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打草驚蛇

陳鬆澤猜測制司有可能完全不去考慮接手商州防務的事,纔會想着接手私鹽之事,以便在商州埋下更深的耳目,姜平只是一笑,說道:

“陳兄倘若要想知道答案,那在四人被召回之前,怕是不能離開我的視野了啊……”

“還請姜爺賜教!”陳鬆澤拱手道。

徐懷、史軫、韓圭都頗爲欣賞陳鬆澤,但短時間內沒有辦法騰出手來,對陳鬆澤進行更深的考察;考察以及後期對陳鬆澤的任用,乃至調查、清洗淅川官|場諸事,都一併交給姜平接手。

“赤扈南侵以來,韓、顧、葛、高諸公都率部打過不少硬仗,甚至就連鄭懷忠、鄭聰父子也不是沒有禦敵之功,但赤扈人所真正忌憚的還是楚山,這絕非自誇,”

姜平將麥炊餅掰成小碎塊,慢悠悠的塞嘴裡,????????????????說道,

“汝潁會戰,鑿山引汝水北灌,使許陳蔡潁四州之間皆成水澤,制司背倚箕山(嵩山南脈),東西延伸到伊水、汝潁水所構建的防線即便還談不上堅如磐石,但京西、河洛之敵短時間內想強行破開,也是絕難。然而制司納南陽、襄陽、荊州之地,安置百萬流民,赤扈人不可能不清楚,更不可能坐視不管。因此開闢第三條針對我們的戰線,對赤扈人就變得更爲迫切。哪怕他們並不指望真的能從武關道殺入南陽府西翼,但只要能迫使我們在淅川投入更多的人馬、糧秣,也能達到消耗、疲弱我們的目的……”

陳鬆澤點點頭,表示理解制司爲何沒有接手商州防務的打算了。

說到底藍田一旦失守,赤扈人能分別從武關道北段以及洛水兩路進攻商州,倘若東川路兵馬無意守商州,京襄去接手防務,要花費的代價太高了。

特別是赤扈人有意再開闢一條新的戰線來消耗京襄。

京襄剛剛接納的百萬流民,生存環境依舊極度窘迫,需要持續的投入大量的糧秣進行安置。

十數萬輜兵、屯兵,要從軍事潛力轉換成真正的軍事實力,更需要的時間。

其他不說,數萬套鎧甲、兵械以及相應的戰械、戰具,得花費多大的代價、資源,才能打造出來?

制司現在欠缺的還是時間,要儘可能避免被拖入越打越弱的消耗戰中。

因此這個冬季,徐懷不僅下令汝蔡申三州前線都只會倚仗現有的防線全力防禦,絕不允許將卒輕易主動出擊,南陽府西翼也將選擇在淅川依託地形狹仄、險峻的丹江及重陽河谷構建防線,輕易絕不會前出接手商州防線。

考慮到藍田、商州很有可能在這個冬季會陷落敵手,一方面需要在藍田、商州部署能隱藏更深、輕易不會被敵軍挖出來的耳目、探子,一方面使淅川更快、更徹底的進入軍事全面動員狀態之中。

依照制司與朝廷的約定,汝蔡申三州作爲接敵戰區,實施行營節制州衙的軍事治理,只不過從之前的楚山行營改爲汝州、蔡州、申州三大行營;除此之外的州縣,僅允許推行限佃清田以及拿清繳上來的田地建設屯寨,實施軍屯,其他則要一切照舊。

此時藍田、商州未失,淅川還沒有接敵,不算戰區,餘鏈、周鯉等官員不肯配合,鄉族士紳又強烈抵制,制司想要更快、更徹底對淅川進行軍事動員,就需要用些非常的手段。

而這一切又需要在朝廷的規制框架之下進行,不能變成制司被攻詰的把柄。

陳鬆澤作爲析川的地頭蛇,長期深入接觸到淅川各個層面,很顯然能發揮出更大的作用來。

“當真要用非常手段,呂季此人不容忽視!”聽姜平說明來由,陳鬆澤說出一個人名。

“哦,呂季此人有何特殊之處?”姜平問道。

軍情司到九月之後才着手更全體的去搜集南陽、襄陽府境內的詳細資料,即便鑄鋒堂的糧棧更早就在淅川設了點,負責從淅川境內徵購糧秣,但真正對淅川縣鄉族士紳與官員相互勾結的事情知之甚少。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com 換源App】

呂季乃淅川呂家坳的呂氏家主,名下除了在淅水河東岸兼併八九千畝田地出佃收租外,旗下還經營船運、糧鋪,看似與尋常鄉族士紳沒有什麼區別,但其弟呂方乃是淅川縣戶房經承。

倘若餘漣、周鯉等人有在淅川魚肉百姓、貪贓枉法,呂季、呂方兄弟二人卻是一個好的抓手,但這裡面的把柄,卻非外人一時半會能理得清,並抓住到手裡的。

陳鬆澤說道:“餘漣初到淅川赴任,也算得上謹小慎微,但掉進這大染缸裡,並非誰都能收住手。餘漣也不外於此,甚至膽子越來越大,最後更是在賑濟錢糧上大肆做文章。先帝於襄陽登基,之後不知有多少民衆南逃,流落南陽、襄陽等地,先帝下旨地方賑濟,這些年來淅川有賬可查的賑濟糧約有八萬餘石,但賑濟糧除了以次充好、濫竽充數外,還有大量的虛報謊報,外人是沒有辦法從中窺出什麼蛛絲馬跡的。不過,賑濟糧主要還是拿淅川縣徵繳上來的糧秣進行衝抵,無論是以次充好,還是虛報謊報,這裡面貪沒出來的糧食,倘若沒人居中操持變成白花花的銀子,餘漣等人總不能說等到卸任時各自將成千上萬石糧草運走吧?”

大越賦稅以實徵田賦以及丁稅、免役錢等爲主:

處於運河要道附近的州縣,會將糧食等實徵田賦押解進京,而將丁稅、免役錢留下來用於日常度支;而那些交通不便利的州縣,則將丁稅、免役錢等銀銅貨幣押解進京,將實徵糧賦留下來用於日常度支。

但有積餘,就形成州縣財政的“積緡”。

建繼帝在襄陽登基即位後,除了下旨各地拿出一部分“積緡”押往襄陽彌補軍資不足,還下旨將剩餘的積緡拿出來賑濟災民;後續還授意地方將加徵的一部分糧食拿出來賑濟災民。

淅川這些年來在賑濟災民上前後耗用逾八萬石糧食,從州縣到戶部都是有賬目可查的,但是地方官員在這個裡面到底貪墨了多少錢糧,想要深挖的話,而且還要儘快將盤根錯結挖出來公佈於世,就必須得抓住關鍵環節、一擊畢命。

姜平先將陳鬆澤帶到軍情司在淅川的落腳地,將一些細枝末節搞清楚,之後就寫信派人趕往西峽通稟此事。

在得到徐懷親筆批示後,姜平就親自陪着陳鬆澤,將販鹽隊知曉陳鬆澤身份的四人秘密扣押起來,防止陳鬆澤的身份泄漏,之後再安排人手接管觸手已經滲透到商州境內的販鹽隊。

數日之後範雍秘密抵達淅川,????????????????主持對淅川官員貪墨錢糧大案的調查。

徐懷出任制置安撫司統攝京襄路軍政大權,照理來說徐懷還可以舉薦轉運使、提舉刑獄公事、提點常平倉事、兵馬都部署,分領轉運使司(簡稱財司或漕司)、兵馬都部署院(簡稱軍司或帥司)、常平倉司(簡稱倉司)以及提舉刑獄司(簡稱憲司)四大監司。

然而楚山高級將吏太匱乏了,史軫、蘇老常、徐武磧、徐武江、郭君判、潘成虎、範雍、徐武坤、徐武良等人要麼都身兼數職,要麼就是資歷勳階不夠,舉薦上去,也被朝廷封駁回來。

目前轉運使、提舉刑獄公事、提點常平倉事以及兵馬都部署暫時都空缺着,監司權柄都合併到長史院、司馬院執掌,具體的職能監司也都有設立,以確保制司的正常運轉,而各個職能監司則由諸參軍事暫領。

目前制司將監察州縣官吏等職權,都合併到刑獄司,由範雍暫領。

現在要挖開口子清洗淅川官|場,雖然可以從軍情司調遣人手操辦,但還得刑獄司出面主持。

“要儘快挖開口子,已經顧慮不了打草驚蛇了,需要刑獄司即刻派出人馬緝拿呂季、呂方兄弟進行審訊——爲防止餘漣、周鯉等人轉運、埋藏財貨,軍情司除了封鎖淅川對外的水陸通道外,也提前安排人手對縣衙進行監視……”

範雍趕到淅川后,姜平就帶着陳鬆澤將他們擬定的方案稟報給範雍知曉,由範雍來拿最後的主意。

“刑獄司不足百人,還初來乍到,不熟悉情況,諸事還得是軍情司打前陣,刑獄司派員參與——現在大家把這些事再推敲一番,要是沒有什麼問題,今夜就先拿下呂季、呂方二人,對呂氏名下所有的宅院、田莊以及相應的賬目、主要管事進行扣押、查封,爭取兩天之內拿到書證與口供……”範雍說道。

第三十五章 故人第一百零七章 賊酋謀略第五十四章 胡人心機第六十六章 黑鍋你來背第一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八十一章 真身在此第二百五十四章 殿中第二百三十三章 屠滅第八十二章 酒宴(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峙城第二十三章 打草驚蛇第一百一十五章 城外第九十四章 截流第一百四十四章 立儲第一百零四章 兵敗第三十五章 安置第二百一十章 緩衝第一百三十七章 守如磐石第二百一十一章 風聲第一百章 當機立斷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城第六十章 雷霆之怒第九章 鐵棍攪得江海涌第一百八十二章 渡淮第一百五十九章 軍侯莫怪第八十七章 攻城第九十五章 死訊第三十二章 雌兔眼迷離第四十六章 紈絝少年勇第一百五十九章 坐鎮雙柳莊第一百六十六章 靖勝侯府第九十九章 交談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宣之恥第一百七十九章 扭轉第一百九十一章 撤離第五十七章 守將陳滿第八十章 議和第四章 他人眼中癡第十四章 調令第一百二十一章 計中計謀中謀第七章 初冬第九章 馳援第十八章 婚配第十五章 登城第八十三章 鐵橋第三十四章 跳出算計外第五十二章 踏營第四十八章 持久第十六章 賊心難安第一百二十九章 萬萬而已第六十八章 奇襲第二十章 再訪悅紅樓第一百三十九章 借爾子一用第一百一十八章 爲難自己第五章 赴任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城第四十章 道理自有他人述第五十七章 密策中出第七十六章 疑雲動驚雷第九十九章 恐嚇第九十八章 安排第七十章 豐月樓第一百四十五章 鐵索橫江第一百二十八章 錯與罰第七十二章 少年心氣第一百零四章 附從第一百四十二章 善意第一百三十七章 守如磐石第九十一章 意氣用事第二百六十四章 魏州第一百六十二章 霜雪第三十七章 南陽第二百四十四章 北撤第四章 徐徐圖之第六十二章 殺人者第一百七十八章 喘息之機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戰第九十七章 佛殿第二十三章 黑鍋能否習慣第一百七十五章 退守第一百十一章 孤驛第二十九章 野溝殺人夜第一百三十章 初附第八十章 軍都寨第十五章 制司第六十章 先帥舊部第九十章 猜忌第二百五十一章 關城第四十章 統兵之道第十八章 奪城第二百二十二章 顧命第二百五十二章 腹心第三十一章 鞏縣第五十九章 汴梁第一百七十章 突圍之事第五十三章 疏影橫斜藏蹤第八十二章 酒宴(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開端即尾聲第一百二十五章 送信第七十一章 新寨
第三十五章 故人第一百零七章 賊酋謀略第五十四章 胡人心機第六十六章 黑鍋你來背第一百九十八章 交易第八十一章 真身在此第二百五十四章 殿中第二百三十三章 屠滅第八十二章 酒宴(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峙城第二十三章 打草驚蛇第一百一十五章 城外第九十四章 截流第一百四十四章 立儲第一百零四章 兵敗第三十五章 安置第二百一十章 緩衝第一百三十七章 守如磐石第二百一十一章 風聲第一百章 當機立斷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城第六十章 雷霆之怒第九章 鐵棍攪得江海涌第一百八十二章 渡淮第一百五十九章 軍侯莫怪第八十七章 攻城第九十五章 死訊第三十二章 雌兔眼迷離第四十六章 紈絝少年勇第一百五十九章 坐鎮雙柳莊第一百六十六章 靖勝侯府第九十九章 交談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宣之恥第一百七十九章 扭轉第一百九十一章 撤離第五十七章 守將陳滿第八十章 議和第四章 他人眼中癡第十四章 調令第一百二十一章 計中計謀中謀第七章 初冬第九章 馳援第十八章 婚配第十五章 登城第八十三章 鐵橋第三十四章 跳出算計外第五十二章 踏營第四十八章 持久第十六章 賊心難安第一百二十九章 萬萬而已第六十八章 奇襲第二十章 再訪悅紅樓第一百三十九章 借爾子一用第一百一十八章 爲難自己第五章 赴任第一百二十四章 攻城第四十章 道理自有他人述第五十七章 密策中出第七十六章 疑雲動驚雷第九十九章 恐嚇第九十八章 安排第七十章 豐月樓第一百四十五章 鐵索橫江第一百二十八章 錯與罰第七十二章 少年心氣第一百零四章 附從第一百四十二章 善意第一百三十七章 守如磐石第九十一章 意氣用事第二百六十四章 魏州第一百六十二章 霜雪第三十七章 南陽第二百四十四章 北撤第四章 徐徐圖之第六十二章 殺人者第一百七十八章 喘息之機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戰第九十七章 佛殿第二十三章 黑鍋能否習慣第一百七十五章 退守第一百十一章 孤驛第二十九章 野溝殺人夜第一百三十章 初附第八十章 軍都寨第十五章 制司第六十章 先帥舊部第九十章 猜忌第二百五十一章 關城第四十章 統兵之道第十八章 奪城第二百二十二章 顧命第二百五十二章 腹心第三十一章 鞏縣第五十九章 汴梁第一百七十章 突圍之事第五十三章 疏影橫斜藏蹤第八十二章 酒宴(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開端即尾聲第一百二十五章 送信第七十一章 新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