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第248章 新的創匯產品

第248章 新的創匯產品

李暮打眼一瞧,五花肉、豬心、豬肺、肚片還有各類蔬菜,全是上次自己說過的東西。

知道他吃得多,陳琨還特地加多了分量。

“快嚐嚐味道如何,給我評價評價。”陳琨眼巴巴道。

李暮拿起筷子,夾起一塊在鍋裡上下翻騰的五花肉,放進嘴裡,濃厚的滋味瞬間在嘴裡溢散而開,軟糯的口感更是讓人拍案叫絕。

他不由豎起了一根大拇指,讚歎道:“老闆好手藝啊,這味道比之前更上一層樓啊!”

“我這手藝沒變,是老弟你這個滷煮火鍋主意好啊!”被誇獎一句,陳琨滿臉高興,不過還是謙虛道。

李暮笑道:“老哥你謙虛了,主意再好沒手藝也不行,要是換我來做,這東西就糟蹋了。”

一旁聽着他們說話的一個老者道:“話是這麼個話兒,不過這個滷煮火鍋確實別具一格,讓着滋味更上一層樓啊!”

“是啊,沒想到小兄弟年紀輕輕,對吃就這麼有研究,看樣子也是個老餮吶!”一箇中年男子也跟着道。

有了這兩人開口,飯店裡的衆人也七嘴八舌的聊了起來。

圍繞着吃這個話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見解。

一個老京都人拍着桌子和一些外地來的人道:“要說咱京都的美食,滷煮火燒那頂多排在第三第四,烤鴨、褡褳火燒、刷羊肉,那可多了去了。”

“還有豆汁,豆汁也不錯。”不知是誰插了句嘴。

所有人的目光一瞬間都投向了說話的這個人,就連李暮都不由投去視線。

不過在看到起端着碗豆汁喝得津津有味時,他又不禁啞然。

也對,吃都吃不飽的年代,好像也不用在乎味道。

若是在後世,豆汁這玩意兒能傳下去,全靠外地人不信邪。

……

吃過午飯後,李暮看了看時間,才1點左右。

埋頭研究的時候總覺得時間不夠用,但這會兒休息了,又覺得時間太多了。

先去文教部那邊的軟件工程專業教材編撰組,看了看進度。

目前的進度還算順利。

教材編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哪怕確立了框架,內容也需要衆人一步步地精雕細琢,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當然,爲了儘快地成立起軟件工程專業,寫個一兩年肯定是不行的,李暮的打算是在兩到三個月完成。

只要內容沒問題,就先投入使用,後邊再慢慢完善迭代。

“接下來去農學院瞧瞧吧。”離開文教部的李暮很快又確定了自己下一站的方向。

至於爲什麼是農學院,當然是有理由的。

他每天除了繼續深入學習應用物理學之外,還會抽出時間兼顧作物栽培學的學習。

現在雖然不敢說是什麼農學大師,但至少有了一定的理論基礎。

也是時候想辦法和袁老接觸接觸,看看能不能提前把雜交水稻搞出來,爭取早日解決國家的糧食問題。

……

來到農學院。

雖然是放假期間,不過學校裡還是有不少學生和教授。

李暮本來想先隨便逛逛,結果剛剛進來不久,便迎面遇到了正在指導着幾個學生的陳夏興。

看到他,後者臉上露出驚喜的神色,和學生匆匆說了幾句話,就走了過來,調侃道:“你這個大忙人,可是好久沒見你過來了。”

這話裡多多少少帶着點埋怨。

“事情比較多,這不是一有空就來了嗎,可惜現在放假了,不能聽陳教授您講課。”李暮無奈道。

他倒不是不想過來,只是太早來沒有多少意義。

農研所那邊的化肥和農藥研究,已經進入一個相對緩慢的瓶頸期。

這兩個直接能讓糧食增產的手段,短時間內再次突破的意義並不大,因爲化肥工業還在拼命建廠,全國還有很大一部分地區供應不上化肥呢!

陳夏興道:

“行了行了,我知道你是在忙正事。”

“那成就一個接着一個,我們整個農學院加一起幾年的搞出來的也沒你的多。”

“你這個‘發明大王’,可是爲我們國家的青年人立了個好榜樣啊!”

他剛剛不過是在開玩笑,對李暮還是相當佩服的。

幹一行行一行的人不是沒有,但像李暮這樣,研究一個成一個的,迄今爲止他還只見過這一個。

“略盡綿薄之力而已。”李暮小小地謙虛了一句。

陳夏興要是知道他的所有成就,只怕會更加震驚,但他也沒必要說出來就是。

他接着道:

“對了,陳教授,您認識西南農學院的林志周教授嗎?”

“我聽說他在老大哥那邊留過學,還取得了農學副博士學位,對水稻很有研究,曾經帶着助手走遍閃西稻區。”

“我最近對水稻很有興趣,想通過它來驗證驗證我的所學。”

李暮要接觸袁老搞雜交水稻,需要一個合適的切入點。

他找到這個人便是同樣出身西南農學院的林志周,現在在閃西的農科院工作,對水稻也很有研究。

雖然後來被領導派去搞玉米育種了,不過這並不影響他和對方接觸。

“林志周啊,當然聽過,還熟得很呢,他55年的時候考上了去老大哥那邊的預備生,來京都學習鵝語,時不時地就會來我們學校聽課。”陳夏興笑道。

這個回答倒是讓李暮有些意外,沒想到竟然有這麼巧的事情。

陳夏興想了想,又道:“不過你怎麼想到去研究水稻的,不繼續研究化肥和農藥了,在這上面,你應該還有餘力的吧?”

他們是個人都能看得出來,李暮雖然搞出了擬除蟲菊酯和鉀肥,但研究重心根本不在這上面。

也因爲如此,所以後面他們沒有再繼續勸李暮學習農學。

“我瞭解過我們國家現在主要的水稻品種,主要是高杆水稻,畝產最高只有300斤,而且不耐肥、不抗倒、不抗病,所以想對其進行改良,進一步解決我國的糧食問題。”李暮堅聲道。

300斤的畝產,對比後世雜交水稻2400多斤的畝產,差距一目瞭然。

即便是最開始的雜交水稻,畝產也超過1000斤,遠遠強於高杆水稻。

只要搞出來,完全可以解決現有的糧食不足的問題。

陳夏興看着眼神堅定的李暮,眼中滿是欣賞之色。

說實在的,以李暮現在在化肥和農藥上的成就,足以在農學史上留下醒目的一筆,根本沒必要繼續研究什麼雜交水稻。

但爲了解決國家的糧食問題,勇敢地踏足自己不擅長的領域,不得不讓人敬佩。

陳夏興和李暮一邊說着話,一邊來到農學院的行政樓。

進入辦公室,裡面燃燒着的煤爐散發的熱量,瞬間驅散了兩人身上的寒意。

他先是給李暮倒了杯茶,然後才道:

“既然你想研究水稻,我肯定是支持你的,不過我們農學院在這方面有研究的教授並不多。”

“讓我想想,孫取教授、萬建華教授,他們的水平還是不錯的,你可以先問問他們。”

“還有既然你提了林志周教授的名字,我給你個地址,你回頭也可以寫信和他交流交流。”

陳夏興說着話的同時,從桌上拿起紙筆,將地址寫下來。

“謝謝您,陳教授,我回頭一定去拜訪。”李暮鄭重地接過紙條,道。

雖然他的目的是通過林志周接觸袁老,但這不代表着他只接觸袁老。

在高杆水稻和雜交水稻之間,還有一個水稻品種,雖然不及後者產量超過千斤,但也達到了600斤。

他如果能把這個搞出來,對糧食產量的提高也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

隨後,李暮又和陳夏興閒聊了一會兒,才起身準備離去。

本來走出門已經打算走了,結果沒走兩步,便看見許久不見的米巧拉着其父米勝華氣喘吁吁地跑過來。

看到兩人,米巧道:“爸,我就說我沒看錯吧,真是李暮。”

“沒大沒小的,現在要叫李顧問。”米勝華先是喘了口氣,然後小聲訓斥了女兒一句。

米巧興奮的神色一蔫,小聲道:“李顧問好。”

李暮連忙擺手道:“沒事沒事,還是叫名字好,聽着親切,對了,米教授,您怎麼急着過來,是研究上的事?”

“您放心,化肥和農藥的研究都進行得很順利,我過來主要是想請您吃個晚飯。”米勝華說到這裡,頓了頓,又道:“您要是有空,順帶指導指導我這女兒便更好了。”

“好啊,那我就嚐嚐您夫人的手藝。”李暮今天左右是沒有什麼大事,索性便答應下來。

……

離晚上吃飯的時間還早,李暮待着也是帶着,想起上次來去雷達研究所看到的冰河,突然起了興趣,問陳夏興借了魚竿去附近釣魚。

冬天河水冰封,廢了老大的力氣,他才鑽出一個窟窿,然後便拿着從陳夏興辦公室順手拿來的小板凳坐下。

看得一旁被陳夏興和米勝華喊過來陪同的米巧一愣一愣的。

她沒力氣鑿出窟窿,猶豫了一番,還是把勾放下。

就在這時,李暮笑吟吟地開口道:

“怎麼,纔多久沒見就忘了我這個朋友了。”

“在你爸和陳夏興面前你叫我李顧問我不挑你的理。”

“但現在就我們兩個人了,你要是再叫客氣,那就是不拿我當朋友了。”

“我只是怕釣得太多,把你比下去而已。”米巧聞言,頓時一瞪眼,恢復了以前的樣子,手裡的魚鉤也利索地丟進了冰窟窿裡。

李暮調侃道:“小姑娘年紀不大口氣挺大,那我們今天便來比比,看誰釣得更多。”

……

結果自然是米巧輸了。

明明是一個冰窟窿,但那魚就像是躲着他的杆子一樣。

李暮一條條地往上釣,她這邊忙活了一下午啥都沒撈着。

晚上吃飯的時候,一筷子一筷子地往魚身上戳,跟有仇似的,看得李暮和米勝華陳夏興三人不禁莞爾。

……

吃完飯後。

關建民開着車早早地等在了門外,李暮和陳夏興等人又打了個招呼,便坐車離開。

看見他現在居然有專車接送,三人又是一陣在“嘖嘖~”稱奇,對李暮研究的東西更加好奇。

不過好奇歸好奇,他們心裡還是有分寸,只要國家不公佈,絕不會打聽。

……

回到家中。

李暮在沙發上躺了一會兒,閉目養神片刻後,旋即來到書房繼續工作。

先整理一下目前的重要的事項。

03型計算機和01型個人計算機這些研究可以先放一放,目前最着急的,還是要先把半導體行業標準制定出來。

他雖然能夠拿出後世的行業標準資料,但上面肯定還要開大會討論。

這個標準對於後世適用,對於現在很難說。

需要要修改是肯定的,李暮也做好了這個準備。

繼續一邊完善的同時,他一邊思考着下一步要做什麼產品來創造外匯。

半導體照相機是一部好棋,但需要的研製週期和空氣炸鍋、電視遊戲機等產品比起來太長了。

夏國需要一些能夠在短期內獲取巨大經濟效益的產品項目,半導體集團也需要新的利潤增長來源來支撐全國的產業佈局。

“家電是最簡單的,不過能做的恐怕不多了,實在不行就搞個熱得快?”李暮想了半天,終於找到一個。

國內熱得快的使用可以追溯到80年代和90年代,是一種常用的燒水工具。

最早的熱得快是直接放進暖壺裡對誰進行加熱,和後世已經成熟的產品還是有比較大的區別的。

不過直到21世紀初的時候,國內纔有人申請了新型熱得快的專利。

“技術含量倒是挺低的,製造起來也不難,可以作爲一個選項,唯一的問題是不太適合現在的國情,只能考慮向周邊國家出口,OM也不太需要這東西。”李暮沒有考慮太久,便將熱得快加入產品研發的列表。

當然,一個肯定是不夠。

“下一個……要不整個打印機?”李暮看着聊天頁面上的資料,目光微微亮起。

打印機,也屬於計算機處理信息的設備,可以便捷地打印計算機輸出的信息。

搞出來的話,以後使用超算計算出結果後,就可以直接輸出在紙上,用不着在用筆慢慢記錄,能夠節省大量的時間。

353.第353章 軍工合飛廠236.第236章 這,這是能寫進教材裡的嗎?259.第259章 反坦克D彈車第492章 氫彈188.第188章 第187 當之無愧的半導體和計算技術第一人323.第323章 總設計師還是要你這個‘河圖’來當353.第353章 軍工合飛廠第78章 李暮最近怎麼樣?144.第144章 我靈感爆發,搞出幾百頁後續設計很合理吧?113.第113章 讓咱們農業領域大地震365.第365章 京都諸校榮譽教授第69章 知識的力量而已第87章 上架感言第461章 一個C而已290.第290章 老師錢五師的感慨第442章 潛艇測試第430章 電影工業的起步308.第308章 對李暮的名位顧慮105.第105章 驚喜的西北基地!272.第272章 加肉菜,加八個硬肉菜!344.第344章 大蘑菇最後一塊碎片117.第117章 C語言李暮語?348.第348章 究竟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298.第298章 工業母機339.第339章 要把老大哥和M帝先當冤大頭245.第245章 爲李暮重啓最高獎266.第266章 西斯科飛行器實驗室342.第342章 在石油化工方面想想辦法第61章 我不是悶,只是愛學習!254.第254章 那不巧了嗎?我剛優化了一遍計劃書391.第391章 農學院講話第63章 出圖!上科技!(求追讀)263.第263章 吳有望眼珠子都瞪了出來124.第124章 大學生生產建設活動350.第350章 卸磨殺驢,卸磨殺驢啊!第488章 第一屆春晚第398章 他手上的研究,每一個都和高空臺一樣重要346.第346章 80第2章 李暮,你覺得戰鬥機應該怎麼改進?第442章 潛艇測試第400章 奉天重型機械廠第442章 潛艇測試246.第246章 局域網設想385.第385章 資源 資源 還是資源243.第243章 北方來使260.第260章 教材編纂完成!第52章 又給了我一個大驚喜啊!339.第339章 要把老大哥和M帝先當冤大頭178.第178章 淘汰的賣給他們,我們一點都不虧140.第140章 白雲石的二步煅燒第440章 雙渦管渦輪設計第12章 夜半女人哭188.第188章 第187 當之無愧的半導體和計算技術第一人第60章 能考成這樣!發燒燒糊塗了?266.第266章 西斯科飛行器實驗室207.第207章 再次做出了突破性成果!第83章 五道口辦了,我京工院也要辦!第446章 決不能讓這樣的事,再次重演!390.第390章 阿斯克要到夏國第444章 海軍將領們對李暮的垂涎269.第269章 UH60黑鷹直升機發動機314.第314章 快把你記的東西都擦掉啊喂!297.第297章 專列181.第181章 再也不會有火力不足的問題!112.第112章 李暮,你太強了!第46章 身正不怕影子斜【有重要說明】335.第335章 上級領導請吃飯第61章 我不是悶,只是愛學習!85.第85章 請您務必不要再提這件事!322.第322章 現在可是大人物了213.第213章 計算機仿真平臺368.第368章 激波管研究組組長於洪如第83章 五道口辦了,我京工院也要辦!第484章 泥水平衡第420章 根本不是謠言,就是真的第76章 傑出的後起之秀(求追讀)150.第150章 全國交流大會!355.第355章 萬噸壓機成功第436章 速通三哥的後續影響第82章 我們三個人一起打幾把怎麼樣?128.第128章 全身長滿了肝,也得累死247.第247章 不該打聽的別瞎打聽第410章 上級領導指示362.第362章 增產了足足3成第442章 潛艇測試第496章 一臺500W刀330.第330章 在衆學界大佬中站C位109.第109章 不是改良蚊香嗎?怎麼成農藥了?269.第269章 UH60黑鷹直升機發動機115.第115章 一個圖案也能文化輸出(500月票加更)第49章 單晶爐研製成功!369.第369章 難掩興奮的錢五師165.第165章 錢教授課堂的科技設想第91章 再採購他們的家電,我就是蠢驢!(求訂閱)第429章 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第49章 單晶爐研製成功!334.第334章 掃描隧道顯微鏡340.第340章 讓老大哥看起來更強,它還得感激咱們呢300.第300章 讓給chuan大,簡直虧到姥姥家了第403章 設計圖就這麼水靈靈地拿出來了?
353.第353章 軍工合飛廠236.第236章 這,這是能寫進教材裡的嗎?259.第259章 反坦克D彈車第492章 氫彈188.第188章 第187 當之無愧的半導體和計算技術第一人323.第323章 總設計師還是要你這個‘河圖’來當353.第353章 軍工合飛廠第78章 李暮最近怎麼樣?144.第144章 我靈感爆發,搞出幾百頁後續設計很合理吧?113.第113章 讓咱們農業領域大地震365.第365章 京都諸校榮譽教授第69章 知識的力量而已第87章 上架感言第461章 一個C而已290.第290章 老師錢五師的感慨第442章 潛艇測試第430章 電影工業的起步308.第308章 對李暮的名位顧慮105.第105章 驚喜的西北基地!272.第272章 加肉菜,加八個硬肉菜!344.第344章 大蘑菇最後一塊碎片117.第117章 C語言李暮語?348.第348章 究竟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298.第298章 工業母機339.第339章 要把老大哥和M帝先當冤大頭245.第245章 爲李暮重啓最高獎266.第266章 西斯科飛行器實驗室342.第342章 在石油化工方面想想辦法第61章 我不是悶,只是愛學習!254.第254章 那不巧了嗎?我剛優化了一遍計劃書391.第391章 農學院講話第63章 出圖!上科技!(求追讀)263.第263章 吳有望眼珠子都瞪了出來124.第124章 大學生生產建設活動350.第350章 卸磨殺驢,卸磨殺驢啊!第488章 第一屆春晚第398章 他手上的研究,每一個都和高空臺一樣重要346.第346章 80第2章 李暮,你覺得戰鬥機應該怎麼改進?第442章 潛艇測試第400章 奉天重型機械廠第442章 潛艇測試246.第246章 局域網設想385.第385章 資源 資源 還是資源243.第243章 北方來使260.第260章 教材編纂完成!第52章 又給了我一個大驚喜啊!339.第339章 要把老大哥和M帝先當冤大頭178.第178章 淘汰的賣給他們,我們一點都不虧140.第140章 白雲石的二步煅燒第440章 雙渦管渦輪設計第12章 夜半女人哭188.第188章 第187 當之無愧的半導體和計算技術第一人第60章 能考成這樣!發燒燒糊塗了?266.第266章 西斯科飛行器實驗室207.第207章 再次做出了突破性成果!第83章 五道口辦了,我京工院也要辦!第446章 決不能讓這樣的事,再次重演!390.第390章 阿斯克要到夏國第444章 海軍將領們對李暮的垂涎269.第269章 UH60黑鷹直升機發動機314.第314章 快把你記的東西都擦掉啊喂!297.第297章 專列181.第181章 再也不會有火力不足的問題!112.第112章 李暮,你太強了!第46章 身正不怕影子斜【有重要說明】335.第335章 上級領導請吃飯第61章 我不是悶,只是愛學習!85.第85章 請您務必不要再提這件事!322.第322章 現在可是大人物了213.第213章 計算機仿真平臺368.第368章 激波管研究組組長於洪如第83章 五道口辦了,我京工院也要辦!第484章 泥水平衡第420章 根本不是謠言,就是真的第76章 傑出的後起之秀(求追讀)150.第150章 全國交流大會!355.第355章 萬噸壓機成功第436章 速通三哥的後續影響第82章 我們三個人一起打幾把怎麼樣?128.第128章 全身長滿了肝,也得累死247.第247章 不該打聽的別瞎打聽第410章 上級領導指示362.第362章 增產了足足3成第442章 潛艇測試第496章 一臺500W刀330.第330章 在衆學界大佬中站C位109.第109章 不是改良蚊香嗎?怎麼成農藥了?269.第269章 UH60黑鷹直升機發動機115.第115章 一個圖案也能文化輸出(500月票加更)第49章 單晶爐研製成功!369.第369章 難掩興奮的錢五師165.第165章 錢教授課堂的科技設想第91章 再採購他們的家電,我就是蠢驢!(求訂閱)第429章 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第49章 單晶爐研製成功!334.第334章 掃描隧道顯微鏡340.第340章 讓老大哥看起來更強,它還得感激咱們呢300.第300章 讓給chuan大,簡直虧到姥姥家了第403章 設計圖就這麼水靈靈地拿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