章 惡人先告狀第536章 摧毀倭船第264章 夢幻般的仙境第620章 局勢更糟第589章 對峙第434章 調兵遣將第496章 擴張前會議第540章 大敗倭寇第457章 得不償失第156章 美女不吃醋第103章 泄露天機第10章 佔山爲王第29章 尋訪趙雲第273章 夜襲漁陽第628章 解釋疑問第354章 收服管亥第103章 泄露天機第305章 成立錢莊第48章 形勢逼人第161章 大雨過了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