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7章 江陵陷落(上)

按照隋唐兩國在長安達成的協議,北隋將默許唐軍攻打蕭銑之軍,事實上,唐朝已經爲此準備一年,從夷陵郡、竟陵郡和沔陽郡三個方向包圍了南郡。

在二月初,當北隋水軍撤出南郡後,唐軍便在主帥李孝恭的率領下,從三個方向同時向南郡發動了猛攻。

江夏總管屈突通率先攻下了巴陵郡,晉王董景珍獻巴陵城投降屈突通,屈突通隨即沿長江西進南郡,連敗樑軍大帳雷長潁和周法明的軍隊,雷長潁死在亂軍之中,周法明向唐軍投降。

而西路軍由李孝恭親自率領,和樑軍大將文士弘戰於清江口,李孝恭大敗其軍,繳獲大小戰船數百艘,攻取宜昌、當陽、枝江、鬆滋等縣,蕭銑的江州總管蓋彥在枝江縣舉城投降。

而竟陵郡一路由唐軍大將王仁壽率領,先後攻克了紫林、安興兩縣,二月下旬,三路十萬唐軍會師江陵城下,將江陵城團團包圍。

此時,蕭銑只剩下軍隊不足一萬,他強逼江陵青壯從軍,又得精兵三萬人,死守江陵城,同時派使者前往洛陽和中都求救。

時間漸漸到了四月下旬,唐軍圍城已有兩月,城內糧食漸漸斷絕,蕭銑將糧食全部集中,實行配給制,每日每人只得一合米活命,饑民哀嚎,士氣瓦解,不斷有士兵逃亡,僅被蕭銑抓住斬首示衆的士兵便達三千人之衆。

但斬殺警告也挽救不了潰敗的軍心,到了四月底,招募的三萬精兵已全部逃亡殆盡,忠於蕭銑的軍隊只剩下八千人。

雖然城池已經完全可以攻破了,但唐軍還是按兵不動,是因爲主帥李孝恭接到聖旨,命李孝恭去收復其他各郡,而攻打江陵城的任務轉交給秦王李世民。

五月初,李世民帶着兄弟李元霸從長安趕到了江陵城,和李孝恭辦了交接,李世民正式成爲攻打南郡的主帥。

關於臨陣換帥,唐軍大將們都保持了沉默,連普通士兵都看得出這是天子要把破江陵的功勞給秦王,眼看江陵破城在即,這個功勞轉手交給了秦王,不過三路圍攻江陵的大軍中,屈突通和王仁壽都是李世民的派系,李孝恭率軍去清剿各郡蕭銑的殘餘勢力,留下這兩路軍攻打江陵,由李世民統帥也是理所當然,所以也不覺得太令人奇怪。

黃昏時分,李世民在屈突通的陪同下來到了北城下,北城是由雷世猛鎮守,也是唐軍攻打的重要地段,北城外的護城河已被唐軍用泥土填平,大軍可以直接衝到吊橋之下。

李世民看了片刻,發現似乎有重要將領在城頭觀察自己,他便回頭對兩名親兵道:“去告之城頭,就說最後決戰在即,我李世民親自主戰,讓城頭守將投降,我保舉他爲八衛將軍,封爵縣公,否則他活不到明天晚上!”

兩名親兵催馬而去,繞過了一片土堆,片刻奔至城下,數十步外,一名士兵大喊:“城上主將聽着,秦王殿下親自領兵而至,命你放下武器投降,秦王保舉你爲八衛將軍,封爵縣公,若執迷不悟,你活不到明天晚上!”

城上守軍一片譁然,竟然是秦王李世民親自領兵到了,很多人眼中露出懼意,城頭大軍正是雷世猛,他對蕭銑忠心耿耿,沒有半點投降的念頭,他冷笑一聲,回頭厲聲喝令:“放箭!射死他們。”

城下亂箭齊下,兩名親兵慌忙舉盾相迎,迅速後退,兩匹戰馬皆不幸被射中,慘嘶倒地,將兩名親兵先後掀翻在地,兩名士兵轉身便逃,其中一人忽然腿一軟,跪倒在地上,被十幾支箭射中,當即陣亡,另一人也中了招,他瘸着腿逃回了陣地,“殿下,守軍無禮!”

李世民勃然大怒,一個小小的守將竟敢欺他,他咬牙切齒道:“此人必然是雷世猛,攻破城池,我非將他千刀萬剮不可。”

屈突通查看了士兵的腳底,對李世民道:“殿下,他們在城外灑了鐵蒺藜!”

“小小的鐵蒺藜何足掛齒,明天看我怎麼破它!”

李世民拔出戰刀高聲令道:“速傳我的命令,明天天亮攻城,奪下城池,雙倍賞賜,先斬下守將人頭者,官升兩級,賞金五百兩!”

次日天剛亮,唐軍大營內鼓聲大作,六萬大軍分別在南、北城以及東城外列陣,在北城外有三萬大軍,這裡是唐軍進攻的重點。

三千唐軍士兵已經在三百步外靜靜等待,在他們身後是三根長達五丈的攻城槌,每根重達萬斤,今天這三根攻城槌將成爲攻城主角。

李世民立馬在一座土丘上,打量着這座南方大城,蕭銑的都城,只見江陵城高約三丈,巨大的城門威然挺立,一丈寬的護城河已經被泥土填平,只有一座高高的吊橋像盾牌一樣保護着城門,絢麗的朝霞灑在城頭,將城門和吊橋染成了一片金黃之色。

城頭上站滿了密密的士兵,足有五六千人之多,看得出對方也是重點防範北城。

李世民回頭看了一眼四周茂密的森林,他戰刀一揮喝令道:“砍松林鋪路,!”

對付鐵蒺藜最好的辦法就是鋪一條新路,比如用袋子裝土鋪路、比如用木板鋪路,如果周圍樹木多,用樹木鋪路也是一種簡易有效的辦法,尤其是松樹,若樹冠高大茂密,幾十棵大樹便可以鋪出一條新路。

千餘士兵一起動手,片刻便砍下了百餘棵松樹,士兵們拖着松樹飛奔而至,這時城頭上亂箭齊發,唐軍舉巨盾防禦,不斷有士兵中箭倒地,但前面士兵倒下,後面士兵立刻接應上去,在死傷了數百士兵後,唐軍終於在密集的箭雨下鋪設了一條鬆路,松樹五根一排,很快便鋪出一條寬闊的松樹路,滿地的鐵蒺藜失去了作用。

鋪設了鬆路的士兵並沒有離去,他們結成了三面盾牌陣,給後面的士兵創造機會。

數百士兵扛着油桶飛奔而至,他們單手執盾,冒着箭雨,沿着松樹路向城門奔去,油桶裡裝的也是高奴油,這是李世民受隋軍大戰突厥的啓發,從官倉中找到了數百桶高奴油,攜帶前來江陵城。

一桶桶高奴油潑在護城橋上,黑油順着橋板流滿了一地,士兵們飛奔而回,這時,一支火箭騰空而起,在空中劃出一條弧線,射在黑油中,大火頓時熊熊燃燒而起,火焰迅速吞沒了護城橋。

要用攻城槌攻破城池,關鍵就在於毀掉外面的護城橋,用火燒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護城橋上濃煙滾滾,大火在熊熊燃燒,城上守軍亂作一團,他們已經意識到唐軍的企圖,將一盆盆熱水從城頭潑下,卻絲毫起不了作用。

李世民立馬在土丘上,冷冷注視着城上守軍手忙腳亂地滅火,這時他看見城頭上有士兵擡來一袋袋沙土,李世民當即下令,“用重弩壓制!”

“咚!咚!咚!”急促的鼓聲敲響,兩千唐軍從隊列中奔出,他們手執體型碩大的蹶張重弩,這是一種七石大黃弩。

大黃弩並非北隋軍發明,是自漢朝以來的傳統重弩,有五石弩、七石弩和十石弩三種。

和北隋軍的大黃弩一樣,唐軍的大黃弩也須合兩名強壯士兵之力才能上弩,射程可達三百步,矢長兩尺四寸,兩百五十步內可傷敵,一百五十步內可洞穿敵軍盾牌。

兩千名士兵手執一千張重弩,兩人面對而站,雙足踩住弩弓,四臂奮力拉弦,弓弦慢慢張開,卡住了弦扣,一名士兵用肩扛起重弩,另一名士兵裝上弩矢。

兩千士兵都是李世民的親衛,訓練有素,他們動作熟練,只片刻,一千支重箭便對準了城頭,一名都尉郎將大喝一聲,“射!”

只聽一片咔嚓聲,一千支長矢脫弦而出,呼嘯着射向城頭,有的箭射中城垛,火星四濺,碎石亂飛,有的箭則射進了城頭的士兵羣,城頭士兵措不及防,被強勁的長矢洞穿頭顱和身體,爆發出一片慘叫射聲,緊接着第二輪箭又呼嘯而至,又有近百人被射倒,唐軍強大的弩箭令城頭守軍膽顫心驚,守軍們嚇得紛紛蹲下,不敢再露頭。

護城橋足足燒了半個時辰,已經被燒成碳的護城橋再也承受不住自身重量,轟然斷裂,一部分被鐵鏈掛在城牆上,而另一部分則重重砸在泥土上,摔裂成五六塊。

“重弩掩護,擂鼓攻城!”李世民下達正式攻擊的命令。。

第911章 不歡而散第976章 太原戰役(十七)第805章 危急時刻第773章 關中危機(下)第1090章 夜攻虎牢(下)第590章 甘爲鷹犬第414章 初到江都第166章 左膀右臂第644章 再提條件第267章 一石破浪第423章 長江試航第678章 水軍主將第1章 莫非天意第1024章 出兵靈武第167章 厲兵秣馬第438章 進軍東海第1028章 奪取靈州第820章 膽識過人第414章 初到江都第688章 風起遼東第1020章 被迫出兵第470章 隋帝北上第28章 初見蕭後第870章 王府新人第210章 冒險計劃第586章 引軍入甕第830章 叔寶啓用第558章 禮讓黎陽第852章 暗尋賊蹤第906章 出使突厥第946章 棄守婁煩第326章 緊急北上第1章 莫非天意第1047章 改變計劃第461章 橫洋之舟(上)第994章 大戰在即第761章 兩將激戰第879章 含蓄之勸第301章 各有打算第42章 錦上添花第588章 重賞攻城第812章 半路截殺第685章 特殊武器第1052章 局勢紛亂第161章 臨行前夕第283章 母女衝突第1026章 兵臨城下第1113章 情報新官第1030章 三江酒肆第857章 呂平之策第966章 太原戰役(七)第49章 發現秘密第601章 細節決勝第92章 盧府壽宴(四)第885章 風雷再起第660章 夜襲唐軍第686章 斷絕水源第141章 求見裴矩第1216章 廢儲之爭(四)第458章 控制東海(下)第331章 首次交換第297章 英雄大會(十三)第398章 蘇府赴宴第193章 路上偶遇第106章 瓦崗二主第1130章 勉爲其難第446章 跨江北上第635章 強行突破第252章 樹大招風第256章 裴府家宴(下)第550章 調兵遣將第35章 小事變大第365章 爲官之道第760章 沙場單挑第940章 東線對峙第193章 路上偶遇第795章 備戰合肥(上)第835章 錢塘斷橋第542章 積極備戰第1026章 兵臨城下第376章 南下江都第399章 巧遇阿圓第983章 太原戰役(二十四)第604章 追兵已至第551章 刺探告密第705章 西撤燕城第123章 平壤決戰(三)第504章 賊軍反撲第1154章 天下大戰(十二)第66章 仲堅授藝第156章 讖語事件(上)第853章 滴水不漏第216章 身陷絕境第344章 守城初戰第867章 資政議策第927章 再回北海第708章 蠶食戰略第581章 聯竇擊高第1061章 永興之戰(一)第982章 太原戰役(二十三)
第911章 不歡而散第976章 太原戰役(十七)第805章 危急時刻第773章 關中危機(下)第1090章 夜攻虎牢(下)第590章 甘爲鷹犬第414章 初到江都第166章 左膀右臂第644章 再提條件第267章 一石破浪第423章 長江試航第678章 水軍主將第1章 莫非天意第1024章 出兵靈武第167章 厲兵秣馬第438章 進軍東海第1028章 奪取靈州第820章 膽識過人第414章 初到江都第688章 風起遼東第1020章 被迫出兵第470章 隋帝北上第28章 初見蕭後第870章 王府新人第210章 冒險計劃第586章 引軍入甕第830章 叔寶啓用第558章 禮讓黎陽第852章 暗尋賊蹤第906章 出使突厥第946章 棄守婁煩第326章 緊急北上第1章 莫非天意第1047章 改變計劃第461章 橫洋之舟(上)第994章 大戰在即第761章 兩將激戰第879章 含蓄之勸第301章 各有打算第42章 錦上添花第588章 重賞攻城第812章 半路截殺第685章 特殊武器第1052章 局勢紛亂第161章 臨行前夕第283章 母女衝突第1026章 兵臨城下第1113章 情報新官第1030章 三江酒肆第857章 呂平之策第966章 太原戰役(七)第49章 發現秘密第601章 細節決勝第92章 盧府壽宴(四)第885章 風雷再起第660章 夜襲唐軍第686章 斷絕水源第141章 求見裴矩第1216章 廢儲之爭(四)第458章 控制東海(下)第331章 首次交換第297章 英雄大會(十三)第398章 蘇府赴宴第193章 路上偶遇第106章 瓦崗二主第1130章 勉爲其難第446章 跨江北上第635章 強行突破第252章 樹大招風第256章 裴府家宴(下)第550章 調兵遣將第35章 小事變大第365章 爲官之道第760章 沙場單挑第940章 東線對峙第193章 路上偶遇第795章 備戰合肥(上)第835章 錢塘斷橋第542章 積極備戰第1026章 兵臨城下第376章 南下江都第399章 巧遇阿圓第983章 太原戰役(二十四)第604章 追兵已至第551章 刺探告密第705章 西撤燕城第123章 平壤決戰(三)第504章 賊軍反撲第1154章 天下大戰(十二)第66章 仲堅授藝第156章 讖語事件(上)第853章 滴水不漏第216章 身陷絕境第344章 守城初戰第867章 資政議策第927章 再回北海第708章 蠶食戰略第581章 聯竇擊高第1061章 永興之戰(一)第982章 太原戰役(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