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說服

“芝兒他在哪裡,醫師說他箭傷怎樣?”

朱沆一臉憔悴,在行轅大堂與葛懷聰諸將大吵過一番,又聽聞朱芝夜裡巡查前陣,爲敵軍冷箭射中頸項生命垂危,他有如又遭晴天霹靂,深一腳淺一腳的帶着呂文虎走進駐院,看到徐懷、徐武坤等人站在院子裡,惶然問道。

“少公子在屋裡……”徐懷請朱沆、呂文虎進屋說話。

朱沆推門而入,卻見朱芝站在屋裡,哪裡像有半點受箭創、生命垂危的樣子?

“爲何要將我誆來,你們想做什麼?”朱沆厲色盯住徐懷問道。

“我們不是要誆騙朱郎君,實是怕葛懷聰、嶽海樓有所覺察,”徐懷走到長案後坐下,示意朱沆也坐下來,說道,“朱郎君不妨坐下說話。”

朱沆神色冷俊盯住徐懷,坐長案前。

“葛懷聰、嶽海樓、曹師利以及朱沆郎君深夜軍議,卻將其他人手都遣走,應該是討論棄城而逃的事情吧?要不然的話,不至於連我七叔及呂爺都沒有資格站院子裡!”徐懷開門見山的問道。

既然徐懷就是夜叉狐,朱沆也不想瞞着他什麼,但朝左右看去,希望其他人都退開,生怕這事泄漏出去,軍心會直接崩潰掉。

“這其實是我早就預料到的一刻,沒有必要再隱瞞什麼了。呂爺這邊也是早一刻知曉,能爲朱沆郎君多做一些準備。”徐懷說道。

“葛懷聰等人雖有此念,但棄四萬軍卒於不顧,逃歸嵐州,誰能容得下他們?”朱沆聲音沙啞,卻堅定說道,“你們無需擔憂這點,我也斷然不會坐看他們棄四萬軍卒獨逃的!”

“嶽海樓是什麼意見?”徐懷問道。

“……”朱沆遲疑片晌,說道,“嶽海樓到底是怯懦之輩,卻是勸葛懷聰今夜就走!”

“嶽海樓不是怯懦,”

徐懷說道,

“他此時態度,能給我們一個明確的信息,他已經斷定劉世中、蔡元攸不會派援軍過來,而他慫恿葛懷聰逃得越早,劉世中、蔡元攸沒有增派援兵的罪責就越輕。他算得很清楚,唯有如此,對蔡系才最爲有利,他纔不管四萬軍卒的生死。朱沆郎君,你想想看,倘若天雄軍四萬兵馬在大同城支撐到糧盡,都沒有等到援軍,劉世中、蔡元攸二人總歸要死一個來謝罪,蔡系也必將受到重挫。不過,倘若天雄軍四萬兵馬前後在大同城裡都沒有撐住五天,之前又是天雄軍放縱軍紀,激起蕃民激烈反抗致此大敗,是不是朝廷就很難指責劉世中、蔡元攸沒有及時派出援兵了?”

“……”朱沆又不蠢,他有時候不去深想,實是不忍心,又或者說不願意跟着葛懷聰這些人棄四萬軍卒不顧。

“朱沆郎君你也不要試圖拿這點去說服葛懷聰他們。他們即便明白這點,也不可能有膽氣堅守的糧盡軍潰之時,他們這時候只想着現在先逃回去,再想辦法減輕罪責,”徐懷繼續說道,“不管朱沆郎君你是何等的憤慨,又或許如何威脅,四萬軍卒的性命,都已經不在他們的考慮之內了!朱沆郎君你再堅持己見,最終也僅僅促使他們脅裹你而逃,倘若不是我們在這裡,他們未必不敢對朱沆郎君你下毒手。一個死人總歸要承擔更多的罪責,畢竟不能開口爲自己辯解了!”

“……”朱沆擡頭看着徐懷,苦澀道,“你大半夜將我騙到這裡,大概不會只是跟我說這些吧?”

“我昨日就問過朱沆郎君,諸事不諧,我等當如何處之?”徐懷說道,“昨日朱沆郎君沒有應我這句話,此時我不過再想問一遍而已。”

“葛懷聰、嶽海樓等人篤定想逃,曹師利也不想葬身於此,我能奈何之?你這個問題,恐怕是問錯人了。”朱沆說道。

“葛懷聰、嶽海樓、曹師利等人越城而逃,大軍便會即時崩潰。而此前天雄軍燒殺捋掠絕無手軟,也必然已激起蕃民殺戮之心,四萬軍卒最終能有三五百人逃脫昇天,或許就是天眷顧了,最終都難免死於蕃民的屠刀之下,難有幸免”徐懷問道,“但朱沆郎君有沒有想過,或能有辦法能叫更多人活下來……”

“有何辦法?”朱沆問道。

“朱沆郎君敢爲萬千將卒活命,而揹負一些罵名嗎?”徐懷問道。

“不,你們不要想着脅裹我去投敵,”朱沆像被踩中尾巴的貓,驚懼而立,厲色盯住徐懷腰間的挎刀,嚴聲說道,“我朱沆唯有一死,斷不會受你們的擺弄!”

“朱沆郎君,言重了!”徐懷說道,“王稟相公曆來都認爲契丹已是風燭殘年,不足以爲大越威脅,真正需要警惕的實是赤扈人——對此,契丹也有像蕭林石這樣的將臣早就認識到契丹與大越乃是脣齒相依。我們要做的,並非投敵——契丹此時都朝不保夕,此時投契丹,不是搞笑嗎?也請朱沆郎君不要輕看了徐某了。”

“……你說。”朱沆鎖緊眉頭,盯住徐懷說道。

“我們要做的,就是使蕭林石相信我們回到嵐州,一定會想辦法促進大越與契丹休兵止戰,攜手對付赤扈人,”徐懷說道,“王稟相公也例來如此主張,因此才被貶楚山,這種種情形,契丹人都有所瞭解。我到底是人微言輕,不足以取信於人,但倘若朱沆郎君出面,把握應該更大。當然,不管怎麼說,這事對朱沆郎君的令名,多少會有所影響,就看朱沆郎君願不願意爲諸多無辜將卒做出這點犧牲了!還是說,朱沆郎君就忍心看四萬軍卒被葛懷聰這些無能之悲扔下不管?當然,朱沆郎君你更要想清楚,葛懷聰一旦決定越城出逃,哪怕是綁,也一定會將你一起綁走陪着背鍋的!”

“我朱沆算得了什麼?”朱沆慘然一笑,說道,“蕭林石怎麼可能因爲我一席言,就網開一面?真要是如此,他要如何對他的部屬,對契丹朝堂有所交待?他自己也不可能將唾手可得的大功,因爲朱某一席言,就信手扔掉吧?”

徐懷說道:“當然不會僅限於此。”

“你有何籌謀?”朱沆問道。

“我得先問朱沆郎君有沒有這個決心!”徐懷說道。

“我不會投敵,你們要是想活命,徑可拿我屍首去投敵,我也不會怨恨你們——此仗之敗,也非你們的過錯,”朱沆站起來,負手站到窗前,看着院子裡越落越大的雪,說道,“但我也不是拘泥之人,真要能令萬千人活命,我受人詬病,這不能算多大的委屈!”

“朱沆郎君,請隨我到院中來!”徐懷站起來,請朱沆一起走到院中。

朱沆走到院中,就見四周大雪紛飛,不明白徐懷想要做什麼。

“你看那裡!”徐懷示意左右點燃火把後登上院牆,卻是一座傾斜坡道緊挨着北城牆,出現在這棟院子的後方。

“你們什麼時候造的這登城道?”朱沆目瞪口呆的問道。

“在岢嵐城,王稟相公去見葛伯奕諫勸他約束軍紀,也指出漢蕃矛盾激化以及迫使曹氏兄弟殺蕃以證心跡,只會爲敵所趁,但可惜沒有一人能聽進只語片言——我們在那時就斷言到此仗必敗,不可能存在任何的僥倖,”徐懷說道,“王番郎君使我護送朱沆郎君北上,我又不能辜負王稟相公、王番郎君的信任,只能硬着頭皮來趟這渾水。當然,我們那時就做了一些情況不對就護送朱沆郎君南歸的準備。我們提前準備很多工具,進城之後就秘密拆屋取料,造這條登城道卻是沒有花多大的功夫——要是時間更寬裕一些,我們挖一條地道都不成問題,但現在最關鍵的問題,是怎麼用好這條登城道,救更多的人出去……”

“要怎麼用?”朱沆完全沒有想到徐懷從進城之時就秘密脫身之術,他一時間哪裡能猜透徐懷的算謀?

“葛懷聰一定是要走的,但倘若葛懷聰暫時掩藏住消息從這裡走,大軍至少不會立時崩潰!”徐懷說道,“除了這條登城道外,我們還準備了數十架雲梯、繩梯在城上,同時也將左右三十餘棟宅院拆除可以臨時容忍三五千人馬進來——也就是說,只要安排周密,葛懷聰至少可以從容率三五千精銳從這裡出城!這怎麼都要比葛懷聰在衆目睽睽之下出城,即時引起全軍崩潰要強那麼一些!”

“確實是比僅三五百人逃走要好!”朱沆不得不承認道。

“是的,”徐懷說道,“不過,朱沆郎君在葛懷聰面前就要轉變態度,不但不能再激烈反對他們逃走,還要說服他們從這裡逃走,還得承認這條登城道乃是朱沆郎君命令我們暗中所造——這件事傳揚出去,朱沆郎君日後回到朝中,也一定會受人詬病的!”

“形勢如此,我因此受人詬病,卻也能受得!”朱沆說道,“關鍵你不會僅限於吧!”

“葛懷聰他們倘若僅率三五百人,甚至少到三五十人逃走,蕭林石根本就不會搭理他,只會專心注注將城中四萬棄卒吃個乾淨,”徐懷說道,“我們千方百計使葛懷聰率三五千整編精銳從這裡西逃,實是要利用他們吸引敵軍的注意力!蕭林石此時真正能用於雪地包抄追擊的兵馬不多,一旦都被葛懷聰吸引過來,我們才能用手裡僅有的三五百人馬庇護側翼,掩護更多的兵卒出城逃往北面的武周山!只要逃入武周山,即便蕭林石不能明白我們並無與契丹爲敵的心思,最終也應該能有半數人馬活着逃回嵐州……”



第十三章 有所不得不爲第一百八十二章 晉家第一百五十一章 元帥府第一百五十一章 王氏族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緣由第八十三章 鐵橋第二百七十二章 失敗的遊說第二十一章 刀第六十四章 圍河第二百二十八章 獻策第三十六章 金蟬脫殼計第十五章 恭喜大當家第二百五十七章 龍武軍第八十九章 奉旨第一百六十九章 先行第三十七章 南陽第一百九十五章 相邀第二百三十章 固守第一百零一章 林中第五十七章 守將陳滿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棋第八十一章 中牟殘城第一百零八章 好氣第五十五章 鏖戰第九章 信任第七十六章 鑿穿第一百七十五章 退守第八十八章 隱患第四十七章 微瀾第一百二十四章 各執己見第一百二十九章 未雨之謀第二十九章 野溝殺人夜第五十九章 斗轉星移婦人心第一百二十八章 錯與罰第一百三十二章 圍砦第一百零一章 殿議第四十四章 請守第一百一十五章 驛名廣成第一百四十七章 聖恩雷霆第一百二十七章 伏擊第五章 惡緣第七十七章 殺將第二百一十五章 圍困第一百四十四章 殺人放火招安事第二百一十章 遷都第八十六章 西華殘陽第二十二章 軍使請上座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兵第一百七十七章 劃編軍戶第一百四十五章 流民第二百二十七章 援騎難至第八十七章 用事當用急第一百一十五章 城外第二百二十七章 嗣皇帝第一百九十三章 生煤熟煉第七章 初冬第一百四十五章 激戰第二百三十章 集結第二百零二章 南蔡新城第一百四十三章 富貴送上門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的目標第三十章 西進第二百四十六章 譯者布剌蠻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計第二十二章 舊案第七十三章 背水第二百零二章 南蔡新城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兵第五十四章 破盾第二百一十章 遷都第四十章 監軍使院第四十五章 促膝廊前說恩義第三十六章 商團第二百三十二章 制置司第八十八章 階下囚第一百一十五章 驛名廣成第一百七十五章 退守第十一章 天命第一百四十八章 點撥第五十七章 抵罪第一百六十四章 山中第一百零五章 金蟬再有脫殼時第一百八十六章 說囚第八十九章 遠客第六十一章 重甲步兵第六十章 作繭自縛第一百六十章 來頭第一百七十一章 北岸第一百一十二章 迎敵第四十五章 夜謀第九十二章 拯救大兵第一百零七章 馳援第一百九十三章 定計第十六章 援至第二百二十五章 峙城第一百零三章 遷都第一百二十七章 伏擊第一百二十五章信使第六十八章 奇襲第六十四章 馬鞍顛簸
第十三章 有所不得不爲第一百八十二章 晉家第一百五十一章 元帥府第一百五十一章 王氏族人第一百二十八章 緣由第八十三章 鐵橋第二百七十二章 失敗的遊說第二十一章 刀第六十四章 圍河第二百二十八章 獻策第三十六章 金蟬脫殼計第十五章 恭喜大當家第二百五十七章 龍武軍第八十九章 奉旨第一百六十九章 先行第三十七章 南陽第一百九十五章 相邀第二百三十章 固守第一百零一章 林中第五十七章 守將陳滿第一百九十二章 大棋第八十一章 中牟殘城第一百零八章 好氣第五十五章 鏖戰第九章 信任第七十六章 鑿穿第一百七十五章 退守第八十八章 隱患第四十七章 微瀾第一百二十四章 各執己見第一百二十九章 未雨之謀第二十九章 野溝殺人夜第五十九章 斗轉星移婦人心第一百二十八章 錯與罰第一百三十二章 圍砦第一百零一章 殿議第四十四章 請守第一百一十五章 驛名廣成第一百四十七章 聖恩雷霆第一百二十七章 伏擊第五章 惡緣第七十七章 殺將第二百一十五章 圍困第一百四十四章 殺人放火招安事第二百一十章 遷都第八十六章 西華殘陽第二十二章 軍使請上座第一百六十八章 出兵第一百七十七章 劃編軍戶第一百四十五章 流民第二百二十七章 援騎難至第八十七章 用事當用急第一百一十五章 城外第二百二十七章 嗣皇帝第一百九十三章 生煤熟煉第七章 初冬第一百四十五章 激戰第二百三十章 集結第二百零二章 南蔡新城第一百四十三章 富貴送上門第二百一十八章 新的目標第三十章 西進第二百四十六章 譯者布剌蠻第一百二十二章 暗計第二十二章 舊案第七十三章 背水第二百零二章 南蔡新城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兵第五十四章 破盾第二百一十章 遷都第四十章 監軍使院第四十五章 促膝廊前說恩義第三十六章 商團第二百三十二章 制置司第八十八章 階下囚第一百一十五章 驛名廣成第一百七十五章 退守第十一章 天命第一百四十八章 點撥第五十七章 抵罪第一百六十四章 山中第一百零五章 金蟬再有脫殼時第一百八十六章 說囚第八十九章 遠客第六十一章 重甲步兵第六十章 作繭自縛第一百六十章 來頭第一百七十一章 北岸第一百一十二章 迎敵第四十五章 夜謀第九十二章 拯救大兵第一百零七章 馳援第一百九十三章 定計第十六章 援至第二百二十五章 峙城第一百零三章 遷都第一百二十七章 伏擊第一百二十五章信使第六十八章 奇襲第六十四章 馬鞍顛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