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兵圍南皮

連山大營佔地約千餘畝,位於連山鎮西北的曠野裡,呈標準的方形結構,四周被營柵包圍,營柵內至少有兩千頂大帳,但一大早,數萬大軍便迅速向南而去,主力軍隊的離去使這座五萬人大營顯得有點冷清,裡面只有數千守軍。

高士達派出的十幾名探子在反覆確認青州軍主力已經南下,而軍營內只剩下數千人時,他們才向南皮縣發出了鴿信。

而另外一支監視青州軍南下的騎兵卻失去了他們跟蹤的目標,十名騎兵沿着官道一路向南疾奔,卻始終沒有發現大軍南下的蹤影,甚至連大軍行走的痕跡都沒有發現。

這支騎兵探子終於心生疑慮,難道隋軍主力並沒有南下?

十名騎兵探子經過一片樹林時,忽然從樹林中衝出數百名隋軍騎兵,將十名探子團團包圍........

高士達率領的五萬大軍一路南下,高士達已接到連山隋軍大營附近探子傳來的情報,隋軍數萬主力已經南下,一支騎兵探子跟隨南下查探消息,目前尚無消息傳來。

這個情報讓高士達十分振奮,他下令加快行軍速度,務必在天亮之前殺到位於連山的隋軍大營。

寬闊平坦的官道上,黑壓壓的軍隊無邊無際,在夜色的掩護下一路向南疾奔,此時已是四更時分,他們距離隋軍連山大營還有十幾裡,這時,前軍大將王曼對高士達低聲道:“隊伍拉得太長,一旦遭伏擊,卑職擔心軍隊會出現混亂。”

高士達回頭看了一眼身後浩浩蕩蕩的軍隊,這個問題他當然考慮過,如果是小規模的襲擊,不會有什麼影響,可如果是大規模的襲擊,那事態就嚴重了,那是他們的判斷出了重大差錯。可會這樣嗎?

高士達一直堅定隋軍已經南下,但此時他心中也忽然感到一絲不安,如果自己真的判斷錯誤呢?

想到這,他決定放緩突擊的步伐。不一定非要在夜間襲擊隋軍大營,如果隋軍大營真的只有幾千人,那麼白天襲擊也是一樣。

“傳令全軍,暫時停止行軍,軍隊匯聚成陣!”

軍令傳了下去。五萬大軍漸漸停止了行軍,但就在這時,後軍和中軍忽然騷動起來,不斷有人驚恐大喊,使得前面的士兵紛紛向後望去,高士達大怒,“出了什麼事?”

十幾名士兵奔去查看情況,但已經不需要查看情況,混亂開始迅猛蔓延,到處是一片慘叫聲、喊殺聲。極度恐慌中,士兵們開始向空曠處奔逃,高士達已經意識到不妙,一定是遭到伏擊了。

他急聲令道:“前軍結方陣,不準發生混亂!”

目前主要是中軍和後軍發生混亂,還沒有波及到兩萬前軍,只是恐慌向這邊蔓延,高士達當機立斷,放棄中軍和後軍,先保住前軍。兩萬前軍畢竟是跟隨高士達多年的老兵,訓練有素,他們也知道只能結陣才能自保,兩萬大軍開始迅速結陣。

就在這時。他前後同時火光大作,兩支軍隊一前一後夾攻而來,後方約七八千人,由一名頭戴銀盔的年輕將領率領,手執金背虎牙刀,如一支鋒利的長矛。率領隋軍瞬間殺進了尚未完成結陣的大軍之中。

而前方大旗之下是一名頭戴金盔的大將,頭戴金盔,身披鎖子甲,手中一杆雙輪紫陽戟,胯下寶焰獸,威風凜凜,正是大隋名將張鉉。

張鉉目光冷厲地注視着數十步外的高士達,大笑道:“高將軍可願與我一戰?”

高士達嚇得魂飛魄散,戰馬連連後退,張鉉竟然在這裡等候自己,大勢已去。

這時,身旁大將王曼怒吼一聲,“大王休要驚慌,看某家取他的首級!”

他手提鋼叉催馬衝了上去,鋼叉一擺,凌厲地刺向張鉉,口中大喊:“賊將拿命來!”

高士達沒想到竟然會有個替死鬼出現,趁他替自己擋住張鉉,高士達撥馬便向後面狂奔而去。

張鉉冷笑一聲,長戟壓住鋼叉,力道一沉,鋼叉便如被大山壓住一般,絲毫動彈不得,王曼這次意識到大事不妙,驚恐地問道:“你是何人?”

張鉉仰天大笑,“讓你死個明白,我乃張鉉是也!”

王曼嚇得肝膽皆裂,但已經晚了,戟尖已刺穿了他的胸膛,將他挑了起來,甩出十幾丈遠,王曼當場斃命,但他卻死不瞑目,人頭被士兵砍下,眼睛依然驚恐地瞪着。

張鉉發現高士達已經消失,他暗罵一聲,回頭喝令道:“殺進去!”

一萬士兵跟着他殺進了賊軍大陣之中,這一戰殺得賊兵屍橫遍野,血流成河,賊兵投降者不其數,直到天亮,戰爭終於漸漸結束,張鉉以兩萬五千軍徹底擊潰高士達的五萬軍隊,但令衆人遺憾的是,搜遍了屍體和投降士兵,卻始終沒有發現賊首高士達的蹤跡。

這是一個擊殺高士達的絕好機會,但高士達卻像兔子一樣溜走了,中午時分,高士達率數千殘軍逃回了南皮縣,南皮縣城內還有三萬軍隊,如果劉開雲的三萬軍隊能及時撤回,那他手中就還有五六萬軍隊,也勉強能守住南皮縣。

此時,高士達已經完全放棄了獨立原則,派人帶着他的兒子趕往河間縣,願意以兒子爲人質投降渤海會,懇請渤海會來救援自己,這時他最後的一線希望。

敗軍開始陸陸續續逃回南皮,他們帶來了令人絕望的消息,劉開雲率領的三萬軍隊救援騎兵未果,也遭遇隋軍騎兵和尉遲恭率領的一萬軍隊的夾擊,劉開雲死在裴行儼大錘之下,三萬軍隊大部分投降,僅數千人逃脫。

而這時,隋軍一萬前鋒已經抵達距離南皮縣約五里處,站在城頭上可以清晰地看見遠處隋軍大旗,高士達心情低落到了極點,他低低嘆口氣,對副將孫連環道:“我雖出身渤海高氏,卻一直瞧不起文人,認爲他們是紙上談兵,因此手下沒有一個軍師謀士,現在終於嚐到苦果了,和張鉉鬥謀略,我們實在差得太遠,一切都在人家的算計之中。”

孫連環臉上露出羞愧之色,他低聲勸道:“現在敗兵陸陸續續逃回近萬人,加上我們三萬守軍,有四萬軍隊守城,如果渤海會願意來援救我們,我還是有機會。”

高士達冷笑一聲,高烈比張鉉也好不了多少,一個狼一個虎罷了,他長嘆一聲,轉身下城去了。

隨着夜幕的再次來臨,五萬青州軍已將南皮縣團團包圍,他們的物資船隊也抵達距離南皮縣最近的永濟渠,沿一條小河將糧草以及攻城器械送到隋軍大營內,這就是張鉉沒有帶糧草輜重的原因。

軍隊輕兵北上,士兵只隨身攜帶了十天干糧,這便給徐世績實施計謀創造了條件。

南皮縣的四個城門外各駐紮了一萬青州軍,分別由羅士信、尉遲恭、裴行儼和蘇定方率領,此時徐世績依然在南面谷地率軍圍困高士達的四千騎兵,逼迫他們投降。

夜幕下,城外四座青州軍大營內燈火輝煌,遠處主營內更是人聲鼎沸,大批工匠在忙碌地安裝攻城器械。

中軍大帳內,張鉉對手下一衆大將和文官緩緩道:“我剛剛得到消息,竇建德大軍在饒陽遭到渤海會軍隊伏擊,竇建德軍隊慘敗,八萬大軍只逃回不足一成,高烈已成功吞併了竇建德的主力軍隊,我估計高士達已經向渤海會投降,如果高烈率大軍來救援南皮,就算我們戰勝敵軍,也會是慘勝,這不是我想看到的結果。”

張鉉負手走了幾步,回頭冷冷道:“所以我要求明天務必攻下南皮,傳我的命令下去,第一個攻入城門或者登上南皮城頭者,賞金千兩,官升兩級,抓到或者殺死高士達者,賞金五千兩,官升三級,明早卯時正開始攻城!”

......(。)

第1184章 天下大戰(四十二)第492章 內外勾結第719章 科舉放榜第704章 襲擊糧隊第953章 保命重要第202章 考察河灘第192章 兩千精銳第360章 兵不厭詐第1120章 國號共決(上)第498章 先禮後兵第1002章 渡黃之戰(上)第388章 三見帝王第30章 慶功酒宴第901章 再次出擊第586章 引軍入甕第717章 名額分配第608章 人心思變第1096章 後路被斷第145章 接受任務第296章 英雄大會(十二)第559章 望倉興嘆第586章 引軍入甕第244章 追蹤線索第987章 太原戰役(二十八)第167章 厲兵秣馬第557章 太行悍匪第747章 反戈一擊第933章 戰爭來臨第1005章 誅心之戰(上)第141章 求見裴矩第596章 運籌帷幄第777章 草料風波第261章 三家聯盟第968章 太原戰役(九)第1171章 天下大戰(二十九)第1237章 血戰長武(上)第37章 須陀送禮第974章 太原戰役(十五)第717章 名額分配第648章 太后之請第504章 賊軍反撲第643章 亂夜救人第543章 新募之軍第614章 大軍壓境第70章 意外收穫第944章 第三防禦(中)第1028章 奪取靈州第994章 大戰在即第923章 防禦漏洞(上)第929章 發現敵蹤第1187章 天下大戰(四十五)第1013章 撕開天窗第818章 龍爭虎鬥第781章 帝王心術第291章 英雄大會(七)第639章 武陟城下第599章 東線開局第185章 正式投靠第27章 半年籌謀第973章 太原戰役(十四)第629章 卑劣小人第19章 玄感之秘第1114章 遷都之議第949章 最後一戰(下)第830章 叔寶啓用第1045章 伏威再起第133章 賊蹤匪影第893章 奇襲並北(二)第1080章 襄陽阻擊(上)第604章 追兵已至第690章 血戰柳城(二)第464章 遠方嬌娘第136章 初戰賊王(三)第403章 主動上門第483章 王者之珠第533章 武川新府第51章 莽漢初伏第752章 西征東顧第867章 資政議策第937章 陷陣士兵第356章 補充兵源第1208章 視察北海第713章 聯合出兵第632章 殺雞駭猴第856章 投降邊緣第157章 讖語事件(中)第1037章 西市事件(上)第1181章 天下大戰(三十九)第244章 追蹤線索第307章 再回北海第9章 初窺門徑第1124章 於筠事件(中)第924章 防禦漏洞(中)第1055章 釜底抽薪第257章 誠意不足第863章 志同之友第1050章 唐軍東征第897章 奇襲並北(六)第406章 盧氏家議第385章 王屋猛將
第1184章 天下大戰(四十二)第492章 內外勾結第719章 科舉放榜第704章 襲擊糧隊第953章 保命重要第202章 考察河灘第192章 兩千精銳第360章 兵不厭詐第1120章 國號共決(上)第498章 先禮後兵第1002章 渡黃之戰(上)第388章 三見帝王第30章 慶功酒宴第901章 再次出擊第586章 引軍入甕第717章 名額分配第608章 人心思變第1096章 後路被斷第145章 接受任務第296章 英雄大會(十二)第559章 望倉興嘆第586章 引軍入甕第244章 追蹤線索第987章 太原戰役(二十八)第167章 厲兵秣馬第557章 太行悍匪第747章 反戈一擊第933章 戰爭來臨第1005章 誅心之戰(上)第141章 求見裴矩第596章 運籌帷幄第777章 草料風波第261章 三家聯盟第968章 太原戰役(九)第1171章 天下大戰(二十九)第1237章 血戰長武(上)第37章 須陀送禮第974章 太原戰役(十五)第717章 名額分配第648章 太后之請第504章 賊軍反撲第643章 亂夜救人第543章 新募之軍第614章 大軍壓境第70章 意外收穫第944章 第三防禦(中)第1028章 奪取靈州第994章 大戰在即第923章 防禦漏洞(上)第929章 發現敵蹤第1187章 天下大戰(四十五)第1013章 撕開天窗第818章 龍爭虎鬥第781章 帝王心術第291章 英雄大會(七)第639章 武陟城下第599章 東線開局第185章 正式投靠第27章 半年籌謀第973章 太原戰役(十四)第629章 卑劣小人第19章 玄感之秘第1114章 遷都之議第949章 最後一戰(下)第830章 叔寶啓用第1045章 伏威再起第133章 賊蹤匪影第893章 奇襲並北(二)第1080章 襄陽阻擊(上)第604章 追兵已至第690章 血戰柳城(二)第464章 遠方嬌娘第136章 初戰賊王(三)第403章 主動上門第483章 王者之珠第533章 武川新府第51章 莽漢初伏第752章 西征東顧第867章 資政議策第937章 陷陣士兵第356章 補充兵源第1208章 視察北海第713章 聯合出兵第632章 殺雞駭猴第856章 投降邊緣第157章 讖語事件(中)第1037章 西市事件(上)第1181章 天下大戰(三十九)第244章 追蹤線索第307章 再回北海第9章 初窺門徑第1124章 於筠事件(中)第924章 防禦漏洞(中)第1055章 釜底抽薪第257章 誠意不足第863章 志同之友第1050章 唐軍東征第897章 奇襲並北(六)第406章 盧氏家議第385章 王屋猛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