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怯戰

衆人面面相覷坐在堂上,皆覺尾脊骨竄出一股寒意,令他們手腳冰涼。

一方面楚山軍崛起以來,諸多戰績確實耀眼,數次力挽狂瀾,保住大越半壁江山不墜,另一方面徐懷與楚山衆人的草莽出身,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令同樣草莽出身的洞荊聯軍大小頭目、首領,特別是像胡盪舟之子胡遊等年輕一代,深受激勵、鼓舞,想仗着武力在這亂世出人頭地,也在一定程度對楚山軍崛起的傳奇戰績,更是深信不疑,甚是崇拜。

只是他們沒想到出師突襲漢川第一仗,遭遇到的竟然是名震天下的靖勝侯徐懷及其貼身扈隨,更沒想到靖勝侯徐懷及其貼身扈衛五六十騎所展現出來的、無堅不摧的戰鬥力,比他們以往想象的更爲驚心動魄。

“……在此遭遇靖勝侯徐懷及其近隨扈衛,實乃意外,但無需太過憂懼,”田文儒見諸將滿心震驚、沮喪,知道不加以改變,這仗壓根就沒有辦法打下去了,振作精神說道,“靖勝侯徐懷雖說善用奇謀,也驍勇善戰,常常身先士卒、衝鋒陷陣,但倘若楚山早知突襲之事,也不至於靖勝侯徐懷親自率領五六十兵馬在此候着,這次依田某之見,多半是靖勝侯徐懷途經漢川,適逢其事……”

蔣昂等人看向田文儒,不知道他想說什麼。

大家當然能猜到靖勝侯徐懷出現在漢川是巧合,但就算是巧合,靖勝侯僅率數十人馬,就殺得他們人仰馬翻,自身卻幾乎是夷然無損,這仗還要怎麼接下去打?

“靖勝侯徐懷最善打突襲戰,”田文儒繼續說道,“想當年千里奇襲太原,以及兩年前潛襲汴梁,楚山軍皆在徐懷的率領,集結最精銳的戰卒,斬獲奇功,而像今日諸位當家猝不及防間,被徐懷親率精銳突襲殺得手忙腳亂,傷亡慘重,實不足爲奇。要是徐懷做不到這點,這些年也不可能賺下這麼大的名望。不過,楚山軍因此就無敵於河淮了嗎?楚山軍此時還不是被嶽海樓的京西軍、曹師雄的河洛軍死死壓制住,甚至需要決開汝水大堤,引汝河上游的滍澧等河滔滔大水去浸灌汝潁之間的廣袤土地,才勉強守住桐柏山一隅之地?何故哉?”

“哈雞掰一隅、何故?田先生,你莫要跟我掉書袋子,有什麼話徑直說來便是?”蔣昂不耐煩的催促道。

“我曾有幸得觀楚山軍作戰,不得不承認楚山軍真的很善強襲,其將卒作戰勇猛,陣前橫衝直撞不亞於赤扈鐵騎,但其精銳人馬到底有限,也絕非戰無不勝。河洛軍、京西軍能壓制楚山軍,沒有其他什麼秘訣,無非‘堅盾勁弩’四字而已,”

田文儒說道,

“當然,也不能簡單看待這四個字,更具體的說,除了強調兵馬的攻擊力外,還要用一切手段使己方陣列變得堅實——想必做到這一點,諸位當家比田某要更清楚。依田某之見,今日之敗,主要還是事前就沒有想到會與靖勝侯徐懷及其近隨扈衛遭遇。諸位當家帶着人馬,都是輕盾薄甲,不要說種種戰械了,甚至連重盾都沒有幾面,狹路相逢,吃此大虧不意外。諸位當家此時有了防備,哪怕是因陋就簡、就地取材多造些拒馬、廂車編入陣中,將卒多用長矛重盾,楚山突騎還能無往而不利嗎?其他不說,田某就敢打賭靖勝侯絕不敢往渡口這邊殺來!”

“……”

衆人面面相覷,雖說今日一仗被殺得丟盔棄甲、毫無還手之力,但他們到底是湖匪江寇出身,過慣刀口舔血的日子,生性兇頑。

若非情不得己,他們也是輕易不肯說服軟的話。

“靖勝侯進入雙柳莊,我們現在肯定沒有辦法去打雙柳莊,也不可能不顧忌側翼的威脅,去進攻漢川城,但也無需太過驚恐,”田文儒說道,“依田某陋見,諸位當家應守住渡口,先派人將消息通稟大當家,一切待大當家定奪便是!現在荊江、漢水、洞庭湖水皆發大水,嶽鄂荊復等州,湖澤相通,道路阻斷,再不濟我們也能從水路從容撤走,難道還怕楚山軍脫了衣甲,泅水追殺過來?”

聽田文儒說得頭頭是道,衆人心裡惶恐稍減,商議片晌,也都覺得還沒有到倉皇而逃的時刻,應着人去找大當家通稟此間事,他們則在渡口排兵佈陣,先穩住陣腳。

渡口地形易守難攻,西臨漢水主河道,南北淺灘皆被淹沒,東面雖說有岔路延伸出去,實際露出水面的缺口,僅有五六十步寬。

洞荊聯軍勢力壯大起來也有兩三年了,跟官兵作戰,攻城奪寨也有過好幾次,對排兵佈陣都不是初哥。

在缺口處開挖淺壕連通兩側的淹水,修築護牆,砍伐樹木修造拒馬、鹿角等事,也都得心應手……

…………

…………

小雀嶺乃是雙柳莊南側的一道土樑子,徐懷立身之處不過六七丈高,然而四周地勢皆一馬平川,一覽無遺,視野格外開闊,差不多能將周圍二三十里地的情形盡收眼底。

南面千汊浦、西面的漢水,入汛之後,大水漫漲,幾乎連成一片,少數陸地就像是露出水面的沙洲土島,有不少屋舍淹在水中,水潦倒映如火焰般的絢麗晚霞,水天難辨。

孤島似的渡口,距離雙柳莊僅四五里地,站在小鶴嶺能清楚看到賊軍倉皇部署防禦的情形。

“徐侯當真是我朝之砥柱,僅三五十人馬就殺得賊軍狼奔豖突,不敢越雷池半步!”漢川縣令尹堯志陪同徐懷登上小鶴嶺,在王稟墓前祭拜過來,看到渡口方向賊兵再無出動的跡象,才真正鬆下一口氣,禁不住由衷的感慨徐懷及時出現庇護漢川逃過一次大劫。

“……尹縣令謬讚了,這一切不過是賊軍貪快,想以奇襲奪下漢川,未料本侯適逢其會,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罷了,”徐懷淡淡一笑,說道,“不過,賊兵看情形,今日是不敢有什麼妄動了,尹縣令還是儘早趕回漢川城主持防務。”

“徐侯不去漢川城暫住?”

賊軍撤回渡口,漢川有了相對充足的時間,得以召集千餘鄉兵進城助防,在千汊浦以及鄂州北部其他地區也暫時還沒有發現有什麼異動,目前看來漢川城相對安全了。

不過,尹堯志不敢忽視徐懷的安危,還是希望他能隨自己一同前往漢川城從長計議。

“尹縣令守住漢川城,賊軍不敢對雙柳莊輕舉妄動的,切莫擔憂本侯安危,”徐懷說道,“事不宜遲,尹縣令不用再在這裡耽擱了,天黑之後,我也要下令護衛人馬都撤回來……”

算上勵鋒堂的武裝護衛,徐懷身邊就百餘人,不可能入夜後還分兵在雙柳莊外盯着賊軍的一舉一動。

尹堯志沒辦法強勸徐懷,見徐懷主意已定,而天色也確實不早了,他這個節骨眼上可不敢天黑之後還帶着人馬在城外亂竄,當即就跟徐懷告辭,匆匆走下小鶴嶺,帶着在北莊木橋待命的刀弓手匆匆而去。

見王萱站在墓前,若有所思的盯着南面倒映晚霞的水潦出神,徐懷說道:“鄂州危機雖然還沒有徹底解除,但你不用擔心太多,我會遣信使先往建鄴稟明緣由,等你爹爹率荊北兵馬回援鄂州之後,再動身前往建鄴面聖——”

“聖上會不會使你統兵清剿湖寇?”王萱轉過身來,明亮的眸子,頗爲期待的看着徐懷,問道。

“哪有可能?”徐懷笑道,“我說到底是途徑漢川,恰好遇到大股賊軍襲城,纔出手參戰——我此時從葉縣調一些騎兵趕來增援,甚至寫信給文橫嶽文公,建議襄陽出兵從漢水西岸南下,增援荊州以防有變,這些都是從權之計。最終要如何驅逐匪軍,待你爹爹率荊北兵馬馳歸鄂州,自是與轉運使孔昌裕、提點刑獄公事周濤等人商議,我怎能越俎代庖?”

“可是,許公前往荊南坐鎮,兩年時間都沒能剿滅湖寇,反而使湖寇趁鄂州守禦空虛,大舉潛入。爹爹他即便能及時率兵馬趕回鄂州,不要說剿滅湖寇,恐怕想徹底將湖寇驅逐出去,也萬分困難!”王萱擔憂的說道,“你可是不知道,轉運使孔昌裕、提點刑獄公事周濤,並無安置流民的手段,爲防止流民聚集生禍,或爲匪寇利用,只是將數十萬饑民往鄂東等地驅趕。今日賊軍是被你迎頭痛擊,一時生怯沒有聲息,也沒有在其他地方搞出什麼動靜,但問題並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哦,你什麼時候變成女諸葛了,對軍民政務都這麼熟悉了?”徐懷笑着說道,“今日看賊軍出沒,匆匆趕來雙柳莊,就擔心雙柳莊會出岔子,沒想到你穿着鎧甲站在寨牆之上,頗有幾分女將軍的英氣呢!”

“我也是慌了神,總覺得不能狼狽逃跑,墮了咱王家的名頭,強壯着膽子站出來,但實際我手腳到現在都還在發抖呢!”王萱不好意思的低下頭,待要再說些話,卻見柳瓊兒、韓圭、姜燮等人在十數人馬護衛下進雙柳莊,叫道,“柳姐姐過來了,我去迎她……”

第一百九十九章 定策第二百零三章 流民派第一百二十二章 西域炮第一百零七章 韓圭第三十一章 紙上得來總覺淺第十五章 大營第一百零二章 小人得志臉第三十七章 徐氏族聚玉皇嶺第一百章 風起第九十一章 意氣用事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朝第七十四章 舊卒第十七章 換血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城第三十二章 失守第七十二章 攔截之地第九十四章 民怒第一百二十二章 建言第一百二十九章 萬萬而已第一百八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五十四章 相疑難相知第一百二十七章 伏擊第一百一十九章 攻守豈相易第一百一十九章 攻守豈相易第四十六章 紈絝少年勇第一百七十二章 陣前第八十九章 尋跡第一百七十七章 行營第一百零九章 俘虜第二百三十三章 補給線第六十章 職事第九十二章 客遠不爲阻第八十九章 遠客第四十一章 焉無虎威第六十八章 奇襲第一百九十九章 求戰第四十一章 朝宴第八十一章 離去第十九章 鷸與蚌第四十六章 藏身匿跡第二百一十三章 不決第四十一章 焉無虎威第一百九十五章 相邀第一百五十章 本末第九十二章 籌劃第二十二章 兵餉第一百零六章 人生如戲靠演技第五十八章 西線第十七章 莫慌第四十八章 小雀崗第一百九十七章 接觸第二百三十三章 補給線第一百四十四章 傳授第五十九章 斗轉星移婦人心第一百零五章 金蟬再有脫殼時第八十七章 用事當用急第五十八章 薦將第一百二十六章 囚徒之謀第四十三章 南遷之議第八十章 我意任孤行第十五章 大營第一百零七章 馳援第九十五章 大戰第五章 惡緣第一百八十六章 勸進第一百二十一章 屠狗輩第一百七十五章 國公爺第二十三章 掌燈傾訴第一百零二章 小人得志臉第九章 馳援第一百五十三章 敗局已定第七十五章 日月新天第七十四章 夜議第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一十二章 奪灘第四十四章 軍虞候第二十二章 兵餉第八十二章 殺人算賞錢第一百八十三章 抉擇第二百三十一章 軍將第一百八十章 棋子第六章 殿議第六十三章 北上第六十三章 戰書第一百七十一章 會合第一百五十二章 火龍第三十三章 商洛第一百三十二章 鑄鋒堂第三十七章 進退第四十一章 水力鍛錘第一百零三章 天予時至第六章 獻策第三十一章 鞏縣第一百一十一章 帥旗第一百零一章 殿議第二十七章 決定第六十一章 意許無遺諾第二百五十五章 新城第四十八章 胡姬暖香第一百七十六章 歸京
第一百九十九章 定策第二百零三章 流民派第一百二十二章 西域炮第一百零七章 韓圭第三十一章 紙上得來總覺淺第十五章 大營第一百零二章 小人得志臉第三十七章 徐氏族聚玉皇嶺第一百章 風起第九十一章 意氣用事第一百八十九章 新朝第七十四章 舊卒第十七章 換血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城第三十二章 失守第七十二章 攔截之地第九十四章 民怒第一百二十二章 建言第一百二十九章 萬萬而已第一百八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五十四章 相疑難相知第一百二十七章 伏擊第一百一十九章 攻守豈相易第一百一十九章 攻守豈相易第四十六章 紈絝少年勇第一百七十二章 陣前第八十九章 尋跡第一百七十七章 行營第一百零九章 俘虜第二百三十三章 補給線第六十章 職事第九十二章 客遠不爲阻第八十九章 遠客第四十一章 焉無虎威第六十八章 奇襲第一百九十九章 求戰第四十一章 朝宴第八十一章 離去第十九章 鷸與蚌第四十六章 藏身匿跡第二百一十三章 不決第四十一章 焉無虎威第一百九十五章 相邀第一百五十章 本末第九十二章 籌劃第二十二章 兵餉第一百零六章 人生如戲靠演技第五十八章 西線第十七章 莫慌第四十八章 小雀崗第一百九十七章 接觸第二百三十三章 補給線第一百四十四章 傳授第五十九章 斗轉星移婦人心第一百零五章 金蟬再有脫殼時第八十七章 用事當用急第五十八章 薦將第一百二十六章 囚徒之謀第四十三章 南遷之議第八十章 我意任孤行第十五章 大營第一百零七章 馳援第九十五章 大戰第五章 惡緣第一百八十六章 勸進第一百二十一章 屠狗輩第一百七十五章 國公爺第二十三章 掌燈傾訴第一百零二章 小人得志臉第九章 馳援第一百五十三章 敗局已定第七十五章 日月新天第七十四章 夜議第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二百一十二章 奪灘第四十四章 軍虞候第二十二章 兵餉第八十二章 殺人算賞錢第一百八十三章 抉擇第二百三十一章 軍將第一百八十章 棋子第六章 殿議第六十三章 北上第六十三章 戰書第一百七十一章 會合第一百五十二章 火龍第三十三章 商洛第一百三十二章 鑄鋒堂第三十七章 進退第四十一章 水力鍛錘第一百零三章 天予時至第六章 獻策第三十一章 鞏縣第一百一十一章 帥旗第一百零一章 殿議第二十七章 決定第六十一章 意許無遺諾第二百五十五章 新城第四十八章 胡姬暖香第一百七十六章 歸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