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4章 大戰在即

隋軍大營內,房玄齡快步走到了中軍大帳前,幾名站在帳前的士兵連忙閃到一旁。

“大帥在嗎?”房玄齡問道。

“大帥在帳內,軍師請進。”

中軍大帳相當於軍事指揮中心,既不是張鉉的寢帳,也不是張鉉處理公務的營帳,但大多數時候,主帥張鉉都呆在中軍大帳內。

房玄齡走進大帳,只見兩名從事正在沙盤上標註最新的情報,而張鉉則坐在帥案前沉思不語。

房玄齡笑道:“大帥還在想昨天那封信嗎?”

張鉉在昨天收到了長安轉來的一封信,是唐朝匠作監令於筠的親筆信,於筠也是關隴於氏家族的家主,他在信中委婉地表達了他願意效忠於北隋。

實際上,於筠並不是第一個表示願意和北隋合作的關隴貴族,早在幾個月前,獨孤順便通過宋金剛向北隋軍隊提供了五千桶上好的高奴油,延安郡的高奴油井皆被獨孤家族控制,不準其他人染指,由於獨孤順資助宋金剛大量錢糧,投桃報李,宋金剛也就沒有動獨孤家族在延安郡的產業,包括一百多口自溢油井。

於筠的表態張鉉並不奇怪,這些關隴貴族爲了保住家族的財富和未來,不可能把前途命運都壓在唐朝一家之上,尤其在唐朝日漸被北隋壓制之時。

張鉉笑了笑,“只是胡思亂想,軍師有事嗎?”

房玄齡回頭對兩名從事使個眼色,兩名從事便退了下去,張鉉有點奇怪,便問道:“出什麼事了?”

“剛剛接到長安的消息,獨孤順在街頭被刺殺了,一箭射穿頭顱。”

張鉉一怔,“是何人所爲?”

“殿下應該知道。”

張鉉立刻反應過來,“難道是秦王府的玄武火鳳?”

長安情報署早就知道李世民籌建了新的玄武火鳳,甚至其中一名刺客便是長安情報署的成員,被玄武火鳳招募進去,便使得長安情報署可以隨時知道玄武火鳳的情況。

“你能確定是玄武火鳳所爲?”

“當然!”

房玄齡冷笑道:“就是我們在玄武火鳳的探子出手射殺了獨孤順。”

“那李淵是什麼表現?”

“還能怎麼樣,李淵聲嘶力竭要嚴懲兇手,還下旨三堂會審此案,不可謂不重視,可笑刑部最後卻把責任推給了宋金剛,說是宋金剛派人刺殺,而李淵也默認了這個結論。”

張鉉負手走了幾步,又問道:“那李淵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他爲什麼要剷除獨孤順?”

房玄齡把長安送來的情報遞給張鉉,“上面沒有說,但我也能猜到一二。”

“軍師不妨說說看。”

“天下帝王心思無非是權利二字,李淵也不例外,我知道長安朝廷的財力日漸枯竭,入不敷出,這種情況下,李淵不打關隴貴族的主意是不可能的,尤其獨孤家族號稱天下第一豪富,手中握有的財富難以計數,拿獨孤家族開刀就不奇怪了,這是其一。”

房玄齡笑了笑又繼續道:“其二便是獨孤順暗中資助宋金剛讓李淵感到了背叛,其實資助宋金剛本身問題不大,李淵最多是惱怒而已,但真正讓李淵害怕的是這種背叛苗頭,他擔心獨孤順再繼續和我們暗通款曲,殺了獨孤順既可以制止這種苗頭滋生,同時也能給其他關隴貴族敲警鐘,李淵思慮深淵,絕非一時衝動所爲。”

“那軍師覺得有用嗎?”

“牟利或許有用,關隴貴族應該會乖乖地繳納錢糧,但真要讓關隴貴族從此沒有異心,我覺得這是緣木求魚,李淵把方向弄錯了。”

張鉉點點頭,“軍師說得不錯,只要軍政強大,何愁關隴貴族不歸心,以殺止殺只怕關隴貴族會更加離心。”

“微臣建議殿下不妨靜觀其變,與其去拉攏不如讓他們自己來投,那樣會更好處理。”

張鉉微微一笑,“軍師是讓我高坐釣魚臺麼?”

“正是此意,噹噹姜太公,說不定還能釣到大魚,比如於筠之流。”

兩人一起大笑起來。

就在這時,帳外有軍士稟報:“啓稟大帥,斥候發現重要情況。”

張鉉一怔,問道:“斥候在哪裡?”

“就在帳外等候。”

“帶他進來!”

片刻,幾名士兵將斥候旅帥李文耀帶了進來,李文耀單膝跪下行禮,“斥候旅帥李文耀參見大帥!”

“你們發現了什麼重要情況?”

“啓稟殿下,我們在程侯山抓到了三名突厥探子,從他們身上搜到了幾幅地圖,殿下一看便知。”

說完,李文耀將幾卷羊皮呈上,張鉉接過羊皮打開細看,這時,旁邊房玄齡問道:“你們怎麼會在程侯山巡哨?”

“啓稟軍師,我們原本是在程侯山西面探查情況,幾天前接到東面斥候弟兄的消息,說程侯山一帶發現突厥騎兵,我們便趕了過來,結果在西面官道攔截住了三名突厥巡哨,他們招供說自己奉命去忻口查探地形。”

這時,張鉉快步走到沙盤前,對着手中羊皮卷細看,房玄齡見張鉉神情有異,便讓李文耀在帳外等候,他慢慢走到沙盤前問道:“殿下發現了什麼?”

“軍師看看羊皮卷便知。”

房玄齡結果羊皮卷,只見上面畫着一副畫,一座峽谷,下面是河水奔流,在峽谷上有一座土壩,旁邊還有數據,房玄齡眉頭不由一皺,“突厥人想在滹沱水築壩?”

“軍師再仔細看看圖畫的方位。”

房玄齡又仔細看了看,頓時醒悟,“這是在峽谷北面畫的圖!”

張鉉點點頭,“問題就在這裡,滹沱水勢太急,騎兵根本過不去,那麼突厥探子是怎麼去北面的?”

“殿下覺得呢?”

張鉉用木杆指了指忻口旁的大山,“我覺得他們是從山上翻過去的。”

“可戰馬怎麼過去?”

“戰馬沒有過去,一人在南面山下看馬,另外兩人翻過大山去了北面,在峽谷北面繪製了這幅圖,上面還有丈量,河水寬二十丈,深及一人,築壩二十五丈,附近泥石豐富,軍師明白他們的意思嗎?”

房玄齡點點頭,“在北面築壩,斷流滹沱水,然後數萬騎兵便可以從峽谷北入雁門郡了,這是個好計策。”

張鉉用拳頭輕輕捶了兩下木架道:“如果突厥騎兵真要北上,一場大戰就難以避免了。”

房玄齡笑道:“那麼就按照原計劃行事吧!”

這時,帳外有士兵稟報,“大帥,裴將軍來了。”

“讓他進來!”

裴行儼快步走進大帳,行一禮稟報道:“大帥,汾水有異!”

“有什麼異常?”

“汾水全部變紅,瀰漫着血腥之氣。”

張鉉和房玄齡對望一眼,張鉉立刻道:“先看看去!”

不多時,張鉉在數百騎兵的護衛下騎馬趕到了汾水,剛到河邊,一股刺鼻的血腥之氣便撲面而來,只見汾水兩邊已經有數千隋軍士兵,十幾艘小船在河水中打撈着什麼。

一名正在河邊指揮士兵打撈的郎將見主帥到來,連忙上前施禮,“參見大帥!”

張鉉指了指小船問道:“在撈什麼?”

“啓稟大帥,撈上來不少死羊。”

士兵們將幾堆撈上岸的羊屍擡了過來,足足有上百之多,郎將又道:“河水裡都是羊血和牛血,只有大規模屠殺牛羊纔會造成這種情況。”

張鉉和房玄齡對望一眼,看來情報無誤,突厥軍是準備從忻口北撤了,大規模屠羊就是突厥人下定了決心。

張鉉又在河邊觀察片刻,這才返回了大營,他進了營門便令道:“令所有虎牙以上的大將立刻到中軍大帳集中。”。

第379章 宇文父子第806章 幕僚獻策第850章 心如毒蠍第884章 洛陽情報第340章 秘密拉攏第514章 埋下種子第1099章 上洛失守第531章 白狼之戰(下)第313章 戰爭將至第426章 江都徵兵第268章 互不信任第747章 反戈一擊第270章 文武雙會第680章 應對之策第791章 另類斥候第816章 蛛絲馬跡第611章 大雅西來第368章 火拼賊王(上)第208章 清河兵敗第42章 錦上添花第1064章 永興之戰(四)第120章 決戰前夕第731章 分而殲之第1107章 南城突破(下)第1043章 力辯擔保(下)第427章 江南勢力第809章 陰魂不散第845章 一線希望第267章 一石破浪第728章 中都使者第2章 人心難測第1051章 意外情報第867章 資政議策第153章 敲邊補縫第640章 談判無果第649章 衆議立儲第296章 英雄大會(十二)第591章 午餐要錢第500章 三分餘地第677章 老將到來第265章 金銀錘戰第216章 身陷絕境第1208章 視察北海第209章 出兵清河第1185章 天下大戰(四十三)第153章 敲邊補縫第305章 悄離洛陽(中)第461章 橫洋之舟(上)第164章 山東首戰第1105章 南城突破(上)第43章 青石之經第1248章 安定決戰(下)第437章 威脅逼問第492章 內外勾結第626章 江都兵變(下)第636章 陰差陽錯第1203章 脣亡齒寒第769章 條件難卻第120章 決戰前夕第272章 初見盧母第253章 夜晚來客第170章 兵臨高密第557章 太行悍匪第544章 黃氏決策第631章 黑白通吃第990章 長安風波(中)第471章 局勢突變第813章 唯一隱患第681章 不省君意第884章 洛陽情報第390章 利益至上第489章 奉旨北上第49章 發現秘密第1209章 雍縣遇襲第898章 奇襲並北(七)第309章 臨沂斥候第586章 引軍入甕第703章 試探進攻第19章 玄感之秘第60章 馬邑參軍第1199章 太子新職第1090章 夜攻虎牢(下)第556章 倉促應戰(下)第864章 懸崖勒馬第1064章 永興之戰(四)第74章 三年之約第1093章 軍權問題第1040章 推波助瀾第538章 釜底抽薪第764章 雄信歸隋第770章 突襲河東(上)第201章 北海新政第430章 欲擒故縱第153章 敲邊補縫第697章 解疑答惑第333章 充分理由第101章 新官上任第820章 膽識過人第643章 亂夜救人第1186章 天下大戰(四十四)
第379章 宇文父子第806章 幕僚獻策第850章 心如毒蠍第884章 洛陽情報第340章 秘密拉攏第514章 埋下種子第1099章 上洛失守第531章 白狼之戰(下)第313章 戰爭將至第426章 江都徵兵第268章 互不信任第747章 反戈一擊第270章 文武雙會第680章 應對之策第791章 另類斥候第816章 蛛絲馬跡第611章 大雅西來第368章 火拼賊王(上)第208章 清河兵敗第42章 錦上添花第1064章 永興之戰(四)第120章 決戰前夕第731章 分而殲之第1107章 南城突破(下)第1043章 力辯擔保(下)第427章 江南勢力第809章 陰魂不散第845章 一線希望第267章 一石破浪第728章 中都使者第2章 人心難測第1051章 意外情報第867章 資政議策第153章 敲邊補縫第640章 談判無果第649章 衆議立儲第296章 英雄大會(十二)第591章 午餐要錢第500章 三分餘地第677章 老將到來第265章 金銀錘戰第216章 身陷絕境第1208章 視察北海第209章 出兵清河第1185章 天下大戰(四十三)第153章 敲邊補縫第305章 悄離洛陽(中)第461章 橫洋之舟(上)第164章 山東首戰第1105章 南城突破(上)第43章 青石之經第1248章 安定決戰(下)第437章 威脅逼問第492章 內外勾結第626章 江都兵變(下)第636章 陰差陽錯第1203章 脣亡齒寒第769章 條件難卻第120章 決戰前夕第272章 初見盧母第253章 夜晚來客第170章 兵臨高密第557章 太行悍匪第544章 黃氏決策第631章 黑白通吃第990章 長安風波(中)第471章 局勢突變第813章 唯一隱患第681章 不省君意第884章 洛陽情報第390章 利益至上第489章 奉旨北上第49章 發現秘密第1209章 雍縣遇襲第898章 奇襲並北(七)第309章 臨沂斥候第586章 引軍入甕第703章 試探進攻第19章 玄感之秘第60章 馬邑參軍第1199章 太子新職第1090章 夜攻虎牢(下)第556章 倉促應戰(下)第864章 懸崖勒馬第1064章 永興之戰(四)第74章 三年之約第1093章 軍權問題第1040章 推波助瀾第538章 釜底抽薪第764章 雄信歸隋第770章 突襲河東(上)第201章 北海新政第430章 欲擒故縱第153章 敲邊補縫第697章 解疑答惑第333章 充分理由第101章 新官上任第820章 膽識過人第643章 亂夜救人第1186章 天下大戰(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