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竇慶之謀

竇慶仰視屋頂片刻,回頭似笑非笑地對獨孤順道:“獨孤兄不覺得這個讖語其實還是有一點道理嗎?”

獨孤順淡淡道:“我知道了,你還是希望由李淵來舉這面旗幟。”

“他可是獨孤兄的外甥啊!”竇慶又進一步暗示獨孤順道。

獨孤順半天沒有說話,他很清楚元家爲什麼要散佈這個可能會置李淵於死地的讖語,與其說是要報元弘嗣之仇,不如說是想剷除競爭對手。

元家自恃爲北魏皇族,一心想取代楊隋,重建新魏王朝,在關隴貴族中得到了不少家族的支持。

但以竇氏爲首的另一派關隴貴族,包括竇氏、長孫氏、賀蘭氏等等,卻偏向於由李淵來建立新王朝,這便是關隴貴族內訌的根源,也是元氏散佈讖語,想置李淵於死地的真正原因。

在兩派關隴貴族的鬥爭中,第一大家族獨孤氏的態度卻模棱兩可,且略略有點偏向於元氏,所以竇慶就要拿讖語這件事來做文章,逼獨孤順表態支持李淵。

獨孤順苦笑一聲道:“我明白竇老弟的心意,但賢弟想過沒有,如果大家都支持李淵,元氏在奪嗣無望的情況下,會不會拿全體關隴貴族來開刀,將我們統統出賣以泄私憤,所以我只是表面上支持他,爲的是穩住元家,不讓他做出更加過分的舉動。”

竇慶倒也能理解獨孤順這番話,確實是不能把元家逼迫過分,他沉吟一下道:“我不管兄長怎麼模棱兩可,但我希望兄長從內心支持叔德舉旗。”

“我當然會支持我的外甥,由叔德舉旗符合所有人的利益,我也可以保證。元家絕不會再散播這個讖語。”

獨孤順還是一貫的含糊,只是多了那麼一點點讓步,竇慶知道這一點讓步的難得,無奈之下,他只得點點頭道:“好吧!就拜託兄長去和元家好好談一談此事吧!”

獨孤順告辭而去,竇慶站在窗前久久沉思不語

………

時間又過去了幾天。這幾天洛陽局勢幾乎可以用風平浪靜來形容,沒有什麼大事發生,前幾天傳聞來護兒要被處斬,但這兩天卻又沒有消息了,閶闔門案件也在繼續調查之中,暫時沒有傳出可供百官民衆們茶餘飯後談論的話題。

不過表面的風平浪靜下面卻是暗流洶涌,幾支力量都在暗中博弈,爭分奪秒地收集有利於自己的證據。

張鉉在縣衙附近租賃了一座佔地五畝的大宅,令陳旭率領百名精銳士兵住在其中。聽從縣尉韋雲起的調令。

中午時分,陳旭便來到了縣衙,他換了一身衙役皁服,扮作一名從長安過來的差役在洛陽執行公幹,所以他出入縣衙也沒有人懷疑他的身份,陳旭快步來到韋雲起的官房,在門口稟報道:“韋縣尉,陳旭求見!”

“快請進來!”

房間裡。韋雲起正在寫一份卷宗,見陳旭走進了。便放下筆笑道:“陳校尉,有一個新的線索需要我們去確認!”

這幾天韋雲起和陳旭配合得非常默契,陳旭的幹練認真給韋雲起留下深刻的印象,由小見大,從陳旭的人品,韋雲起便知道了張鉉人格魅力。一個庸碌之人是培養不出這樣忠誠能幹的手下。

“請韋縣尉指示!”

韋雲起拾起一根木杆,指着牆上一幅洛陽地圖道:“陳校尉請看這裡!”

陳旭走上前,注視着木杆所指的位置。

“這裡是洛陽利仁坊,緊靠上東門,這裡的居民大多是前幾年從各地逃來的難民。三教九流,魚龍混雜,人口十分擁擠,小小一個坊就住了近兩萬人,洛陽發生的很多命案都和這個坊有關,所以縣衙在這個坊內佈下了不少眼線,我剛剛得到一個消息,利仁坊的一條小巷內有人在暗中保護一座小院,似乎小院裡藏着什麼人。”

“韋縣尉懷疑所藏之人就是李善衡嗎?”

韋雲起點點頭,“我確實有點懷疑,如果李善衡死了,我會得到發現屍體的報告,但現在沒有任何報告,說明李善衡極可能還活着,而且所有他可能藏身的地方我們都查遍了,沒有一點線索,但直覺告訴我,他就藏身在洛陽某地,利仁坊的這座小院很讓人懷疑,不管是不是,我們都應該去查一下。”

“可是......我們冒然去查,會不會打草驚蛇?”陳旭遲疑一下道。

韋雲起微微一笑,“我說的查不是去敲門盤查,而是暗中監視,我在利仁坊有好幾個眼線,我安排一下,你率二十個弟兄扮作鹽梟的手下住進利仁坊,監視這座小院的一舉一動。”

陳旭很信服韋雲起的謀略以及滴水不漏的手段,他立刻答應道:“卑職馬上就安排!”

半個時辰後,陳旭親自率領二十名弟兄扮作一名大鹽梟的手下入住利仁坊,他的住處就在目標小巷的斜對面,監視着小巷內的一舉一動。

大隋王朝的觀天台位於北邙山上,屬於太史監管轄,掌管大隋的天文曆法。

太史令庾質兩年前因勸阻楊廣徵討高句麗而獲罪下獄後,太史令之職便由方士章仇太翼兼任,但章仇太翼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呆在觀天台內喝酒睡覺,從不過問官署事務,兩年來未處理的文案堆積如山。

儘管太史監有着這麼一個不稱職的太史令,但朝野上下卻沒有一個官員敢彈劾章仇太翼,由於他所料之事屢屢應驗,使章仇太翼在大隋王朝如神仙一般地存在着,連天子楊廣對他的建議也言聽計從。

所以在朝廷中流傳着這麼一句粗話:‘宰相之令須渡海,章仇之屁通南北’,也就是說,宰相的命令傳達到地方,艱難如渡海,但章仇太翼就算放個屁。也會立刻傳遍天下。

這天下午,天子楊廣在三千侍衛的嚴密護衛下浩浩蕩蕩來到了北邙山觀天台,儘管章仇太翼好酒好睡,整天喝得爛醉如泥,但天子到來,章仇太翼還是保持了臣下應有的禮儀。披頭散髮,光腳穿着木履出來迎接。

“不知陛下駕到,老臣有失遠迎,請陛下恕罪!”

章仇太翼靠近楊廣行禮,一股濃烈的酒氣幾乎將楊廣薰倒,若是換了別人,楊廣早就勃然大怒,喝令推出處斬,但楊廣把大隋的前途命運都寄託在這位章仇方士的身上。他怎麼也怒不起來,只得勉強笑了笑道:“是朕來得唐突,愛卿何罪之有?平身!”

章仇太翼意味深長地看了旁邊楊倓一眼,楊倓臉上有點發熱,心中有點發虛,生怕祖父看出什麼端倪。

“陛下請隨老臣上觀天台。”

楊廣有心事,急於向章仇太翼求解,他也不在意章仇太翼的光腳和酒衣。帶着長孫楊倓跟隨章仇太翼上了觀天台。

觀天台靜室內,一名小方士向天子楊廣獻了香茶。楊廣無心喝茶,他憂心忡忡問道:“最近都城內流傳着桃李章的讖語,先生可曾聽聞?”

“老臣也有耳聞!”

“那先生是否覺得,這讖語是否和當年先帝洪水之夢有所關聯呢?”

當年隋文帝楊堅曾夢見李花紛飛,大水圍城,正是章仇太翼替他解的夢。楊廣又提舊事,讓章仇太翼也不由有些沉吟起來。

“陛下,讖語能否可信,關鍵在於是否有天象應之,一般而言。須有天人感應,那麼此讖語方爲天機,否則只能算是無稽之談,當它是胡說八道也罷。”

“可是......”

楊廣遲疑一下道:“前些天先生不是說紫微中樞有異雲遮蔽,導致帝星昏暗,這個天象是否應了讖語呢?”

“陛下,這首讖語是說要提防李姓之人,它和先帝的洪水之夢確實是一脈相承,但當年先帝之夢已經過去了近二十年,但並沒有什麼異常發生,說明讖語之說不在當下,或許會應驗在子孫身上。

可是紫微天象卻表明是最近兩三年要發生之事,不能說它們二者之間會有必然的聯繫,老臣對讖語的建議只有一個,可防但不要過於看重。”

雖然章仇太翼的回答很委婉,楊廣也聽懂了,就是說讖語和天象不是一回事,但章仇太翼也並不否認讖語,這讓楊廣的心中還是蒙上了一層陰影。

這時,楊倓在一旁問道:“先生所說的紫微天象應該是半個月前的事情,現在天象是否有新的變化呢?”

章仇太翼微微笑道:“天象不像風雲,瞬間就有變化,一般天象都會延續數年,甚至數十年,天象依舊,不過微臣確實又看深了一步。”

楊廣精神一振,連忙道:“章仇先生請說!”

“老臣在一直在觀察遮蔽紫微的異雲是從何處而來,直到昨天,老臣才確定異雲是來自於奎星和鬥星之間,也就是西北方向,天有感,人必應之,陛下應提防西北之人。”

楊廣的臉刷地一下白了,他立刻想到了關隴貴族,難道將來發動宮變之人,是關隴貴族不成?

“還一點老臣須直言,異雲之所以能入侵紫微中樞,關鍵在於紫微星本身的拱衛削弱,陛下須善待兵者,人間兵強,天象拱衛之力也會加強,這是人天感應。”

說完,章仇太翼的目光略略向楊倓看了一眼,楊倓低下頭,嘴角露出了一絲難以察覺的笑意,他心裡很清楚,章仇太翼在幫助自己了,他說的話無論有多麼荒謬,但都會有效果。

楊廣卻沒注意到章仇太翼給長孫使的眼色,他默默點了點頭,章仇太翼的話,他每一句都記在了心中。

當天晚上,楊廣頒佈旨意,釋放閶闔門事件中的底層軍官,凡郎將以下皆不追究,一律釋放,又令兵部暫時凍結西內營兩萬軍隊的解散方案。

雖然放輕了對閶闔門事件的處罰力度,但還有數十名將領和大將軍來護兒被關押在獄中,而且解散方案只是凍結,並不是取消,也就是說隨時還會啓動解散方案。

.........

第257章 誠意不足第185章 正式投靠第1114章 遷都之議第672章 新年悄至第413章 反客爲主第1146章 天下大戰(四)第672章 新年悄至第424章 東海造反第79章 冶鐵名匠第340章 秘密拉攏第651章 火速救援第537章 談判之外第1018章 圍城打援(下)第869章 新科進士第492章 內外勾結第1005章 誅心之戰(上)第45章 宇文太保第1123章 於筠事件(上)第846章 彭澤激戰第1245章 再度政變(上)第1173章 天下大戰(三十一)第785章 再回江都第1141章 天閣議政(上)第289章 英雄大會(五)第977章 太原戰役(十八)第1040章 推波助瀾第275章 同鄉悲劇第1098章 計取武關第364章 匡城激戰第1156章 天下大戰(十四)第217章 瓦崗異動第700章 突襲烏骨第280章 科舉放榜第563章 茂公歸降第1137章 激戰河東第1048章 真真假假第1165章 天下大戰(二十三)第735章 殘忍出賣第710章 北方盟友(下)第193章 路上偶遇第152章 三個條件第229章 計中之計第1151章 天下大戰(九)第1221章 偷襲河湟(中)第148章 竇慶之謀第835章 錢塘斷橋第545章 長江交易第1079章 放棄江陵第273章 意見不合第1197章 長安消息第1007章 江陵陷落(上)第1239章 血戰長武(下)第396章 蘇威心思第537章 談判之外第1082章 襄陽阻擊(下)第774章 一信退敵第1091章 關鍵人物第1241章 突破關中第653章 兩面夾擊第299章 英雄大會(十五)第29章 玉釵風波第502章 渤海會主第1244章 兵臨城下第215章 彈盡糧絕第31章 山東名將第1040章 推波助瀾第301章 各有打算第867章 資政議策第812章 半路截殺第527章 盛夏出兵第365章 爲官之道第1004章 爭取民心第677章 老將到來第1127章 矛盾激化(下)第902章 矛盾激化第433章 寬嚴相濟第1026章 兵臨城下第20章 再回盧氏第17章 臨危受命第755章 坑王咬金(下)第833章 困獸之鬥第150章 贏得主動第913章 給個交代第353章 魯郡伏擊第240章 夜訪裴矩第634章 兩個消息第1071章 艱難決定第1057章 腹地一擊(下)第550章 調兵遣將第698章 奚人表態第288章 英雄大會(四)第523章 三管齊下第138章 反戈一擊第1111章 誰來擔責第370章 魯郡追擊第680章 應對之策第1024章 出兵靈武第104章 恰逢其時第128章 暫駐薊縣第581章 聯竇擊高
第257章 誠意不足第185章 正式投靠第1114章 遷都之議第672章 新年悄至第413章 反客爲主第1146章 天下大戰(四)第672章 新年悄至第424章 東海造反第79章 冶鐵名匠第340章 秘密拉攏第651章 火速救援第537章 談判之外第1018章 圍城打援(下)第869章 新科進士第492章 內外勾結第1005章 誅心之戰(上)第45章 宇文太保第1123章 於筠事件(上)第846章 彭澤激戰第1245章 再度政變(上)第1173章 天下大戰(三十一)第785章 再回江都第1141章 天閣議政(上)第289章 英雄大會(五)第977章 太原戰役(十八)第1040章 推波助瀾第275章 同鄉悲劇第1098章 計取武關第364章 匡城激戰第1156章 天下大戰(十四)第217章 瓦崗異動第700章 突襲烏骨第280章 科舉放榜第563章 茂公歸降第1137章 激戰河東第1048章 真真假假第1165章 天下大戰(二十三)第735章 殘忍出賣第710章 北方盟友(下)第193章 路上偶遇第152章 三個條件第229章 計中之計第1151章 天下大戰(九)第1221章 偷襲河湟(中)第148章 竇慶之謀第835章 錢塘斷橋第545章 長江交易第1079章 放棄江陵第273章 意見不合第1197章 長安消息第1007章 江陵陷落(上)第1239章 血戰長武(下)第396章 蘇威心思第537章 談判之外第1082章 襄陽阻擊(下)第774章 一信退敵第1091章 關鍵人物第1241章 突破關中第653章 兩面夾擊第299章 英雄大會(十五)第29章 玉釵風波第502章 渤海會主第1244章 兵臨城下第215章 彈盡糧絕第31章 山東名將第1040章 推波助瀾第301章 各有打算第867章 資政議策第812章 半路截殺第527章 盛夏出兵第365章 爲官之道第1004章 爭取民心第677章 老將到來第1127章 矛盾激化(下)第902章 矛盾激化第433章 寬嚴相濟第1026章 兵臨城下第20章 再回盧氏第17章 臨危受命第755章 坑王咬金(下)第833章 困獸之鬥第150章 贏得主動第913章 給個交代第353章 魯郡伏擊第240章 夜訪裴矩第634章 兩個消息第1071章 艱難決定第1057章 腹地一擊(下)第550章 調兵遣將第698章 奚人表態第288章 英雄大會(四)第523章 三管齊下第138章 反戈一擊第1111章 誰來擔責第370章 魯郡追擊第680章 應對之策第1024章 出兵靈武第104章 恰逢其時第128章 暫駐薊縣第581章 聯竇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