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倉皇西逃

張鉉率領的三萬大軍在天亮時分便殺到薊縣城下,距離幽州大軍離城前往潞水倉只相差了五個時辰,這是一次時間和節奏都掌握得十分精確的行動,而且還不能被幽州軍發現,張鉉軍隊繞過了官道上的哨卡,藉着夜色掩護走小路行軍北上,通過斥候傳來的大量情報,張鉉軍隊最終如手術刀一般精準地殺到了薊縣城下。

不過薊縣城門已經關閉,吊橋高高拉起,城頭上的守軍緊張而不安地望着儼如從天而降的數萬青州隋軍,爲首大將叫做晉文衍,年約四十餘歲,北平郡人,在幽州爲官已有十幾年,他心中也十分困惑和不安,羅藝明明在南面部署了三道哨卡,怎麼沒有一點消息,青州隋軍就殺來了?

尤其讓晉文衍感到心驚膽戰的是對方的戰旗,竟然是金邊黃底青龍旗,這可是青州軍的王旗,它的出現意味着張鉉就在隊伍之中。

青州隋軍的大營駐紮兩裡外,這是,一名身材瘦高的老者騎馬來到城門下,他仰頭高喊道:“城上主將是誰?”

有士兵稟報了晉文衍,晉文衍連忙過來查看,他一眼認出了城下老者,竟然是原涿郡太守崔弘升,他知道崔弘升作爲左武衛將軍參加了第一次高句麗之戰,後來不幸被俘,兩年後被隋軍救出,便回鄉養老了,沒想到這時候他居然出現了。

當年元弘嗣爲幽州都督時性格殘暴,治下苛刻,經常無故杖責部將,很多人因此被打死,身爲太守的崔弘升經常勸說元弘嗣手下留情,不少部將因此逃得性命,晉文衍就是其中之一。

晉文衍不敢怠慢,連忙令士兵開城,放崔弘升進城。

崔弘升自從在高句麗被張鉉救後,便一直在博陵老宅養病。深居簡出,雖然身體漸漸康復,但他也不再過問朝廷之事,只是在族學教授崔氏子弟讀書。這次張鉉請他出山,他也是不得不答應。

一方面是張鉉當年救過了他的性命,他欠了張鉉很大的人情,但更重要是崔召父子給博陵崔氏帶來了巨大的傷害,嚴重敗壞了博陵崔氏的名聲。而且張鉉幾乎遍訪河北各大世家,唯獨不來博陵崔氏,這給博陵崔氏帶來巨大的壓力,爲了家族的命運前途,崔弘升不得不再次出山。

崔弘升騎馬進了薊縣縣城,晉文衍已經從城頭下來,上前躬身施禮,“崔公身體可安好?”

“原來是晉將軍!”

崔弘升下了馬,微微笑道:“我身體還好,晉將軍好像混得也不錯吧!”

晉文衍苦笑一聲。“雖然升了一級,但壓力也很大,實在談不上‘不錯’二字。”

“這也是,天下大亂,每個人都困惑不寧,連我這個老頭子都無法再靜養了,特來和將軍談一談。”

晉文衍很清楚崔弘升來意,他其實也希望能多一條退路,能不能談得成倒是次要,關鍵是張鉉肯和自己談。這就表示張鉉還是有誠意。

“崔公這邊請!”

晉文衍將崔弘升請到城樓裡坐下,又讓親兵上了茶,崔弘升緩緩道:“我如果我沒有記錯,晉將軍在幽州已快有二十年了吧!”

“崔公好記性。我是開皇十七年從河間郡調到幽州已經整整二十年了,現在我是幽州軍中資格最老的一個,連都督也比我晚兩年來幽州。”

“將軍是北平郡人,父母家人都在盧龍縣,難道將軍真想拋下家小,離開家鄉去關隴當官嗎?”

晉文衍臉色一變。“崔公此話怎講?”

崔弘升不慌不忙喝了一口茶,又道:“我的來意想必晉將軍很清楚,齊王是盧家女婿,又和羅都督之子交情很好,所以他不想攻城而入,也不想屠戮幽州士兵,只想和平解決幽州,這次齊王率八萬大軍進軍幽州,你現在看到的三萬只是其中一部分,另外兩萬騎兵去救援潞水倉,還有一萬五千人從水路進軍北平郡,徐世績率一萬五千人從西線進駐上谷郡,而你們都督期盼的唐軍還在幷州和劉武周對峙,可以說幽州大局已定,我是特來和將軍談一談,如果將軍願意率軍投降,齊王將封將軍爲北平軍使,盧龍縣侯,坐鎮臨榆關,如果將軍不願投降,也可自行離去,但軍隊不能帶走,齊王絕不阻攔。”

晉文衍半晌嘆了口氣,“都督待我不薄,現在他形勢不明,我怎可率先背叛他,這實在是太無情無義了。”

“如果形勢明朗呢?”崔弘升又追問道。

“這個.....”

晉文衍苦笑一聲,“看在崔公的份上,我只能說我也不希望薊縣遭遇兵災戰火,話只能說到這一步了。”

“呵呵!我明白了,那我就不再讓晉將軍爲難,先告辭了。”

晉文衍連忙起身讓人送崔弘升出城,望着崔弘升遠去的背影,他心中也感到十分迷茫,羅藝確實是待自己不薄,可如果羅藝兵敗,自己真的要拋棄家小跟隨他去幷州嗎?

傍晚時分,張鉉得到了確切消息,裴行儼的騎兵在潞水附近擊敗了幽州軍主力,幽州軍正向西面潰敗,張鉉當即率領兩萬軍隊向東包圍而去,他要防止羅藝重新集結敗軍,必須徹底擊潰幽州軍。

發生在潞水以西三十里處的激戰十分慘烈,儘管幽州軍訓練有素,戰鬥力極強,但還是抵擋不住兩萬精銳騎兵的猛烈進攻,他們被騎兵分割成數十小塊,陣型漸漸變得混亂,在隋軍的反覆衝擊之下,終於全軍潰敗,但隋軍並沒有肆意殺戮敗兵,而是圍堵威逼,幽州軍士兵走退無路,紛紛跪地投降。

在混亂之中,羅藝帶着數十名敗兵向北面突圍逃走,羅藝心裡明白,他知道自己不能向西奔逃,西面一定有隋軍主力圍堵,他逃向薊縣只能是自投羅網。

羅藝心慌意亂,不斷打馬狂奔,數十名親兵跟隨他一路催馬疾奔,漸漸地,喊殺聲越來越遠,追兵的馬蹄聲也漸漸消失,羅藝一口氣奔出三十里,後面親兵追上拉住了他的戰馬繮繩,“王爺,追兵沒有了。”

羅藝驚魂未定,他將歪斜的頭盔扶正,喘了幾口粗氣問道:“這是哪裡?”

“這裡應該是烏東嶺。”

羅藝頓時想起來了,再繼續向北走三十里就是懷柔縣了,現在薊縣反而在西南方向了,他調轉馬頭向一處山坡奔去,很快奔上山坡,注視着遠處的戰場,戰場被樹林遮蔽已經看不見了,連戰鼓聲也消失無匿,四周只有風吹過山林的嘩嘩聲,格外的寂靜,如果不是他和親兵們身上的斑斑血跡,很難想象就在半個時辰前曾爆發了一場慘烈的大戰,羅藝久久凝望着遠方,他不由潸然淚下。

“王爺,我們回薊縣嗎?”一名親兵低聲問道。

羅藝長長嘆息一聲,聲音有點哽咽了,“全軍覆滅,回薊縣還有何面目去見鄉親父老?”

“可薊縣還有五千軍隊,再招募青壯,或許還能守住薊縣堅城,然後等待唐軍救援。”

羅藝眼中十分惆悵,他何嘗不希望如此,但張鉉會再給機會嗎?

“走軍都陘,我們去幷州!”羅藝下定了決心。

這時,後方傳來一陣馬蹄聲,衆人大驚,紛紛拔出戰刀,只見一支十餘人的騎兵隊從旁邊一條小道奔出,爲首之人竟然是羅藝的兄弟羅壽,羅藝頓時大喜,催馬迎了上去,“二弟,情況如何?”

羅壽顯然哭過一場,臉上淚痕未乾,他搖搖頭黯然道:“我原本帶三千人北撤,但被敵軍騎兵截斷,我殺開一條血路逃出,後面士兵都投降了,還好遇到這支巡哨,否則我就找不到大哥了。”

羅藝一顆心徹底沉到了深淵,他完全絕望了,半晌對羅壽道:“我打算走軍都陘去幷州,你跟我一起走吧!”

“我當然跟隨大哥,但大嫂她們......”

羅藝苦笑道:“那是他的姑母,他能怎樣......”

羅壽這纔想起張鉉和大哥的親戚關係,無奈道:“既然如此,我們走吧!”

“我們走!”

羅藝大喊一聲,催馬疾奔,他回頭望着薊縣方向喃喃自語,“總有一天…總有一天,我羅藝還會殺回來!”

他狠狠抽一鞭戰馬,數十人催馬沿着桑乾河向居庸關方向奔去,漸漸消失在崇山峻嶺之中。(。)

第1139章 緊急求和(下)第635章 強行突破第604章 追兵已至第368章 火拼賊王(上)第278章 多事之夜(中)第832章 秘密地第784章 誰毀協議第454章 留縣截擊第938章 激戰長城(上)第442章 竇府訃告第451章 殺入彭城第794章 呂氏兄弟第1231章 唐宮政變(三)第81章 匪首明月第1章 莫非天意第403章 主動上門第636章 陰差陽錯第104章 恰逢其時第728章 中都使者第988章 太原戰役(二十九)第434章 歷陽世家第980章 太原戰役(二十一)第333章 充分理由第369章 火拼賊王(下)第590章 甘爲鷹犬第718章 遊行風波第204章 最終翻臉第571章 青州賑災第331章 首次交換第450章 江都事故第705章 西撤燕城第758章 思慮退路第1076章 唐使到來第693章 血戰柳城(五)第833章 困獸之鬥第590章 甘爲鷹犬第1184章 天下大戰(四十二)第1244章 兵臨城下第252章 樹大招風第338章 私下交易第68章 北上大湖第770章 突襲河東(上)第764章 雄信歸隋第9章 初窺門徑第833章 困獸之鬥第195章 兩雄相爭第947章 可汗抉擇第661章 兩封來信第908章 隋使裴矩第858章 天羅地網第426章 江都徵兵第785章 再回江都第969章 太原戰役(十)第50章 咬金失手第227章 爾虞我詐第329章 事件發酵第459章 金彈通關第949章 最後一戰(下)第216章 身陷絕境第652章 強攻潞水第1122章 新周寶鼎第905章 意外收穫第629章 卑劣小人第544章 黃氏決策第65章 勇救酋王第1014章 談判破裂第654章 倉皇西逃第1214章 廢儲之爭(二)第727章 長遠規劃第595章 建成之策第586章 引軍入甕第676章 長安立朝第841章 家有惡弟第520章 年輕氣盛第373章 山寨內訌第554章 倉促應戰(上)第814章 匪影疑蹤第470章 隋帝北上第1210章 誰是刺客(上)第880章 河渠竣工第617章 自保之策第138章 反戈一擊第241章 冤家路窄第99章 初見裴矩第323章 步步險境第611章 大雅西來第234章 共同敵人第1070章 王鄭野望第263章 共同利益第1131章 兵發榆次第56章 危機到來第41章 皇后軟語第13章 玄武火鳳第469章 武娘歸心第101章 新官上任第198章 一言擴思第387章 解惑答疑第1191章 關中危機(三)第586章 引軍入甕第1215章 廢儲之爭(三)
第1139章 緊急求和(下)第635章 強行突破第604章 追兵已至第368章 火拼賊王(上)第278章 多事之夜(中)第832章 秘密地第784章 誰毀協議第454章 留縣截擊第938章 激戰長城(上)第442章 竇府訃告第451章 殺入彭城第794章 呂氏兄弟第1231章 唐宮政變(三)第81章 匪首明月第1章 莫非天意第403章 主動上門第636章 陰差陽錯第104章 恰逢其時第728章 中都使者第988章 太原戰役(二十九)第434章 歷陽世家第980章 太原戰役(二十一)第333章 充分理由第369章 火拼賊王(下)第590章 甘爲鷹犬第718章 遊行風波第204章 最終翻臉第571章 青州賑災第331章 首次交換第450章 江都事故第705章 西撤燕城第758章 思慮退路第1076章 唐使到來第693章 血戰柳城(五)第833章 困獸之鬥第590章 甘爲鷹犬第1184章 天下大戰(四十二)第1244章 兵臨城下第252章 樹大招風第338章 私下交易第68章 北上大湖第770章 突襲河東(上)第764章 雄信歸隋第9章 初窺門徑第833章 困獸之鬥第195章 兩雄相爭第947章 可汗抉擇第661章 兩封來信第908章 隋使裴矩第858章 天羅地網第426章 江都徵兵第785章 再回江都第969章 太原戰役(十)第50章 咬金失手第227章 爾虞我詐第329章 事件發酵第459章 金彈通關第949章 最後一戰(下)第216章 身陷絕境第652章 強攻潞水第1122章 新周寶鼎第905章 意外收穫第629章 卑劣小人第544章 黃氏決策第65章 勇救酋王第1014章 談判破裂第654章 倉皇西逃第1214章 廢儲之爭(二)第727章 長遠規劃第595章 建成之策第586章 引軍入甕第676章 長安立朝第841章 家有惡弟第520章 年輕氣盛第373章 山寨內訌第554章 倉促應戰(上)第814章 匪影疑蹤第470章 隋帝北上第1210章 誰是刺客(上)第880章 河渠竣工第617章 自保之策第138章 反戈一擊第241章 冤家路窄第99章 初見裴矩第323章 步步險境第611章 大雅西來第234章 共同敵人第1070章 王鄭野望第263章 共同利益第1131章 兵發榆次第56章 危機到來第41章 皇后軟語第13章 玄武火鳳第469章 武娘歸心第101章 新官上任第198章 一言擴思第387章 解惑答疑第1191章 關中危機(三)第586章 引軍入甕第1215章 廢儲之爭(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