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倉促應戰(上)

王辯點點頭,隨即命人帶張鉉手下前去休息,他又走回北城牆,注視遠方的賊軍,賊軍暫時還沒有攻城,估計盧明月也得到了張鉉率軍抵達的情報,正在積極應對。

這時王辯已經漸漸冷靜下來,他意識到張鉉來得太快,從自己派人去求救,五天後張鉉便殺到了黎陽倉,這個速度遠遠超過他的計劃,他以爲至少十天後張鉉才能抵達,難道張鉉已經準備出兵了嗎?

事實上,王辯向張鉉求救的決定很勉強,他也知道張鉉有經營北海郡的野心,一旦張鉉率軍擊敗盧明月,那張鉉很可能也會圖謀黎陽倉的糧草物資。

這時,王辯回頭向自己派出的信使招了招手,信使連忙上前,王辯問道:“你是在哪裡遇到張鉉的軍隊?”

“卑職是在清河郡遇到張將軍,那時他大軍已經集結就緒。”

王辯若有所悟,又問道:“從你把我的信給他,到他率軍出兵,中間隔了多少時間?”

“大約只隔了一個時辰,青州軍的糧草戰船皆已準備就緒,張將軍交代了青州防禦,便立刻率軍出發,一路疾速行軍,幾乎晝夜不停,三天便趕到了檀淵縣,他目前在檀淵縣建立了後勤基地。”

王辯心中已經明白,張鉉早就準備出擊了,就是等待自己的求援信,他便可以名正言順出兵,看來此人果然名不虛傳,謀定而後動。

王辯沉思良久,這件事他覺得有必要向洛陽彙報,如果洛陽還是不管,那張鉉奪取了黎陽倉,那就與自己無關了。

想到這,他對信使道:“你再辛苦跑一趟洛陽,替我送封信給光祿大夫段達,我馬上寫信,你即刻出發!”

盧明月的大軍就駐紮在黎陽倉北面十里外的曠野裡,他糧草後勤在內黃縣,因爲填河較急,便沒有把糧草物資運到大營內,內黃縣那邊由他的軍師姚鎧坐鎮。

就在盧明月準備大舉攻城之時,他忽然接到了姚鎧從內黃縣送來的急報,駐紮在黃河邊的一支軍隊發現了正沿黃河殺來的青州大軍,目前青州軍已抵達檀淵縣。

這個消息令盧明月大吃一驚,他立刻下令暫停攻城,同時派出數支探子騎兵隊,前去檀淵縣探查青州軍的情報。

張鉉大軍的突來殺到令盧明月一陣心煩意亂,但也同時勾起了他內心深處的仇恨,他知道自己遲早和張鉉要決一死戰,卻沒想到這一天來得如此之快。

張鉉的幾萬大軍就在他六十里外,一天時間便可殺到,這讓盧明月感到左右爲難,是繼續攻打黎陽倉,還是先和張鉉決戰?

夜晚,盧明月負手在大帳內來回踱步,顯得十分心事重重,他在等探子的情報,如果說他不害怕張鉉,那也是假話,他覺得自己比誰都瞭解張鉉此人,在張鉉還沒有發跡之時他就和張鉉打過交道,尤其張鉉在救盧清時所表現出的勇略,讓他至今難忘。

至於張鉉後來掃蕩山東羣匪,滅張金稱、高開道,打得杜伏威魂飛魄散,這些傳遍天下的事蹟他同樣也很清楚,所以當他聽說張鉉的刀鋒指向自己時,他的雙股一陣戰慄,沒想到張鉉的目標這麼快就對準了自己。

其實盧明月心裡也明白,這一年他的擴張太快,幾乎佔領了半個河北,河北的各大勢力都已不能容忍自己,就算張鉉不動自己,竇建德、渤海會甚至羅藝也會向自己發難,這次攻打黎陽倉恐怕就是觸犯了張鉉的利益。

關鍵是現在該怎麼辦?是真的調集兵力和張鉉決一死戰,還是暫時放棄黎陽倉北撤,盧明月一時拿不定主意。

這時,帳外有親兵稟報:“啓稟大王,探子有消息傳來。”

盧明月精神一振,立刻令道:“速讓他進來彙報。”

片刻,一名探子校尉快步走進大帳,單膝跪下行禮道:“啓稟大王,卑職剛從檀淵縣趕來!”

“快說,青州軍的情況如何,張鉉親自來了嗎?”

“啓稟大王,張鉉確實率領到來,青州軍水陸並進,岸上有兩萬軍隊,黃河中大概有三十幾艘千石貨船。”

“才兩萬軍隊?”

這個數字讓盧明月稍稍鬆了口氣,他去年就知道張鉉有三萬精兵,如果張鉉率領兩萬軍隊到來,那也符合常理,率兩萬軍隊出征,留一萬軍隊守青州六郡,只是他還是有點不放心,盧明月又問道:“他們軍營中可有大量糧草?”

“回稟大王,軍營中沒有糧草,隋軍都是輕裝簡行。”

盧明月一顆心落地了,隋軍不可能不攜帶糧食,那麼三十艘貨船肯定是糧船,不會是遠載軍隊的船隻。

其實盧明月也早料到張鉉的軍隊是兩萬人馬,只是他實在不太放心,纔多問幾句。

“現在張鉉還在檀淵縣嗎?”

“卑職離開時,他們也正在拔營出發,走得很緩慢,但方向似乎是內黃縣。”

盧明月一下子愣住了,張鉉居然是殺向內黃縣,這明顯是想端自己的老巢,內黃縣那邊只有兩萬軍隊,怎麼也不是張鉉軍隊的對手。

他頓時有點急了,傳令道:“令徐橫義來見我!”

徐橫義是盧明月的心腹大將,武藝高強,跟隨盧明月多年,這次便由他負責率軍填黎陽倉的護城河。

只片刻,徐橫義興匆匆趕來,抱拳道:“大王,卑職明天一早願親自大軍攻城,請大王准許!”

盧明月擺擺手,“攻打黎陽倉先放一放,我們先集中兵力對付張鉉再說。”

徐橫義頓時大吃一驚,“張鉉來了嗎?”

盧明月點點頭,他率兩萬軍已殺到六十里外,現在轉而進攻內黃縣,我很擔心內黃縣的安危。

徐橫義頓時也急了,內黃縣是他們的後勤重地,他們所有的糧草物資都在內黃縣,如果內黃縣丟失,他們大軍就將不戰而退,徐橫義立刻明白了盧明月的意思,抱拳道:“卑職願率軍去援助內黃縣!”

“很好,我正是這個意思,你率三萬軍立刻北上內黃縣,告訴姚先生,務必給我拖住隋軍隊伍,拖住兩天就是我們的勝利。”

“卑職明白!”

徐橫義抱拳行一禮,匆匆而去,望着他遠去的背影,盧明月冷冷自言自語道:“來而不往,非禮也,看究竟是誰端誰的老巢!”

半個時辰後,徐橫義率領三萬大軍向東北五十里外的內黃縣趕去,盧明月也連夜拔營出發,率五萬大軍殺向隋軍的後勤重地檀淵縣

兵不厭詐,張鉉攻打盧明月當然要講究戰略戰術,戰略是先解決盧明月,回頭再取黎陽倉,主次分明,而戰術卻是虛虛實實,張鉉大軍在經過距檀淵縣還有五十里的觀城縣時,便分兵兩路,一路由羅士信率兩萬軍隊駐兵不動,所有大船也停泊在觀城縣。

而張鉉只率兩萬軍隊和三十艘糧船趕赴檀淵縣,在檀淵縣建立後勤之地,這便使盧明月得到了錯誤情報,認爲張鉉的軍隊只有兩萬人。

情報的錯誤後果十分嚴重,它直接導致了盧明月的決策錯誤,使盧明月低估了張鉉的兵力,將十萬大軍分成了三塊,犯下了兵家大忌。

時間到了三更時分,夜色中,數萬賊兵正浩浩蕩蕩向東北方向奔跑,盧明月的臨時大營距離內黃縣約五十里,官道平坦寬闊,如果一夜行軍,他們將在次日中午之前趕回內黃縣。

大將徐橫義位於隊伍中間,騎在一片黑馬上不斷高聲喝令:“加快速度!”

徐橫義也畢竟是有一定經驗的大將,他雖然倉促北撤,但依然沒有忘記派探子在前面沿途查探隋軍是否有埋伏,唯恐自己中了埋伏。

但一切順利,前方探子沒有發現任何異常,隊伍繼續向北疾奔,但隨着行軍路程拖長,亂匪士兵的老問題也開始暴露出來,亂匪素質良莠不齊,導致體力差異很大。

在徐橫義急促的命令聲中,隊伍開始越拖越長,盧明月軍隊在這一點上表現得尤其明顯,到了四更時分時,三萬大軍竟然拉長了五里。

就在這時,徐橫義意想不到的威脅驟然出現!

第758章 思慮退路第749章 生擒惡梟第602章 向東求救第97章 校場較武第287章 英雄大會(三)第1202章 關鍵滲透第95章 盧府壽宴(七)第574章 元慶抉擇第293章 英雄大會(九)第1098章 計取武關第1080章 襄陽阻擊(上)第964章 太原戰役(五)第1004章 爭取民心第1187章 天下大戰(四十五)第1110章 直擊病根第90章 盧府壽宴(二)第733章 談判投降第1221章 偷襲河湟(中)第1096章 後路被斷第79章 冶鐵名匠第172章 強渡膠水(下)第636章 陰差陽錯第539章 弄巧成拙第213章 計取武城(三)第679章 軍坊試刀第1028章 奪取靈州第999章 戰俘之衆第525章 幽州使者第335章 面授機宜第468章 可汗密使第362章 圍城打援(上)第197章 渤海之謀第221章 零敲碎打第251章 加官進爵第548章 馬糧交易(上)第826章 戰幕拉開第155章 人情到底第242章 新銳小將第261章 三家聯盟第260章 又見北鏡第650章 緊急求援第818章 龍爭虎鬥第1009章 武德議事第964章 太原戰役(五)第429章 初戰不利第117章 初戰成都第676章 長安立朝第1006章 誅心之戰(下)第883章 資政議事第871章 相制改革第327章 安撫民心第654章 倉皇西逃第749章 生擒惡梟第1136章 圍城打援第573章 怒殺監軍第391章 楊慶出兵第697章 解疑答惑第283章 母女衝突第846章 彭澤激戰第1207章 達成妥協第62章 風雲聚會第306章 悄離洛陽(下)第1081章 襄陽阻擊(中)第1109章 追究責任第84章 一路向東第448章 下邳激戰第929章 發現敵蹤第635章 強行突破第1128章 出使來意第520章 年輕氣盛第833章 困獸之鬥第1156章 天下大戰(十四)第1073章 變本加厲第1192章 關中危機(四)第187章 盒中之物第512章 立場不同第1039章 西市事件(下)第877章 當廷對質(下)第858章 天羅地網第1023章 新的指示第600章 大軍忽至第452章 北上追擊第342章 秘密使者第112章 新的任務第709章 北方盟友(上)第1034章 張鉉做媒第1139章 緊急求和(下)第1005章 誅心之戰(上)第1052章 局勢紛亂第532章 無路可走第1015章 揭露真相第189章 北海駐軍第141章 求見裴矩第1066章 永興之戰(六)第734章 凱旋西歸第891章 出兵飛狐第157章 讖語事件(中)第858章 天羅地網第1068章 永興之戰(八)第317章 智取費縣
第758章 思慮退路第749章 生擒惡梟第602章 向東求救第97章 校場較武第287章 英雄大會(三)第1202章 關鍵滲透第95章 盧府壽宴(七)第574章 元慶抉擇第293章 英雄大會(九)第1098章 計取武關第1080章 襄陽阻擊(上)第964章 太原戰役(五)第1004章 爭取民心第1187章 天下大戰(四十五)第1110章 直擊病根第90章 盧府壽宴(二)第733章 談判投降第1221章 偷襲河湟(中)第1096章 後路被斷第79章 冶鐵名匠第172章 強渡膠水(下)第636章 陰差陽錯第539章 弄巧成拙第213章 計取武城(三)第679章 軍坊試刀第1028章 奪取靈州第999章 戰俘之衆第525章 幽州使者第335章 面授機宜第468章 可汗密使第362章 圍城打援(上)第197章 渤海之謀第221章 零敲碎打第251章 加官進爵第548章 馬糧交易(上)第826章 戰幕拉開第155章 人情到底第242章 新銳小將第261章 三家聯盟第260章 又見北鏡第650章 緊急求援第818章 龍爭虎鬥第1009章 武德議事第964章 太原戰役(五)第429章 初戰不利第117章 初戰成都第676章 長安立朝第1006章 誅心之戰(下)第883章 資政議事第871章 相制改革第327章 安撫民心第654章 倉皇西逃第749章 生擒惡梟第1136章 圍城打援第573章 怒殺監軍第391章 楊慶出兵第697章 解疑答惑第283章 母女衝突第846章 彭澤激戰第1207章 達成妥協第62章 風雲聚會第306章 悄離洛陽(下)第1081章 襄陽阻擊(中)第1109章 追究責任第84章 一路向東第448章 下邳激戰第929章 發現敵蹤第635章 強行突破第1128章 出使來意第520章 年輕氣盛第833章 困獸之鬥第1156章 天下大戰(十四)第1073章 變本加厲第1192章 關中危機(四)第187章 盒中之物第512章 立場不同第1039章 西市事件(下)第877章 當廷對質(下)第858章 天羅地網第1023章 新的指示第600章 大軍忽至第452章 北上追擊第342章 秘密使者第112章 新的任務第709章 北方盟友(上)第1034章 張鉉做媒第1139章 緊急求和(下)第1005章 誅心之戰(上)第1052章 局勢紛亂第532章 無路可走第1015章 揭露真相第189章 北海駐軍第141章 求見裴矩第1066章 永興之戰(六)第734章 凱旋西歸第891章 出兵飛狐第157章 讖語事件(中)第858章 天羅地網第1068章 永興之戰(八)第317章 智取費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