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0章 天下大戰(十八)

按照之前周軍的戰略部署,進攻巴蜀軍隊實際上是兵分兩路,一路是周軍主力,由徐世績統帥五萬大軍沿着三峽道殺入巴東郡,繼而向北進攻通川郡、清化郡、巴西郡和義城郡等等。

另一路是兩萬水軍由來護兒統帥,他們乘坐數百艘戰船沿着長江深入到巴郡,再轉岷江北上,向成都方向挺進,水陸兩支大軍最後會師於成都。

但還有一支特殊的軍隊,便是劉蘭成率領的一萬內衛軍,他們從清江道進入巴蜀,然後兵分兩路,一路由副將張厲率三千人從背後進攻巴東郡郡治人復縣,和徐世績前後夾擊,奪取巴東郡。

而另一路七千士兵則由劉蘭成親自率領,先一步進入巴郡,替船隊掃清巴郡的五千駐軍。

唐軍在巴蜀和漢中駐軍爲五萬人,其中巴蜀駐軍四萬人,漢中駐軍一萬,爲了攻打河東郡,李淵在一個月前下旨將三萬軍隊調入關中,這裡面就包括了漢中的一萬軍和巴蜀的兩萬軍,使得巴蜀的駐軍銳減一半,只剩下兩萬人。

這兩萬人分駐三地,巴東郡是巴蜀東大門,擁有地利優勢,易守難攻,這裡有五千駐軍,主要是防禦周軍從三峽道進攻巴蜀。

第二支軍隊駐紮在巴縣,也是五千人,這支軍隊卻是爲了鎮壓巴東各郡對朝廷的反抗。

當初唐王朝攻打蕭銑,所有軍糧物質都是在巴蜀籌措,給巴蜀各郡帶來了極大的壓力,也引起了巴蜀內部的不滿,前一次是蜀郡等北部各郡不願接受唐朝統治,遭到了李孝恭率軍隊的殘酷鎮壓。

而這一次是巴郡等南部各郡因稅賦太重而鬧事,雖然還沒有到造反的地步,但也讓唐朝深爲警惕,李淵特地有旨示,巴郡必須駐兵,這支五千人的軍隊便是爲了防範巴東各郡造反。

而第三支軍隊一萬人則駐紮在成都,由北川郡王李神符率領並坐鎮巴蜀,幷州之戰爆發後,唐王朝怎麼也想不到幷州之戰只是大周帝國天下之戰的一部分,更想不到周軍會大舉進攻巴蜀,此時距離唐軍從荊州撤回巴蜀還不到一年。

劉蘭成的軍隊在當地嚮導的帶領下,一路艱難跋涉,在西行五天後抵達了清江縣,這裡有五千周王朝駐軍,由一名虎牙郎將率領,由於清江縣以西便是崇山峻嶺,無法行走騎兵和船隻,劉蘭成只得將戰馬交給了清江縣駐軍,他率領一萬士兵步行西進,經過三天艱苦跋涉,從一條長達數十里崖壁棧道進入了巴東郡。

劉蘭成緊接着兵分兩路,張厲率三千人趕往人復縣,從背後配合徐世績的大軍西進,劉蘭成則率七千士兵向巴郡殺去。

五千唐軍駐守在巴縣,巴縣是巴郡郡治,也就是今天的重慶,這是一座古老的縣城,長江和西漢水在這裡匯合,水運交通十分發達,不過這裡已經多年未經歷戰爭,城門斑駁、城牆破舊,已經有好幾處坍塌。

在距離巴縣約三十里一片樹林內,疲憊不堪的周軍士兵正沉沉入睡,在一塊大石前,一名老者正在給劉蘭城和李客師介紹巴縣的情況。

“城牆那幾個坍塌處大多是亂墳崗,雜草叢生,野狐出沒,一般人也不會從這裡出入城,都是走城門,將軍若想從坍塌處進城當然可以,我推薦走城南的張飛廟,十幾年前城牆塌掉後,當地人便在塌陷處修了一座張飛廟,大門在城外,從大門進,出了後門就是城內了,不像另外兩處那樣亂七八糟。”

劉蘭成和李客師對望一眼,劉蘭成問道:“那軍營距離張飛廟近嗎?”

“軍營在城北,所以我推薦將軍走城南,外面還有一片樹林,根本就不怕被城頭上的守軍發現,其實晚上也沒有什麼守軍了,他們做夢都想不到,周軍會突然殺進巴蜀。”

“多謝老丈的介紹。”

劉蘭成令親兵取來十兩黃金感謝老人,老人沒想到居然會得到十兩黃金的賞賜,心中着實歡喜,又連忙道:“將軍要當心一點,城內可是有五千駐軍,那個唐軍主將楊兆年是個狠角色,武藝很高,將軍千萬彆強敵了。”

“多謝老丈提醒,我們不會輕敵,晚上還要煩請老丈帶路去張飛廟。”

劉蘭成派親兵把老人帶去休息,他擡頭看了看天色,已經是黃昏時分了,他便對李客師道:“讓大家抓緊時間休息,今晚兩更時分出發!”

巴縣是一座有着上千年曆史的古老城池,經歷了上千年的風雨侵蝕和連綿不斷的戰爭,城池不斷損毀,又屢屢重建,最後一次重建是在北魏時期,迄今已有百年,由於中原只有極少數戰略要地是用磚石砌成,而絕大部分城池都是用泥土夯制而成,經過十幾年就要大修,若數十年不修城池就會坍塌損毀。

雖然巴縣在百年間也大修過幾次,但畢竟經過百年風雨,數十年來也沒有遭遇戰爭,自大隋建立後便沒有進行大修,城池已經十分破舊,有幾處人煙稀少的地方出現了坍塌,野草雜長,鼠蛇成羣。

在城南也有一處城牆坍塌,不過城內正好是社廟,當地人便在坍塌處修了一座張飛廟,堵住了缺口,同時又和城內的社廟連爲一體,而且從廟內便可以進出城,非常便利。

張飛廟外不遠便是一片茂密的樹林,這就給周軍夜攻巴縣創造了機會。

三更時分,七千周軍在劉蘭成的率領在樹林中穿行,慢慢接近了巴縣縣城。

“將軍,那裡就是張飛廟!”帶路的老者指不遠處的城牆低聲道。

劉蘭成也看見了所謂的張飛廟,實際上就是鑲嵌在城牆中的一座小廟,顯得有點不倫不類,他又看了看城頭,小廟兩邊沒有守軍,倒是遠處依稀可以看見守城士兵的身影。

劉蘭成回頭向一名偏將點了點頭,偏將立刻喝令道:“跟我上!”

他帶着二十幾名士兵彎腰向張飛廟疾速奔去,只片刻,二十幾名士兵的身影便消失在小廟之中,又等了一會兒,小廟有亮光閃了三下,這表示一切順利。

劉蘭成當即率領一千名士兵向張飛廟奔去,他對奪城已有豐富的經驗,人數太多進城容易被守城或者巡哨士兵發現,反而驚動軍營,人數少一點比較隱蔽,等在軍營四周部署完成後,大隊主力再進城不遲。

張飛廟的廟祝已被控制,前後門都被打開,可以清晰地看見後門內的空地,那裡是社廟前一片空地,周圍一片漆黑,冷冷清清。

這時,偏將上前行禮道:“啓稟將軍,周圍沒有巡哨,城頭上最近的哨兵大約在五十步外。”

劉蘭成點點頭,“百步內的哨兵都要幹掉,但要當心,不能驚動城頭的守軍!”

“遵令!”

偏將率領十幾名手下迅速換上了唐軍盔甲,他們沿着竹梯爬上了城牆,列隊向五十步外的哨兵走去........

不多時,遠處的哨兵消失了,劉蘭成立刻率領一千士兵投入沉沉的黑夜中,向位於北城的軍營奔去。

由於受到河流的限制,巴縣城池並不大,周長只有二十里左右,在中原只能算一座中縣,位於北城的軍營也不大,它原本是一片荒蕪的空地,被軍隊清理出來駐軍,修建了二十幾排屋子,旁邊是一座不大的校場,四周有一圈圍牆,最多隻能駐軍五千人。

此時三更時分已過,正是夜裡睡得正香甜之時,這裡的守軍甚至連幷州發生大戰都沒有聽說,又怎麼可能想到危險已經出現在他們的眼前。

大營門口只有八名站崗士兵,兩邊連哨塔也沒有,只有兩盞燈籠掛在大門上門,勉強能看清幾步外的情形。

八名哨兵也睏倦之極,或靠或蹲,各自打盹,就在這時,對面走來一支隊伍,爲首將領頭戴銀盔,頓時將守門士兵嚇了一跳,“是什麼人?”

第1029章 新年預議第417章 試探之策第959章 夜襲紫河(下)第331章 首次交換第891章 出兵飛狐第36章 用之信之第959章 夜襲紫河(下)第116章 故友相逢第959章 夜襲紫河(下)第1118章 女兒心思第667章 雙喜臨門第799章 一路追殺第289章 英雄大會(五)第296章 英雄大會(十二)第783章 長安來使第810章 家有小郎第752章 西征東顧第931章 草原異動(上)第644章 再提條件第332章 意外來客第374章 琅琊收官第1137章 激戰河東第844章 路斷秭歸第441章 竇氏危機第1051章 意外情報第243章 酒棚盜馬第13章 玄武火鳳第1206章 談判得失第999章 戰俘之衆第780章 兄弟暗鬥第1248章 安定決戰(下)第1009章 武德議事第294章 英雄大會(十)第202章 考察河灘第1149章 天下大戰(七)第758章 思慮退路第1197章 長安消息第862章 無奈罷戰第720章 水淹燕城第1193章 關中危機(五)第679章 軍坊試刀第391章 楊慶出兵第63章 初獲突破第1082章 襄陽阻擊(下)第602章 向東求救第1008章 江陵陷落(下)第52章 可汗憂慮第723章 血洗契丹第1201章 奪嫡之始第496章 兩頭壓力第1123章 於筠事件(上)第671章 用人不疑第397章 婚姻大事第502章 渤海會主第622章 風聲鶴唳第531章 白狼之戰(下)第738章 尚書之爭第554章 倉促應戰(上)第760章 沙場單挑第526章 委婉警告第225章 血戰武城(上)第747章 反戈一擊第1152章 天下大戰(十)第1111章 誰來擔責第800章 黃氏請罪第560章 剷除側患第39章 當堂對質第1239章 血戰長武(下)第1058章 武德辯戰第755章 坑王咬金(下)第742章 陳棱建議第1128章 出使來意第1004章 爭取民心第642章 內亂初生第554章 倉促應戰(上)第55章 識破陷阱第489章 奉旨北上第106章 瓦崗二主第463章 橫洋之舟(下)第821章 友情提示第311章 內部情報第162章 途中遇警第522章 遠方親戚第174章 大戰善後第1178章 天下大戰(三十六)第42章 錦上添花第1244章 兵臨城下第823章 圖謀襄陽第582章 營救人質第964章 太原戰役(五)第418章 將計就計第1059章 走露風聲第804章 江南蒙災第561章 圍困新鄉第559章 望倉興嘆第949章 最後一戰(下)第680章 應對之策第227章 爾虞我詐第659章 兵不厭詐第521章 裂痕始現
第1029章 新年預議第417章 試探之策第959章 夜襲紫河(下)第331章 首次交換第891章 出兵飛狐第36章 用之信之第959章 夜襲紫河(下)第116章 故友相逢第959章 夜襲紫河(下)第1118章 女兒心思第667章 雙喜臨門第799章 一路追殺第289章 英雄大會(五)第296章 英雄大會(十二)第783章 長安來使第810章 家有小郎第752章 西征東顧第931章 草原異動(上)第644章 再提條件第332章 意外來客第374章 琅琊收官第1137章 激戰河東第844章 路斷秭歸第441章 竇氏危機第1051章 意外情報第243章 酒棚盜馬第13章 玄武火鳳第1206章 談判得失第999章 戰俘之衆第780章 兄弟暗鬥第1248章 安定決戰(下)第1009章 武德議事第294章 英雄大會(十)第202章 考察河灘第1149章 天下大戰(七)第758章 思慮退路第1197章 長安消息第862章 無奈罷戰第720章 水淹燕城第1193章 關中危機(五)第679章 軍坊試刀第391章 楊慶出兵第63章 初獲突破第1082章 襄陽阻擊(下)第602章 向東求救第1008章 江陵陷落(下)第52章 可汗憂慮第723章 血洗契丹第1201章 奪嫡之始第496章 兩頭壓力第1123章 於筠事件(上)第671章 用人不疑第397章 婚姻大事第502章 渤海會主第622章 風聲鶴唳第531章 白狼之戰(下)第738章 尚書之爭第554章 倉促應戰(上)第760章 沙場單挑第526章 委婉警告第225章 血戰武城(上)第747章 反戈一擊第1152章 天下大戰(十)第1111章 誰來擔責第800章 黃氏請罪第560章 剷除側患第39章 當堂對質第1239章 血戰長武(下)第1058章 武德辯戰第755章 坑王咬金(下)第742章 陳棱建議第1128章 出使來意第1004章 爭取民心第642章 內亂初生第554章 倉促應戰(上)第55章 識破陷阱第489章 奉旨北上第106章 瓦崗二主第463章 橫洋之舟(下)第821章 友情提示第311章 內部情報第162章 途中遇警第522章 遠方親戚第174章 大戰善後第1178章 天下大戰(三十六)第42章 錦上添花第1244章 兵臨城下第823章 圖謀襄陽第582章 營救人質第964章 太原戰役(五)第418章 將計就計第1059章 走露風聲第804章 江南蒙災第561章 圍困新鄉第559章 望倉興嘆第949章 最後一戰(下)第680章 應對之策第227章 爾虞我詐第659章 兵不厭詐第521章 裂痕始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