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不是不幹了,是幹好了

“好消息?”李暮看了看笑得一臉開心的郭默。

又看了看坐在旁邊的丁修巡。

沉吟片刻,他試探着問道:

“難道是我們海軍最近有針對運輸大隊長的行動?”

李暮的話音剛落。

一旁的丁修巡便哈哈笑道:

“我就說他能猜到的吧,郭院長,您的那盒茶葉後面可就歸我了啊!”

“行行,歸你。”郭默心疼地擺了擺手,無奈道:“奇了怪了,怎麼一下就猜出來了。”

“您都把丁廠長留下來了,我還能猜不着嗎。”李暮哭笑不得道。

不過笑過之後。

他又不免產生了一絲擔憂,道:

“郭院長,我建議這個計劃還是要再緩一緩爲好,最好等到新聲吶的出來後再進行。”

運輸大隊長那邊倒是好對付。

可一旦動手,保不齊M帝會橫插一手。

雖說他對磁流體推進器有信心。

但事關戰士們的生命,他還是希望更慎重一些。

“瞧我,都忘了說了。033A型潛艇上可是配備了最新的消聲瓦和消聲塗料,再加上磁流體推進器,肯定沒問題的。”郭默道。

雖說只是初步成功,消聲瓦和消聲塗料的效果還有提升的空間。

但上面一致認爲,可以實施計劃。

沒辦法。

不給運輸大隊長一點顏色看看,他們還真以爲夏國的近海是他們可以隨意出入的後花園。

而且他們也不是毫無根據。

郭默繼續道:

“運輸大隊長那邊主要是M帝援助的淡水鯉級潛艇和海獅號潛艇。”

“這兩款潛艇,都已經普遍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

“我們的033A型潛艇,在技術上和實戰上,都具備更大的優勢。只要速戰速決,就能斬獲巨大的戰果。”

他理解李暮的顧慮。

但上面也確實經過通盤的考慮。

除了震懾肆無忌憚地入侵他們領海的國外艦隊外。

還有就是要向西方世界展示他們的現在的實力。

夏國在這段時間有些過於耀眼了。

如果不展示出強大的武力。

只會讓人西方國家覺得軟弱可欺。

“您說得或許有道理,不過我還是堅持我的意見,希望您能爲我給上面轉達。”李暮仍舊道。

他理解上面的想法。

也知道,打仗嘛,哪有不死人的。

可一個人的生命,也是生命。

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他希望能夠儘量減少不必要的犧牲。

想到這裡。

他繼續道:

“這樣,給我5天的時間,我搞一個新型聲吶出來。”

潛艇作戰。

誰先發現對手,往往能夠佔據先機。

雖說即便發現了M帝的潛艇,他們可能也打不過。

但至少能夠做到提前發現,避免發生戰鬥。

“5天?”一旁的丁修巡忍不住瞪大了眼睛。

他甚至懷疑自己耳朵出了問題。

都不敢相信,聽到的這個時間是真的。

5天的時間搞出一個新型聲吶,簡直太瘋狂了!

郭默也是不敢置信,道:

“你真的沒有說錯,是5天,不是5周?”

“我本來想先把靠岸聲吶陣列搞出來,不過既然上面有宣揚國威的想法,那麼先搞一個新型聲吶問題也不大。”李暮解釋道。

主動出擊,在他看來並不是特別明智的選擇。

畢竟在原來的歷史上,夏國就是靠着長時間平穩地發育,才一步一步強大起來。

如今隨着他的到來,已經改變了許多東西。

至少在這一點上,他不希望有太大的變化。

當然,說到底還是拳頭不夠大。

只有等到威龍-1戰鬥機造出來,他們才真正具有說話的底氣。

“既然如此,我會跟上面彙報,然後讓雷達研究所全力支持你的研究!”郭默當機立斷道。

針對運輸大隊長一方的軍事行動箭在弦上。

他們必須爭分奪秒。

才能夠趕在行動之前,將新型聲吶搞出來。

這還不夠。

新型聲吶總要經過測試,才能夠放心地使用。

哪怕他們相信李暮,也不能省略步驟。

所以留給他們的時間,甚至可能不到半個月。

……

在決定了方向之後。

李暮很快跟郭默和丁修巡兩人告辭,然後來到國科院那間他的辦公室內。

坐在辦公桌前。

他拿出紙筆,開始整理資料。

要在5天內完成研製。

那麼整個方案,就不能出一點差錯。

甚至必須做到拿過去就能開始試製的程度。

“先選擇目標吧。”李暮深吸一口氣,先讓自己冷靜下來。

急歸急。

卻不能出差錯。

否則就是在拿戰士們的生命開玩笑。

M帝現在最先進的潛艇聲吶,是AN/BQQ-2聲吶,探測距離能夠達到數十公里甚至更遠。

想要對付它。

所需要的新型聲吶,至少需要超過百公里的探測範圍。

打開聊天頁面。

翻找了半個多小時後。

李暮總算找到了目標:

“H/SQ2-262型聲吶,這個不錯。”

這是一款夏國在80年代搞出的聲吶。

探測距離超過100公里,優於AN/BQQ-2聲吶的探測範圍。

而且其本身不僅適用於常規潛艇,也同樣適用原子能潛艇。

雖說技術上可能沒有那麼先進。

但足夠滿足夏國當下的需求。

想到這裡,李暮當即開始動筆。

……

晚上10點左右。

李暮仍在辦公室內奮筆疾書。

看到這一幕。

等候在門外的關建民和趙參軍已經有些按捺不住。

不過就在兩人想要上前提醒時。

卻又被郭默攔了下來,道:

“這種時候,千萬不能打擾他!”

“5天,5天搞出一個新型聲吶!”

“再過一個小時,要是他還沒有結束,我親自去叫他!”

他雖然也擔心李暮的身體。

但更知道,現在對於其而言,什麼纔是最重要的。

“郭院長,那要是他這5天都不眠不休地研究怎麼辦?我們也不攔嗎?”關建民焦急道。

自從被上面的領導提醒多次之後。

他已經很少見到李暮這樣工作過。

一旁的趙參軍沒有說話,只是看着李暮的方向,目光之中滿是敬佩。

作爲朋友,他希望李暮不要這麼拼命。

可作爲軍人,他更希望夏國能夠有這個新型聲吶,避免在戰爭中有更多的戰友犧牲。

“攔是當然要攔的,嗨,算了,我再去和上面說說。”郭默嘆了一口氣,轉身便走。

勸不了李暮。

就只能去說服上面了。

看現在的狀況,他覺得後者可能要更容易一些。

就在他轉身準備離開的時候。

忽然。

李暮的辦公室內傳出“刺啦~”的一聲椅子拖動聲。

聽到動靜。

站在門外的郭默、關建民和趙參軍三人立刻不約而同地投去目光。

只見李暮忽然從座位上站起,拿着一迭兩指厚的稿紙,快速地翻閱着。

看到這一幕。

他們不約而同地屏住了呼吸,不敢有絲毫地打擾。

即便是有人經過,也被他們趕緊叫住,避免影響到李暮。

……

過了大概10分鐘。

李暮終於翻完了最後一頁稿紙,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正準備帶着方案去找郭默。

便聽到外面傳來一陣吵鬧聲。

七八個人一下子從他的辦公室外擠了進來。

除了郭默、關建民和趙參軍外。

還有許久不見的唐燕捷和王石存。

不過不待他們兩人說話。

郭默便快步走上前,滿臉嚴肅地批評道:

“你啊你,又犯了以前的毛病是不是?”

“絕對不能有下次了,明白嗎?”

“要是再這樣,就算新型雷達的事情非常着急,我也要罰你休息!”

他的語氣十分嚴厲。

聞言,李暮笑道:

“放心吧,就今天,之後不會了。”

“真的,這麼聽話?這就不幹了?”郭默瞬間露出狐疑的表情。

畢竟以前他說這話。

兩人肯定要掰扯一番,李暮沒理都要說成有理。

這次佔了理,竟然就這麼乖乖點頭了?

李暮笑道:

“不是不幹了,是幹好了。”

“哦,是這樣……?”郭默一下子還沒反應過來。

直到仔細回想這話,忽然發現不對。

幹好了?

不是,正常人一個下午連個思路都未必找得到吧!

即便已經對李暮的能力和天賦有所認識。

郭默依舊難掩震驚,道:

“你是說你一個下午,就搞出了一個新型聲吶?”

衆人聽到郭默的話,也是一下子全都安靜下來。

他們看向李暮,目光之中充滿着不可思議。

一個下午。

就搞出了個新型聲吶?

這聽起來簡直和謠傳中老大哥掌握了外星科技一樣離譜。

“不能說完全沒有問題,但值得一試。”李暮揉了揉發脹的眉心,道。

長時間高強度的工作,對他來說消耗還是很大的。

要將80年代的聲吶提前搞出來。

所需要考慮的東西,非常之多,這200多頁的稿紙也才堪堪勉強講清楚而已。

郭默看着神色疲倦的李暮,當即道:

“好,我先去去和上面彙報。”

“然後這份方案會被火速送到雷達研究所。”

“不過你要答應我,現在馬上回去休息。”

一個下午。

不,準確來說,甚至只有6個小時左右的時間。

便完成了新型聲吶的方案。

這其中要耗費多少的心力,光是想想都讓人覺得可怕。

“我沒事,其實方案的多數內容,我之前已經有了眉目,只是還沒來得及整理而已。”李暮道。

他也知道這次有點過火。

不過也不是沒辦法找理由。

畢竟靠岸聲吶陣列系統的研製計劃,早就已經被他提了出來。

郭默好笑道:

“你就是說破天,今晚也得先回去休息。”

他說完之後。

一旁的關建民和趙參軍,也跟着勸李暮先休息一晚再說。

見到衆人都開口勸自己。

李暮也沒辦法再繼續堅持,只好無奈地點頭答應回家休息。

……

次日早。

洗漱鍛鍊完後。

李暮便坐着車,直接前往雷達研究所。

到了地方。

他便直接找到所長彭時錄。

後者眼神滿是血絲,一看就知道是熬了一整宿。

不過即便如此,其眼中依舊滿是興奮。

看到李暮過來,高興道:

“郭院長給我說的時候,我還以爲他是在拿我涮着玩呢,沒想到你竟然真的用這麼短的時間,就搞出了新型聲吶!”

“只是無奈之舉罷了。”李暮搖頭道。

如果不是上面的計劃。

他本來並不打算那麼快搞新型聲吶。

聞言,彭時錄拍了拍他的肩膀,道:

“有了這個新型聲吶,相信我們的戰士們,肯定能夠順利地打敗敵人!”

昨天郭默將方案送來後。

在要求雷達研究所上下竭盡全力研製出新型聲吶的同時。

也告知了他事情的始末。

“不說這些,彭所長,你們看過方案之後,有遇到什麼困難嗎?”李暮道。

既然改變不了上面的決定。

那麼他所能做的,就是儘快將新型聲吶拿出來。

只有如此,才能夠在計劃實施時,多上一層保障。

彭時錄笑道:

“說實話,困難肯定是有的。”

“要不是你,我們恐怕連聲學理論研究這一塊都未必能突破。”

“不過現在,大家對於你的方案給予了高度地認可。除了時間之外,沒有任何問題!”

他的語氣中充滿着信心。

昨晚整個雷達研究所的專家教授,點燈鏖戰了一宿,完全驗證了方案的可行性。

剩下的,只有“埋頭苦幹”四個字。

“僅僅是吃透理論還不夠,還要儘快開始試驗才行。”李暮微微頷首,道。

他並不懷疑雷達研究所裡的研究人員們的能力。

只不過這一項任務,確實非常之重。

必須爭分奪秒,才能夠在計劃實施之前,將新型聲吶拿出來。

彭時錄點頭道:

“那好,我們這就開始吧。”

說着,他便準備帶着李暮前往實驗室。

不過剛走出兩步。

似是又想起了什麼,又趕忙道:

“對了,上面說要你注意休息時間……”

“您覺得您以現在這個狀態和我說合適嗎?”李暮看着滿眼疲倦的彭時錄,好笑道。

聞言,彭時錄臉上閃過一絲尷尬。

但很快,他又嚴肅起來,道:

“行,那我就以身作則。”

“將你送到實驗室,我就去休息。”

“你也別想求情,沒用。”

話音剛落,彭時錄人已經走了出去,不給李暮半點開口的機會。

……

隨後,兩人來到實驗室。

剛剛走到門口。

便聽見了裡面傳來一道道驚呼之聲。

聽到這聲音。

李暮疑惑地看向一旁的彭時錄。

後者當即解釋道:

“應該是聲學研究所的王德昭王所長帶着人到了。”

“他是咱們國內著名的物理學家和聲學家,對國家的水聲學和聲吶技術都有着重要貢獻。”

“本來是準備過段時間再叫他們過來幫忙搞靠岸聲吶陣列系統的,沒想到因爲新型聲吶的事提前了。”

彭時錄一邊說着,一邊帶着李暮走進實驗室。

兩人出現在門口的瞬間。

便被人發現,大聲道:

“是李顧問,李顧問來了!”

聲音剛落。

原本正在驚歎新型聲吶方案的王德昭等人,立刻回過頭,看向李暮,道:

“您就是李顧問吧,久仰了!”

“王德昭所長,您好!”李暮伸出手,和麪前60多歲的小老頭握了握。

別看對方年紀大。

卻是夏國水聲學的奠基人之一。

王德昭上下打量了李暮好幾眼,才繼續道:

“難以置信啊,您說都是一個腦袋,爲什麼您能一個下午就把新型聲吶搞出來?”

“而且其中涉及到的聲學理論創新,完全超越了我們國家,甚至是世界先進水平!”

“如果不是現在時機不合適,我甚至更想先向您請教學術方面的問題,而不是做研究!”

他的語氣中滿是欽佩。

夏國的聲學理論,基本是以依靠老大哥才勉強跟上世界發展的步伐。

具體到聲吶上,更是如此。

至今他們主要使用的聲吶,都還是仿製的老大哥的設備。

比如,仍舊採用簡單的聲波傳播模型,對聲波在水中的傳播特性理解有限。

也缺少在複雜海洋環境下對聲波傳播影響的深入研究。

再比如,依賴濾波器和放大器,模擬信號處理技術過於簡單,難以有效分離目標信號和環境噪音。

這些問題有大有小,有難有易。

但想要去一一攻克,沒個三四年的功夫,很難看到希望。

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在李暮給出的方案中,對此有着相當詳細地闡述。

不客氣的說,這一下直接填補了國內聲學領域至少10年的空白。

“只是我的淺見而已,在聲學方面,我更多地還是停留在理論層面上,缺少和實踐的結合。”李暮道。

在面對王德昭這種聲學大佬的時候。

該謙虛還是要謙虛一下的。

畢竟要他搞理論沒問題,實踐卻還是差了不少。

王德昭笑道:

“這算是什麼問題,我,還有馬教授、應教授和張教授他們,都認爲您的理論沒有任何紕漏之處。”

隨着他的話音落下。

從聲學研究所來的3個教授,也走上前來,向李暮自我介紹。

馬大有,夏國著名聲學家。

應重福,超聲學專家。

張仁合,水聲學專家。

“各位教授,你們好。”李暮一一上前和3人握手。

在互相認識過後。

他也不含糊,當即道:

“王所長,時間緊迫,國家急需這個新型聲吶,所以客套的話我就不多說了。”

“爲了用最快的速度完成新型聲吶的研製,必須儘快展開攻關。”

“如果您,還有大家已經準備好了的話,我們現在就立刻開始吧!”

李暮的話很簡單。

卻是最好的動員。

國家需要。

當這個四個字出現的時候,勝過任何文字的動員演講。

當然,還有更進一步的“D和人民考驗我們的時候到了”。

不過李暮覺得,還沒有到這個地步。

要是這說出口,怕是衆人都得拼命!

王德昭等人也不含糊,立刻齊聲道:

“是!”

……

緊接着。

在李暮的帶領下,新型聲吶的研製工作立刻展開。

首先,是任務的劃分,也就是分組。

由王德昭負責升學理論與基礎研究組。

他們的任務,是研究水下聲波傳播理論,建立聲吶性能的數學模型。

彭時錄負責聲吶硬件研製組,研究的是聲吶系統的核心硬件。

包括聲波發射器、接收器、基陣等。

海洋環境與試驗組由應重福負責。研究海洋海景對聲吶性能的影響,並負責海上試驗。

最後剩下的信號處理與電子技術組、系統工程與集成組。

則由李暮一肩挑之。

這方面他有着天然的優勢,沒有任何人可以取代。

……

會議室內。

待衆人陸續入座之後。

李暮拿起一塊小黑板,道:

“先來說一說我們需要攻克的4項關鍵技術。”

“首先,是低頻聲波技術。”

“採用低頻聲波,它在水中的傳播損耗較小,頻率範圍可能爲數百赫茲至數千赫茲……”

他先從低頻聲波技術講起。

然後再一步步進行闡述。

數字化信號處理、多基陣設計和抗干擾技術。

就在他剛剛說完的時候。

下面的王德昭飛快地舉手提問,道:

“李顧問,低頻聲波的發射與接收、信號傳播與衰減、環境噪聲干擾,以及數字化信號處理等等,都有很大的難點吧。”

低頻聲波的發射,需要大功率的發射器和高靈敏度接收器。

而且它雖然傳播距離遠,但在複雜的海洋環境中,仍會受到衰減和多徑效應的影響。

海水溫度、鹽度、眼裡等環境因素,都會顯著地影響聲波的傳播特性。

李暮答道:

“信號發射和接收方面,可以採用新型壓電材料研製高效能、低損耗的聲波發射器。”接收器則使用信號放大技術,提升接收性能。”

“信號的傳播與衰減,則要利用計算機來建立青雀的海洋聲場模型。”

“我會開發自適應信號處理算法,補償聲波傳播中的衰減和多徑效應。主語環境干擾噪音……”

他的語速不算快。

可下面一衆聲學研究所的專家教授們,還是不免一陣手忙腳亂。

這些內容,他們一時間很難直接消化掉。

畢竟無論是新型壓電材料,還是先進的信號發達技術等等。

對於他們來說都是新的知識和內容。

雷達研究所這邊的專家和教授們倒是早有準備,乾脆地就沒人試着去理解,而是先將內容記下來再說。

不過很快。

他們就發現有些不對。

李暮以前說完,會給他們一點思考的時間。

這次在解決了王德昭提出的幾個問題之後。

又緊接着補充了3點,道:

“低頻聲吶系統通常需要集成多種基陣,所以需要我們開發多基陣數據融合算法,實現對目標的精確定位和追蹤。”

238.第238章 我和你說個好笑的事第431章 戰爭爆發150.第150章 全國交流大會!119.第119章 程控數字交換機,世界級成果!310.第310章 你可以不要,但國家不能不給第494章 01型太落後了,至少也要02型386.第386章 電影工業的設想331.第331章 第一位博士畢業生第79章 聽到了吧,不會落下你的288.第288章 42馬赫,一看一個不吱聲292.第292章 科技發展的根本目的是爲了造福人民第403章 設計圖就這麼水靈靈地拿出來了?267.第267章 腳步慢不下來322.第322章 現在可是大人物了214.第214章 國內應用物理領域的巔峰論劍第44章 誰給你們動手的權利?155.第155章 李暮,這可又到了你發揮的時候了321.第321章 1v19戰績可查124.第124章 大學生生產建設活動281.第281章 我不過是想和年輕人多交流一下而已啊第484章 泥水平衡158.第158章 火力全開258.第258章 原來是你小子告的黑狀第16章 該死的學霸!315.第315章 速通阿三計劃(恢復每天8K)179.第179章 擔任總設計師兼總顧問第60章 能考成這樣!發燒燒糊塗了?114.第114章 你以爲他只在農業上有天賦?297.第297章 專列第5章 這是什麼地獄難度的穿越?189.第189章 究竟是誰主導的研究4.第4章 咦,他怎麼在禮堂門口?304.第304章 軟件工程之父(附作者說)144.第144章 我靈感爆發,搞出幾百頁後續設計很合理吧?333.第333章 自家所長以前不是這樣的人啊216.第216章 現在 立刻 馬上建廠!209.第209章 婚禮現場第21章 王婭:這是實驗室製備方案?140.第140章 白雲石的二步煅燒360.第360章 商用大馬力柴油發動機研發成功354.第354章 第二代超算測試!!192.第192章 這個講座,是非你不可296.第296章 必要的話,給毛子講解一下游戲的製作流程361.第361章 高空臺380.第380章 往吃飽 吃好過渡22.第22章 肝上長了個人第88章 希望大家不要拆穿李暮(4K求訂閱)296.第296章 必要的話,給毛子講解一下游戲的製作流程366.第366章 這是好事啊,要不要我捐點?第71章 院長登門第62章 李暮就是成績好,運動不行(泣血求追讀)第48章 應該追上了班上的同學了!336.第336章 所長的位置由您來當208.第208章 李暮,新一代青年科學家中的發明大王378.第378章 商用貨車研發194.第194章 年少有爲,年少有爲啊!第405章 槍,響了第423章 你在哪兒,哪兒就是中心215.第215章 磁流體技術與傳統機械結構之爭285.第285章 他貪心,想都要第422章 世界第三強國第11章 呀,閻大爺,您車沒了164.第164章 各大高校摩拳擦掌開搶298.第298章 工業母機第11章 呀,閻大爺,您車沒了137.第137章 計算材料學!394.第394章 蓉城新戰鬥機項目第83章 五道口辦了,我京工院也要辦!第34章 再厲害也只是大二而已289.第289章 32數控銑牀154.第154章 拿那幫外國人當冤大頭喲!(爆更)第44章 誰給你們動手的權利?第454章 又是一款戰略重器143.第143章 “國寶”李暮358.第358章 工業品出口狀況384.第384章 採礦設備的研發105.第105章 驚喜的西北基地!290.第290章 老師錢五師的感慨163.第163章 恭喜你李暮!265.第265章 誰見了你不得尊稱一聲李顧問366.第366章 這是好事啊,要不要我捐點?第411章 這不都是因爲您嘛?155.第155章 李暮,這可又到了你發揮的時候了135.第135章 我這研究都火燒眉毛了第475章 不是不幹了,是幹好了106.第106章 李暮,國家需要你!241.第241章 一念通則天地寬338.第338章 李暮的個人團隊第432章 慶功宴239.第239章 機載多普勒雷達?第87章 上架感言第36章 空氣炸鍋初登場!198.第198章 反浮選冷結晶工藝,成功!第445章 潛射D彈第481章 您這是站着說話不腰疼第429章 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358.第358章 工業品出口狀況158.第158章 火力全開第14章 他厲害我知道,但怎麼會這麼厲害?第426章 兩大未來院士
238.第238章 我和你說個好笑的事第431章 戰爭爆發150.第150章 全國交流大會!119.第119章 程控數字交換機,世界級成果!310.第310章 你可以不要,但國家不能不給第494章 01型太落後了,至少也要02型386.第386章 電影工業的設想331.第331章 第一位博士畢業生第79章 聽到了吧,不會落下你的288.第288章 42馬赫,一看一個不吱聲292.第292章 科技發展的根本目的是爲了造福人民第403章 設計圖就這麼水靈靈地拿出來了?267.第267章 腳步慢不下來322.第322章 現在可是大人物了214.第214章 國內應用物理領域的巔峰論劍第44章 誰給你們動手的權利?155.第155章 李暮,這可又到了你發揮的時候了321.第321章 1v19戰績可查124.第124章 大學生生產建設活動281.第281章 我不過是想和年輕人多交流一下而已啊第484章 泥水平衡158.第158章 火力全開258.第258章 原來是你小子告的黑狀第16章 該死的學霸!315.第315章 速通阿三計劃(恢復每天8K)179.第179章 擔任總設計師兼總顧問第60章 能考成這樣!發燒燒糊塗了?114.第114章 你以爲他只在農業上有天賦?297.第297章 專列第5章 這是什麼地獄難度的穿越?189.第189章 究竟是誰主導的研究4.第4章 咦,他怎麼在禮堂門口?304.第304章 軟件工程之父(附作者說)144.第144章 我靈感爆發,搞出幾百頁後續設計很合理吧?333.第333章 自家所長以前不是這樣的人啊216.第216章 現在 立刻 馬上建廠!209.第209章 婚禮現場第21章 王婭:這是實驗室製備方案?140.第140章 白雲石的二步煅燒360.第360章 商用大馬力柴油發動機研發成功354.第354章 第二代超算測試!!192.第192章 這個講座,是非你不可296.第296章 必要的話,給毛子講解一下游戲的製作流程361.第361章 高空臺380.第380章 往吃飽 吃好過渡22.第22章 肝上長了個人第88章 希望大家不要拆穿李暮(4K求訂閱)296.第296章 必要的話,給毛子講解一下游戲的製作流程366.第366章 這是好事啊,要不要我捐點?第71章 院長登門第62章 李暮就是成績好,運動不行(泣血求追讀)第48章 應該追上了班上的同學了!336.第336章 所長的位置由您來當208.第208章 李暮,新一代青年科學家中的發明大王378.第378章 商用貨車研發194.第194章 年少有爲,年少有爲啊!第405章 槍,響了第423章 你在哪兒,哪兒就是中心215.第215章 磁流體技術與傳統機械結構之爭285.第285章 他貪心,想都要第422章 世界第三強國第11章 呀,閻大爺,您車沒了164.第164章 各大高校摩拳擦掌開搶298.第298章 工業母機第11章 呀,閻大爺,您車沒了137.第137章 計算材料學!394.第394章 蓉城新戰鬥機項目第83章 五道口辦了,我京工院也要辦!第34章 再厲害也只是大二而已289.第289章 32數控銑牀154.第154章 拿那幫外國人當冤大頭喲!(爆更)第44章 誰給你們動手的權利?第454章 又是一款戰略重器143.第143章 “國寶”李暮358.第358章 工業品出口狀況384.第384章 採礦設備的研發105.第105章 驚喜的西北基地!290.第290章 老師錢五師的感慨163.第163章 恭喜你李暮!265.第265章 誰見了你不得尊稱一聲李顧問366.第366章 這是好事啊,要不要我捐點?第411章 這不都是因爲您嘛?155.第155章 李暮,這可又到了你發揮的時候了135.第135章 我這研究都火燒眉毛了第475章 不是不幹了,是幹好了106.第106章 李暮,國家需要你!241.第241章 一念通則天地寬338.第338章 李暮的個人團隊第432章 慶功宴239.第239章 機載多普勒雷達?第87章 上架感言第36章 空氣炸鍋初登場!198.第198章 反浮選冷結晶工藝,成功!第445章 潛射D彈第481章 您這是站着說話不腰疼第429章 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358.第358章 工業品出口狀況158.第158章 火力全開第14章 他厲害我知道,但怎麼會這麼厲害?第426章 兩大未來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