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進退之間

次日上午,羅秉乾的軍隊已經殺到了山陽縣的淮河以北,數千士兵站在淮河邊向河中的船隻射箭,雖然沒有什麼效果,卻極盡挑釁,但張鉉下令,誰也不準反擊,他的大軍依舊屯守在山陽縣,沒有一點動靜,就像一頭伏在山岩上盯着獵物的猛虎。

隋軍的忍耐和賊軍的囂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儘管很多隋軍將士感到不解和不滿,但張鉉個人強大的威望壓制了所以人的牢騷,而且張鉉並不打算給將領們解釋清楚,有的時候保持一種專制和橫蠻往往會更有威嚴。

如果我們把時間向前追溯十天,就會發現孟海公這樣做的真正用意。

十天前的淮南郡,一名送信騎兵從壽春縣南城門外飛馳而過,一直奔至縣城南面約五里的賊軍大營。

這裡已經集結了三萬五千軍隊,歷城縣的偷襲慘敗使杜伏威不敢再輕舉妄動,但他並不甘心,如果真有機會出現,他未必不會心動。

杜伏威同樣在關注孟海公的一舉一動,他原本和孟海公結盟,在孟海公被朝廷招安後,他們之間的結盟關係便處於破裂狀態。

但自從孟海公再次起兵,他們之間的舊交又有恢復的跡象。

“啓稟大王,彭城有急信送到!”

帳門口傳來親兵的稟報,正在沉思的杜伏威連忙道:“進來!”

片刻,一名報信兵快步走進大帳,單膝跪下行禮,“奉我家主公之令,特向大王送信。”

說完,他雙手將一隻卷軸高高舉起,親兵將信呈給了杜伏威。

“還有口信嗎?”

“回稟大王,沒用口信了。”

“帶他去休息吃飯。”

杜伏威擺擺手讓親兵帶送信兵退下去了,他在桌上攤開信,略略看了一遍,信中內容讓他有點不太相信。

‘張鉉已經屯兵淮河?’

杜伏威眉頭皺成一團。他當然明白孟海公所指,張鉉是要打算進軍中原,但可能嗎?或許只是防止孟海公南侵江都。

杜伏威又仔細看了一遍信,他在信的最後發現了一句話。‘朝廷已批准張鉉出兵請求。’

這句話讓杜伏威一下子站了起來,他隨即對左右親兵令道:“讓左軍師立刻來見我。”

片刻,一名削瘦的中年男子匆匆趕來,正是杜伏威的軍師左才相,在前幾場戰爭中左才相沒有發揮作用。這是因爲他一直在淮南籌辦軍糧的緣故。

左才相同時掌管杜伏威的情報系統,很多重要情報都要先經過他的手,他走進大帳躬身行禮,“參見大王!”

杜伏威把孟海公的信遞給他,“這是孟海公剛剛派人送來,你先看一看再說。”

左才相仔細看了一遍信件,他心中也暗吃一驚,他也意識到張鉉有可能會出擊孟海公,牽制孟海公繼續擴張。

“軍師覺得可能嗎?”

左才相點點頭,“我覺得很有可能!”

杜伏威精神一振。“爲什麼?”

“無他,張鉉丟不下青州,他手下兩萬軍隊都是青州兵,這就註定青州是他的死結,除非朝廷屯重兵在青州,否則張鉉一定會北上牽制孟海公。”

杜伏威緩緩點頭,不愧是自己的軍師,眼光果然獨到,一句話便說透了張鉉底線。

他負手走了幾步又問道:“難道他不擔心我會趁虛而入嗎?”

“歷陽一戰,他或許已經認爲大王退縮在淮南一隅。大王兩三年之內不敢挑戰隋軍。”

說到這,左才相忽然驚覺,“大王不會真想趁機攻打江都吧?”

杜伏威沉默半晌才道:“如果張鉉不在江都,我有把握攻下江都。我想,以江都對於大隋天子的重要,只要江都失守,張鉉無論如何都難辭其咎,輕則降級調走,重則罷官下獄嚴懲。就像魚俱羅一樣,遲早死在大獄之中,我覺得這是把張鉉趕出江淮的機會。”

“這件事事關重大,請大王三思!”

“我會考慮清楚!”

杜伏威又加重語氣道:“我現在想知道隋朝天子究竟有沒有下旨同意張鉉北上,你立刻用飛鴿傳書去洛陽,讓我們的人確認清楚。”

就在隋軍始終在江淮按兵不動之時,一支約三萬人的賊兵已悄悄殺到江都郡的永福縣一帶,這是杜伏威最後集結的軍

隊,也是他的全部本錢。

濛濛細雨的夜色中,杜伏威的大軍駐紮在永福縣以東的一條小河邊,營帳已經紮好,數萬士兵正在忙碌地埋鍋造飯。

杜伏威站在小河邊的山崗上,目光陰冷地注視着東方,在他身後跟隨着一羣大將。

“賢弟,我們這樣突襲,是不是有點魯莽了?”身後輔公袥十分擔憂地道。

輔公袥很瞭解杜伏威,杜伏威骨子裡酷愛冒險,江淮在某種程度上就是靠杜伏威的冒險奪取,但杜伏威在歷陽郡的慘敗讓輔公袥至今心有餘悸,他對張鉉有一種莫名的害怕。

半晌,杜伏威冷冷道:“我不能讓張鉉留在江淮,他留在江淮是我們的噩夢。”

他回頭注視着輔公袥道:“江都是當今天子的逆鱗,一旦江都失守,當今皇帝絕不會輕饒張鉉,也不會再讓他留在江都,這也是我們趕走張鉉唯一機會。”

“可是…….”

輔公袥嘆了口氣,“我是擔心張鉉,他實在狡猾多端,雖然他率軍北上,但他並沒有出擊,或許他就是在等我們自投羅網。”

“我也知道張鉉狡猾,所以我也要確定他真的北上,否則我也不會魯莽出擊。”

杜伏威也同樣十分忌憚張鉉,他感覺到了輔公袥心中的擔憂,便安慰他道:“兄長放心,孟海公也會配合我們,他會引誘張鉉北上,給我們創造機會。”

“賢弟,有句話我不知當講不當講。”

“兄長請說!“

輔公袥憂心忡忡道:“孟海公此人德性卑劣,反覆無信,雖然他口口聲聲說給我們創造機會,可我覺得他的話未必可靠,他甚至會故意犧牲我們成全他自己。”

“兄長多慮了!”

“不!這不是多慮。”

輔公袥聲音陡然提高,他按耐不住內心的激動,“賢弟忘了嗎?去年孟海公邀請我們一起進攻夏丘縣,結果我們軍隊去了,卻遭到了楊義臣伏擊,數千弟兄陣亡,孟海公影子都不見,分明就是他暗中告訴楊義臣我們計劃,削弱我們在淮北的勢力。”

輔公袥越說越激動,最後單膝跪下求道:“事關我們生死存亡,賢弟,就聽我這一回吧!不要被孟海公所騙。”

右將軍王雄誕也苦苦央求杜伏威道:“大王,這是我們最後一點本錢,若再被隋軍擊潰,我們在江淮將無以立足了,請大王慎重!“

“大王慎重!”後面幾十名大將也紛紛跪了下來,

望着衆人一張張擔憂的臉龐,杜伏威也有點猶豫了,他沒想到居然所有人都反對自己奇襲江都,他不得不開始考慮後果,一旦再次失敗,他將喪盡威望,恐怕就沒有人再聽從自己的命令了。

“好吧!我接受大家的勸告,會慎重行事,在沒有絕對把握之前我不會出兵江都。”杜伏威不得不對衆人讓步了。

……….

就在永福縣東北方向約三十里的一條廢棄官道上,一支二十人組成的斥候騎兵隊在泥濘中疾速奔馳,他們是隋軍的前哨斥候。

此時已是五更時分,雨已經停了,天空烏雲逐漸散開,露出一片深黑色的天空,一輪清冷的圓月從烏雲裡透出,銀色的月光灑滿了大地。

這時,他們忽然發現了什麼,紛紛勒住戰馬,向左邊密林望去,‘咻’樹林中忽然射出一支鳴鏑,直取爲首隋軍斥候。

斥候隊正早有準備,揮刀將迎面射來的鳴鏑劈飛,鳴鏑實際上是進攻的命令,立刻從數十步外的樹林中衝出近千名賊軍士兵,從四面八方殺來。

爲首一員身材魁梧的大將,手執一把八十斤的劈山大斧,正是杜伏威的頭號悍將王雄誕,他厲聲喝令道:“截斷他們退路,給我抓活的!”

三百餘名賊軍首先截斷了隋軍斥候的退路,他們沒有放箭,明顯是想活捉斥候。

“突圍!”

隋軍斥候隊正意識到了不妙,立刻喝令斥候往回突圍。

他們調轉馬頭向東突圍,迎面遇到了數百名賊兵士兵攔截,在狹窄泥濘的官道上,騎兵並不佔優勢,兩軍激烈廝殺,長矛疾刺,血沫四濺,雙方在近身格鬥中不斷有慘叫聲響起。

這時,兩名騎兵終於拼死殺開了一個缺口,剩下的九名隋軍斥候跟隨他們殺出重圍,向東北方向逃去。

賊兵卻沒有追擊,他們俘獲了兩名受傷的隋軍斥候。(。)

第721章 最後內訌第513章 清洗行動第149章 一線希望第814章 匪影疑蹤第933章 戰爭來臨第632章 殺雞駭猴第377章 一路追趕第425章 徐州危急第791章 另類斥候第996章 程侯決戰(中)第549章 馬糧交易(下)第732章 最後內訌第822章 國之寶鼎第930章 烈火焚谷第816章 蛛絲馬跡第792章 爭奪北岸第952章 抓捕刺客第248章 校場比武(上)第1180章 天下大戰(三十八)第1093章 軍權問題第770章 突襲河東(上)第612章 幽州易幟第119章 解救戰俘第123章 平壤決戰(三)第389章 李淵之策第589章 建德斷指第957章 奇兵北上第11章 楊氏武館第796章 備戰合肥(下)第745章 天降瑞兆第216章 身陷絕境第436章 暗藏勢力第190章 小餌釣魚第1182章 天下大戰(四十)第603章 無懈可趁第334章 帝王平衡第940章 東線對峙第1094章 醉翁之意第1022章 父過子償第701章 人心險惡第716章 血戰壺關(下)第588章 重賞攻城第374章 琅琊收官第1023章 新的指示第1205章 天子接見第424章 東海造反第175章 高密鄉老第113章 突襲敵營第513章 清洗行動第1023章 新的指示第340章 秘密拉攏第179章 攻營夜戰(下)第588章 重賞攻城第1228章 宮內消息第251章 加官進爵第873章 官場鐵律第285章 英雄大會(一)第1022章 父過子償第523章 三管齊下第639章 武陟城下第1208章 視察北海第836章 會稽城下第591章 午餐要錢第505章 貪慾之敗第1083章 拼死突圍(上)第600章 大軍忽至第444章 進退之間第54章 強行北上第1052章 局勢紛亂第657章 誘敵深入第764章 雄信歸隋第536章 第一條件第1107章 南城突破(下)第364章 匡城激戰第864章 懸崖勒馬第602章 向東求救第248章 校場比武(上)第868章 一言定音第1009章 武德議事第1035章 家有難事第813章 唯一隱患第375章 進京前夕第774章 一信退敵第887章 先禮後兵第232章 東征失敗第8章 接受條件第1103章 函谷施壓第68章 北上大湖第326章 緊急北上第1228章 宮內消息第332章 意外來客第411章 滎澤匯兵第131章 紫陽鐵戟第301章 各有打算第1065章 永興之戰(五)第790章 江都消息第751章 被迫回軍第257章 誠意不足第1007章 江陵陷落(上)第258章 拜會虞相
第721章 最後內訌第513章 清洗行動第149章 一線希望第814章 匪影疑蹤第933章 戰爭來臨第632章 殺雞駭猴第377章 一路追趕第425章 徐州危急第791章 另類斥候第996章 程侯決戰(中)第549章 馬糧交易(下)第732章 最後內訌第822章 國之寶鼎第930章 烈火焚谷第816章 蛛絲馬跡第792章 爭奪北岸第952章 抓捕刺客第248章 校場比武(上)第1180章 天下大戰(三十八)第1093章 軍權問題第770章 突襲河東(上)第612章 幽州易幟第119章 解救戰俘第123章 平壤決戰(三)第389章 李淵之策第589章 建德斷指第957章 奇兵北上第11章 楊氏武館第796章 備戰合肥(下)第745章 天降瑞兆第216章 身陷絕境第436章 暗藏勢力第190章 小餌釣魚第1182章 天下大戰(四十)第603章 無懈可趁第334章 帝王平衡第940章 東線對峙第1094章 醉翁之意第1022章 父過子償第701章 人心險惡第716章 血戰壺關(下)第588章 重賞攻城第374章 琅琊收官第1023章 新的指示第1205章 天子接見第424章 東海造反第175章 高密鄉老第113章 突襲敵營第513章 清洗行動第1023章 新的指示第340章 秘密拉攏第179章 攻營夜戰(下)第588章 重賞攻城第1228章 宮內消息第251章 加官進爵第873章 官場鐵律第285章 英雄大會(一)第1022章 父過子償第523章 三管齊下第639章 武陟城下第1208章 視察北海第836章 會稽城下第591章 午餐要錢第505章 貪慾之敗第1083章 拼死突圍(上)第600章 大軍忽至第444章 進退之間第54章 強行北上第1052章 局勢紛亂第657章 誘敵深入第764章 雄信歸隋第536章 第一條件第1107章 南城突破(下)第364章 匡城激戰第864章 懸崖勒馬第602章 向東求救第248章 校場比武(上)第868章 一言定音第1009章 武德議事第1035章 家有難事第813章 唯一隱患第375章 進京前夕第774章 一信退敵第887章 先禮後兵第232章 東征失敗第8章 接受條件第1103章 函谷施壓第68章 北上大湖第326章 緊急北上第1228章 宮內消息第332章 意外來客第411章 滎澤匯兵第131章 紫陽鐵戟第301章 各有打算第1065章 永興之戰(五)第790章 江都消息第751章 被迫回軍第257章 誠意不足第1007章 江陵陷落(上)第258章 拜會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