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長江水賊

出現在江面上的二十餘艘戰船正是鄱陽水賊林士弘的巡江哨船,正如周猛所言,大隋水師解散,長江水防鬆弛,林士弘早已不滿足長江中游的勢力範圍,他憑藉自己數百艘戰船的絕對優勢,將勢力已經延伸到長江下游水面。

只是礙於江南會的面子,他們的巡哨以江寧縣爲界,江寧以東他們不去,江南腹地他們也不去。

今天這支巡哨船由林士弘的同鄉兼結拜兄弟操師乞率領,他們正好遇到了前來歷陽郡搬運生鐵和銅錠的青州船隊。

林士弘現在已經不是鄱陽水賊,他已佔領了豫章郡,自封爲大將軍,擁兵五萬餘人,各種戰船四百餘艘,操師乞則是第二號人物,掌管水軍,平時操師乞不會出來,但今天他正好率軍巡視長江。

操師乞年約三十餘歲,古銅色皮膚,身材不高,但長得異常強悍,他無比震驚地望着遠處九艘體型龐大的橫洋舟,操師乞當然知道這是什麼船隻,去年他在江陽縣就發現了兩艘廢棄的橫洋舟,他頓時喜不自勝。

不過大船屬於江陽縣,再破舊也是兩艘官船,他便委託沈堅替他買回並修繕這兩艘橫洋舟,可就在船隻剛剛修繕好之時,張鉉卻橫刀殺出,奪走了這兩艘罕見的大船,操師乞和林士弘爲此痛心了一個多月,他們知道那兩艘橫洋舟的價值,操師乞也爲此暗暗自責不已。

而現在,不僅僅是兩艘橫洋舟,竟然是九艘橫洋舟,操師乞在震驚之餘,眼睛裡露出難以抑制的貪婪之色。

“二大王,對方好像有軍隊!”

一名手下****師乞眼中的熾熱嚇壞了,小心翼翼提醒。

操師乞的目光落在兩艘橫在江面上的大船上,上面站滿了密密麻麻的士兵,他粗略估計,大約有一千人左右。而自己只有四百人,他孃的,早知道多帶點軍隊!

不過他心裡也清楚,這九艘橫洋舟一定是張鉉的船隊。只是他們過來時,江南會爲什麼不通知自己?

‘他們一定還會再來!’操師乞心中一陣發狠。

雖然打不過隋軍,也搶不到船,但操師乞還是不想丟這個面子,他惡狠狠對周圍士兵高聲道:“我們是小船。就算不打也可以燒掉他們,可惜老子捨不得,走!下次再來吃掉它們。”

在一陣吼叫聲中,二十餘艘哨船調頭向西駛去,漸漸消失在江面的清霧之中,不過操師乞也是被九艘橫洋舟吸引住了,他們沒有注意到往來小船是在運送生鐵,否則黃家將吃不了兜着走,生鐵也是林士弘極度需求的戰略物資。

望着賊軍船隊遠去,****長長鬆了口氣。他其實並不是害怕這支水賊,只是一旦打起來,他們潛入長江的身份就隱藏不住了,還有黃家也會被牽連。

入夜,九艘大船裝完了粗鐵和銅錠,緩緩調頭向東列隊駛去。

第二場大雪在新年後不久便悄然而至,將北海郡大地再次覆蓋成一片冰雪世界,在厚厚的積雪中,百餘名騎兵護衛着一輛寬大的馬車在官道上緩緩而行。

外面天寒地凍,馬車內卻溫暖如春。這是張鉉和房玄齡前往新兵營去視察,張鉉倒不是想乘馬車,若不是爲了陪房玄齡說話,他更願意騎馬而行。房玄齡身體稍弱,抵不住刺骨的冰雪,無法騎馬同行。

張鉉是去視察新兵的訓練,而房玄齡則是去檢查軍務後勤,兩人目的地一致,但職責卻不同。

“好雪啊!今夏又是個好收成。上蒼何以如此眷顧我們青州?”房玄齡喝了口茶,微微感嘆道。

張鉉笑了笑,“往年只下一場大雪,今年卻連下兩場,倒是比較少見。”

房玄齡喝了口茶,又略略沉吟一下道:“大帥聽說了嗎?中原七郡從去年秋天至今,三個月滴雨未下,各地河牀都乾涸了。”

張鉉眉頭一皺,“這樣說起來,今年將是中原的大災年了。”

“那是肯定了,好在我們野豌豆頗多,足以應付饑民涌入......”

房玄齡此時考慮的是饑民問題,但張鉉卻注視着窗外,思緒萬千,大業十三年終於來了,這將是大隋天翻地覆的一年,大隋也將在這一年徹底墜入歷史塵埃,大隋滅亡之根早已種下,但如果一定要找個引子,恐怕就是今年的中原大旱,赤地千里,餓殍遍野,張須陀一死,瓦崗就要變局了,沒有了李密的瓦崗又能走多遠?

多了一個李建成的太原起兵,李淵又能走多遠?

多了一個他張鉉的大隋,歷史又該在哪一個方向轉彎?

“大帥看了李清明的鴿信嗎?”

房玄齡沒有注意到張鉉的走神,便將話題又切入了正事,這個房玄齡,大腦一天到晚都不休息,考慮這,顧慮那,用後世的話說,就是一個工作狂,當然,張鉉也無法想象房玄齡談風花雪月會是什麼模樣。

不過說起來李清明的鴿信,張鉉倒想起了****發來的另一封信,他們遭遇的了林士弘軍隊的窺視,只是對方沒有準備,所以他們這次有驚無險,如果再有下次,恐怕就不會那麼幸運了。

“軍師覺得呢?”

張鉉笑問道:“我們能否接受江南會的條件?”

房玄齡想了想道:“我覺得明光鎧的條件倒可以接受,五千副明光鎧我們原本就有,只是稍微舊一點,只是一千匹戰馬,這個條件似乎太昂貴了。”

張鉉大笑,“老兄,江南會要的就是一千匹戰馬啊!明光鎧哪裡搞不到?”

房玄齡啞然失笑,“大帥說得對,江南會要的應該就是戰馬,要多了怕我們不給,但只要一千匹戰馬又覺得虧得慌,所以加五千副明光鎧作爲添頭,不愧是商人。”

張鉉沉吟片刻問道:“那些種馬現在情況如何?”

房玄齡微微笑道:“那些種馬可謂表現神勇,已經有一千多匹牝馬懷孕了......”

說到這,房玄齡忽然醒悟,“大帥想答應江南會的要求?”

“其實我真捨不得,不過二十萬石糧食和十萬匹布帛不是小數目,不要又太可惜了,想爭天下,充足的糧食和物資纔是根本。”這是張鉉第一次不掩蓋他的野心了。

房玄齡自從當初投奔張鉉的那一刻起,他便知道張鉉志在天下,只是大家都沒有說破,今天張鉉說破了,房玄齡也不覺得奇怪,他只是意味深長地看了張鉉一眼,笑道:“大帥是想交換了?”

“交換就交換吧!只是我不太放心林士弘。”

“大帥請放心,此時我來安排,保證萬無一失。”

張鉉沒有再說話,他完全信任房玄齡的能力,張鉉的目光又投向被白雪覆蓋的原野,大業十三年到了。

雖然張鉉寫給楊廣請求增兵剿匪的奏報如石沉大海,但並不影響青州軍招募新兵,新兵最終招募了五萬五千人,使青州軍總兵力已經接近九萬人。

裝備也十分精良,戰場繳獲加上高句麗的賠償,一半以上的士兵都配備了明光鎧甲,另外還有一支強大的水軍,他的軍隊在大隋已是極爲精銳,裝備僅次於楊廣的驍果軍,可如果論實戰經驗,驍果軍就差遠了。

不過九萬人的消耗也十分巨大,一個月就要耗去五萬石糧食,如果發動戰爭,糧食消耗還要巨大,光憑青州六郡是支撐不起九萬大軍的給養,這就是張鉉必須要對外擴張的根本原因,就算他從各種渠道弄到大量糧食,如果沒有穩定來源,最終也是坐吃山空。

其實這也是隋朝各地亂匪成不了氣候的主要原因,攤子鋪得太大,軍隊動輒幾萬十幾萬,又不事生產,一個塊小小地盤哪裡養得起,養不起就只能去搶奪,導致生產力被嚴重破壞,糧食產量巨降,人口迅速消亡,形成一種惡性循環,最後沒有糧食也就衰亡了。

張鉉很清楚這個道理,所以他的軍隊人數一定要和控制的地盤配比,由於他手上已有六十萬石糧食,足以供十萬大軍消耗一年,所以他纔敢擴增軍隊。

這時,馬車緩緩停了下來,只聽見尉遲恭的聲音傳來,“末將尉遲恭參見大帥!”

原來已經到新兵營了。(。)

第970章 太原戰役(十一)第805章 危急時刻第835章 錢塘斷橋第485章 宇文之死第1239章 血戰長武(下)第1038章 西市事件(中)第197章 渤海之謀第311章 內部情報第8章 接受條件第1096章 後路被斷第42章 錦上添花第635章 強行突破第987章 太原戰役(二十八)第1122章 新周寶鼎第853章 滴水不漏第615章 交換人質第752章 西征東顧第382章 龍舟失火第1034章 張鉉做媒第962章 太原戰役(三)第1139章 緊急求和(下)第1092章 緊急撤退第834章 大軍殺至第578章 張裴聯姻(中)第191章 軟硬兼施第512章 立場不同第33章 誰是真兇第1022章 父過子償第1073章 變本加厲第984章 太原戰役(二十五)第288章 英雄大會(四)第124章 平壤決戰(四)第222章 兵不厭詐第72章 驚濤駭浪第1148章 天下大戰(六)第1165章 天下大戰(二十三)第808章 無米之炊第507章 血海深仇第126章 借刀殺人第678章 水軍主將第375章 進京前夕第318章 裡應外合第1162章 天下大戰(二十)第1217章 功虧一簣第711章 雪中送炭第777章 草料風波第1198章 重賞之下第468章 可汗密使第418章 將計就計第71章 獵殺敵酋第453章 夜擾難寧第481章 天下勤王(七)第852章 暗尋賊蹤第604章 追兵已至第996章 程侯決戰(中)第21章 三家獵楊第433章 寬嚴相濟第877章 當廷對質(下)第1118章 女兒心思第1207章 達成妥協第607章 竇威讓步第537章 談判之外第642章 內亂初生第712章 陷入絕境第180章 外圍奇兵第184章 利益攸關第928章 徵詢線索第469章 武娘歸心第435章 江都南市第460章 返回江都第649章 衆議立儲第927章 再回北海第1221章 偷襲河湟(中)第148章 竇慶之謀第41章 皇后軟語第684章 胸有成竹第1212章 誰是刺客(下)第732章 最後內訌第950章 三個道士第170章 兵臨高密第271章 送禮風波第1056章 腹地一擊(上)第1110章 直擊病根第1156章 天下大戰(十四)第306章 悄離洛陽(下)第379章 宇文父子第253章 夜晚來客第157章 讖語事件(中)第1202章 關鍵滲透第319章 佔據上風第1022章 父過子償第1043章 力辯擔保(下)第881章 相落誰家第1241章 突破關中第1118章 女兒心思第289章 英雄大會(五)第622章 風聲鶴唳第783章 長安來使第726章 內訌刺殺第688章 風起遼東
第970章 太原戰役(十一)第805章 危急時刻第835章 錢塘斷橋第485章 宇文之死第1239章 血戰長武(下)第1038章 西市事件(中)第197章 渤海之謀第311章 內部情報第8章 接受條件第1096章 後路被斷第42章 錦上添花第635章 強行突破第987章 太原戰役(二十八)第1122章 新周寶鼎第853章 滴水不漏第615章 交換人質第752章 西征東顧第382章 龍舟失火第1034章 張鉉做媒第962章 太原戰役(三)第1139章 緊急求和(下)第1092章 緊急撤退第834章 大軍殺至第578章 張裴聯姻(中)第191章 軟硬兼施第512章 立場不同第33章 誰是真兇第1022章 父過子償第1073章 變本加厲第984章 太原戰役(二十五)第288章 英雄大會(四)第124章 平壤決戰(四)第222章 兵不厭詐第72章 驚濤駭浪第1148章 天下大戰(六)第1165章 天下大戰(二十三)第808章 無米之炊第507章 血海深仇第126章 借刀殺人第678章 水軍主將第375章 進京前夕第318章 裡應外合第1162章 天下大戰(二十)第1217章 功虧一簣第711章 雪中送炭第777章 草料風波第1198章 重賞之下第468章 可汗密使第418章 將計就計第71章 獵殺敵酋第453章 夜擾難寧第481章 天下勤王(七)第852章 暗尋賊蹤第604章 追兵已至第996章 程侯決戰(中)第21章 三家獵楊第433章 寬嚴相濟第877章 當廷對質(下)第1118章 女兒心思第1207章 達成妥協第607章 竇威讓步第537章 談判之外第642章 內亂初生第712章 陷入絕境第180章 外圍奇兵第184章 利益攸關第928章 徵詢線索第469章 武娘歸心第435章 江都南市第460章 返回江都第649章 衆議立儲第927章 再回北海第1221章 偷襲河湟(中)第148章 竇慶之謀第41章 皇后軟語第684章 胸有成竹第1212章 誰是刺客(下)第732章 最後內訌第950章 三個道士第170章 兵臨高密第271章 送禮風波第1056章 腹地一擊(上)第1110章 直擊病根第1156章 天下大戰(十四)第306章 悄離洛陽(下)第379章 宇文父子第253章 夜晚來客第157章 讖語事件(中)第1202章 關鍵滲透第319章 佔據上風第1022章 父過子償第1043章 力辯擔保(下)第881章 相落誰家第1241章 突破關中第1118章 女兒心思第289章 英雄大會(五)第622章 風聲鶴唳第783章 長安來使第726章 內訌刺殺第688章 風起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