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疑兵之計

巨洋河畔的這個小村莊是不久前才從臨淄縣內遷出來的一個家族,家族姓趙,由十幾戶人家組成,他們爲了獲得更多土地,才搶先一步在巨洋河畔最豐腴的土地旁建立定居點,但他們怎麼也想不到,正是這一念之貪給他們的家族帶來了滅頂之災。

房屋被燒燬,微薄的財產被洗劫而空,男人被殺死,女人被凌辱,儘管他們哀求饒命,但依然逃不過亂匪的心狠毒辣。

就在亂匪血洗小村莊的同時,在不遠處的一片田野裡,一個老人和一個少年伏在草叢中,他們悲憤萬分地望着自己親人被殺,家園被毀,少年眼睛都快流出血來,幾次要衝出去拼命,卻被老者死死按住。

這祖孫二人也是小村莊中人,他們趁夜間去原野裡抓兔子,卻僥倖逃過一劫。

老者低聲對少年道:“恐怕這支亂匪是去偷襲益都縣的,你快去益都縣報告,快去!”

就在這時,幾名賊兵忽然發現他們,大喊起來,“那邊有人!”

老者大急,猛地一推少年,“快跑!”

“祖父,那你呢?”

“別管我,快逃——”

老者急得大喊起來,少年滿眼噙滿淚水,轉身向不遠處的樹林內飛奔,當他一頭鑽進樹林,便隱隱聽見祖父的慘叫聲。

少年忍不住哭了起來,一邊哭泣一邊奔跑,他沿着巨洋河向南面的益都縣奔去。

天快要亮時,益都縣的城門緩緩開啓,等候在城外的幾支商隊急不可耐地要進城,卻被幾名守城的士兵攔住,要檢查貨物,唯恐被奸細混入城內。

就在這時。遠處跌跌撞撞跑來一名少年,他跑了一百餘里,腳底被磨破了鮮血淋漓,憑着復仇的信念支撐着他跑到了益都縣。

他終於力氣不支,跪倒在城門外,嘶啞着聲音喊道:“亂匪殺來了!”

兩名士兵大驚。連忙問道:“哪裡來的亂匪?”

“我不知道!”

少年放聲大哭,“他們殺了我的爹孃和祖父!”

兩名士兵面面相覷,儘管有點匪夷所思,但少年腳底的血和痛苦的哭泣卻不像是惡作劇,兩名士兵不敢耽誤,擡起少年向縣城內奔去,剛剛開啓的城門又再次關閉了。

目前北海郡的軍政暫時掌握在韋雲起手中,但北海郡的軍隊並不多,只有五百人。只具有一點象徵性的威懾。

畢竟張鉉做出決策之時,他還只是一名協助攻打清河郡的牙將,張金稱就算南攻,也會攻打更加富裕的齊郡,而不會是北海郡。

只是有些事情並不隨人的意志而轉移,當瓦崗軍進攻濟北郡,張須陀被迫南撤,而張鉉也由協攻的牙將變成了清河郡戰場的主將。北海郡的重要性驟然凸顯。

此時韋雲起剛剛纔得到張須陀南撤的消息,眼看張鉉留戰清河郡。他心中也有點緊張起來,北海郡防禦薄弱,會不會成爲張金稱攻打的目標?

天剛剛亮,韋雲起便早早起牀,正坐在書房給張鉉寫一封快信,希望他能派一支軍隊回援北海郡。

就在這時。門外有老家人急聲稟報,“老爺,杜校尉在府外有急事求見!”

韋雲起暗暗吃了一驚,放下筆起身向外堂走去,留守北海郡的校尉叫做杜雲思。涿郡人,年約二十七八歲,長得身材高大魁梧,虎背熊腰,使一杆五十斤的雁翎大刀,作戰驍勇,也是張鉉信得過之人,所以才留下他率五百人駐防益都縣。

此時杜雲思正焦慮地在大堂上來回踱步,身後傳來了腳步,只聽韋雲起問道:“杜校尉這麼早過來,有事情嗎?”

杜雲思連忙上前施禮,“啓稟長史,卑職得到情急情報,一支賊軍已經殺入了北海郡。”

韋雲起眉頭一皺,“杜校尉是從哪裡得到的情報?”

“是一名少年趕來稟報,他們村莊昨晚被賊軍屠殺,只他一人逃出來,卑職覺得他沒有說謊,所以趕來向長史稟報。”

韋雲起沉吟一下問道:“這名少年現在何處?”

“就在府門外,卑職把他也帶來了。”

“把他叫進來,我還有話問他。”

不多時,兩名士兵將少年帶到韋雲起面前,少年跪下磕頭,韋雲起柔聲問道:“你叫什麼名字?多少歲了?”

“小人叫做趙豐,今年十四歲。”

韋雲起又問道:“你們村莊在哪裡?”

“在北溪和巨洋河的交界處。”

韋雲起立刻走到牆邊地圖前,注視着牆上的北海郡地圖,他很快便找到了北溪和巨洋河的交匯點,距離益都城約一百里出頭。

他心中暗吃一驚,又急問道:“是昨晚什麼時候賊軍屠殺你們村莊。”

“應該在天黑沒多久。”

“有多少賊軍知道嗎?”韋雲起又繼續追問道。

少年低頭想了片刻,吞吞吐吐道:“我也不清楚,有很多人,大約幾千人。”

杜雲思焦急地問道:“長史,怎麼辦?”

韋雲起不露聲色地對兩名士兵道:“把這名少郎帶下去休息,好生安排他。”

兩名士兵帶着少年下去了,韋雲起這纔對杜雲思道:“如果賊軍是用急行軍,現在就應該抵達益都縣了,他們不可能比一個少年還走得慢,既然他們沒有到來,那只有一個解釋,他們在半路駐營了。”

“長史說得對,從清河郡過來也有三百餘里,他們想必也十分疲憊,駐營的可能性比較大。”

話雖這樣說,韋雲起還是憂慮萬分,他們只有五百軍隊,根本守不住城池,就算臨時招募民夫也沒有用,眼看賊軍中午就要殺來,自己該怎麼應對呢?

韋雲起是一個很厲害的人物,曾經單槍匹馬去突厥借兵,差點滅了整個契丹,智謀十分厲害,只是巧婦難爲無米之催,他現在去齊郡借兵也來不及了。

就在韋雲起左右爲難時,一名士兵飛奔跑來,躬身道:“啓稟長史,將軍有鷹信送到!”

韋雲起大喜,“快把信給我!”

士兵將鷹信呈給韋雲起,韋雲起迅速打開看了一遍,輕輕拍了拍額頭,“天不亡我啊!”

“長史,將軍怎麼說?”旁邊杜雲思焦急地問道。

“將軍已經派騎兵趕來了,齊郡那邊可能也會有援軍過來,但我們至少要堅持一天。”

杜雲思苦笑一聲,別說堅持一天,就連堅持一個時辰也辦不到,這麼大的城池,只有五百守軍,賊軍一鼓作氣就可以攻破。

“長史,我們兵力還是太少了。”

韋雲起已經有了想法,五百士兵不能守城,必須拉到外面去打,儘量拖住賊軍,他對杜雲思道:“你速去請滕家主來郡衙,我要和他先商量一下。”

說完,韋雲起稍微收拾一下,匆匆向郡衙趕去。

郡衙大堂上,韋雲起將太守王運謙、縣令趙蜀、司馬劉凌以及滕氏家主滕玄等人都請來,給他們說了眼前的危急情況,頓時將衆人嚇得目瞪口呆。

“長史,賊軍....賊軍可是要屠城的。”王運謙嚇得聲音都發抖了。

韋雲起沉聲對衆人道:“將軍已經派五百騎兵趕來救援,不過他們最快也要晚上才能到,所以我們至少要應對一天,我有一個方案,希望大家都能配合。”

他低聲把自己方案給衆人說了一遍,衆人默默點頭,只能這樣了,縣令王蜀道:“我就擔心民衆戰鬥力太弱,大戰一起就嚇壞了。”

韋雲起微微一笑,“賊軍的戰鬥力也好不到哪裡去,關鍵要讓賊軍不敢輕易攻城,反正倉庫裡還有不少盔甲和兵器,先找幾千青壯,把他們裝扮成隋軍,我賭賊軍不知道我們究竟有多少守軍。”

王運謙點點頭,“這件事就交給我們去做,長史要出城嗎?”

“我先帶五百士兵出去應戰,儘量拖延他們前來攻城,城池這邊就交給你們了。”

“長史放心,我們盡全力做到。”

韋雲起又對滕玄笑了笑道:“請家主過來,是想問家主借一點東西。”

..........

第863章 志同之友第935章 虎谷夜警第744章 威壓江南第490章 矛盾激化第1136章 圍城打援第367章 琅琊王氏第120章 決戰前夕第317章 智取費縣第115章 戰和之爭第1080章 襄陽阻擊(上)第1063章 永興之戰(三)第599章 東線開局第355章 各有勝負第98章 用人之道第1114章 遷都之議第703章 試探進攻第473章 雖遠仍援第639章 武陟城下第1103章 函谷施壓第999章 戰俘之衆第499章 斷其後路第16章 夜襲楊莊第878章 秋後算帳第456章 功高震主第1065章 永興之戰(五)第1236章 奔襲險關第74章 三年之約第163章 將計就計第902章 矛盾激化第802章 僥倖之心第213章 計取武城(三)第986章 太原戰役(二十七)第1201章 奪嫡之始第1203章 脣亡齒寒第5章 武川之府第633章 前狼後虎第676章 長安立朝第143章 閶闔事件第895章 奇襲並北(四)第272章 初見盧母第1209章 雍縣遇襲第77章 神槍公子第461章 橫洋之舟(上)第1003章 渡黃之戰(下)第485章 宇文之死第1014章 談判破裂第72章 驚濤駭浪第497章 竇軍南下第771章 突襲河東(下)第282章 禪林還願(下)第5章 武川之府第571章 青州賑災第854章 攔路之虎第534章 滿城風雨第473章 雖遠仍援第50章 咬金失手第1154章 天下大戰(十二)第975章 太原戰役(十六)第805章 危急時刻第553章 救援黎陽第364章 匡城激戰第152章 三個條件第62章 風雲聚會第231章 魔王俯首第191章 軟硬兼施第1076章 唐使到來第166章 左膀右臂第742章 陳棱建議第162章 途中遇警第215章 彈盡糧絕第59章 殊死決戰第363章 圍城打援(下)第435章 江都南市第790章 江都消息第1238章 血戰長武(中)第456章 功高震主第845章 一線希望第525章 幽州使者第392章 初次上朝(上)第4章 初入洛陽第382章 龍舟失火第413章 反客爲主第826章 戰幕拉開第80章 山路偶遇第326章 緊急北上第925章 防禦漏洞(下)第538章 釜底抽薪第1169章 天下大戰(二十七)第231章 魔王俯首第1209章 雍縣遇襲第1160章 天下大戰(十八)第539章 弄巧成拙第352章 將計就計第574章 元慶抉擇第1186章 天下大戰(四十四)第754章 坑王咬金(中)第94章 盧府壽宴(六)第114章 平壤登陸第821章 友情提示
第863章 志同之友第935章 虎谷夜警第744章 威壓江南第490章 矛盾激化第1136章 圍城打援第367章 琅琊王氏第120章 決戰前夕第317章 智取費縣第115章 戰和之爭第1080章 襄陽阻擊(上)第1063章 永興之戰(三)第599章 東線開局第355章 各有勝負第98章 用人之道第1114章 遷都之議第703章 試探進攻第473章 雖遠仍援第639章 武陟城下第1103章 函谷施壓第999章 戰俘之衆第499章 斷其後路第16章 夜襲楊莊第878章 秋後算帳第456章 功高震主第1065章 永興之戰(五)第1236章 奔襲險關第74章 三年之約第163章 將計就計第902章 矛盾激化第802章 僥倖之心第213章 計取武城(三)第986章 太原戰役(二十七)第1201章 奪嫡之始第1203章 脣亡齒寒第5章 武川之府第633章 前狼後虎第676章 長安立朝第143章 閶闔事件第895章 奇襲並北(四)第272章 初見盧母第1209章 雍縣遇襲第77章 神槍公子第461章 橫洋之舟(上)第1003章 渡黃之戰(下)第485章 宇文之死第1014章 談判破裂第72章 驚濤駭浪第497章 竇軍南下第771章 突襲河東(下)第282章 禪林還願(下)第5章 武川之府第571章 青州賑災第854章 攔路之虎第534章 滿城風雨第473章 雖遠仍援第50章 咬金失手第1154章 天下大戰(十二)第975章 太原戰役(十六)第805章 危急時刻第553章 救援黎陽第364章 匡城激戰第152章 三個條件第62章 風雲聚會第231章 魔王俯首第191章 軟硬兼施第1076章 唐使到來第166章 左膀右臂第742章 陳棱建議第162章 途中遇警第215章 彈盡糧絕第59章 殊死決戰第363章 圍城打援(下)第435章 江都南市第790章 江都消息第1238章 血戰長武(中)第456章 功高震主第845章 一線希望第525章 幽州使者第392章 初次上朝(上)第4章 初入洛陽第382章 龍舟失火第413章 反客爲主第826章 戰幕拉開第80章 山路偶遇第326章 緊急北上第925章 防禦漏洞(下)第538章 釜底抽薪第1169章 天下大戰(二十七)第231章 魔王俯首第1209章 雍縣遇襲第1160章 天下大戰(十八)第539章 弄巧成拙第352章 將計就計第574章 元慶抉擇第1186章 天下大戰(四十四)第754章 坑王咬金(中)第94章 盧府壽宴(六)第114章 平壤登陸第821章 友情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