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章 父過子償

深夜,李建成在兩名宮女手執燈籠的引導下,匆匆向武德殿走來,李建成心中頗爲驚訝,現在已是兩更時分了,父皇還要召見自己,這是什麼緣故?

但李建成還是隱隱意識到,一定是出了大事,否則,父皇不可能這個時候還在御書房。

李建成走進武德殿,只見兩邊站滿了侍衛,戒備森嚴,大殿內燈火通明,在御書房的大門前站着十幾名宦官,一名老宦官見李建成到來,連忙上前道:“殿下一定要勸勸聖上。”

“父皇怎麼了?”李建成驚訝地問道。

“不知道,聖上從下午就把自己關在房間裡,水米未進,陳相國來勸過他也沒有用,懇請殿下再勸勸聖上吧!”

李建成更加心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讓父皇如此失態?

就在這時,陳叔達從御書房裡匆匆走出來,低聲問道:“太子殿下來了沒有?”

“陳相國,我在這裡!”

陳叔達一回頭,這纔看見李建成,他苦笑一聲道:“殿下總算來了。”

李建成連忙將他拉到一邊,“相國,發生了什麼事?”

陳叔達目光黯然,“段德操率軍投降北隋了,儒林縣也隨之陷落,聖上遭受了很大的打擊,而且,程鐸聽說也不幸戰死......”

說到這,陳叔達聲音有點哽咽,李建成默然,他確實沒想到事態會如此嚴重,他連忙安慰陳叔達道:“人生不能復生,相國請節哀順變!”

“我沒事,殿下還是勸勸聖上吧!他遭受的打擊太大了。”

李建成輕輕拍了拍陳叔達的手臂,這才快步向御書房走去,陳叔達猶豫一下,沒有跟進去,而是站在門口等候傳召。

御書房內,李淵負手站在窗前,默默注視着天空的一輪半月,目光顯得十分沉重。

這時,李建成輕手輕腳地走了進來,站了片刻,跪下沉聲道:“兒臣參見父皇!”

李淵沒有動,好一會兒才緩緩道:“陳相國都告訴你了嗎?”

“略說了一二。”

“事情確實不多,但後果卻極其嚴重!”

李建成沒有吭聲,等待父皇繼續說下去,李淵慢慢轉過身,又回到牆邊,望着掛在牆上的地圖,略有傷感地說道:“雕陰郡丟了,朔方郡和鹽川郡太守也先後投降,北隋軍正在向靈武郡進發,看來他們是要一鼓作氣剿滅樑師都,拿下靈武郡了,如果北隋就此止步也就罷了,段德操軍隊投降,使隴右和河西沒有了抵禦之軍,如果唐軍一鼓作氣南下,隴右河西恐怕也保不住了,這就是朕堅決不肯讓他們佔領河套的原因,皇兒應該知道後果的嚴重了。”

“兒臣明白!”

“哼!段德操竟然背叛了朕,虧朕那麼信任他,讓他獨領一軍,他太令朕失望了!”

李建成雖然沒有參加那天御書房的決策,但這件事的前因後果他很清楚,他也知道根本原因是父皇軟禁了北隋使者,撕毀之前達成的協議,這才觸怒了張鉉,大軍隨即南下。

事實上,張鉉佔領河套並不一定想動雕陰郡,否則他早就出兵了,李建成能理解張鉉的態度,一是他看在共同抗擊突厥的份上,其次是他需要鞏固對河套的佔領,所以暫時不會動雕陰郡,但父皇這次做得有點過分,導致遭到張鉉的報復。

至於段德操投降北隋,李建成完全能夠理解,在父皇的高壓勢態之下,段德操不投降纔是怪事。

儘管李建成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但他不知道父親爲什麼要找自己?

不過他也隱隱猜到了一點,難道會是......

李淵回到座位坐下,他沉思良久道:“朕想重啓談判,但之前犯下的錯誤需要有一個交代,所以朕把皇兒找來。”

“父皇是讓兒臣去和北隋使者談判嗎?”

李淵搖了搖頭,“你沒有明白的朕的意思,最近發生之事,總要有人出來承擔責任.......”

李建成的心猛地一沉,原來父皇是要自己承擔來責任,來背這個黑鍋,這就是父皇找自己來的用意,可是......段德操是二弟的人,父皇爲什麼不讓二弟出來承擔責任,卻讓自己來承擔責任。

李建成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憋屈,他低下頭,始終一言不發。

李淵看了他一眼,又道:“除了當權者的責任,還有建議者的責任,朕已經決定罷免劉文靜的相位,皇兒可以推薦一個繼任者。”

這是一個對李建成承擔責任的補償,但李建成更想知道,父皇要自己承擔什麼責任?是不是想趁機廢掉自己的太子之位,當然,廢太子是動搖國本的大事,父皇不會做這種事情,那父皇要讓自己承擔什麼責任?

半晌,李建成低聲問道:“父皇要兒臣承擔什麼責任?”

李淵溫和笑道:“當然只是象徵性地承擔責任,後天早朝,朕希望皇兒能上書自責,承擔起這次雕陰郡失利的責任,朕會處以罰俸一年,其他就沒什麼了,至於北隋使者那邊,朕會讓陳相國去解決。”

李建成默默點了點頭,他明白父皇的意思,並不一定要受到什麼懲罰,而是要把這個損兵折將,丟失疆土的惡名擔下來,是他李建成的決策,才導致段德操投降,雕陰郡被攻佔,李建成心中極爲不舒服,但他也沒有辦法,父皇既然這樣決定了他就得無條件執行。

“兒臣願爲父皇分憂!”

兒子的態度還不錯,李淵點點頭笑道:“剛纔朕也說了,你可以推薦一名繼任相國,說說你的想法?”

李建成沉默片刻道:“王君廓去與隋軍聯合作戰完全是兒臣的決定,和他無關,懇請父皇不要追究他的責任。”

李淵看了兒子片刻,從旁邊櫃子裡取出一份奏卷,遞給李建成道:“這是他在隋軍大營的所作所爲,坦率地說,只免去他的軍職,已經是寬恕他了,否則朕會以通敵之罪將他處斬,你自己看看吧!”

說完,李淵把奏卷重重扔在御案上,“帶回去看吧!看完後你就會明白,朕的眼睛都揉不得沙子!”

李建成無奈,只得拾起奏卷告辭而去了......

長子最終答應替自己承擔責任,李淵的心情稍稍好了一點,主要是段德操投降影響太大,不僅動搖他在衆臣中的威信,而且會造成一連串的反應,尤其在隴右河西地區,會讓很多人郡縣心生異心,有了太子承擔責任還不夠,還必須解決隴右將遭遇的現實威脅。

這時,一名宦官進來稟報道:“陛下,他們來了!”

“讓他們進來!”

不多時,次子李世民和四子李元吉快步走了進來,兩人跪下行禮,“兒臣參見父皇!”

“兩位皇兒免禮!”

李世民和李元吉站起身,垂手站在一旁,雖然李元吉因爲延安郡之戰而被奪去了王爵,但他畢竟是李淵的兒子,李淵只是爲了向文武百官交代才嚴懲李元吉,私下裡,李淵還是很喜歡這個兒子。

李淵先對李世民道:“發生在雕陰郡的事情想必你也知道了,朕知道你很看重段德操,但他已經投降了北隋,以後就不要再提及此人了,明白了嗎?”

李世民無奈地點點頭,“兒臣記住了!”

李淵這才道:“找你們前來,是有兩件重要之事要交給,第一是移權,二郎軍務繁重,無暇顧及內政瑣事,玄武火鳳就移交給四郎吧!”

李世民渾身一震,這就等於是將對內監察權交給了四弟,父皇是要讓四弟來監視百官嗎?

可這麼重要的事情,父皇事先沒有和自己商量,李世民心中忽然感到一種說不出來的堵,就和他大哥聽說要替父擔責一樣。

李元吉按捺不住臉上的喜悅,他立刻跪下,“兒臣絕不會讓父皇失望!”

李世民看了一眼滿臉興奮的四弟,他心裡明白了,父皇事先一定已經和四弟談過了,否則四弟怎麼會知道自己手中的玄武火鳳?那可是絕密情報。

李世民萬般無奈,只得答應了,“兒臣遵旨,這兩天就把它移交給四弟。”

“不!”

李淵搖搖頭,“你明天一早就移交,朕要你明天下午就率軍去隴右。”(。)

第526章 委婉警告第1247章 安定決戰(上)第342章 秘密使者第191章 軟硬兼施第666章 接受和談第814章 匪影疑蹤第65章 勇救酋王第802章 僥倖之心第549章 馬糧交易(下)第72章 驚濤駭浪第1031章 八面來風第868章 一言定音第338章 私下交易第45章 宇文太保第924章 防禦漏洞(中)第329章 事件發酵第1110章 直擊病根第170章 兵臨高密第852章 暗尋賊蹤第725章 契丹覆滅第1046章 意外駕臨第774章 一信退敵第1220章 偷襲河湟(上)第898章 奇襲並北(七)第885章 風雷再起第679章 軍坊試刀第1102章 攻城前夜第1235章 緊急決定第898章 奇襲並北(七)第577章 張裴聯姻(上)第514章 埋下種子第450章 江都事故第1193章 關中危機(五)第530章 白狼之戰(上)第1046章 意外駕臨第645章 無功而返第180章 外圍奇兵第579章 張裴聯姻(下)第1029章 新年預議第329章 事件發酵第92章 盧府壽宴(四)第125章 高麗投降第248章 校場比武(上)第825章 風雷之軍第679章 軍坊試刀第118章 迂迴作戰第1058章 武德辯戰第34章 互不買帳第1115章 一顆好棋第545章 長江交易第723章 血洗契丹第247章 上門要帳第1041章 欲加之罪第1100章 迅速出兵第37章 須陀送禮第332章 意外來客第108章 發現敵蹤第668章 致致當家第266章 鬆平伏擊第958章 夜襲紫河(上)第598章 西線突破第1093章 軍權問題第1240章 螳臂擋車第702章 柳城再戰第745章 天降瑞兆第360章 兵不厭詐第595章 建成之策第79章 冶鐵名匠第931章 草原異動(上)第612章 幽州易幟第154章 京都夜獵第407章 盧清進宮第867章 資政議策第566章 家族利益第515章 談判難成第1188章 天下大戰(四十六)第1029章 新年預議第1034章 張鉉做媒第722章 投筆從戎第286章 英雄大會(二)第122章 平壤決戰(二)第751章 被迫回軍第1049章 戰略欺騙第955章 交換條件第783章 長安來使第714章 圍困燕城第46章 最終決定第335章 面授機宜第99章 初見裴矩第152章 三個條件第412章 江淮之狼第416章 何處破局第1187章 天下大戰(四十五)第599章 東線開局第11章 楊氏武館第68章 北上大湖第789章 搜查疑蹤第328章 鐵腕出擊第426章 江都徵兵第540章 最後妥協
第526章 委婉警告第1247章 安定決戰(上)第342章 秘密使者第191章 軟硬兼施第666章 接受和談第814章 匪影疑蹤第65章 勇救酋王第802章 僥倖之心第549章 馬糧交易(下)第72章 驚濤駭浪第1031章 八面來風第868章 一言定音第338章 私下交易第45章 宇文太保第924章 防禦漏洞(中)第329章 事件發酵第1110章 直擊病根第170章 兵臨高密第852章 暗尋賊蹤第725章 契丹覆滅第1046章 意外駕臨第774章 一信退敵第1220章 偷襲河湟(上)第898章 奇襲並北(七)第885章 風雷再起第679章 軍坊試刀第1102章 攻城前夜第1235章 緊急決定第898章 奇襲並北(七)第577章 張裴聯姻(上)第514章 埋下種子第450章 江都事故第1193章 關中危機(五)第530章 白狼之戰(上)第1046章 意外駕臨第645章 無功而返第180章 外圍奇兵第579章 張裴聯姻(下)第1029章 新年預議第329章 事件發酵第92章 盧府壽宴(四)第125章 高麗投降第248章 校場比武(上)第825章 風雷之軍第679章 軍坊試刀第118章 迂迴作戰第1058章 武德辯戰第34章 互不買帳第1115章 一顆好棋第545章 長江交易第723章 血洗契丹第247章 上門要帳第1041章 欲加之罪第1100章 迅速出兵第37章 須陀送禮第332章 意外來客第108章 發現敵蹤第668章 致致當家第266章 鬆平伏擊第958章 夜襲紫河(上)第598章 西線突破第1093章 軍權問題第1240章 螳臂擋車第702章 柳城再戰第745章 天降瑞兆第360章 兵不厭詐第595章 建成之策第79章 冶鐵名匠第931章 草原異動(上)第612章 幽州易幟第154章 京都夜獵第407章 盧清進宮第867章 資政議策第566章 家族利益第515章 談判難成第1188章 天下大戰(四十六)第1029章 新年預議第1034章 張鉉做媒第722章 投筆從戎第286章 英雄大會(二)第122章 平壤決戰(二)第751章 被迫回軍第1049章 戰略欺騙第955章 交換條件第783章 長安來使第714章 圍困燕城第46章 最終決定第335章 面授機宜第99章 初見裴矩第152章 三個條件第412章 江淮之狼第416章 何處破局第1187章 天下大戰(四十五)第599章 東線開局第11章 楊氏武館第68章 北上大湖第789章 搜查疑蹤第328章 鐵腕出擊第426章 江都徵兵第540章 最後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