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帝王平衡

次日早朝結束後,裴矩並沒有回自己官房,而是向文成殿的御書房走去。

走過一條長廊,裴矩遠遠看見蕭瑀似乎在訓斥戶部侍郎邵明,他便停住了腳步,這時,蕭瑀若有所感,一回頭看見了不遠處的裴矩,便揮了揮手讓邵明離去。

“時文的心情似乎有點不太好啊!”裴矩笑着走了過去。

蕭瑀是蕭皇后之弟,尚不到五十歲,年紀上比裴矩小了一輩,他雖然出任內史侍郎,身居高位,卻頗爲尊老,躬身向裴矩行一禮,“讓裴公見笑了。”

裴矩瞥了一眼邵明遠去的背影,關切地笑道:“是去年的稅賦很難看嗎?”

蕭瑀主管大隋土地財稅,每年四月戶部要將去年各地稅賦彙總上報給他,裴矩見他訓斥邵明,便知道去年的情況很不樂觀。

蕭瑀低低嘆了口氣,“去年各地的稅賦銳減五成,我沒法向聖上彙報啊!”

“怎麼會減少這麼大?”裴矩吃了一驚。

自從大業八年高句麗戰役爆發後,每年大隋的財稅都在減少,主要原因是人口消亡,亂匪肆虐,很多郡縣實際上已經被亂匪控制,所以每年財稅減少大家都習以爲常,可今年居然比去年減少五成,這已經不能叫銳減,而是雪崩了,所以裴矩也着實感到吃驚。

蕭瑀心情沉重,搖了搖頭道:“去年河洛和幷州連續遭災,江南的造反此起彼伏,天災人禍影響太大,而關隴那邊莊園兼併太厲害,自耕農銳減,唯一稍稍穩定的就是巴蜀,各種不利局面彙總起來,最後的結果就很難看了。”

“可這也不是邵侍郎的問題啊!時文爲何責怪他?”

“我不是因稅賦不足而訓斥他,而是他的想法有問題。”

裴矩不解地望着蕭瑀,蕭瑀又繼續解釋道:“他建議用庫存來充抵稅賦,用庫存來彌補收支不足倒也罷了,但他是想弄虛作假來欺瞞聖上,所以我狠狠訓斥他一頓。”

“這也難爲他了,你也知道一旦聖上發怒,是不會考慮誰的責任,戶部侍郎首當其衝,他只是想自保罷了。”

“就算自保,也休想弄虛作假,欺君之罪豈不是更嚴重。”

裴矩知道蕭瑀原則性極強,或者說不擅變通,很多事情和自己談不到一起去,裴矩笑了笑,不再多說什麼,便告辭向御書房走去。

蕭瑀憂心忡忡,他還在考慮怎麼向聖上彙報去年的稅賦銳減問題,其實他比誰都清楚其中的真實原因。

關隴貴族在過去幾年大肆兼併關中和隴右土地,地方官府不敢制止,同時也知情不報,導致自耕農銳減,另外對莊園的稅也收不上來,正是關隴地區的稅賦大跌才導致整個稅賦跌了五成。

蕭瑀躊躇良久,他最終還是決定要把真實原因告訴聖上,畢竟涉及關隴貴族,不是稅賦減少那麼簡單,蕭瑀也匆匆向自己官房走去。

裴矩在御書房外等了片刻,一名宦官出來陪笑道:“裴公,聖上有請!”

裴矩微微一笑,“以後別說‘請’字了,就說聖上宣我進見便可,免得讓人聽了笑話。”

“呵呵!裴公說得對,是咱家考慮不周,裴公,請吧!”

裴矩搖搖頭,快步走進了御書房,楊廣剛從早朝回來,正在細品一碗燕窩粥,裴矩上前深施一禮,“老臣參見陛下!”

“裴公來得正好,今天的燕窩燉得不錯。”

楊廣笑着吩咐左右,“給裴相國也盛一碗燕窩。”

“老臣多謝陛下!”

一名宦官給裴矩呈上一碗燕窩,裴矩只是象徵性地喝了一點,聖上只是客氣,他哪能真的喝個底朝天。

楊廣又品了兩口燕窩,便將碗放在一旁,沉吟一下對裴矩道:“朕在考慮讓張鉉出任齊郡通守,裴仁基調爲滎陽郡通守,裴卿覺得如何?”

裴矩臉色微變,他就是害怕出現這個結果,纔想千方百計給裴仁基找兵敗原因,沒想到聖上這麼快就拿出方案了,還好,現在只是在徵求他的意見,並沒有真的實施,他一定要想極力阻止聖上實施這個決定。

“老臣能理解陛下的心情,但陛下想過沒有,張鉉資歷還是太淺了一點,這麼快提升他會讓軍方不服,對他也沒有好處,微臣上次反對提升他爲虎賁郎將,也正是出於這種考慮,請陛下三思。”

楊廣微微點頭,“裴公說得是有道理,但琅琊郡不收復,青、徐兩州就無法連爲一片,使江都北部沒有足夠的安全支撐,朕更擔心徐州那邊,一旦東海郡和琅琊郡的亂匪聯手攻打徐州,中原亂匪再度爆發,江都就會失去北方屏障,甚至會斷絕江都和洛陽的聯繫,裴公明白朕的擔心嗎?”

“老臣完全明白琅琊郡剿匪失利造成的惡劣影響,但老臣認爲這次征討琅琊郡失利是有很多原因造成,並不完全是裴仁基個人能力不足,這一點希望陛下能明鑑。”

“你說說看,朕願意一聽。”

楊廣當然很清楚裴矩要替裴仁基辯護,儘管他對裴仁基感到異常失望,但畢竟裴矩、裴蘊都是朝廷高官,他不可能不考慮他們的想法。

“陛下,裴仁基進攻琅琊郡失利,老臣認爲是有兩個原因造成,一個是孫宣雅和王薄的老巢都在琅琊郡南部,而琅琊郡北部山勢連綿起伏數百里,交通不便,後勤補給十分困難,不利於從北方攻打琅琊郡,所以琅琊郡雖然屬於青州,但還是要由徐州的駐軍來攻打就是這個緣故,這是一個原因,上次陛下也表示贊同,但這不是裴仁基兵敗的真正原因。”

“哦?那真正原因是什麼呢?”楊廣也有了幾分興趣。

“陛下,真正的原因是在兩軍對峙的重要關頭,清河郡的王世充趁齊郡兵力空虛,率軍南下,搶掠了齊郡的十幾萬人口,導致前方軍心混亂,裴仁基被迫撤軍,賊軍趁機追殺,才導致飛鷹軍死傷慘重,這纔是真正的原因,陛下!”

其實裴矩也明白裴仁基是在給自己找理由,未必是這個原因,但裴矩也需要找到一個充分理由來說服楊廣,繼續讓裴仁基留在齊郡。

更重要是,裴矩相信楊廣也知道了王世充之事,但有虞世基替王世充說情,楊廣未必會追究這件事,這就讓裴矩抓到了把柄,如果楊廣不追究王世充跨界搶人,那同樣也不能追究裴仁基兵敗琅琊郡,不能厚此薄彼。

這就是帝王之術中的平衡之策,既不能讓一方獨佔利益,也不能讓一方獨擔罪責,作爲天子,當然可以處罰裴世基,但也必須處罰王世充,否則楊廣就無法在虞世基和裴矩之間平衡。

楊廣半晌沒有說話,他也接到了王世充寫來的報告,報告中述說清河郡的千里赤野,沒有足夠的民力,使他無法對高士達和竇建德發動進攻。

同時王世充還控訴裴世基和張鉉阻撓清河郡的民衆返回故土,他爲了及早平息竇建德和高士達,不得不強行遷回了清河郡民衆。

加上虞世基用詳實的數據說清了清河郡目前的淒涼境況,極力替王世充辯解,楊廣最終決定不處罰王世充這種跨郡搶人行爲,只是要求他下不爲例。

但現在問題就來了,裴矩指出裴仁基兵敗琅琊郡就是因爲王世充的背後襲擊,不管是不是這個原因,楊廣都必須給裴矩一個說法,要麼王世充和裴仁基一起處罰,要麼都不處罰,這讓楊廣感到很爲難。

沉思良久,楊廣終於點了點頭,“也罷!如果是這個原因,那裴仁基兵敗琅琊郡也情有可原,朕就再給他一次機會,希望他下次不要讓朕感到失望。”

楊廣隨手取過封張鉉爲齊郡通守的詔書,在上面畫了個叉,扔進了廢棄文卷之中。

裴矩暗暗鬆了口氣,終於保住了裴仁基。

“老臣謝陛下寬容!”

第250章 封賞之議第1074章 逐利而爲第1249章 半路攔截第305章 悄離洛陽(中)第409章 大喜來臨第1122章 新周寶鼎第266章 鬆平伏擊第588章 重賞攻城第987章 太原戰役(二十八)第1182章 天下大戰(四十)第520章 年輕氣盛第1212章 誰是刺客(下)第810章 家有小郎第685章 特殊武器第606章 背水一戰(下)第274章 將帥交心第80章 山路偶遇第1219章 火上澆油第420章 反客爲主第754章 坑王咬金(中)第34章 互不買帳第1031章 八面來風第1029章 新年預議第1079章 放棄江陵第329章 事件發酵第33章 誰是真兇第45章 宇文太保第937章 陷陣士兵第1076章 唐使到來第688章 風起遼東第688章 風起遼東第265章 金銀錘戰第134章 初戰賊王(一)第369章 火拼賊王(下)第660章 夜襲唐軍第436章 暗藏勢力第24章 慧眼識珠第417章 試探之策第252章 樹大招風第289章 英雄大會(五)第675章 黃河酒肆第913章 給個交代第476章 天下勤王(二)第249章 校場比武(下)第303章 阿圓送信第1078章 洛陽佈局第864章 懸崖勒馬第1032章 雙面間諜第327章 安撫民心第12章 當面挑戰第592章 交出匪首第191章 軟硬兼施第961章 太原戰役(二)第466章 傳信裴矩第33章 誰是真兇第797章 激戰到來第582章 營救人質第292章 英雄大會(八)第465章 盧清夜審第499章 斷其後路第916章 巡視井陘第34章 互不買帳第484章 勢不兩立第958章 夜襲紫河(上)第138章 反戈一擊第483章 王者之珠第419章 反客爲主第615章 交換人質第161章 臨行前夕第1210章 誰是刺客(上)第1188章 天下大戰(四十六)第912章 沿街刺客第1051章 意外情報第1131章 兵發榆次第720章 水淹燕城第343章 蒙陰城堡第1050章 唐軍東征第156章 讖語事件(上)第301章 各有打算第155章 人情到底第148章 竇慶之謀第758章 思慮退路第592章 交出匪首第722章 投筆從戎第493章 名將隕落第819章 一路追蹤第620章 虞氏大禮第607章 竇威讓步第1151章 天下大戰(九)第1027章 夜襲北城第987章 太原戰役(二十八)第304章 悄離洛陽(上)第1238章 血戰長武(中)第1144章 天下大戰(二)第446章 跨江北上第930章 烈火焚谷第1146章 天下大戰(四)第985章 太原戰役(二十六)第374章 琅琊收官第135章 初戰賊王(二)
第250章 封賞之議第1074章 逐利而爲第1249章 半路攔截第305章 悄離洛陽(中)第409章 大喜來臨第1122章 新周寶鼎第266章 鬆平伏擊第588章 重賞攻城第987章 太原戰役(二十八)第1182章 天下大戰(四十)第520章 年輕氣盛第1212章 誰是刺客(下)第810章 家有小郎第685章 特殊武器第606章 背水一戰(下)第274章 將帥交心第80章 山路偶遇第1219章 火上澆油第420章 反客爲主第754章 坑王咬金(中)第34章 互不買帳第1031章 八面來風第1029章 新年預議第1079章 放棄江陵第329章 事件發酵第33章 誰是真兇第45章 宇文太保第937章 陷陣士兵第1076章 唐使到來第688章 風起遼東第688章 風起遼東第265章 金銀錘戰第134章 初戰賊王(一)第369章 火拼賊王(下)第660章 夜襲唐軍第436章 暗藏勢力第24章 慧眼識珠第417章 試探之策第252章 樹大招風第289章 英雄大會(五)第675章 黃河酒肆第913章 給個交代第476章 天下勤王(二)第249章 校場比武(下)第303章 阿圓送信第1078章 洛陽佈局第864章 懸崖勒馬第1032章 雙面間諜第327章 安撫民心第12章 當面挑戰第592章 交出匪首第191章 軟硬兼施第961章 太原戰役(二)第466章 傳信裴矩第33章 誰是真兇第797章 激戰到來第582章 營救人質第292章 英雄大會(八)第465章 盧清夜審第499章 斷其後路第916章 巡視井陘第34章 互不買帳第484章 勢不兩立第958章 夜襲紫河(上)第138章 反戈一擊第483章 王者之珠第419章 反客爲主第615章 交換人質第161章 臨行前夕第1210章 誰是刺客(上)第1188章 天下大戰(四十六)第912章 沿街刺客第1051章 意外情報第1131章 兵發榆次第720章 水淹燕城第343章 蒙陰城堡第1050章 唐軍東征第156章 讖語事件(上)第301章 各有打算第155章 人情到底第148章 竇慶之謀第758章 思慮退路第592章 交出匪首第722章 投筆從戎第493章 名將隕落第819章 一路追蹤第620章 虞氏大禮第607章 竇威讓步第1151章 天下大戰(九)第1027章 夜襲北城第987章 太原戰役(二十八)第304章 悄離洛陽(上)第1238章 血戰長武(中)第1144章 天下大戰(二)第446章 跨江北上第930章 烈火焚谷第1146章 天下大戰(四)第985章 太原戰役(二十六)第374章 琅琊收官第135章 初戰賊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