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雖遠仍援

屈突通深深吸一口氣道:“西面兩百里外發現數十萬突厥騎兵,一支萬人突厥騎兵距離樓煩關不足百里。”

“啊!”桑顯驚呼一聲,呆住了。

這時,屈突通緩緩道:“看來樓煩關失守必然是真,奪回樓煩關已經不現實了,我們必須立刻北上護衛天子向雁門郡撤離,不能讓天子落入突厥人手中,那會是我們的奇恥大辱。”

停一下,屈突通又對桑顯道:“我們兵分兩路,我率一萬軍北上迎接天子,你率其餘軍隊先去雁門郡部署防禦,儘可能阻擋突厥騎兵進攻。”

/;桑顯也道:“將軍,我們來不及攻打樓煩關,可以讓雲定興的軍隊從南邊攻打,還有薛世雄的軍隊,卑職覺得應該立刻通知他們。”

屈突通心中暗暗嘆口氣,就怕雲定興被人控制,不能盡心攻打關隘,不過他也沒有選擇了,只得點點頭,“就這樣辦吧!”

大將軍雲定興率領五萬大軍駐紮在樓煩郡東北部,距離樓煩關約一百五十里,這也是大隋和突厥達成的協議,他們必須在距離伏乞泊五百里外。

軍營佔地數千畝,軍營內帳篷密集,五萬驍果大軍耐心地等待天子的命令。

下午,一支軍隊從北方疾速奔來,正是樓煩關守將馬遜武,此時,馬遜武已經知道樓煩關失守的消息,他心中十分沉重,也有一些愧疚,他知道自己犯下了什麼罪孽。

按照雲定興事先安排,他會將放棄樓煩關說成是自己中計,這樣。他就有失職之責,雲定興將重責他八十軍棍,降職一級,日後再從別的方面補償他。

馬遜武率軍來到大營前,他高聲喊道:“我要求見大將軍!”

大帳內,身着親兵軍服宇文智及正在低聲和雲定興商議着什麼。“父親的意思,世叔要攻打樓煩關,不過只能做做樣子,死傷慘重一點,但不能真的拿下關隘,總之,要表現出我們也是在積極營救天子。”

雲定興點點頭,又問道:“那馬遜武怎麼處理?”

宇文智及冷笑一聲,用手掌向下一切。“將軍明白我的意思嗎?”

“我明白了,不殺他確實難以向天下人交代。”

這時,士兵在帳門口稟報,“啓稟大將軍,馬遜武將軍回來了。”

“先帶他去別帳休息,就說處理完一點軍務就來見他。”

士兵轉身去了,雲定興又招來幾名親兵,低聲囑咐他們道:“馬遜武在別帳。你們進去拿住他就斬首,不給他任何說話的機會。”

“遵令!”

幾名親兵匆匆去了。不多時,隱隱聽見遠處傳來一聲慘叫,很快親兵在帳外稟報:“大將軍,馬遜武人頭在此!”

雲定興冷笑一聲喝令道:“將馬遜武人頭傳閱全軍,此人擅離職守,中敵軍調虎離山之計。導致樓煩關失守,按軍規當斬!”

飛鷹從馬邑郡傳信到洛陽,鷹信又從洛陽轉送到江都,張鉉是在三天後得到了馬邑郡的消息,此時已經是二月的最後一天。

不過張鉉此時並不在江都。而是在淮河南岸的山陽縣,這裡是邗溝入淮之地,已成爲隋軍的一個重要駐兵之地,一萬隋軍駐紮在這裡。

大帳內,張鉉正和房玄齡商議北上救援之事,房玄齡笑道:“屬下能理解使君北上救援之心,但屬下還是那句話,沒有天子詔令,使君不可以率軍離開駐防範圍,也就是江淮,除非”

“除非什麼?”張鉉笑問道。

房玄齡也笑了起來,他們二人內心已十分默契,知道彼此的深意。

“除非徐州地區匪患未平,使君可以繼續率軍北上剿匪,要知道天子剿匪令還沒有結束,這是使君北上的唯一機會。”

張鉉點點頭,“徐州有沒有匪患是我說了算,再說我已令裴行儼率騎兵北上尋找孟海公的下落,我想盡量離黃河近一點,一旦勤王令下來,我們便立刻即刻渡黃河北上,所以渡河船隻要事先準備好。”

房玄齡沉吟一下問道:“爲什麼使君認爲天子一定會下勤王令呢?”

張鉉當然不能說歷史如此,他笑了笑道:“常理推斷罷了,突厥數十萬大軍襲擊天子,而樓煩關已被突厥人控制,天子身邊只有數萬軍隊,就算驍果軍攻下樓煩關,也只有十五萬軍隊,如何能與數十萬突厥鐵騎抗衡,現在大隋各支軍隊分佈天下各地,天子要想不被突厥俘獲,也只能下詔勤王了。”

房玄齡想到的卻是另一種情形,他嘆口氣道:“就怕勤王令一下,各郡豪強士族趁機募兵,天子再想廢除這些地方軍,就難上加難了,只要地方擁軍,遲早會天下大亂。”

張鉉微微一嘆,“我也是擔心這一點,纔想要盡力返回北海郡,這就是我什麼去救援天子,有了救駕之功,纔有機會返回北海郡。”

“使君是想走虞世基的路線嗎?”

“正是如此,我在當初在王薄手中繳獲了幾件稀罕之物,相信他會動心。”

“使君對虞世基可真是下了血本啊!”

“這就叫捨不得孩子套不了狼,不過是些身外之物,只要能回北海郡,有什麼捨不得。”

“使君說得極是,不知使君準備幾時北上徐州剿匪?”

張鉉想了想笑道:“我想明天就出發,直接去東平郡,鉅野澤內有一支徐圓朗的殘部,我想孟海公就應該藏在那裡!”

次日一早,張鉉率領五千軍以及三十艘糧船沿着泗水北上,他又命裴行儼爲先鋒,率一千騎兵先行趕去東平郡,與此同時,張鉉又派人趕去洛陽,向留守京城的燕王楊倓稟報,東平郡發現了孟海公殘匪,兵敗失蹤的孟海公極可能向北逃去了東平郡

就在張鉉率軍北上東平郡的同時,馬邑郡和雁門郡的局勢已如同水火,雲定興率五萬大軍猛攻樓煩關,隋軍傷亡慘重,但關隘異常險峻,始終難以攻克,不得已,雲定興只能暫時退回太原整頓兵馬,換由大將軍薛世雄繼續率領大軍攻打樓煩關。

而在樓煩關以北,三十萬突厥鐵騎橫掃馬邑郡,擊潰了拼死抵擋突厥東進的屈突通兩萬隋軍,屈突通率數千殘軍向雁門縣敗退,數十萬鐵騎涌入雁門郡,短短兩天內便攻克了四十餘座關隘和城池,將隋帝楊廣包圍在雁門縣內。

此時,楊廣身邊軍隊只有三萬五千人,加上十幾萬雁門縣居民,縣城內也只有十五萬人,縣內存糧只能支持一個月,而圍困雁門縣的突厥大軍卻有二十五萬之多,二十萬突厥大軍輪番進攻,攻勢如潮,晝夜不停,雁門城只靠一點地利優勢支撐,城池岌岌可危。

雁門縣是一座周長二十里的大縣,修建在一片山岩之上,北面是十丈高的懸崖,南面是主要的進出通道,縣城雖然有南北兩座城門,但實際上只有南城門可以使用。

城牆高約兩丈八尺,全部用雁門郡特產的大青石砌成,使城池格外地高大堅固,難以攻打,正是這個緣故,隋軍勉強守住了城池,但依然險象環生。

突厥軍隊主要攻打南面和西面,而在東城牆外排列着三萬突厥弓兵,他們使用的弓箭和隋軍完全一樣強大,大量漢人工匠北逃給突厥制弓技術帶來了極大的提高。

“準備發射!”

一名身材雄壯的突厥萬夫長站在大石上吼叫,一萬突厥弓兵舉起了大弓,一萬支兵箭斜上指向城內。

“射!”

萬夫長一聲巨吼,一萬支粗長的兵箭脫弦而出,如一片黑雲向城內鋪天蓋地射去,這時,第二批一萬突厥弓兵快步上前,同樣發射出一片黑壓壓的兵箭,緊接著第三批萬人弓兵上前再次發射。

突厥軍隊箭陣極爲恐怖,一輪三萬支箭射入城中,儼如蝗蟲羣一般呼嘯而至,沉重的箭矢射穿了房頂,街上大片支援守城的民夫被射死,甚至躲在房間裡的婦孺也難逃一死。

突厥軍之所以選擇東城外射箭,就因爲官府衙門主要集中在東城一帶。

郡衙後堂內,楊廣抱着幼子楊杲躲在桌案下,噼噼啪啪的箭矢射穿了屋頂,如雨點般落下,插在他身旁的泥土裡,父子二人嚇得渾身哆嗦。

這時一支咔嚓射穿了桌案,箭尖插入楊廣腦後髮髻內,險些射穿頭顱,楊廣嚇得面如死灰,忍不住放聲大哭,“朕今天要死在這裡了!”(。)

第905章 意外收穫第18章 擒賊擒王第439章 劉氏盛公第75章 初到幽州第761章 兩將激戰第515章 談判難成第438章 進軍東海第776章 不可共臣第253章 夜晚來客第1212章 誰是刺客(下)第934章 首戰爆發第948章 最後一戰(上)第822章 國之寶鼎第803章 拒不投降第1035章 家有難事第668章 致致當家第623章 緊急出城第865章 故友重逢第528章 遼東柳城第534章 滿城風雨第207章 英才玄齡第1137章 激戰河東第951章 紫微刺客第940章 東線對峙第470章 隋帝北上第1215章 廢儲之爭(三)第9章 初窺門徑第528章 遼東柳城第860章 新的任命第1119章 老薑彌辣第353章 魯郡伏擊第678章 水軍主將第341章 瓦崗東擴第794章 呂氏兄弟第300章 英雄大會(十六)第46章 最終決定第821章 友情提示第537章 談判之外第810章 家有小郎第1232章 唐宮政變(四)第119章 解救戰俘第1152章 天下大戰(十)第66章 仲堅授藝第595章 建成之策第199章 雲起歸來第382章 龍舟失火第279章 多事之夜(下)第860章 新的任命第10章 少年皇族第340章 秘密拉攏第58章 鬥智鬥勇第131章 紫陽鐵戟第932章 草原異動(下)第833章 困獸之鬥第1122章 新周寶鼎第67章 情有所思第443章 互鬥心機第853章 滴水不漏第328章 鐵腕出擊第258章 拜會虞相第1187章 天下大戰(四十五)第147章 再尋援助第334章 帝王平衡第338章 私下交易第1128章 出使來意第100章 武勇郎將第832章 秘密地第1020章 被迫出兵第955章 交換條件第1056章 腹地一擊(上)第482章 李靖進言第619章 大軍南下第593章 烽煙四起第95章 盧府壽宴(七)第955章 交換條件第342章 秘密使者第1058章 武德辯戰第564章 秘密泄露第333章 充分理由第761章 兩將激戰第750章 瓦崗西撤第364章 匡城激戰第1087章 淮安勸降第688章 風起遼東第658章 意外勝利第617章 自保之策第748章 改變計劃第332章 意外來客第879章 含蓄之勸第90章 盧府壽宴(二)第345章 節外生枝第127章 戰馬風波第569章 尋找漏洞第415章 公孫上哲第271章 送禮風波第251章 加官進爵第436章 暗藏勢力第291章 英雄大會(七)第748章 改變計劃第194章 齊郡武行
第905章 意外收穫第18章 擒賊擒王第439章 劉氏盛公第75章 初到幽州第761章 兩將激戰第515章 談判難成第438章 進軍東海第776章 不可共臣第253章 夜晚來客第1212章 誰是刺客(下)第934章 首戰爆發第948章 最後一戰(上)第822章 國之寶鼎第803章 拒不投降第1035章 家有難事第668章 致致當家第623章 緊急出城第865章 故友重逢第528章 遼東柳城第534章 滿城風雨第207章 英才玄齡第1137章 激戰河東第951章 紫微刺客第940章 東線對峙第470章 隋帝北上第1215章 廢儲之爭(三)第9章 初窺門徑第528章 遼東柳城第860章 新的任命第1119章 老薑彌辣第353章 魯郡伏擊第678章 水軍主將第341章 瓦崗東擴第794章 呂氏兄弟第300章 英雄大會(十六)第46章 最終決定第821章 友情提示第537章 談判之外第810章 家有小郎第1232章 唐宮政變(四)第119章 解救戰俘第1152章 天下大戰(十)第66章 仲堅授藝第595章 建成之策第199章 雲起歸來第382章 龍舟失火第279章 多事之夜(下)第860章 新的任命第10章 少年皇族第340章 秘密拉攏第58章 鬥智鬥勇第131章 紫陽鐵戟第932章 草原異動(下)第833章 困獸之鬥第1122章 新周寶鼎第67章 情有所思第443章 互鬥心機第853章 滴水不漏第328章 鐵腕出擊第258章 拜會虞相第1187章 天下大戰(四十五)第147章 再尋援助第334章 帝王平衡第338章 私下交易第1128章 出使來意第100章 武勇郎將第832章 秘密地第1020章 被迫出兵第955章 交換條件第1056章 腹地一擊(上)第482章 李靖進言第619章 大軍南下第593章 烽煙四起第95章 盧府壽宴(七)第955章 交換條件第342章 秘密使者第1058章 武德辯戰第564章 秘密泄露第333章 充分理由第761章 兩將激戰第750章 瓦崗西撤第364章 匡城激戰第1087章 淮安勸降第688章 風起遼東第658章 意外勝利第617章 自保之策第748章 改變計劃第332章 意外來客第879章 含蓄之勸第90章 盧府壽宴(二)第345章 節外生枝第127章 戰馬風波第569章 尋找漏洞第415章 公孫上哲第271章 送禮風波第251章 加官進爵第436章 暗藏勢力第291章 英雄大會(七)第748章 改變計劃第194章 齊郡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