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晉家

既然是奉晉家老太公、他三堂叔的指示,跑過來找鄭屠“敘舊”,晉龍泉便大大方方坐在驛舍與鄭屠飲茶到午時。

待用過午食,目送鄭屠在幾名騎兵扈隨的簇擁下,攜妻妾坐馬車揚長而去,晉龍泉才轉過身,準備從驛舍趕往晉家大宅。

“哎呦,二爺,你真是好耐性啊,竟跟這賣肉的磨蹭這麼久!”

一箇中年人從巷子裡疾步出來,拽住晉龍泉的手叫苦道。

“三叔那邊有什麼事情?”晉龍泉看着中年人問道,“鄭屠今非昔比,在楚山紅得發紫,地位早就凌駕你我之下,誰還敢瞧他不起?要不是如此,你們能緊着我過來找他敘舊?我總不能這點委屈都受不了!三叔那邊有什麼事情?”

“是有大事發生,我在巷子裡都等你快一個時辰了,真真快要把我給急死了。”中年人說道。

中年人之前在巷子裡張望,早就叫扈衛看在眼裡,看他急切切的樣子,鄭屠與晉龍泉便猜測晉莊成所派報信的人已經到泌陽了。正是如此,他們纔在驛舍有意磨蹭到午時分別,也是方便晉龍泉到襄陽後,可以光明正大的找他“虛與委蛇”。

晉龍泉此時故作驚訝的問道:“什麼事情?好事,壞事,這麼急着找我?”

“好事,天大的好事,你隨我快去見老太公便事。”中年人賣關子道。

楚山置縣之前,山裡大多數大姓宗族在泌陽、淮源鎮以及各家塢寨都有宅院,主要也將淮源視爲根基之地,塢寨乃是祖業,卻是在泌陽城沒有那麼講究。

晉老太爺年事已高,這些年住泌陽,宅子也不大,吃齋唸佛,偶爾聽個小曲。

雖說早就力不從心,但晉老太爺偶爾摟着城裡的姑娘睡,摸上去跟綢緞一般光滑,嬌聲軟語也懂得伺候人,神色間不會流露厭怠,這就遠非山裡糙手糙腳的笨丫頭能比,日子當然要比山裡舒坦得多。

桐柏山匪亂以及徐懷重歸楚山,對宗族實施諸多嚴厲的壓制、盤剝,絕大多數大姓宗族難以反抗,就都陸續遷來泌陽,甚至很多人徹底想將根紮在泌陽,廉價將山裡的田宅山林兜售出去,在泌陽添置宅院。

諸事做得最爲堅決的還是晉氏。

過去一年時間裡,晉氏上房差不多已經將泌陽城大半條榆錢巷都買了下來聚族而居,有事方便照應。

晉老太爺還是住前後僅三進、七八名奴僕婢女照料就足夠的小宅子,卻無疑已成爲晉氏,乃至桐柏山在泌陽城所有的大姓宗族的核心。

晉龍泉回到晉老太爺,他三堂叔的宅子裡,看到好些人還坐在這邊,一個喜形顏色,便知道猜測沒錯。

看到晉龍泉回來,這些人一個個不掩喜色的怨他:“你怎跟那個賣肉的磨蹭這麼久?老太爺都着人去找你三四回了!”

“田雄就在驛舍外面等,我都不知道他過來找我。再個,鄭屠廢話真多,我心裡雖然嫌棄,卻又不能忤惱他兀自回來,”晉龍泉問道,“到底有什麼大喜事,田雄這孫子一路愣是給我賣關子!”

“莊成派人送信回來了!但怕田雄去找你時喜形於色,就沒有告訴他信裡到底寫了什麼,只說是好事找你回來商議,”晉老太爺坐堂前太師椅上,捋着白鬚問道,“你與那鄭屠聊得如何?”

“還能如何?鄭屠這渾貨如今骨子裡都透着趾高氣揚,看人都斜着眼,我也只能先忍着他,”晉龍泉甕聲說道,“要不是三叔所命,我都懶得理會這孫子。”

“鄭屠這孫子看人不起,二爺竟然還能跟他扯上小半天啊,真是好本事!”有人打趣道。

“算個屁好本事,”晉龍泉啐了一口道,“這孫子現在骨頭輕了三兩,雖說骨子裡瞧不起人,但他更想找人炫耀啊。你想想看,以往在淮源他哪回見到我不低聲下氣喊‘晉爺’、‘二爺’的,現在換成我眼巴巴的找上門來,左一個‘鄭郎君’右一個‘鄭郎君’,他心裡能不舒坦?他能不將我拽在那裡吹噓擺闊?這事啊,你們去也能將這孫子哄得團團轉!我看這些事以後就交給你們去辦!”

“別,別,我們哪有二爺你這八面玲瓏的本事啊?下回有這事,還得二爺你出馬。”旁人連忙推卻道,不管形勢如何變化,他們都不想跟楚山有太多直接的接觸。

“到底什麼事情?”晉龍泉問晉老太爺道。

“莊成調到襄陽任事,着玉柱先趕回來報信,午前纔到泌陽,說要將我接到襄陽去!”晉老太爺說道。

“莊成調襄陽任事,任什麼事,是不是跟殿下在襄陽登基有關,應該是得到提拔任用吧?玉柱侄子在哪裡?”晉龍泉裝作振奮問道。

“趕了兩天的路,累慘了,讓我摁在裡間歇息呢!”晉老太爺說道,“我一把年紀了,去不去襄陽沒有什麼打緊的,就是莊成這次到襄陽進兵馬大元帥府任從事中郎,身邊也沒有幾個合用的人手幫襯,我擔心他會忙中出錯,受人排擠,就想着你能不能將泌陽的差使扔下來,去襄陽幫襯莊成幾年?”

這麼多人在場,三堂叔直接就將這話說出來,晉龍泉心想壓根就沒有要找他商量的意思啊,又或者認定他扔下手裡的差事,跑去襄陽幫襯晉莊成,是理所當然之事?

不提暗中替楚山辦事這茬,單說晉龍泉在泌陽縣尉司任都將,雖然可以說無足輕星,但好歹也算是一項差遣。

他三堂叔真要是替他着想的,應該是叫晉莊成到襄陽後,想辦法在襄陽幫他找一份正式的差遣,將他調過去任用。

這樣的話,在襄陽城裡有什麼事,他們纔好幫襯、照應。

而當下正值非常之時,任人委吏都已徹底打破常規,莊守成真要有心,未嘗不是晉龍泉從史變官的機會。

此外,唐、鄧合併之後,以泌陽爲府治,泌陽縣的地位將更爲突顯。

晉家在襄陽有人身居顯職要位,晉氏宗族也都遷入泌陽,必然也能打下更堅厚的根基,實際上也更需要有人在泌陽經營。

倘若不考慮別的因素,晉龍泉卻更願意在泌陽“更上一層樓”,這將爲他自己家獲得更多、更實際的好處。

現在算是什麼情況?

讓他直接丟掉泌陽城裡的差遣,去襄陽給晉莊成當門人、門客,跟晉莊成招攬身邊已經伺候幾年乃至十幾年的那些門客、管事爭風吃醋?

倘若這一切不是楚山所做的安排,晉龍泉此時去投奔鄧珪,也絕對比到莊守成身邊當個門客強。

晉龍泉心裡想這麼想,但滿是欣喜的說道:“成啊,我這個差遣,沒有什麼值當的,扔便扔了——莊成現在進兵馬大元帥府任從事中郎,等到景王登基,少說也得一任郎中了吧?”

“郎中?”有人嗤笑一聲,說道,“要僅僅是郎中,莊成這時候跑去襄陽趟什麼渾水?再說了,景王到襄陽開衙建府一個多月來,在元帥府掛從事中郎銜的,高純年、錢擇瑞、許蔚、朱沆這些人是什麼來頭自不用說,而京西南路也就轉運使陳泰、提點刑獄周知浩、知襄陽府寧慈三人而已!照我看啊,等景王正式登基,莊成少說得某部侍郎起步。莊成在信裡也說了,這次景王調他到襄陽,除了他治黃州頗有令名、朝野頗有文名外,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因素,就是唐、鄧並置南陽府,乃是襄陽藩屏,襄陽需要有一個大臣,能站出來號召唐、鄧兩地的士紳支持殿下統御環宇!”

景王將在襄陽登基之事,此時對唐、鄧二州士坤,自然已不再是什麼秘密,甚至對當下的元帥府任命以及景王登基之後重新組建朝堂的人選,也都能談個頭頭是道來。

因此晉莊成此時得入元帥府任從事中郎,在大家眼前,景王一旦登基,以晉莊的資歷以及聯絡唐鄧士紳的背景,侍郎絕對可期。

大越尚書由親王使相兼領,位在太師之上,非實職,諸部院司實際主持工作的最高官員便是侍郎。

侍郎即便距離執政還有一些距離,卻也可以說是進入中樞權力核心了。

晉莊成侍郎可期,也就難怪這宅子裡諸多如此欣喜若狂了。

這意味着他們無需畏懼那個莽貨,可以嘗試着奪回山裡本該屬於他們的一切。

聽這些人一掃往時的惶恐,言語間對楚山衆人也沒有什麼敬意,晉龍泉心裡又感到好笑,又感到悲哀,也不清楚這些人怎麼還能如此固執、簡單的拿官職比衡權勢、手腕?難不成真以爲一個侍郎就能將徐懷這樣的人物拿捏住?還不要說這一切原本就在徐懷的掌控之中。

晉龍泉欣喜的跟晉老太爺說道:“那真是要好好恭喜三叔了!”

“同喜同喜,以你的才幹,到莊成身邊好好做事,未來不用愁撈不到一個出身!”晉老太爺哈哈大笑,拍着晉龍泉的肩膀說道。

衆人看向晉龍泉也是一臉的羨慕……

第二百一十章 緩衝第一百五十六章 老將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城(二)第六十章 雷霆之怒第六十一章 意許無遺諾第一百八十章 棋子第一百二十一章 風雪第二百六十三章 沂州第一百一十五章 置縣之議第一百九十章 即位第八十九章 奉旨第五十九章 策應第二百一十四章 返程第一百三十八章 啓程第六十一章 對壘第二百一十一章 生悲第三章 夢裡夢外兩相疑第一百四十二章 善意第一百四十五章 離別第一百八十五章 北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還歸第四十七章 無懼第二十八章 洮源第八十六章 西華殘陽第二十六章 罪問千古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城第二章 舊識第五十三章 不動如山第七十三章 瀾起第四十四章 軍虞候第一百五十一章 王氏族人第一百七十六章 來客第八十六章 惡言相向第一百零五章 淮王府之謀第五十九章 斗轉星移婦人心第一百零六章 義軍第二百三十三章 補給線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城第二十七章 決定第五十三章 疏影橫斜藏蹤第五十二章 以啓山林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雪第五十四章 相疑難相知第一百六十八章 相援第二百二十一章 進宮第四十五章 促膝廊前說恩義第四十四章 鹹魚豈能枉自第一百五十六章 淺攻進築第一百一十五章 置縣之議第八十二章 不甘第一百一十八章 步步緊逼第一百四十一章 猜測第五十四章 相疑難相知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動如山第五十七章 火燒歇馬山第一百六十章 奪營第三十九章 留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迎敵第五十八章 不與之謀第二百三十七章 襄江別第二百零一章 開墾第二百零一章 開墾第一百五十章 天門第一百六十三章 國殤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兵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物大用第二章 座前好走狗第八十一章 風亂新寇至第三十章 有備而來第一百一十二章 物有其質第一百三十八章 啓程第四十九章 聯結第二百二十三章 藏匿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兵第一百九十章 即位第二百章 議事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前第一百零一章 賞功第九十三章 紅白鄉營立第一百三十章 將計第三十六章 商團第一百四十六章 朱芝第二十二章 風月渡河第十四章 敵至第一百二十八章 勝負總有時第一百六十九章 傳訊第一百九十七章 驚蛇第一百七十章 廷議第一百四十七章 聖恩雷霆第八十六章 審訊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錯鑄就第二十一章 請君側耳聽第二百二十二章 顧命第二百一十四章 返程第三十一章 鞏縣第六十七章 搓紡第二百三十一章 圍敵阻援第四十九章 擒賊先擒王第二百二十一章 進宮第二百三十二章 制置司
第二百一十章 緩衝第一百五十六章 老將第一百九十八章 新城(二)第六十章 雷霆之怒第六十一章 意許無遺諾第一百八十章 棋子第一百二十一章 風雪第二百六十三章 沂州第一百一十五章 置縣之議第一百九十章 即位第八十九章 奉旨第五十九章 策應第二百一十四章 返程第一百三十八章 啓程第六十一章 對壘第二百一十一章 生悲第三章 夢裡夢外兩相疑第一百四十二章 善意第一百四十五章 離別第一百八十五章 北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還歸第四十七章 無懼第二十八章 洮源第八十六章 西華殘陽第二十六章 罪問千古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城第二章 舊識第五十三章 不動如山第七十三章 瀾起第四十四章 軍虞候第一百五十一章 王氏族人第一百七十六章 來客第八十六章 惡言相向第一百零五章 淮王府之謀第五十九章 斗轉星移婦人心第一百零六章 義軍第二百三十三章 補給線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城第二十七章 決定第五十三章 疏影橫斜藏蹤第五十二章 以啓山林第二百二十一章 大雪第五十四章 相疑難相知第一百六十八章 相援第二百二十一章 進宮第四十五章 促膝廊前說恩義第四十四章 鹹魚豈能枉自第一百五十六章 淺攻進築第一百一十五章 置縣之議第八十二章 不甘第一百一十八章 步步緊逼第一百四十一章 猜測第五十四章 相疑難相知第一百九十八章 不動如山第五十七章 火燒歇馬山第一百六十章 奪營第三十九章 留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迎敵第五十八章 不與之謀第二百三十七章 襄江別第二百零一章 開墾第二百零一章 開墾第一百五十章 天門第一百六十三章 國殤第六十九章 侍衛親兵第一百一十一章 小物大用第二章 座前好走狗第八十一章 風亂新寇至第三十章 有備而來第一百一十二章 物有其質第一百三十八章 啓程第四十九章 聯結第二百二十三章 藏匿第一百一十五章 收兵第一百九十章 即位第二百章 議事第一百五十九章 提前第一百零一章 賞功第九十三章 紅白鄉營立第一百三十章 將計第三十六章 商團第一百四十六章 朱芝第二十二章 風月渡河第十四章 敵至第一百二十八章 勝負總有時第一百六十九章 傳訊第一百九十七章 驚蛇第一百七十章 廷議第一百四十七章 聖恩雷霆第八十六章 審訊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錯鑄就第二十一章 請君側耳聽第二百二十二章 顧命第二百一十四章 返程第三十一章 鞏縣第六十七章 搓紡第二百三十一章 圍敵阻援第四十九章 擒賊先擒王第二百二十一章 進宮第二百三十二章 制置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