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章 長安來使

一隊騎兵從譙縣南面的官道疾速奔來,爲首一員老將,正是來護兒,他們奔至軍營前翻身下馬,當值軍官連忙出來行禮,“老將軍一路辛苦!”

來護兒將戰馬繮繩扔給親兵,笑問道:“大帥來了嗎?”

“大帥來了,今天剛到!”

來護兒快步向大營內走去,他心中也十分興奮,期盼已久的時刻終於到來,他們終於要對杜伏威動手了。

杜伏威是江都最大的威脅,尤其對江都民生恢復產生重大的阻礙,很多人都以爲宇文化及和瓦崗軍被剿滅,運河將恢復通暢,江都的商業將漸漸恢復從前的繁榮,但杜伏威卻再一次截斷了運河航運,洗劫了不少貨物和船隻,使一批急於出貨的商人遭遇了慘重損失。

商人的哭訴使來護兒異常惱火,徹底剿滅杜伏威就成了他日思夜想之事,而這一天終於到來。

來護兒大步來到中軍大帳前,中軍大帳前戒備森嚴,站滿了士兵,顯示着大帳內正在商議重大軍政事務,士兵見來護兒到來,連忙進大帳稟報,片刻出來道:“來將軍,大帥請你進去。”

來護兒稍微整理一下盔甲,這才走進了大帳,只見大帳中間擺放着一張巨大的沙盤,長約三丈,寬兩丈,兩邊站滿了大將和文官,將沙盤團團圍住。

張鉉站在沙盤前,手執一根長長的木杆,他見來護兒進來,笑道:“我們已經等候老將軍多時了。”

來護兒連忙上前抱拳施禮,“卑職參見大帥!”

“老將軍不必多禮!”

張鉉看了看他的身後,又問道:“李長史沒有來嗎?”

“回稟大帥,李長史實在走不開,請大帥原諒!”

“既然他事情忙,那就算了。”

張鉉笑了笑,請來護兒站到沙盤前,來護兒的水軍將是這次進攻杜伏威的主力之一,爲此,張鉉不惜將來護兒從江都叫來譙郡。

來護兒看了看沙盤,他一眼便認出這是江淮和江南的沙盤,或許山的高度有點不太準確,但城池、道路、長江、河流、橋樑等等各種地形風物一應俱全,非常形象地展現了江淮和江南的全貌,果然戰爭策劃的利器,令來護兒心中暗贊不已。

“既然來老將軍到了,那我就再簡單複述一下之前的戰略計劃。”

張鉉用木杆一指沙盤上的長江,用有力而低緩的語氣對衆人道:“首先這次戰役的範圍南止長江,北到譙郡,主要是徹底剿滅杜伏威,或許會涉及林士弘和江南會,但他們不是重點;其次,我們投入的兵力約八萬人,包括三萬水軍,一萬騎兵和四萬步兵,而我們對陣的敵軍約十三萬人,雖然軍隊人數上我們處於劣勢,但我認爲八萬軍隊已經足夠了;第三,我們這場戰役的糧食投入十五萬石,差不多一個士兵有兩石,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在三個月內徹底剿滅杜伏威,這是給我們的一種壓力,我個人也不希望這場戰役打得曠日持久;第四,由於涉及到水軍、騎兵、步兵的協同作戰,所以這場戰役由我來統一指揮;第四,我們的後勤重地有兩處,一處在譙縣,一處在江都;第五.......”

來護兒在譙縣大營只呆了一個時辰便要急着趕回江都,張鉉將他送出大營,來護兒問道:“大帥接下來要去江都嗎?”

按照張鉉之前的計劃,他早就應該去江都視察了,但一連串的變故改變了張鉉的計劃,來護兒還是希望張鉉早日成行。

張鉉笑了笑道:“是要去江都,目前我還在等中都的消息,長安那邊應該會派人去中都談判,把幷州之事解決,我就會前往江都,不過老將軍不用等我,按照我們剛纔商定的方案,儘快進行江河面上的清剿。”

“殿下放心,卑職回去就部署。”

兩人走出營門,來護兒的親兵已經在營門外等候了,來護兒翻身上馬,抱拳道:“大帥還有什麼吩咐?”

張鉉笑道:“該說的都說了,但我還需要再提醒一下,注意林士弘,一旦他在長江上有異動,就毫不留情打擊,不給他半點僥倖之心。”

“卑職明白,請大帥保重!”

張鉉點點頭,“我們江都見!”

來護兒抱拳行一禮,調轉馬頭便縱馬飛奔,親兵們紛紛跟隨,一行騎兵向東南方向疾奔而去。

張鉉一直望着他們走遠,這才轉身向大營走去,他需要給蘇威和裴矩寫一封信,明確他們和長安談判的態度。

隋軍在徐州和中原的連續作戰並沒有影響到中都的發展,相反,中都絲毫不受戰爭的影響,而且日漸繁榮。

在中都以東約十里處新建造的安陽新縣也初步完成,縣城周長約三十里,將容納二十餘萬人,這裡將是商業集中之地,中都的西市便位於新縣城以西,佔據了縣城三成的面積,另外,從洛陽遷來兩萬匠戶也將在安陽新縣和鄴縣落戶。

安陽縣將成爲北隋的工商業中心,天下各地的大商人紛紛聞訊而至,在安陽新縣買地開店,一座座店鋪迅速在縣城內拔地而起,連接中都和安陽新縣的直道也已修築完成,直道寬達五丈,道路十分平整,可同時讓十輛馬車並駕齊驅。

如果說新安陽主要是工商戶的大量遷入形成繁盛局面,那麼中都的繁華則是另一種景象,儘量靠近權力中心從古至今便是世家豪門的作風。

隨着征服高句麗的戰役的結束,張鉉的個人威望在天下如日中天,尤其在爭奪中原的戰役中,隋軍出奇兵攻佔河東城和蒲津關,嚴重威脅關中的安全,唐軍被迫撤出中原,這一戰更是震動天下,使很多豪門世家都忽然意識到,或許奪得天下之人將是張鉉,而不是李淵。

在這種意識的驅動下,中都再次興起了買地造房的高潮,天下各地的豪門世家都希望在權力中心擁有一處家族的房宅,中都的地價再次暴漲,很多精明的平民都順勢賣掉了中都的房宅,轉而去安陽新縣購地買宅,這樣他們距離中都並不遠,但兩者之間的土地差價足以讓他們再購買上百畝的農田。

但豪門世家卻不在意區區百畝農田,他們看不上安陽新縣,那裡是商人聚居之地,不符合他們的身份,他們要的是靠近權力中心。

正是這種遷入遷出的土地轉換,使中都又變成了一個大工地,到處是成片城片拆除的舊房,新的房宅拔地而起,來自天下各地的口音在中都大街上隨處可聞,富裕人口的迅速增加直接促進了中都的繁榮。

這天上午,一支從長安來的使者隊伍走進了中都南大門,爲首使臣正是黃門侍郎溫大雅,他奉天子李淵的旨意前來中都商談解決幷州危機之道,在城外迎接他的北隋大臣是鴻臚寺卿崔君肅,崔君肅陪同着溫大雅向紫微宮緩緩而去,一邊走,一邊給講解中都風物。

“那裡便是華嚴寺寶藏塔!”

崔君肅指着不遠處一座高大的白色佛塔道:“塔高九丈,一共十三層,因爲通體呈白色,中都民衆都稱它白塔,目前是我們中都最高的建築,比紫微宮的端樓還要一丈,當然,佛塔的重要性不能和端樓相比。”

崔君肅指着最北面一座依稀可見的城樓影子笑道:“那就是端樓,我們很快就能看到。”

溫大雅只是隨聲應和,他顯得很是心不在焉,事實上他這次出使中都,肩頭的擔子極重,聖上要求隋軍全部退出幷州,但中都可能答應嗎?

他唯一的依據就是去年雙方簽署的停戰協議,但如果張鉉真的看重這份協議,他就不會突襲幷州了,可見在張鉉心中,這份協議沒有半點實際意義。

“不知攝政王殿下什麼時候才能回來?”溫大雅小心翼翼地問道。

這纔是關鍵,如果沒有張鉉點頭,不管蘇威還是裴矩都不過廟堂裡的泥菩薩罷了。

崔君肅並沒有直接回答溫大雅,只是淡淡笑道:“這件事我不是很清楚,等會兒溫侍郎可以問一問蘇相國或者裴相國。”

第301章 各有打算第781章 帝王心術第502章 渤海會主第772章 關中危機(上)第734章 凱旋西歸第536章 第一條件第333章 充分理由第301章 各有打算第1065章 永興之戰(五)第891章 出兵飛狐第806章 幕僚獻策第121章 平壤決戰(一)第204章 最終翻臉第546章 長江水賊第4章 初入洛陽第559章 望倉興嘆第67章 情有所思第1168章 天下大戰(二十六)第334章 帝王平衡第775章 不當之禮第1009章 武德議事第605章 背水一戰(上)第1083章 拼死突圍(上)第659章 兵不厭詐第1214章 廢儲之爭(二)第373章 山寨內訌第232章 東征失敗第738章 尚書之爭第918章 婁煩備戰第1228章 宮內消息第716章 血戰壺關(下)第395章 禍兮福兮第180章 外圍奇兵第184章 利益攸關第1019章 反間之計第1227章 滴水不漏第257章 誠意不足第8章 接受條件第34章 互不買帳第55章 識破陷阱第1181章 天下大戰(三十九)第950章 三個道士第1198章 重賞之下第663章 神秘酒客第300章 英雄大會(十六)第230章 潰敗初現第1049章 戰略欺騙第849章 武德廷議第502章 渤海會主第856章 投降邊緣第592章 交出匪首第824章 政治交換第311章 內部情報第921章 意外發現第766章 翟讓抉擇(下)第1046章 意外駕臨第700章 突襲烏骨第48章 太原留守第732章 最後內訌第900章 奇襲並北(九)第467章 李淵升權第718章 遊行風波第385章 王屋猛將第1172章 天下大戰(三十)第1134章 棄唐舉義第53章 馬邑受困第229章 計中之計第933章 戰爭來臨第345章 節外生枝第600章 大軍忽至第387章 解惑答疑第591章 午餐要錢第1016章 出兵雕陰第904章 得罪豪門第690章 血戰柳城(二)第718章 遊行風波第667章 雙喜臨門第5章 武川之府第984章 太原戰役(二十五)第178章 攻營夜戰(上)第315章 裴羅爭功第835章 錢塘斷橋第991章 長安風波(下)第579章 張裴聯姻(下)第191章 軟硬兼施第196章 折中之計第109章 牛刀小試(上)第153章 敲邊補縫第477章 天下勤王(三)第242章 新銳小將第185章 正式投靠第658章 意外勝利第1150章 天下大戰(八)第664章 利益交換第907章 公主條件第543章 新募之軍第897章 奇襲並北(六)第916章 巡視井陘第724章 迎頭痛擊第929章 發現敵蹤
第301章 各有打算第781章 帝王心術第502章 渤海會主第772章 關中危機(上)第734章 凱旋西歸第536章 第一條件第333章 充分理由第301章 各有打算第1065章 永興之戰(五)第891章 出兵飛狐第806章 幕僚獻策第121章 平壤決戰(一)第204章 最終翻臉第546章 長江水賊第4章 初入洛陽第559章 望倉興嘆第67章 情有所思第1168章 天下大戰(二十六)第334章 帝王平衡第775章 不當之禮第1009章 武德議事第605章 背水一戰(上)第1083章 拼死突圍(上)第659章 兵不厭詐第1214章 廢儲之爭(二)第373章 山寨內訌第232章 東征失敗第738章 尚書之爭第918章 婁煩備戰第1228章 宮內消息第716章 血戰壺關(下)第395章 禍兮福兮第180章 外圍奇兵第184章 利益攸關第1019章 反間之計第1227章 滴水不漏第257章 誠意不足第8章 接受條件第34章 互不買帳第55章 識破陷阱第1181章 天下大戰(三十九)第950章 三個道士第1198章 重賞之下第663章 神秘酒客第300章 英雄大會(十六)第230章 潰敗初現第1049章 戰略欺騙第849章 武德廷議第502章 渤海會主第856章 投降邊緣第592章 交出匪首第824章 政治交換第311章 內部情報第921章 意外發現第766章 翟讓抉擇(下)第1046章 意外駕臨第700章 突襲烏骨第48章 太原留守第732章 最後內訌第900章 奇襲並北(九)第467章 李淵升權第718章 遊行風波第385章 王屋猛將第1172章 天下大戰(三十)第1134章 棄唐舉義第53章 馬邑受困第229章 計中之計第933章 戰爭來臨第345章 節外生枝第600章 大軍忽至第387章 解惑答疑第591章 午餐要錢第1016章 出兵雕陰第904章 得罪豪門第690章 血戰柳城(二)第718章 遊行風波第667章 雙喜臨門第5章 武川之府第984章 太原戰役(二十五)第178章 攻營夜戰(上)第315章 裴羅爭功第835章 錢塘斷橋第991章 長安風波(下)第579章 張裴聯姻(下)第191章 軟硬兼施第196章 折中之計第109章 牛刀小試(上)第153章 敲邊補縫第477章 天下勤王(三)第242章 新銳小將第185章 正式投靠第658章 意外勝利第1150章 天下大戰(八)第664章 利益交換第907章 公主條件第543章 新募之軍第897章 奇襲並北(六)第916章 巡視井陘第724章 迎頭痛擊第929章 發現敵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