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木幫

一進屋,顏輝一個踉蹌,差點摔在地上,因爲屋裡比外面矮了起碼20公分,屋裡雖然有燈,但是一點都不亮,白熾燈上面的黑油看着有一百年曆史。

整個草房都是泥土地,地面掃得還算乾淨,廚房這邊擺着掃帚和簸箕,簸箕裡面全是土。

顏輝似乎明白屋裡爲什麼會比外面矮了,這下降的20公分,應該是積年累月掃出去的。

除開廚房之外,這個房子裡有一條超級長的火炕,每隔幾米有個燒火的地方,所有地方都透着歲月的痕跡。

大爺進屋就開始生火,顏輝看到鍋裡是一大鍋大米,看着起碼夠30個人吃。

從炕上的情況來看,這裡確實住了有這麼多人。

這時候,顏輝發現一個問題,大爺蒸大米,沒放水。

顏輝陷入了沉思。

他家雖然窮,大米總是吃過的,從來沒見過不放水蒸大米的。

難不成這個地方還有這種做法?

這是炒米?

一時間,顏輝想到了當年越過邊境線的戰士們吃炒麪粉的場景,這是炒米?炒米還能這麼做嗎?

疑惑中,顏輝看了看關好的房門,確定黃狗進不來,這纔有勇氣質疑大爺:“大爺,你這是蒸米飯嗎?爲什麼不放水?”

“啊?”大爺慢騰騰地走過來,打開鍋蓋看了看,“要放,要放,我給忘了,嗯,忘了。”

顏輝差點暈倒,立刻問道:“水在哪裡?”

“缸。”大爺指了指三米外的水缸。

“那我放吧。”顏輝走了過去,發現水缸裡確實有水,飄着一個黑亮的瓢。

他往鍋裡倒了好幾瓢水,水沒過大米大概兩三釐米,這才停了下來,幫大爺生火。

這裡燒火的木材比較奢侈,有些拿到木材市場都可以二次加工,在這就這麼燒了。

顏輝引燃了木材,這就不用填火了,這木頭做熟兩鍋大米都綽綽有餘。

“就吃大米嗎?”顏輝的意思是用不用炒菜。

“還有這個。”大爺指了指旁邊的一個缸子。

顏輝走過去,打開一看,是一大缸發紅的辣白菜,有些刺鼻的氣味,但是看樣子還能吃。

工作異常簡單,顏輝這就準備離開了,他總不能一直被困在這。

他往外看了看狗,懂得狗對他的感官已經從“敵對”變成了“質疑”,這個時候出去,只要大爺不喊狗咬他,他是可以輕鬆離開的。

“你包裡是什麼?有信嗎?”大爺突然問道。

顏輝看着大爺的樣子,感覺此刻的大爺有些嚇人,目光直勾勾的。

他立刻拿出自己的包,展示上面的舊衣服:“我出門在外,這都是一些破衣服。”

大爺的眼神逐漸恢復正常,他並沒有深究的想法,默默點了點頭,轉身離開了廚房,去了屋裡。

“伯伯,沒什麼事我就先走了。”顏輝說了一句。

“你幫忙了,能有你一碗飯,一碗飯,吃了,一碗飯。”大爺轉身說道。

“謝謝伯伯,我出去看看,一會兒回來吃飯。”屋裡確實有點太壓抑了。

“別走遠,冷,別丟了。”大爺慢慢地說道,像是強調什麼。

顏輝確定這個時候安全,輕鬆地推開房門,往上邁了一步,到了院子裡。

狗看到顏輝,果然沒有任何的攻擊慾望,顏輝也不敢快跑,就是正常的腳步,逐漸離開了這裡。

走出去上百米,顏輝這才徹底鬆了一口氣,一個人在外面是真危險啊...

想到這裡,顏輝突然感覺有些爽,剛剛像是一次探險!

有些激動,顏輝這才發現自己已經到了山腳下,一會兒回去還得路過剛剛的地方。

不過他可以繞遠一點,這樣應該就不用擔心狗的問題。

天色已經有點暗了,顏輝看到了路邊的大樹上綁着一塊紅布,紅佈下面還有一個...

豬頭?

他是挺好奇,就過去看了看,發現這裡有明顯的祭拜痕跡。

閩南人是非常重視祭拜文化的,從小顏輝就懂得拜媽祖,這次來這邊,看到了這個祭臺一樣的東西,也是雙手合十拜了拜,總歸是沒毛病。

剛剛拜完,顏輝就聽到了遠處山上的聲音。

他擡頭往山上看,一匹馬拉着一大堆東西,正在從山上往下走,速度還不慢。

他視力不錯,遠遠地看到應該不止一幫人,後面還有人。

這應該是從山上下來的伐木工人了。

這些人肯定不會像剛剛的大爺那麼嚇人,這些人回來,顏輝也就徹底不用怕狗了,於是他準備在這看看,等着這些人下山他再回去。有這些人制約那些狗更安全一點。

馬下山很快,後面拉着巨大的雪橇,雪橇上面綁着兩根原木,直徑超過50公分,長度大概三四米。

顏輝在木材店幹過這麼久,一眼就能看出來,這兩截原木的重量起碼一噸多,如果不是下山、如果不是雪地,馬是根本拖不動的。

這看着很危險,顏輝立刻側身到了路旁,坐在砍伐後的木樁上看。

這個場景他可沒見過,作爲少年,他好奇心又重,當然想多看會兒。

馬車路過這個地方,地勢有點平緩,馬和雪橇的速度都變慢了。牽馬的人有兩位,其中一位看到顏輝,立刻過來喊道:“別坐木頭樁子!”

顏輝嚇了一跳,立刻站了起來,像個做錯事的孩子。

“你是誰?”剛剛喊話的人靠了過來。

這位也是個50多歲的伯伯,身材很高大,起碼有1米85左右。

“伯伯好,我是跟着長輩...”顏輝又重複了一下剛剛的說辭。

“怎麼跑這邊來了?”大伯一臉狐疑。

顏輝知道沒必要撒謊,就把剛剛的情況說了一下。

“哦哦哦,這麼回事,老王確實有些老糊塗了,”大伯確定了顏輝說的是真的,“要這麼說,我們還真得感謝你,不然這一鍋大米可算是廢了,難得吃個大米...”

“沒事沒事,我就是瞎轉轉,”顏輝露出了少年獨有的羞赧之色。

“總歸是幸虧了你,”大伯看了看身後,“我們的人都快下山了,這就一條道,我不在這堵着了,走吧,你跟我一起回去,你直接回林場就行。”

“嗯嗯。”

這匹馬拉着重物下山,到這裡已經是臨近終點,馬已經累的夠嗆,喘氣聲音很重。

這裡就接近平地,馬拖起來比較困難,這位大伯和另外一個隊友開始幫忙推,顏輝也不好意思閒着,上去搭了把手。

馬棚不是終點,林場纔是,顏輝正好也要往林場那邊走,過了草房那邊之後,顏輝也不好意思離開馬車獨自回去,就幫着忙,一起慢悠悠地回去。

這樣一來,顏輝就算是打工了。馬匹的主人,也就是這位高大的高伯伯自然是不好意思:“正好剛剛老王說留你吃飯,你要是沒地方吃飯,就跟我們一起吃吧,我們這的大米還不錯!”

“啊?不用,我回去吃就行。”

“你不瞭解老王這個人,”高伯伯說道,“他現在是腦子不太好,但是很認死理,他今天邀請你吃飯,是怕你凍着、餓着,你要是不去,他肯定特別擔心,甚至很久之後都會突然擔心。”

“王伯他,這是咋回事啊?”顏輝不由得問了一句。

“他啊...說來話長了。”

這故事,高伯想講,顏輝也想聽。既然四叔讓自己來了解木材的知識,那伐木工人是源頭中的源頭了。

一路也沒啥事,馬車平路走得也慢,高伯就給顏輝講了一下王伯的故事,這一聊,就扯遠了。

白山林場這邊,砍伐樹木最早可以追溯到洋務運動時期。後來日佔時期,有些區域小日子還修了森林鐵路。

這個林場沒有森林鐵路,據說其他有鐵路的山區,鐵路還在正常使用。

打跑了小日子,建國後,全國大建設需要木材,早期就來了很多人建設林場。高伯和很多人老家都是齊魯,在50年代都紛紛跑了過來,那時候過來就有國企編制。

很多齊魯人懷揣着夢想過來,大多數是爲了編制。但到了1962年,林場的人員就已經過剩了,就開始了一波“大裁員”。

有本事的、能調回去的都想辦法調回去了,沒本事的就有不少人就得走。當時也會給一筆錢,但是那會兒還是計劃經濟,給的錢聊勝於無。

王伯那個時候就想回去了,但是他在本地已經和一個本地姑娘快要訂婚了。

王伯當時年輕,實在是單純,他想着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現狀,多伐木就能讓領導覺得他應該留下。

於是,大家都下山的時候,他就躲了起來,想趁着其他人下山的功夫,單獨伐幾棵,顯示一下自己的努力。

可是下山後每天都要數人,當天他不在,大家就得搜山找。

王伯被找到的時候已經是下半夜了,人是找到了,但是已經凍得不省人事了。擡下山之後被救了過來,但精神不知道爲何就有了問題。 ωωω✿тTk án✿¢O

當時那個狀態,他完全沒辦法被遣返齊魯,關鍵問題是王伯的身份還挺特殊。王伯生於1935年,4歲那年,父母就被侵略者殺害了,是個孤兒。

他不到20歲就來了林場,到1962年的時候,王伯已經27歲了。

王伯沒辦法送回齊魯,領導也就只能留着他,讓他掃掃地、做做飯。

這些年,王伯做飯一直也沒啥大毛病,但隨着年齡增長,現在60歲了,智力已經進一步下滑了。

“哎,他這種智力問題,到底是真的還是裝的啊?”顏輝覺得非常可惜。

“我和老王認識大概有...”高伯掰着手指頭算了算,“起碼35年了。要我說,他一開始可能是裝的,他不裝傻肯定要被送回家鄉。但是他裝傻,人家女方怎麼也不能跟他,他這輩子...”

高伯也不知道該怎麼評價了。

聊完故事,馬已經拉着爬犁到了林場,開始卸原木。

路上,顏輝已經知道這個東西不叫雪橇,在本地叫爬犁。他還聽了不少當地的忌諱,這些伐木工人,他們叫“木幫”,木幫比較忌諱坐在砍伐後的木樁上,所以一開始高伯纔會喊他。

原木只有兩根,卸的速度很快,但是高伯要在這裡等一下木幫的其他人。

顏輝趁這個功夫,回了一趟住處附近,發現山哥的車沒回來,就決定跟着高伯去吃一頓大米。

王伯是捱過餓、受過凍的人,內心其實是善良的,王伯說了要給“幹了活的”顏輝一碗米吃,顏輝確實是過去吃比較好,不然真可能如高伯所說,給王伯留下新的心病。

當然了,在顏輝眼裡,幫忙蒸了大米,吃一碗飯也是合理交換。

回到高伯這裡,人已經很多了,木幫的人起碼有20人左右,基本上都是兩人一馬或者兩人一騾的配置。

馬到了這裡,基本上都已經沒什麼力氣了,但是積年累月下來,老馬們都很清楚,在這就結束工作了,一會兒回去就有草料吃。

顏輝剛剛回來,就聽到木幫的人在這裡歡呼,他走到高伯面前,詢問具體的原因。

“我們木幫,這麼多年以來都是冬天伐木,冬天有雪,這木頭得運,沒有雪誰也弄不下來。”高伯看着大家,“今年的伐木,剛剛東家說了,再有一個星期,結束了!分錢!”

冬天的山上,零下20多度,寒冷至極,但確實是砍伐木頭的窗口期,無論從運輸、防火等方面,還是從砍伐便利、防止野生動物襲擊等方面,冬天都是不二之選。

顏輝之前還不理解爲什麼四叔要大冬天往林場跑,敢情這個時候纔是砍伐季。

這會兒,兩輛很老舊的解放汽車也開了過來,正在裝車。

裝車這些事和木幫沒關係,很快地,木幫的人到齊,一起往回走,顏輝也跟了上去,高伯熱情地給大家介紹了一下,着重說了顏輝對今晚這一鍋米飯的貢獻。

但這麼一說,大家也就對老王有了擔憂。

老王的這個腦子,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了嗎?是真傻還是?

馬車拉着空爬犁,走起來很顛,路上也有點吵,顏輝問了問高伯,爲什麼王伯看到自己的包這麼激動,自己一會兒過去是否需要把包放起來。

高伯仔細想了想,看了看顏輝的包,最終搖了搖頭。

第6章 林場第30章 第一次用工第43章 改變方案第20章 奇幻的旅行第19章 回奉天!第35章 吃飯第5章 出行第33章 入秋第2章 安頓第32章 好兒子第12章 做生意第28章 風聲第27章 插曲第48章 鋼筆第31章 密度的秘密第43章 改變方案第37章 大學第2章 安頓第7章 木幫第35章 吃飯第24章 生意的開始第9章 山哥往事第14章 信第21章 繼續打工第2章 安頓第50章 老郭被抓第15章 亂第37章 大學第38章 格局第7章 木幫第17章 買參第50章 老郭被抓第11章 “告發”第41章 準備出行第48章 鋼筆第7章 木幫第41章 準備出行第4章 四叔第13章 報復第39章 宋致遠家事第30章 第一次用工第22章 不速之客第44章 陰差陽錯第43章 改變方案第29章 愉快的夜晚第44章 陰差陽錯第23章 生意經第48章 鋼筆第35章 吃飯第24章 生意的開始第47章 再遇第39章 宋致遠家事第17章 買參第27章 插曲第32章 好兒子第37章 大學第20章 奇幻的旅行第31章 密度的秘密第23章 生意經第16章 救人第13章 報復第12章 做生意第17章 買參第5章 出行第44章 陰差陽錯第9章 山哥往事第39章 宋致遠家事第7章 木幫第11章 “告發”第1章 北國列車第20章 奇幻的旅行第2章 安頓第1章 北國列車第41章 準備出行第33章 入秋第48章 鋼筆第3章 打工第26章 情事第40章 下雪~~~第3章 打工第18章 大哥大第39章 宋致遠家事第7章 木幫第13章 報復第45章 萬元戶第17章 買參第31章 密度的秘密第25章 第一單生意第21章 繼續打工第36章 厚厚的信封第14章 信第34章 一飲一啄第29章 愉快的夜晚第48章 鋼筆第38章 格局第9章 山哥往事第30章 第一次用工第21章 繼續打工第18章 大哥大
第6章 林場第30章 第一次用工第43章 改變方案第20章 奇幻的旅行第19章 回奉天!第35章 吃飯第5章 出行第33章 入秋第2章 安頓第32章 好兒子第12章 做生意第28章 風聲第27章 插曲第48章 鋼筆第31章 密度的秘密第43章 改變方案第37章 大學第2章 安頓第7章 木幫第35章 吃飯第24章 生意的開始第9章 山哥往事第14章 信第21章 繼續打工第2章 安頓第50章 老郭被抓第15章 亂第37章 大學第38章 格局第7章 木幫第17章 買參第50章 老郭被抓第11章 “告發”第41章 準備出行第48章 鋼筆第7章 木幫第41章 準備出行第4章 四叔第13章 報復第39章 宋致遠家事第30章 第一次用工第22章 不速之客第44章 陰差陽錯第43章 改變方案第29章 愉快的夜晚第44章 陰差陽錯第23章 生意經第48章 鋼筆第35章 吃飯第24章 生意的開始第47章 再遇第39章 宋致遠家事第17章 買參第27章 插曲第32章 好兒子第37章 大學第20章 奇幻的旅行第31章 密度的秘密第23章 生意經第16章 救人第13章 報復第12章 做生意第17章 買參第5章 出行第44章 陰差陽錯第9章 山哥往事第39章 宋致遠家事第7章 木幫第11章 “告發”第1章 北國列車第20章 奇幻的旅行第2章 安頓第1章 北國列車第41章 準備出行第33章 入秋第48章 鋼筆第3章 打工第26章 情事第40章 下雪~~~第3章 打工第18章 大哥大第39章 宋致遠家事第7章 木幫第13章 報復第45章 萬元戶第17章 買參第31章 密度的秘密第25章 第一單生意第21章 繼續打工第36章 厚厚的信封第14章 信第34章 一飲一啄第29章 愉快的夜晚第48章 鋼筆第38章 格局第9章 山哥往事第30章 第一次用工第21章 繼續打工第18章 大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