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郭絢出兵

郭絢沉默了,他意識到姚鎧說得有道理,張鉉應該和羅藝沒有勾結,而且他知道張鉉和羅藝平時並沒有什麼瓜葛,倒是張鉉和羅藝之子關係不錯,以張鉉的性格,不可能替羅藝冒這種風險。

郭絢的性格十分多疑,雖然他勉強相信張鉉不太可能和羅藝勾結,但他還是不放心羅藝,對姚鎧又道:“其實我也覺得這是一次很好的機會,今年以來聖上對我剿匪不力十分不滿,幾次下詔令我出兵剿匪,正好竇建德和高士達都屯重兵在黃河北岸,給了我從後背進攻的機會,不過話又說回來,我如何防止羅藝在我背後做小動作?”

姚鎧笑道:“剿滅河北之匪,作爲幽州副都督,羅藝同樣有責任,都督可以讓他兄弟或者兒子爲先鋒,率軍先一步南下,有他家人爲質,都督何憂之有?”

“如果他不肯讓兄弟或者兒子出戰呢?”

“如果他不肯就讓他把軍隊交給都督,如果他還是不肯,那就讓他去給聖上解釋!”

郭絢最終被姚鎧說服了,他點了點頭,“好吧,我這就寫信給羅藝!”

目前羅藝已經不住在薊縣,而是搬去了北平郡盧龍縣,這也是他和郭絢達成的默契,既然兩人誰也無法幹掉對方,那麼他們就井水不犯河水,幽州四郡中,郭絢控制涿郡和安樂郡,羅藝控制北平郡,至於漁陽郡,雙方都不駐兵,作爲兩人的緩衝地帶,朝廷下撥的軍糧也由兩人按軍隊人數分割。

這兩年兩人相安無事,不過暗地裡兩人依然各鬥心機,暗中收集對方不忠於天子的證據,就爲了在關鍵時刻扳倒對方。

羅藝掌握了郭絢謊報軍隊人數的事實,郭絢在冊士兵人數是兩萬五千人,但羅藝知道。郭絢實際上只有兩萬二千人,三千人錢糧被郭絢收入囊中。

而郭絢則發現羅藝和渤海會暗中有往來,而且羅藝手下一名參軍的父親便是渤海會六貴族之一,郭絢懷疑羅藝已經投靠了渤海會。只是他現在還沒有找到確切證據。

天上午,羅藝接到了郭絢寫來的信,要求他派兵和自己一起剿匪,尤其點名要他兄弟羅壽或者羅成率軍爲先鋒。

羅藝並沒有一口拒絕,他也知道天子對幽州剿匪不力十分不滿。如果自己一口回絕,那就成了郭絢扳倒自己的把柄,他會趁機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自己身上。

羅藝一時拿不定主意,他便讓人將自己的記室參軍溫彥博請來。

溫彥博出身太原名門,父子幾人都是以學識淵博而出名,父親溫君悠,曾爲北齊文林館學士,長兄溫大雅現任朝廷東宮學士,今年剛調爲太原留守府司馬,輔佐李淵。溫彥博去年被盧氏家學聘請爲博士,前來薊縣教書,深得羅藝賞識,聘請他爲自己的記室參軍,也就是機要秘書,成爲羅藝的心腹謀士。

溫彥博看完郭絢的信笑道:“這是郭都督不相信大帥,郭都督打算趁高士達和竇建德屯兵黃河北岸的機會,從背後殺一記冷槍,給收復河間郡,給天子一個交代。但他又派大帥在後面拉他的後腿,所以要求大帥也出兵,還特地點名令弟或者長公子爲先鋒,這明顯是打算用這兩人爲人質。”

羅藝默默點了點頭。溫彥博和他自己的分析完全一致,可問題是自己要不要答應郭絢?

“參軍覺得呢?”

羅藝問道:“我該不該答應郭絢?”

溫彥博整理一下思路道:“首先我們明確,如果不答應出兵,恐怕不出一個月,聖旨就會到來,輕則將大帥調離幽州。重則降職或者免職,我覺得這就是郭絢有恃無恐的原因。”

“我明白參軍的意思,出兵既然避免不了,那我也可以出兵,只是讓我的兩個親人爲先鋒,我覺得不妥,我想派一名大將率軍出征,出兵五千人,參軍覺得如何?”

溫彥博笑道:“我覺得這是郭絢在給大帥做選擇,讓令弟或者長公子率軍,他沒有了後顧之憂,至少軍隊可以保住,但如果讓其他將領率軍,那這五千軍隊肯定回不了北平郡了,這就是郭絢的意思。”

羅藝沉思良久,走出大堂對親兵道:“去把大公子給我找來!”

.......

出乎郭絢的意料,羅藝居然很痛快地答應了他的要求,他讓兒子羅成率三千軍隊爲先鋒,聽從郭絢的調遣。

雖然兵力少了一點,但羅藝派兒子跟隨自己,這一點讓郭絢很滿意,至少他沒有了後顧之憂,可以全力南下了。

兩天後,也是張鉉大敗竇建德軍隊的第五天,郭絢趁河間郡空虛,親自率領兩萬軍隊沿永濟渠大舉南下,左先鋒爲羅成,右先鋒爲侯君集,大軍橫掃河間郡,但郭絢的目標卻是高士達的老巢南皮縣和竇建德的老巢武邑縣。

郭絢之所以攻打竇建德和高士達,而並沒有攻打更近的上谷郡盧明月老巢,很大一個原因是竇建德和高士達佔據縣城,錢糧倉庫和匪首家眷都在縣城內,攻下縣城即可得手。

相反,盧明月老巢卻是藏在深山峻嶺之中,尋找不易,攻打更難,所以儘管盧明月大軍已殺到襄國郡,後方十分空虛,郭絢還是不考慮進攻盧明月,而是殺向河間郡,全力對付高士達和竇建德。

........

漳水發源於趙郡孔子嶺,一路向東北方向蜿蜒流去,流經趙郡、信都郡和河間郡,最後在河間郡長蘆縣以北注入永濟渠,是河北地區一條極爲重要的河流。

河間郡弓高縣就位於漳水和永濟渠之間,縣內有幾條小河將漳水和永濟渠連通起來,使弓高縣的水路運輸極爲便利,向北可以進入涿郡,甚至進入渤海,向南可以前往洛陽和黃河,水運四通八達。

就在弓高縣距離漳水約一里的原野內,有一座佔地兩千畝的莊園,莊園內被小河一分爲二,南面修建了數十座建築,北面是一片軍營。

四周同時修建了近兩丈高的圍牆,除了建造高塔監視外,還有帶刀莊丁牽烈犬沿着圍牆巡邏,任何人不得靠近莊園圍牆五十步,否則輕則被重毆,重則喪命。

這座神秘而充滿了殺機的莊園讓周圍農戶議論紛紛,莊園去年突然修建,誰也不知道這座莊園內住着什麼人,只知道常常有馬車來來往往,甚至還有船隊滿載貨物進入莊園,但官府也從來不敢來過問。

大家只知道這座莊園所在的土地原來屬於北齊一名尚書,衆人便懷疑有人要在這裡造反了。

這天下午,一艘從永濟渠駛來的客船沿着小河進入了莊園的水門,在莊園內的一座碼頭上停了下來,一名年輕英武的小將帶着十幾名莊丁迎了上來,恭敬地站在碼頭邊等候。

這時從客船內走出一名女子,只見她身材高挑,腰佩長劍,穿着一身淡黃色半袖襦裙,頭戴帷帽,輕紗遮住了面容,身後站着兩名身材剽悍的護衛。

年輕小將連忙上前躬身行禮,“侄兒參見姑姑!”

女子摘去帷帽,露出一張白皙的臉龐,赫然正是失蹤多時的渤海會第三號人物高慧。

高慧蒼老了很多,額頭和眼角出現了不少細細的皺紋,但一雙杏眼中依舊帶着慣有的風騷,打扮得還是那麼妖治,不過她高聳的顴骨和薄薄的嘴脣破壞了她容貌對男人的吸引力,讓人感到她的刻薄和強硬。

高慧走下船輕輕一笑,“翼兒穿上盔甲還真有點將軍的模樣了,不錯,看起來像模像樣!”

這名來迎接高慧的年輕小將是渤海會主高烈三子,名叫高元翼,長得身材魁梧,雙膀有力,從小喜歡練武,雖然才十七歲,但在渤海會已經頗有勇名,使一把七十斤重的大刀。

高元翼雖然從小就害怕姑姑,但姑姑的評價卻讓他心中很不舒服,什麼叫像模像樣,難道自己是刻意裝扮出來的?

他心中不高興,說話也有點懶精無神,“父親已在望山樓等候。”

高慧點點頭,轉身向遠處一座高樓走去,走了幾步,她停住腳回頭對侄兒笑道:“把腰間的劍換成橫刀,就更像一名將軍了。”

她咯咯一笑,快步走遠了,高元翼被姑姑的譏諷激怒了,他從腰間扯下寶劍,狠狠扔進了小河之中。

.........(。)

第232章 東征失敗第422章 遠方來客第760章 沙場單挑第1237章 血戰長武(上)第1198章 重賞之下第368章 火拼賊王(上)第1024章 出兵靈武第1140章 雪後巡視第1245章 再度政變(上)第152章 三個條件第1167章 天下大戰(二十五)第374章 琅琊收官第1220章 偷襲河湟(上)第1002章 渡黃之戰(上)第1065章 永興之戰(五)第803章 拒不投降第863章 志同之友第143章 閶闔事件第167章 厲兵秣馬第444章 進退之間第421章 出爾反爾第667章 雙喜臨門第644章 再提條件第1150章 天下大戰(八)第935章 虎谷夜警第315章 裴羅爭功第95章 盧府壽宴(七)第175章 高密鄉老第487章 重返北海第4章 初入洛陽第390章 利益至上第15章 弘農楊氏第380章 龍舟面聖第38章 矛盾激化第405章 婚期將至第737章 旁觀者清第1209章 雍縣遇襲第1076章 唐使到來第270章 文武雙會第1101章 詭異戰術第771章 突襲河東(下)第209章 出兵清河第434章 歷陽世家第57章 玄沙激戰第800章 黃氏請罪第728章 中都使者第187章 盒中之物第685章 特殊武器第950章 三個道士第804章 江南蒙災第149章 一線希望第666章 接受和談第585章 茂公之策第357章 再派臥底第540章 最後妥協第743章 老奸巨猾第1240章 螳臂擋車第680章 應對之策第436章 暗藏勢力第605章 背水一戰(上)第1079章 放棄江陵第1048章 真真假假第66章 仲堅授藝第718章 遊行風波第1159章 天下大戰(十七)第1234章 神通抉擇第926章 抓到線索第172章 強渡膠水(下)第197章 渤海之謀第621章 宇文兄弟第752章 西征東顧第686章 斷絕水源第495章 瓦崗內訌(下)第297章 英雄大會(十三)第1047章 改變計劃第323章 步步險境第1221章 偷襲河湟(中)第994章 大戰在即第653章 兩面夾擊第62章 風雲聚會第693章 血戰柳城(五)第716章 血戰壺關(下)第365章 爲官之道第781章 帝王心術第368章 火拼賊王(上)第27章 半年籌謀第880章 河渠竣工第784章 誰毀協議第573章 怒殺監軍第451章 殺入彭城第1171章 天下大戰(二十九)第277章 多事之夜(上)第794章 呂氏兄弟第690章 血戰柳城(二)第1186章 天下大戰(四十四)第679章 軍坊試刀第126章 借刀殺人第16章 夜襲楊莊第1139章 緊急求和(下)第583章 內部分歧
第232章 東征失敗第422章 遠方來客第760章 沙場單挑第1237章 血戰長武(上)第1198章 重賞之下第368章 火拼賊王(上)第1024章 出兵靈武第1140章 雪後巡視第1245章 再度政變(上)第152章 三個條件第1167章 天下大戰(二十五)第374章 琅琊收官第1220章 偷襲河湟(上)第1002章 渡黃之戰(上)第1065章 永興之戰(五)第803章 拒不投降第863章 志同之友第143章 閶闔事件第167章 厲兵秣馬第444章 進退之間第421章 出爾反爾第667章 雙喜臨門第644章 再提條件第1150章 天下大戰(八)第935章 虎谷夜警第315章 裴羅爭功第95章 盧府壽宴(七)第175章 高密鄉老第487章 重返北海第4章 初入洛陽第390章 利益至上第15章 弘農楊氏第380章 龍舟面聖第38章 矛盾激化第405章 婚期將至第737章 旁觀者清第1209章 雍縣遇襲第1076章 唐使到來第270章 文武雙會第1101章 詭異戰術第771章 突襲河東(下)第209章 出兵清河第434章 歷陽世家第57章 玄沙激戰第800章 黃氏請罪第728章 中都使者第187章 盒中之物第685章 特殊武器第950章 三個道士第804章 江南蒙災第149章 一線希望第666章 接受和談第585章 茂公之策第357章 再派臥底第540章 最後妥協第743章 老奸巨猾第1240章 螳臂擋車第680章 應對之策第436章 暗藏勢力第605章 背水一戰(上)第1079章 放棄江陵第1048章 真真假假第66章 仲堅授藝第718章 遊行風波第1159章 天下大戰(十七)第1234章 神通抉擇第926章 抓到線索第172章 強渡膠水(下)第197章 渤海之謀第621章 宇文兄弟第752章 西征東顧第686章 斷絕水源第495章 瓦崗內訌(下)第297章 英雄大會(十三)第1047章 改變計劃第323章 步步險境第1221章 偷襲河湟(中)第994章 大戰在即第653章 兩面夾擊第62章 風雲聚會第693章 血戰柳城(五)第716章 血戰壺關(下)第365章 爲官之道第781章 帝王心術第368章 火拼賊王(上)第27章 半年籌謀第880章 河渠竣工第784章 誰毀協議第573章 怒殺監軍第451章 殺入彭城第1171章 天下大戰(二十九)第277章 多事之夜(上)第794章 呂氏兄弟第690章 血戰柳城(二)第1186章 天下大戰(四十四)第679章 軍坊試刀第126章 借刀殺人第16章 夜襲楊莊第1139章 緊急求和(下)第583章 內部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