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威龍!玄武!

雖說秦風他們沒有直接看到戰場。

但從數據上也能體現出來。

它們這邊殲敵無數,傷亡纔不到200人。

這對於國與國之間的戰爭來說,幾乎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數字。

還有,在15天之內便將阿三打敗,更是刷新了閃電戰的記錄,足以令世界都爲之震驚。

而之所以能做到這麼驚世駭俗的地步,玄鳥-1通用直升機和大馬力柴油發動機軍用貨車該當首功。

當然,也還有軍用山地自行車、軍用摩托車這些的功勞。

可以說正是因爲有着這麼多先進的軍工產品,纔有瞭如今驚世駭俗的大勝。

“您過獎了,其實我覺得自己做得還是不夠。要是能有足夠強大的軍事武器,那麼就不可能發生阿三挑釁我們這樣的事情。”李暮道。

在來的路上,他也反思了一下。

搞玄鳥-1通用直升機和大馬力柴油發動機的時候,他想的是怎麼把仗打贏打漂亮。

但如果可能的話,當然是不打最好。

上級領導拍了拍李暮的肩膀,道:

“你做的已經足夠好了,不用想那麼多。”

“如果沒有你搞出來的軍事武器,我們會付出更大的代價,才能戰勝敵人。”

“我相信,總有一天你能做出讓M帝和老大哥都爲之束手無策的武器,而且,你不是已經在做了嗎?”

他說完後。

除了秦風和郭默等知情人外。

其他的陳、賀等人,俱是露出好奇的目光,道:

“領導,您別賣關子了,快給我們說說,李顧問他又在研究什麼了?”

“瞞得這麼緊,我看一定是什麼了不得的東西!”

“要是能再有幾樣玄鳥-1通用直升機這樣的先進軍事武器,就是打M帝和老大哥,咱們都能擁有巨大的底氣!”

……

衆人一邊說着,一邊看向李暮。

見狀,上級領導道:

“行了行了,着什麼急嘛,先進去再說。”

“在門口問來問去,像什麼樣子。”

“李暮,還有王教授,走,跟我進去。”

說着,他便拉起李暮,還有一旁傻站了許久,激動得始終沒有說出話的王石存,轉身走進小院。

秦風等人急忙跟上。

……

小院中,幾張長凳規規矩矩地擺放在中央。

也沒有什麼座次之分。

衆人各自找了個位置,便直接坐下,然後繼續詢問起剛剛的事情來。

李暮先是看了看上級領導,得到其首肯之後,纔將新式坦克和新式戰鬥機的事情說了出來。

當聽到一旦成功,便能領先M帝和老大哥至少20年的時候。

所有人都忍不住瞪大了眼睛。

20年啊!

要是真能達到,那還怕M帝和老大哥?

別人不怕他們都是好的了。

陳將領驚歎道:

“一個新式坦克,一個新式戰鬥機,未來我們的陸軍實力和空軍實力,將會有一個巨大的提升啊!”

其餘的將領認同地點了點頭。

如果是其他人,他們可能還會懷疑言過其實。

但說這話的,是對夏國的科技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李暮,他們不信都得信。

“李顧問,您可不能厚此薄彼,等騰出空來,也給我們海軍研究些好裝備嘛。”一旁的一個海軍將領道。

陸軍有坦克,空軍有飛機。

就他們什麼都沒撈着,屬實是有點兒落差。

不待李暮開口,秦風便笑着道:

“以後的事情以後再說,先把手頭的研究完成就好。”

“他現在可是一人身兼兩個重大研究項目的重任,兩個研究團隊都指望着他主持呢。”

“萬一要是給他壓垮了,咱們後悔都來不及。再說一個科學家要研究什麼,我們也不應該干涉得太多。”

一次已經是破例了。

要是以後讓李暮一直研究軍事武器,實在是有些浪費他的天賦。

上級領導也道:

“說的沒錯,李暮的能力不僅僅是在軍事武器的研製上。”

“他能給我們的國家帶來的,是整體科技水平的提升。”

“咱們可不能束縛了他的研究方向,軍事武器重要,但國家的發展,人民的幸福更加重要!”

他的話讓剛剛開口的海軍將領一拍腦門,連忙道:“是我說的有問題,李顧問,您別見怪。”

“沒事的,各位領導,我並不覺得研究軍事武器束縛了我。相反,我很喜歡研究強大的武器,它們是我們國家和平的保障。”李暮道。

一個國家想要發展,穩定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環境是不可或缺的。

而夏國目前想要穩定,需要強有力的軍事武器。

僅僅只有大蘑菇,是遠遠不夠的。

聞言,上級領導笑道:

“你能這麼想很好,在如今的國際局勢下,戰爭離我們並不遙遠。”

“無論是M帝和老大哥,都在積極地進行軍備。”

“這次的股巴事件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對了,你應該還不知道,我和你說一說……”

他說着說着,想起來李暮應該不知道股巴那邊的事情。

於是將先前那份報告上的內容簡單地講了講。

說到最後,他卻又不免嘆氣,道:

“可惜,我們國家現在還沒有像M帝和老大哥那樣,實現D彈的跨洲打擊。”

“一旦未來真的開戰的話,我們勢必會處於絕對的劣勢。”

“將來的戰爭,已經不是拼刺刀的時代,而是高精尖武器的對抗,這話我記得還是李暮你說的。”

夏國目前的發展,雖說速度已經相當驚人了。

但想要追上M帝和老大哥,還是不太現實。

以最簡單的D彈射程爲例,夏國的東1僅僅只有554公里。

而M帝和老大哥,基本都突破了10000公里。

比如M帝的陸基洲際彈道D彈MHGM-25A,便達到了10140公里,老大哥的R-36彈道D彈更是達到了12000公里。

與之相比,夏國目前還是太弱了一些。

“領導,其實您不用太過擔心,落後只是暫時的。而且我們在未來的戰場上,其實已經佔據了相當大的優勢。”李暮想了想,道。

聽到他這番話。

上級領導的眼睛亮了亮,他可還是記得,李暮先前曾提及過的信息化作戰。

雖說其中很多內容都天馬行空,但仔細斟酌後都能發現有跡可循。

夏國現在實現不了,不代表以後實現不了。

想到這裡,他好奇道:

“哦,你快跟我們說說,未來的戰場會是個怎樣的情況?”

聞言,李暮沉吟片刻。

正準備開口,一擡頭髮現衆人滿是期待地望着自己,不禁有些汗顏。

在座的哪一個不比他會打仗?他開口屬實是有些“班門弄斧”。

不過箭在弦上,此刻也不得不發。

他緩緩開口道:

“各位領導,論打仗,我是外行,不過我倒是可以講一講未來會怎麼打仗,又該怎麼打勝仗。”

“我先前說過信息化戰爭,但那時想法還不夠完善,內容也不夠具體。”

“更具體的來說,海陸空天,以後都會是我們的戰場,舉一個例子,現在我們正在研發的新式戰機,和目前M帝的戰鬥機比較……”

……

李暮按照沙漠風暴行動,對未來戰爭進行了更加細緻深入地剖析。

這個行動是海碗戰爭中M帝及其盟友進攻作戰的行動代號。

之前在講信息化戰爭的時候,他已經提過一次,不過那時內容完全是空中樓閣,沒有任何依據科研。

但現在不同,玄鳥-1通用直升機,讓信息化作戰有了背書的依據。

而新式坦克和新式戰鬥機的出現,更是爲之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他最後道:

“四代戰機,也就是我們研製的新式戰鬥機,配備了先進的通信系統和導航設備,能夠實時獲取戰場信息,並與其他作戰平臺協同作戰。”

“電子戰系統,能夠有效地抵禦敵方的電子攻擊,保護自身的通信和導航不受影響。反而能夠讓敵人的戰鬥機成爲‘瞎子’。”

“還有信息共享能力,與其他作戰單元在戰鬥中實時交換信息,提高整體的作戰效能。”

聽完李暮講述的所有人,包括上級領導在內,都不由陷入漫長的思考當中。

他們每一個人都看過信息化作戰模式的內參資料,然而哪怕窮盡心力,也不可能想象得出那究竟是怎樣的一個戰場。

李暮的描述,爲他們展現出了這個畫面。

許久之後,纔有人緩緩開口問道:“這個信息化作戰,在未來能夠推廣全軍嗎?”

聽到這個問題。

上級領導等人的目光,紛紛看向李暮。

他們也想知道,信息化作戰能否推廣,這決定了它是夏國的秘密武器,還是常規化作戰的手段。

“當然可以,信息化作戰需要的正是海陸空天的協同,而且最終還會落實到作爲個體的戰士們身上,比如單兵作戰系統。”李暮道。

聞言,上級領導起了好奇,問道:“這個單兵作戰系統又是個什麼東西。”

他算是發現了,在李暮這裡,總能聽到一些新的名詞。

“就是是將防護、火力、電子信息等作戰板塊相融合,比如防護上,有防彈衣、原子生化防護服裝、防護手套……”李暮將簡單地介紹了一下。

單兵作戰系統,包括單兵防護系統、單兵武器系統、生命維持系統、通訊系統、火控系統和單兵計算機。

它集成了多種高科技裝備的系統,旨在增強步兵的戰鬥力、機動性和防護能力。

就在他說完的時候。

郭默忽然道:“單兵計算機,這個是不是有點誇張了,難道讓戰士們揹着計算機打仗嗎?”

他一開口。

其餘人雖然沒有符合,但眼神中同樣有着疑惑。

李暮看出郭默的有意爲之,畢竟在場除了他之外,對計算機基本都不太瞭解。

他解釋道:

“現在自然是不太可能的,但隨着技術的發展,以後的計算機,甚至可以只有巴掌大小。”

“到時一整套單兵作戰系統的重量,理論上應該在20公斤。”

“而且根據執行任務的不同,可以選擇性地進行攜帶,不會給戰士們造成太大的負擔。”

這裡他用來舉例的,是夏國未來的QTS-11單兵綜合作戰系統,總重量爲18公斤。

不過數據沒有必要說得太過準確。

畢竟要是現在就說是18公斤,以後造出來也是18公斤,有點不太好解釋。

“很好啊,才這點重量,就比我們戰士們平時要攜帶的裝備重量的一半多一點。”章華國欣喜道。

其餘的將領們也不由興奮地點點頭。

作爲行伍出身,他們對普通戰士們的裝備十分了解。

一般來說,包括軍服、武器、戰鬥裝具等在內,總重量大概在35公斤左右。

李暮所說的單兵作戰系統重量才只有一半多些,不可謂不是一個極大的進步。

不過也有人有着疑惑。

陳將領問道:“李顧問,聽您的描述,我怎麼覺得這個單兵作戰系統的防護能力,似乎不是很高?”

他剛剛說完。

就有其他將領反駁,道:

“老陳,你想啥呢,李顧問怎麼可能犯這種小錯誤。”

“就是,哪有越發展越退步的道理。”

“說不定是材料上有什麼突破,是咱們不知道的。”

衆人顯然都對李暮十分信任,沒有懷疑。

畢竟按照常理來說,好像確實沒有越發展越回去的道理。

見狀,李暮連忙解釋道:

“其實陳將領說得沒錯,就拿軍用頭盔舉例,在不斷信息化和電子化的同時,防護能力確實會出現一定地降低情況。”

“不過整體上單兵作戰系統的防護能力絕對是呈現上升趨勢。”

“而且這種降低也並非不可以彌補,只是需要更多的技術突破,去實現材料方面的量產。”

後世的單兵作戰系統,防護能力絕對是強於現在的。

但要說越來越強,也並不絕對。

就拿戰術頭盔舉例,想要在上面裝備大量的輔助戰鬥電子系統,犧牲一部分的防護是必然的結果。

不過能換取整體作戰能力地巨大提升,相當值得。

“那李顧問,您說的這個單兵作戰系統,大概多久能搞出來,多久又能量產裝備到軍隊?”陳將領搓了搓手,滿眼期待的問道。

要是現在他們的軍隊能人手一套單兵作戰系統,對於戰鬥能力的提升,絕對極其巨大。

李暮遺憾道:

“這個……恐怕至少也得10年的時間纔有可能。”

“不說其他的,就說單兵計算機,也不是短時間內購研製出來的東西。”

“而且單兵作戰系統不是一個單一的東西,還需要很多配套的設施。比如通信、網絡、衛星等等。”

其實他努努力,花個5年的時間,未必搞不出來單兵作戰系統。

但這種系統即便造出來了,也只是箇中看不中用的樣子貨。

沒有通信的基礎設施,沒有覆蓋足夠廣的網絡,沒有天上的衛星,根本發揮不出功能的優勢。

“原來如此,沒事,慢慢來嗎,先把眼下的研究搞好!”陳將領恍然大悟,笑道。

雖然遺憾,但他也知道短時間內搞出單兵作戰系統確實有點天方夜譚。

而且這個東西再厲害。

他也不覺得有新式坦克和新式戰鬥機厲害。

那兩樣東西,纔是最真正能夠改變夏國在國際上地位的存在。

想到這裡,陳將領忽然心中一動,看向一旁的上級領導,道:

“對了領導,這個新式坦克和新式戰鬥機,還沒個名字嗎?”

“咱們一直喊新式坦克、新式戰鬥機,也不是個事兒嘛。”

“我看不如就由您來給起個名字,您覺得如何?對李顧問來說也是一種獎勵嘛。”

他說完後。

上級領導笑着搖了搖頭,道:

“這算什麼獎勵,而且要取名,也輪不到我,應該由李暮來,他纔是設計師。”

聞言,李暮急忙道:

“不不,領導,我覺得陳領導說得對。”

“我本來也有這個打算,不過是準備在研究成功之後才說。”

“現在既然提了,那您不如就給幫忙取一個。要是下面的研究團隊知道名字是您取的,肯定會更加的有幹勁。”

上級領導看着李暮真摯的眼神,微微笑了笑,道:

“既然你這麼說,那我再推辭也不太合適了。”

“不過說好了,只給幫忙取‘一個’,剩下的就由你來解決。”

“這名字有兩個,我也不能厚着臉皮都佔嘍,咱一人一個。”

他的話讓衆人不由哈哈大笑起來。

不過這確實是個不錯的辦法。

“那好,我就佔領導您個便宜,和您一起取。”李暮也沒有多矯情,一口答應下來。

隨後,他沉吟了一下,便給出了新式戰鬥機的名字——威龍-1。

寓意十分簡單,威震長空龍吟天下。

這個名字得到了所有人的一致認可。

而上級領導在深思了片刻後,也給出了新式坦克的名字:“我跟着你的風格來,就叫玄武-1。”

……

在取完了名字之後。

衆人又閒聊了一會兒,內容自然還是和李暮所說的信息化戰爭有關。

畢竟原來他們以爲自己等人已經對信息化戰爭有了一些瞭解。

然而在和李暮聊過之後,才發現自己那些別說瞭解了,連入門都談不上。

好不容易逮着了機會,當讓不會放過。

於是,衆人一邊聊,一邊喝着茶水,時間不知不覺就到了下午6點左右。

慶功宴這才慢慢開始。

不過知道李暮的習慣,爲了避免他礙於面子喝別人敬的酒,上級領導乾脆就沒讓人上酒。

這自然惹得出身軍旅的將領們好一陣疑惑和不解。

但在聽完原因之後。

他們心中的些許不滿瞬間煙消雲散。

比起喝酒獲得了那點滿足,他們還是覺得能早一天開上威龍-1和玄武-1去跟M帝和老大哥叫板更加痛快。

……

一場慶功宴,一直吃到晚上9點才方休。

臨走時,衆人還滿是不捨,紛紛向李暮發出邀請,希望有空能和他再聊一聊。

對此李暮當然不會拒絕,一一答應下來。

畢竟和10位功勳老帥交好,基本不會有什麼壞處。

……

回到特樓。

李暮先是坐在沙發上閉目休息了片刻,然後便很快爬起身,來到書房。

又給自己搞了個單兵作戰系統的研究項目。

他需要更加努力才行。

雖說單兵作戰系統研製出來的難度不是特別高,但最關鍵的是量產問題。

再厲害的單兵裝備,做不到量產,所能發揮的作用也十分有限。

“防彈材料、輕質合金、複合材料、特殊塗層……”李暮連接建橋市立圖書館的WIFI,在裡面查找器資料。

防彈材料包括凱夫拉縴維、陶瓷、複合材料等;輕質合金就是具有較高的強度和輕量化特性鋁合金和鈦合金。

這些材料想要突破,花些功夫倒是不難。

想到這裡,他立刻繼續連接建橋大學實驗室檔案庫的WIFI,從裡面尋找起資料。

雖說單兵計算機現在拿不出來。

但先把這些材料的問題突破了,還是可以的。

畢竟只有先擁有,才能慢慢地考慮量產地問題。

……

就在李暮這邊忙着搞單兵作戰系統材料的時候。

老大哥。

伊利亞斯拉夫急匆匆地走進國家科學院的大門,來到院長朱加什維利的辦公室門口。

他並沒有敲門,而是一腳直接踹開。

“砰~”的一聲巨響,嚇了裡面正在舒坦地喝着下午茶的朱加什維利一大跳。

正要大聲喝問,結果一看到是將軍,他的神色又軟了下來,囁嚅道:

“我親愛的將軍,您怎麼來了?”

“我知道,您一定是爲了計算機的事情。”

“您放心,再給我們一個月,我們肯定能把100w次每秒的計算機拿出來!”

他說是這麼說,卻沒有絲毫的底氣。

畢竟上個月他也是這麼說的。

聞言,伊利亞斯拉夫本來就黑的臉更沉了一些,道:

“一次又一次,這都多久了,還拿不出成績。”

“要是再造不出來。”

“我看你這個院長也不用幹了!”

他的語氣嚴肅至極,嚇了朱加什維利一大跳,連忙道:“將軍,不至於吧,我聽說M帝他們也沒造出來啊!”

“他們是他們,我們是我們,難道非要他們先造出來,我們再跟上不成?”伊利亞斯拉夫氣得笑了出來。

261.第261章 作者:李暮228.第228章 他只管寫,又不用背223.第223章 這種做生意的方法,聞所未聞159.第159章 你瞧你這人,掃興第75章 少藏拙,趕緊說!第456章 把M帝和老大哥帶溝裡129.第129章 頂吹氧氣轉爐技術驗證成功!255.第255章 第254 人們大會堂的盛典106.第106章 李暮,國家需要你!第78章 李暮最近怎麼樣?161.第161章 想做激光制導第490章 核爆成功!!!第441章 硅化裝甲334.第334章 掃描隧道顯微鏡第15章 指導老師驚了136.第136章 你什麼斤兩我還不清楚?111.第111章 程控數字交換!第465章 被演了一臉第429章 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383.第383章 探地雷達307.第307章 保證誤差不會超過0008毫米165.第165章 錢教授課堂的科技設想190.第190章 世界第一臺超算!!!259.第259章 反坦克D彈車377.第377章 第一臺半導體相機229.第229章 下一款半導體工業產品第467章 獅子大開口165.第165章 錢教授課堂的科技設想304.第304章 軟件工程之父(附作者說)215.第215章 磁流體技術與傳統機械結構之爭290.第290章 老師錢五師的感慨310.第310章 你可以不要,但國家不能不給277.第277章 首周銷量75W套233.第233章 又一個半導體拳頭產品成功!第409章 試飛成功!!!第58章 第58 科學研究真的不適合女人嗎?第423章 你在哪兒,哪兒就是中心335.第335章 上級領導請吃飯第32章 抓敵特了!386.第386章 電影工業的設想115.第115章 一個圖案也能文化輸出(500月票加更)337.第337章 ‘神通廣大’的小關同志第418章 介入坦克研發164.第164章 各大高校摩拳擦掌開搶第457章 諾獎331.第331章 第一位博士畢業生第414章 西南方向的挑釁141.第141章 辦法好是好,就是有點損376.第376章 研發安排70.第70章 奶奶過年了嗎?117.第117章 C語言李暮語?347.第347章 一條新的致富出路183.第183章 分佈式投影光刻機研製成功第95章 送表給他,是希望他能按時吃飯休息284.第284章 我在未來等着你們第410章 上級領導指示394.第394章 蓉城新戰鬥機項目第69章 知識的力量而已第468章 好吧,還是20年保險些第76章 傑出的後起之秀(求追讀)第419章 99重坦269.第269章 UH60黑鷹直升機發動機305.第305章 他的才華,是全人類的財富207.第207章 再次做出了突破性成果!169.第169章 這是哪?我是誰?我在看什麼101.第101章 說吧,要我們怎麼做,都聽你的!314.第314章 快把你記的東西都擦掉啊喂!155.第155章 李暮,這可又到了你發揮的時候了第23章 你對半導體材料的研究很深嘛234.第234章 籌謀新型號超算,拉大技術代差第448章 李顧問,您是知道我的349.第349章 京都火電廠169.第169章 這是哪?我是誰?我在看什麼131.第131章 學無先後達者爲師204.第204章 V型雙缸發動機379.第379章 一個月試飛,兩個月生產183.第183章 分佈式投影光刻機研製成功195.第195章 我看可以抓抓緊,讓咱們早點吃上喜糖喲第57章 跟考試有關的是一點沒寫104.第104章 早晨九點的太陽!257.第257章 23歲的年輕人?根本不可能!第65章 果真是少年英傑(求追讀)第450章 M帝和老大哥的緊迫感第489章 從東2到東41第19章 無坩堝懸浮球熔法329.第329章 錢老:了不起啊!第40章 病得這麼厲害?第27章 我們院裡有個大學生知道不,牛得很!143.第143章 “國寶”李暮252.第252章 三大未來的行業大佬134.第134章 每秒120萬次,超M帝6倍第478章 仿製?我們是自主研發!360.第360章 商用大馬力柴油發動機研發成功248.第248章 新的創匯產品第469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153.第153章 國家有召,刻不容緩!(爆更)第5章 這是什麼地獄難度的穿越?208.第208章 李暮,新一代青年科學家中的發明大王第52章 又給了我一個大驚喜啊!第493章 到底是怎麼靠得這麼近還沒被發現的?
261.第261章 作者:李暮228.第228章 他只管寫,又不用背223.第223章 這種做生意的方法,聞所未聞159.第159章 你瞧你這人,掃興第75章 少藏拙,趕緊說!第456章 把M帝和老大哥帶溝裡129.第129章 頂吹氧氣轉爐技術驗證成功!255.第255章 第254 人們大會堂的盛典106.第106章 李暮,國家需要你!第78章 李暮最近怎麼樣?161.第161章 想做激光制導第490章 核爆成功!!!第441章 硅化裝甲334.第334章 掃描隧道顯微鏡第15章 指導老師驚了136.第136章 你什麼斤兩我還不清楚?111.第111章 程控數字交換!第465章 被演了一臉第429章 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383.第383章 探地雷達307.第307章 保證誤差不會超過0008毫米165.第165章 錢教授課堂的科技設想190.第190章 世界第一臺超算!!!259.第259章 反坦克D彈車377.第377章 第一臺半導體相機229.第229章 下一款半導體工業產品第467章 獅子大開口165.第165章 錢教授課堂的科技設想304.第304章 軟件工程之父(附作者說)215.第215章 磁流體技術與傳統機械結構之爭290.第290章 老師錢五師的感慨310.第310章 你可以不要,但國家不能不給277.第277章 首周銷量75W套233.第233章 又一個半導體拳頭產品成功!第409章 試飛成功!!!第58章 第58 科學研究真的不適合女人嗎?第423章 你在哪兒,哪兒就是中心335.第335章 上級領導請吃飯第32章 抓敵特了!386.第386章 電影工業的設想115.第115章 一個圖案也能文化輸出(500月票加更)337.第337章 ‘神通廣大’的小關同志第418章 介入坦克研發164.第164章 各大高校摩拳擦掌開搶第457章 諾獎331.第331章 第一位博士畢業生第414章 西南方向的挑釁141.第141章 辦法好是好,就是有點損376.第376章 研發安排70.第70章 奶奶過年了嗎?117.第117章 C語言李暮語?347.第347章 一條新的致富出路183.第183章 分佈式投影光刻機研製成功第95章 送表給他,是希望他能按時吃飯休息284.第284章 我在未來等着你們第410章 上級領導指示394.第394章 蓉城新戰鬥機項目第69章 知識的力量而已第468章 好吧,還是20年保險些第76章 傑出的後起之秀(求追讀)第419章 99重坦269.第269章 UH60黑鷹直升機發動機305.第305章 他的才華,是全人類的財富207.第207章 再次做出了突破性成果!169.第169章 這是哪?我是誰?我在看什麼101.第101章 說吧,要我們怎麼做,都聽你的!314.第314章 快把你記的東西都擦掉啊喂!155.第155章 李暮,這可又到了你發揮的時候了第23章 你對半導體材料的研究很深嘛234.第234章 籌謀新型號超算,拉大技術代差第448章 李顧問,您是知道我的349.第349章 京都火電廠169.第169章 這是哪?我是誰?我在看什麼131.第131章 學無先後達者爲師204.第204章 V型雙缸發動機379.第379章 一個月試飛,兩個月生產183.第183章 分佈式投影光刻機研製成功195.第195章 我看可以抓抓緊,讓咱們早點吃上喜糖喲第57章 跟考試有關的是一點沒寫104.第104章 早晨九點的太陽!257.第257章 23歲的年輕人?根本不可能!第65章 果真是少年英傑(求追讀)第450章 M帝和老大哥的緊迫感第489章 從東2到東41第19章 無坩堝懸浮球熔法329.第329章 錢老:了不起啊!第40章 病得這麼厲害?第27章 我們院裡有個大學生知道不,牛得很!143.第143章 “國寶”李暮252.第252章 三大未來的行業大佬134.第134章 每秒120萬次,超M帝6倍第478章 仿製?我們是自主研發!360.第360章 商用大馬力柴油發動機研發成功248.第248章 新的創匯產品第469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153.第153章 國家有召,刻不容緩!(爆更)第5章 這是什麼地獄難度的穿越?208.第208章 李暮,新一代青年科學家中的發明大王第52章 又給了我一個大驚喜啊!第493章 到底是怎麼靠得這麼近還沒被發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