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天下勤王(一)

天下勤王令由鷹信送到洛陽,又從洛陽向天下各地發送八百里加急檄文,要求各地通守和太守趕赴雁門郡救駕。

天下勤王令如一塊巨石掉入了平靜的水井,一時激起各地的驚濤駭浪,各地軍隊暫時停止剿匪,準備趕赴雁門救駕,但更多卻是各郡以救駕爲藉口趁機募兵,天下紛亂的苗頭開始悄然涌現。

儘管各地軍隊厲兵秣馬,救駕的態度堅決,但最先採取行動的卻只有三支軍隊。

上谷郡易縣,一支兩萬人的隋軍正在蒲陰陘前出征誓師,他們每個人的頭盔上纏着白布,上寫‘必死’二字,還準備一面高達三丈的大旗,旗幡上寫着‘救君如父’四個大字,每個人慷慨激昂,彷彿準備以身殉國。

這支軍隊自然就是王世充的淮南軍,由於在清河郡入侵齊郡惹出事端,王世充被調到上谷郡剿匪,一年過去了,他只剿滅了幾支小規模的亂匪,至於魏刀兒、王拔鬚、盧明月等悍匪他壓根就沒有接觸,他不想把軍隊消耗在這種對自己毫無意義的剿匪之中。

但王世充有一種常人難及的能力,那就是善於把握機會,當去年天子北巡幷州,準備與突厥可汗會盟的消息傳來時,王世充便感覺到了這次會盟的危險,他派人長駐太原打探消息,當天子勤王令發出,王世充便即刻起身了,他要抓住這次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

王世充雖然兵力不多,卻佔了地利優勢,他所在的上谷郡有一條穿過太行山前往雁門郡的穀道,也就是淶水河谷,從易縣出發,走蒲陰陘到達飛狐縣,再從飛狐縣走飛狐陘便可到達雁門郡的靈丘縣,全程約三百餘里,雖然道路艱險,卻能行走騎兵。自古便是北方鐵騎殺入幽州的一條途徑。

“啓稟將軍,隊伍已集結完畢!”一名將領催馬上前,向站在土丘上的王世充稟報道。

王世充眼睛眯了起來,戰劍一揮。厲聲喝道:“出發!”

兩萬大軍開始列隊離開原野,向數裡外的一條山谷浩浩蕩蕩而去。

受勤王令影響最快最直接的卻是太原,此時李淵已經擁有了軍權,從之前太原留守虛職,到今天擁有一萬軍隊的河東討捕使實職。李淵急需用實際行動來表現他對大隋帝國的忠誠。

雲定興在進攻樓煩關損失慘重,傷亡一萬餘軍隊,不得不退回太原整頓,他實際上就是希望李淵能募軍加入他的隊伍,和他一起北上救援天子。

就在天子勤王令剛剛傳到太原,李淵便開始在太原郡大舉招募士兵,一時應募者踊躍,短短兩天便募集了一萬軍隊,在進行簡單的編隊後,李淵便親率一萬軍隊作爲後軍。跟隨雲定興向婁煩關進發。

在李淵的大旗之下,年輕的李世民身穿明光鎧,頭戴血鷹盔,胯下一片雪龍馬,手執一杆五十斤重的馬槊,今年李世民已經十八歲了,當長兄李建成長年在外,李世民便漸漸成了李家的頂樑柱,成爲他父親李淵的左膀右臂。

他低聲對父親道:“父親,我們這次招募的一萬軍隊沒有經過嚴格訓練。還是一羣烏合之衆,在戰場會一戰即潰,不能聽從雲將軍的安排去前軍,我們一定要堅持爲後軍。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軍隊完整。”

李淵點點頭,“吾兒說得有道理,我只是擔心一直爲後軍會引人非議。”

旁邊長史裴寂笑道:“李公何必在意別人的看法,我們是去勤王,關鍵是態度問題,只要我們態度誠懇。積極勤王,就算沒有和突厥軍一戰,天子還是會讚賞李公的忠心,至於和突厥軍會戰,天下有這麼多軍隊前來勤王會戰,也不缺李公這一軍。”

李世民笑道:“裴世叔說得有道理,不過樣子還得裝一裝。”

李世民又對父親李淵道:“父親,孩兒願率一支斥候爲先鋒北上,打父親的旗號,這樣父親就算爲後軍也不會被人非議了。”

裴寂讚賞道:“公子此計極妙,只要前方有李公之軍,又是公子親自率領,確實可以堵住很多人的嘴!”

李淵略略沉思片刻,終於同意了兒子的請求,點點頭,“二郎自己小心!”

“孩兒明白,請父親放心!”

李世民縱馬向北奔去,只聽他大喊道:“斥候軍跟我來!”他帶着一隊三百人的騎兵斥候向北方疾奔而去。

裴寂望着李世民的背影笑道:“二公子果斷敢爲、智勇雙全,卻又如此年輕,將來必成大器!”

李淵淡淡道:“他還不行,和大郎相比他還差得太遠,就算是天縱奇才,但若缺乏逆境磨練,依然難成大事。”

.。

經過十萬隋軍連續十天的強攻,樓煩關終於搖搖欲墜,守關的突厥軍隊已經堅持不住,但此時隋軍已付出近三萬人傷亡的慘重代價,連大將軍薛世雄也被一塊滾石砸中,身負重傷,薛世雄軍隊被迫撤到樓煩關二十里外,改由雲定興前來繼續攻城。

這天上午,李世民率三百斥候來到樓煩關下,在刺眼的陽光下,他搭手簾細看關隘,感覺有點不太對勁,關隘上竟然沒有看見一個突厥士兵。

“或許突厥人躲在城牆背後吧!”一名斥候在旁邊道。

李世民搖搖頭,又指着最左面的哨塔道:“連哨塔上都沒有人,這不奇怪嗎?”

“公子,我帶弟兄去看看!”

斥候校尉一揮手,“第一隊跟我走!”

十幾名騎兵斥候跟隨着校尉向城牆下疾奔而去,李世民目光嚴峻,注視着城頭上的每一個細節,隋軍已經奔至城門下,城頭上依然靜悄悄的,沒有一個突厥士兵現身。

李世民回頭喊道:“所有弟兄都跟我上去!‘

他催馬向關隘奔去,後面三百名騎兵緊緊跟隨着他,不多時,他們將樓煩關的城門撞開,揮刀殺了進去,果然沒有被李世民猜錯,樓煩關內空空蕩蕩,已經成爲一座空關,一個突厥士兵也沒有,三百名隋軍士兵衝上城頭歡呼起來。

一刻鐘後,大將軍雲定興率領大軍殺來,聽說突厥人已撤離樓煩關,雲定興喜出外望,他暗暗慶幸薛世雄沒有先殺進關,現在不管怎麼說,是他雲定興奪下的樓煩關,在天子面前他就佔據了主動。

雲定興催馬進了樓煩關,李世民連忙上前見禮,“參見大將軍!”

雲定興笑着拍拍他肩膀,“李公子果然是福將,奪取樓煩關,立下大功,從現在開始,我正式封你爲校尉!”

“多謝大將軍提攜,但卑職有一言,希望大將軍斟酌!”

“你說!”

“卑職覺得突厥軍放棄樓煩關其實是一個陷阱,他們必然已佈下大軍在前方等候,就等我們進入陷阱,被他們圍殺,請大將軍三思。”

雲定興眉頭皺成一團,他當然知道李世民說得有道理,但如果擁兵不前,不去雁門救駕,那他的罪就不輕了,可如果去救駕,落入突厥人的陷阱,也同樣難逃一劫,他發現自己竟處在兩難的境地。

李世民笑道:“其實雲大將軍也可以引而不發,將突厥大軍牽制在馬邑郡,突厥軍少,可全力出擊,突厥軍衆,可退而守關不戰,主動權掌握在大將軍手中,這樣便可減輕雁門縣的壓力,其實就是一種解圍了。”

雲定興大爲驚訝,這個李世民看起來不過十七八歲,思路竟然這麼清晰,目光比常人更加深遠,估計突厥軍隊都沒有想到他們反而被牽制在馬邑郡,他捋須欣然道:“賢侄說得有理,我們就這樣決定了!”

李世民又抱拳請令道:“這個策略的關鍵是要掌握突厥軍的兵力情況,我們必須加強情報,卑職願率斥候軍北上探查。”

就在這時,一名士兵快步奔來躬身稟報:“啓稟大將軍,張鉉先鋒已到!”(。)

第800章 黃氏請罪第990章 長安風波(中)第224章 兩線激戰第853章 滴水不漏第1021章 橫山之困第1001章 金玉良言第179章 攻營夜戰(下)第542章 積極備戰第976章 太原戰役(十七)第79章 冶鐵名匠第1017章 圍城打援(上)第320章 局勢驟變第593章 烽煙四起第517章 謠言四起第733章 談判投降第743章 老奸巨猾第971章 太原戰役(十二)第952章 抓捕刺客第419章 反客爲主第831章 棄城南撤第1131章 兵發榆次第601章 細節決勝第943章 第三防禦(上)第746章 最後一注第369章 火拼賊王(下)第1102章 攻城前夜第507章 血海深仇第49章 發現秘密第799章 一路追殺第424章 東海造反第1204章 西入隴右第767章 抓住戰機第495章 瓦崗內訌(下)第789章 搜查疑蹤第705章 西撤燕城第73章 海中巖洞第883章 資政議事第818章 龍爭虎鬥第897章 奇襲並北(六)第701章 人心險惡第1006章 誅心之戰(下)第1067章 永興之戰(七)第519章 攻心爲上第588章 重賞攻城第1206章 談判得失第769章 條件難卻第361章 聲東擊西第560章 剷除側患第760章 沙場單挑第941章 血戰善陽(上)第522章 遠方親戚第261章 三家聯盟第323章 步步險境第305章 悄離洛陽(中)第1204章 西入隴右第707章 挑撥離間第1047章 改變計劃第292章 英雄大會(八)第91章 盧府壽宴(三)第1220章 偷襲河湟(上)第364章 匡城激戰第1058章 武德辯戰第1143章 天下大戰(一)第560章 剷除側患第1187章 天下大戰(四十五)第113章 突襲敵營第617章 自保之策第1153章 天下大戰(十一)第1171章 天下大戰(二十九)第487章 重返北海第318章 裡應外合第723章 血洗契丹第85章 情到深處第1168章 天下大戰(二十六)第312章 出兵細節第781章 帝王心術第367章 琅琊王氏第126章 借刀殺人第1047章 改變計劃第146章 人心難測第577章 張裴聯姻(上)第1210章 誰是刺客(上)第14章 各懷心機第183章 走投無路第1139章 緊急求和(下)第261章 三家聯盟第1045章 伏威再起第1186章 天下大戰(四十四)第333章 充分理由第768章 關鍵一環第192章 兩千精銳第466章 傳信裴矩第208章 清河兵敗第958章 夜襲紫河(上)第1247章 安定決戰(上)第821章 友情提示第1183章 天下大戰(四十一)第871章 相制改革第269章 文成議事第1041章 欲加之罪
第800章 黃氏請罪第990章 長安風波(中)第224章 兩線激戰第853章 滴水不漏第1021章 橫山之困第1001章 金玉良言第179章 攻營夜戰(下)第542章 積極備戰第976章 太原戰役(十七)第79章 冶鐵名匠第1017章 圍城打援(上)第320章 局勢驟變第593章 烽煙四起第517章 謠言四起第733章 談判投降第743章 老奸巨猾第971章 太原戰役(十二)第952章 抓捕刺客第419章 反客爲主第831章 棄城南撤第1131章 兵發榆次第601章 細節決勝第943章 第三防禦(上)第746章 最後一注第369章 火拼賊王(下)第1102章 攻城前夜第507章 血海深仇第49章 發現秘密第799章 一路追殺第424章 東海造反第1204章 西入隴右第767章 抓住戰機第495章 瓦崗內訌(下)第789章 搜查疑蹤第705章 西撤燕城第73章 海中巖洞第883章 資政議事第818章 龍爭虎鬥第897章 奇襲並北(六)第701章 人心險惡第1006章 誅心之戰(下)第1067章 永興之戰(七)第519章 攻心爲上第588章 重賞攻城第1206章 談判得失第769章 條件難卻第361章 聲東擊西第560章 剷除側患第760章 沙場單挑第941章 血戰善陽(上)第522章 遠方親戚第261章 三家聯盟第323章 步步險境第305章 悄離洛陽(中)第1204章 西入隴右第707章 挑撥離間第1047章 改變計劃第292章 英雄大會(八)第91章 盧府壽宴(三)第1220章 偷襲河湟(上)第364章 匡城激戰第1058章 武德辯戰第1143章 天下大戰(一)第560章 剷除側患第1187章 天下大戰(四十五)第113章 突襲敵營第617章 自保之策第1153章 天下大戰(十一)第1171章 天下大戰(二十九)第487章 重返北海第318章 裡應外合第723章 血洗契丹第85章 情到深處第1168章 天下大戰(二十六)第312章 出兵細節第781章 帝王心術第367章 琅琊王氏第126章 借刀殺人第1047章 改變計劃第146章 人心難測第577章 張裴聯姻(上)第1210章 誰是刺客(上)第14章 各懷心機第183章 走投無路第1139章 緊急求和(下)第261章 三家聯盟第1045章 伏威再起第1186章 天下大戰(四十四)第333章 充分理由第768章 關鍵一環第192章 兩千精銳第466章 傳信裴矩第208章 清河兵敗第958章 夜襲紫河(上)第1247章 安定決戰(上)第821章 友情提示第1183章 天下大戰(四十一)第871章 相制改革第269章 文成議事第1041章 欲加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