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老將

盧雄叫王萱女扮男裝穿上鎧甲跟在他身邊,本意是想着趁賊軍強攻雙柳莊時尋找機會拼死將王萱護送出去,卻不想王萱下定決心要與雙柳莊共存亡。

王萱將鐵胄摘下來,以女兒身示衆,揮舞戰刀激勵寨勇作戰,盧雄暗暗叫苦,他不清楚這能叫雙柳莊諸多文弱子弟激發出多少抵死相拼的勇毅來,卻知道賊軍逼近寨牆,看到這一幕,想察覺不到王萱的身份都難。

待成百上千賊軍都往他們立身處強攻過來,他盧雄就算有三頭六臂,想拼死護送王萱脫身也定無機會。

“趙橫,你們與衆人做好準備,將我戰馬牽來,出寨廝殺賊人!”盧雄見事已至此,便拋開三心二意,沉聲吩咐趙橫及諸家丁準備出寨作戰。

“盧爺,出寨廝殺太過兇險,寨牆建於垸堤之上,可倚守之!”王文衝見兩鬃霜白的盧雄下令家丁牽出戰馬,準備出寨作戰,忙勸阻道。

雙柳莊在前朝末年,還是漢水之畔的灘塗水澤之地,王氏先祖百餘年前遷居於此,爲抵禦洪水的侵害,組織族人及遷居過來的其他民衆一點點修造環形土堤,在淺淤水澤之地圍出兩三裡方圓田地耕種、修建屋舍——這種環形或方形土堤,在當地稱之爲垸堤,垸堤之內的田地、村莊,稱之爲垸田、垸寨。

百餘年過去,王氏族人及附近民衆,在小鶴嶺以北先後開墾上萬畝的垸田用於耕種,而最早那一塊垸田也發展成兩百餘戶人家聚族居住的雙柳莊。

數代人努力,周邊地勢一層層淤高,雙柳莊早年修建的垸堤目前已不需要作抵禦洪水之用,但還是要比周邊地勢高出近丈。

壘石而就的堅固寨牆,在垸堤的基礎上修建,還有一條兩丈餘寬的河渠繞雙柳莊而過,平時通過北面、東面兩座木橋進出。

整體來說,雙柳莊比年久失修的漢川城更像一座城壘。

在王文衝眼裡,雙柳莊還是可以守上一守的。

“王郎君且寬心,盧雄自有分寸!”盧雄從趙橫手裡接過從汴梁南下後就沒有機會飲血的黑纓長槍,笑着說道。

洞庭湖方圓八百餘里縱橫,周邊州縣又有大大小小的湖泊無數,河汊水道相通。

天下靖平之時,洞庭湖中就有不少江洋大盜藏身其中,劫掠商旅;瀕水而居的水寨勢力,以水運爲生的船幫勢力與水匪湖盜勾結也是常態。

這種形勢,與匪亂之前的桐柏山相仿,但更爲錯綜複雜,也藏匿更多的強橫人物。

對藏身浩渺湖蕩之中的水匪湖盜,地方多年來無力剿盡,只要水匪湖盜不鬧出大動靜,平時也都是儘可能睜隻眼閉隻眼。

汴梁失陷後,數以百萬計的流民避難涌入荊湖,以孫彥舟爲首的水匪勢力野心勃勃聯合起來,吸納周邊抗捐抗稅的貧苦民衆以及大量南下無以謀生的流民,勢力則徹底壯大起來。

這兩年來許蔚受命坐鎮荊湖南路,徵募壯勇、操練水軍,卻也只能保湘潭嶽澧諸州大城不受賊侵,並不能深入洞庭湖深處,從根本上剷除湖寇。

時至今日,洞庭湖寇敢趁荊湖北路防禦空虛,集結數千人馬突襲漢川,怎能以等閒視之?

而雙柳莊這邊,強文弱武是一方面,更爲關鍵的,就是莊子裡有一些青壯年,還能算得上勇毅幹練、性情機敏的,要麼都到鄂州府城謀生,要麼就被王番帶在身邊。

留在雙柳莊的,除了老弱病殘外,青壯年也多老實巴交,以務農爲業,又或者專心致致,苦讀書卷,等朝廷再開科舉。

王萱站出來,是令諸多青壯少了許多驚懼,但怎麼可能指望他們,面對殺氣騰騰而來的賊軍,立時變成無畏槍林箭雨、浴血奮戰的戰卒?

將帥領兵,是最爲重視將卒士氣,但士氣也沒有玄妙到化腐朽爲神奇的地步。

盧雄欲趁賊軍擁至寨前立足未穩,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一方面令賊軍有所忌憚,儘可能多拖延一些時間,一方面給雙柳莊青壯打個樣,給他們更多的時間去克服內心的恐懼,穩住陣腳。

鄂州雖然沒有洞庭湖這種縱橫數百里的巨湖,但乃是千湖水澤之鄉。

大大小小的溝渠河汊基本上都是相通的,這也是地方民衆圍垸造田,特意留下來的行洪排水通道。

雙柳莊環以兩丈餘寬的溝渠,與外圍的河巷相通,賊船能夠進來,因此並非他們守住兩座木橋,就能阻擋賊軍進逼寨牆的。

盧雄率趙橫等十數家丁出寨,但他們越過北側木橋,急行至兩三裡外的百餘先行賊軍,卻沒有仗着人多勢衆一哄而上,而是迅速往道路兩側呈扇形展開。

卻見一名身着皮甲的軒昂大漢,提着一杆鐵棍,赤腳峙立道中,冷眼朝盧雄這邊瞅來,問道:“王部署手握荊北兵權,帳下千百武將,王氏一族世居的雙柳莊,怎麼只能派出你這麼一個糟老漢出來迎戰嗎?”

看到賊軍果真是有備而來,還頗爲訓練有素,盧雄暗暗叫苦,卻不作聲,只是將長槍夾於腋下,暗窺敵陣破綻。

軒昂大漢身後也有十數精銳披甲持弓,他卻微微擺手,赤腳獨行上前,將鐵棍指向盧雄,說道:“來吧,你與我單獨一戰。你若勝我,我便領兵撤走,對雙柳莊秋毫無犯;你倘若不敵,便下令寨中人等打開門戶投降,沒必要徒增傷亡!”

盧雄寧可戰死,也不可能與賊將談什麼條件,示意趙橫等人在後壓陣,他驅馬上前,一杆長槍如蛟龍般攢刺而去,如一點寒芒攜破空厲嘯,往大漢左胸而去。換作尋常賊將單打獨鬥,都未必能擋下這一刺,而大漢持棍翻打,瞬時間以靜入動,如風暴乍起,一杆鐵棍在身前極瞬間翻打出數道殘影,棍首以難以想象的速度,後發先至,精準抽中刺來的長槍。

盧雄所持長槍,前端如水波微蕩,卸去千鈞巨勁,槍勢非但未停,槍刃還以更快的速度,劃出一道弧線,如蛆附骨般往大漢側腋撩刺而去。

大漢手中鐵棍以十字橫打之勢往前翻打,其身如猿,錯步間就避開盧雄看似必中一刺。

盧雄知道這樣的好手,不能仗着戰馬高大相欺,也不想跟隨自己多年的老馬橫遭不測,身形如鴻雁往斜側橫飛,長槍如飛花亂舞,將大漢狂亂罩在槍影之中無法出手傷馬。

“都說王部署麾下有兩員槍將,看你頭髮、鬍子皆白,應該不是王孔,想必就是那盧雄,”

軒昂大漢雖然一時間只有招架之力,處於大勢,卻哈哈大笑,說道,

“想不到你一把年紀,還有如此槍術,天下英雄,果然不拘於洞庭一域,蔣昂我今日倒想看看你這甘爲官府走狗的老匹夫,能有多少氣力保持如此凜冽槍勢不敗!”

聽軒昂大漢自承姓名,盧雄也是心驚。

盧雄現在基本是半隱居狀態,除了王番需要聯絡楚山時,會請他出馬外,更多時間他都是留在王萱身邊,不怎麼過問其他事情,但他也知道孫彥舟勢力壯大之後,以天相將軍自號,聚集羣寇縱橫荊湖,麾下有三十六員大將,蔣昂便是其中之一。

而作爲洞庭湖寇三十六將之一蔣昂,此時僅是攻打雙柳莊的先鋒將,可想而知這支突襲漢川的水寇兵馬絕對不能等閒視之,同時也不難推測水寇此次所圖甚大。

盧雄槍術精湛已入化境,但奈何時年他六十有七了,氣力難以爲繼是一回事,手中槍勢到底也是稍遜自己極盛時一籌,失去壯年時一槍破萬物的凜冽氣慨。

而蔣昂也確實是難得一見的好手,雖然短時間內只有招架之力,但還是能守住門戶,不爲盧雄槍勢所破。

盧雄暴如雷霆的槍勢難以持久,槍勢很快就轉盛爲衰。

趙橫得盧雄調教甚久,看情形不對勁,也不顧單打獨鬥的規矩,帶着十數精銳家丁,一擁而上,逼退蔣昂,將氣喘如牛、不得不服老的盧雄救下。

“這便是雙柳莊的英雄豪傑嗎?”蔣昂持棍立於道中,也不令手下追殺,哈哈大笑道,“且容你們如喪家之犬逃去,一炷香後如不打開門戶投降,爺爺我今日定殺你們一個片甲不留!對了,我早聽說王部署女兒嬌豔如花,鄂州府城無女能及,還請王家小姐好好梳洗一番,不枉我蔣昂親自出手攻打雙柳莊……”

第六十一章 重甲步兵第一百六十章 武經修撰人第一百三十章 落花赴流水第二百六十九章異姓封王第一百一十三章 迷之大敗第六十四章 選擇第三十八章 定策第六十六章 揭過第六十九章 風雨將至第七十五章 日月新天第一百八十七章 徐徐圖之第十四章 又見悅紅樓第一百五十章 目標第二百二十七章 嗣皇帝第五十九章 敗算第八十三章 鏊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棄留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蔡第三十六章 商團第七十三章 新寇第九十六章 請援第一百零四章 定策奪軍第五章 惡緣第一百六十八章 張目第一百五十章 舊卒第一百九十四章 繼統第三十一章 將計第二百七十二章 失敗的遊說第一百四十四章 殺人放火招安事第九十一章 軍事指揮學堂第二百一十一章 風聲第一百四十七章 聖恩雷霆第七十八章 信使第一百一十四章 豎子成名第七十四章 舊卒第二十章 舊吏第一百章 人心第四十九章 擒賊先擒王第七十一章 亂起第一百三十九章 受降第八十五章 撤離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策第一百零五章 淮王府之謀第一百一十章 世界那麼大第六十四章 示敵以弱第六十二章 氈衣第一百三十五章 夜戰第一百七十五章 國公爺第一百三十二章 鑄鋒堂第一百七十七章 行營第二百零三章 真正的條件第九十三章 紅白鄉營立第一百一十章 戰前第一百三十九章 誤入虎口疑花境第二百四十八章 高原第八十一章酒宴第四十二章 老成謀國第二百五十九章 長堤第一百零六章 決意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簡單第一百一十九章 敵去思功第六十九章 聲東第八十四章 對壘第四十五章 將計第五十八章 風月交椅第一百四十三章 城前第十章 韓時良第一百三十一章 以文制武第一百三十七章 計成第十章 收編一百三十一章 算計第一百一十三章 沁水河谷第六十一章 意許無遺諾第六十三章 戰書第一百一十章 權當不知第八章 議和第一百二十四章 府中第九十五章 總攻第一百六十二章 霜雪第一百八十章 殲滅第十八章 天下英雄小看第一百零九章 太原遺民第十章 韓時良第一百九十九章 求戰第八十六章 西華殘陽第一百五十五章 部署第二百四十三章 部署第六十一章 對壘第二十七章 決定第七十九章 信函第十三章 有所不得不爲第十章 韓時良第六十一章 意許無遺諾第五十一章 破陣第一百三十七章 殿中第一百九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九十章 脫鉤第一百一十四章 定策第七十二章 攔截之地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要你以爲
第六十一章 重甲步兵第一百六十章 武經修撰人第一百三十章 落花赴流水第二百六十九章異姓封王第一百一十三章 迷之大敗第六十四章 選擇第三十八章 定策第六十六章 揭過第六十九章 風雨將至第七十五章 日月新天第一百八十七章 徐徐圖之第十四章 又見悅紅樓第一百五十章 目標第二百二十七章 嗣皇帝第五十九章 敗算第八十三章 鏊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棄留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蔡第三十六章 商團第七十三章 新寇第九十六章 請援第一百零四章 定策奪軍第五章 惡緣第一百六十八章 張目第一百五十章 舊卒第一百九十四章 繼統第三十一章 將計第二百七十二章 失敗的遊說第一百四十四章 殺人放火招安事第九十一章 軍事指揮學堂第二百一十一章 風聲第一百四十七章 聖恩雷霆第七十八章 信使第一百一十四章 豎子成名第七十四章 舊卒第二十章 舊吏第一百章 人心第四十九章 擒賊先擒王第七十一章 亂起第一百三十九章 受降第八十五章 撤離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策第一百零五章 淮王府之謀第一百一十章 世界那麼大第六十四章 示敵以弱第六十二章 氈衣第一百三十五章 夜戰第一百七十五章 國公爺第一百三十二章 鑄鋒堂第一百七十七章 行營第二百零三章 真正的條件第九十三章 紅白鄉營立第一百一十章 戰前第一百三十九章 誤入虎口疑花境第二百四十八章 高原第八十一章酒宴第四十二章 老成謀國第二百五十九章 長堤第一百零六章 決意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簡單第一百一十九章 敵去思功第六十九章 聲東第八十四章 對壘第四十五章 將計第五十八章 風月交椅第一百四十三章 城前第十章 韓時良第一百三十一章 以文制武第一百三十七章 計成第十章 收編一百三十一章 算計第一百一十三章 沁水河谷第六十一章 意許無遺諾第六十三章 戰書第一百一十章 權當不知第八章 議和第一百二十四章 府中第九十五章 總攻第一百六十二章 霜雪第一百八十章 殲滅第十八章 天下英雄小看第一百零九章 太原遺民第十章 韓時良第一百九十九章 求戰第八十六章 西華殘陽第一百五十五章 部署第二百四十三章 部署第六十一章 對壘第二十七章 決定第七十九章 信函第十三章 有所不得不爲第十章 韓時良第六十一章 意許無遺諾第五十一章 破陣第一百三十七章 殿中第一百九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九十章 脫鉤第一百一十四章 定策第七十二章 攔截之地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要你以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