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大軍壓境

張鉉的數萬大軍目前駐紮在河間縣,在掃蕩了高士達和竇建德,剿滅渤海會後,張鉉目前的主要任務是安撫各郡縣官員、拜訪世家豪族,儘快讓河北人心穩定。

而青州軍的作用則是繼續清剿小股殘匪,防止河北再度爆發大規模匪患,十幾支各五百人的軍隊活躍在河北各郡,配合地方官府剿滅小股餘匪,這是非常得人心的舉動,受到了各地官民的強烈支持。

河間縣青州軍大營內,新任監察尋訪使宋正本正向張鉉彙報各地的官員任職情況。

宋正本和凌敬是最受張鉉重視的兩名竇建德舊部,兩人都是有大才之人,在投降張鉉後,很快便受到了張鉉的重用,宋正本被任命爲監察尋訪使,凌敬則被任命爲判官。

“這是三十六名鄉老的聯名訴狀,控訴高陽縣令何璘魚肉百姓,假借朝廷私下徵收重稅,其兄長內弟強行霸佔良田數百頃,卑職都進行了覈實,除了放火燒燬白玉酒肆還查不到證據,其他舉控基本上都屬實。”

張鉉負手站在帳前,久久沉思不語,良久,他問道:“監察的意思呢?”

宋正本沉吟一下,緩緩道:“現在河北各郡官員都在關注大帥的一舉一動,如果說貪贓枉法,我估計大部分官員都難逃其責,畢竟朝廷已經很長時間管不到河北,大帥掌控河北不久,根基不穩,如果動作過大恐怕會使河北不穩,卑職建議可記錄在案,秋後再算帳。”

張鉉嘆了口氣,“就怕放過他,官場是穩了,卻傷了民心,而且給河北官場一個很不好的暗示,治病才能救人,發現病不治。只會誤了其他病人。”

說到這,張鉉又沉默了片刻,回頭對宋正本道:“我還是那句話,霹靂手段。方顯菩薩心腸,這個縣令可以用別的藉口處罰,比如私通高句麗,全家男子皆處斬,財產全部沒收。殺一以儆百!”

宋正本欣然點頭道:“大帥這個辦法不錯,既可震懾河北官場,又不至於引起恐慌,同時也能平息民憤,可謂一箭三雕,卑職贊同。”

“這件事你去處置吧!行監察之權,我會讓高陽縣的軍隊協助。”

“卑職遵令!”

宋正本行一禮退下去了,張鉉隨即寫了一份手令,交給親兵去找羅士信。

這時,張鉉看了一眼旁邊一名欲言又止的親兵。問道:“什麼事?”

親兵上前行一禮,將一隻信筒呈給張鉉,“這是徐將軍從上谷郡送來,說是緊急情報。”

張鉉立刻從竹筒中倒出兩封信,一封竟然是幽州溫彥博寫給自己的信,張鉉不由一怔,他又打開另一封信,這卻是徐世績的信。

張鉉打開信略略看了一遍,他立刻放下信,又打開了溫彥博的信。急急看了遍,不由又驚又喜,溫彥博希望能爲自己效力。

張鉉當然知道溫彥博,赫赫有名的幷州才子。唐初名相,因爲他兄長溫大雅的緣故,溫彥博也跟隨羅藝投降了李淵,卻不知道他爲何又想投靠自己。

張鉉立刻吩咐親兵,“速去請房軍師過來!”

張鉉又負手在大帳中沉思踱步,溫彥博確實來得很是時候。隨着自己控制的地盤擴大,他對人才的需要愈加迫切。

張鉉也曾考慮舉行一次科舉,但房玄齡委婉勸他,過早舉行科舉會遭到河北士族的抵制,對他爭取河北士族很不利,要等坐穩天下後再考慮公平。

張鉉也認可房玄齡的勸告,隋朝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因爲推行科舉觸犯了大多數士族的利益而滅亡,但隋朝的科舉卻又成全了唐朝,隋朝成爲了先烈,而唐朝成爲了先行者。

他和李淵爭奪天下,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人才的爭奪。

這時,房玄齡出現在帳門口,笑道:“大帥有重要事情找我嗎?”

張鉉點點頭,把徐世績和溫彥博的信遞給他,“軍師看看這個。”

房玄齡走進大帳,接過信看了看,笑道:“看來要恭喜大帥了。”

“可現在的問題是溫彥博已經被羅藝軟禁,我怎麼要羅藝放人?”

房玄齡笑了笑,“辦法其實就兩個,一個是交換,用資源和羅藝換人,第二個就是逼迫,逼羅藝放人。”

張鉉想了想,問道:“軍師的意思呢?”

“我個人傾向於後者,所謂千金買骨,大帥爲了人才不惜大動干戈,消息傳出去,對吸引天下人才大有好處。”

張鉉點了點頭,房玄齡的建議說到他心坎上去了,這時,張鉉又想起一事,對房玄齡道:“上次提到科舉之事,雖然現在不適合舉行科舉,但我覺得招賢卻無妨,我們不如在齊郡設立招賢館,招攬天下賢才,軍師覺得怎麼樣?”

房玄齡略略沉思片刻道:“如果大帥不在意朝廷非議,倒也可行。”

“凡事有所得必有所失,比起招攬賢才,一點點非議實在算不上什麼?”

“既然如此,大帥儘管施行,我沒有一點意見。”

張鉉笑道:“這件事回去再說,逼羅藝放人才是當務之急!”

……….

張鉉當即下令,三萬大軍立刻集結北上,三天後,青州隋軍渡過了巨馬河,殺到了固安縣,固安縣是涿郡的南大門,一旦固安縣失守,隋軍便可直接殺到薊縣。

因此固安縣的位置極其重要,羅藝在這裡部署了三千守軍,由他的心腹大將李行方坐鎮。

就在隋軍殺到固安縣的同時,羅藝之弟羅壽也正好在固安縣督促城池增擴工程,這也是羅藝的決定,與其指望李淵,不如考慮如何自保,搶在青州軍北征之前,加固加高几座重要城池便是迫在眉睫之事了。

羅藝便將這件大事交給了兄弟羅壽,第一批加固城池有三座,一是西面的涿縣,一是南面的固安縣,再其次便是東面的雍奴縣。

羅壽剛從涿縣過來,正好在固安縣遇到了青州軍大軍北上,三萬青州來得十分突然,令固安縣守軍措手不及,羅壽來不及退出,固安縣便被團團包圍。

縣城內的守軍亂成一團,上千名士兵跟隨李行方守在東南方向一段缺口內,這段近一里的城牆過於破舊,剛剛被全部拆除,新牆還沒有開始修葺,青州軍便殺到了城下。

千名士兵用泥土袋簡單堆砌成一丈高的防禦工事,士兵們張弓搭箭,緊張地注視着城外的敵軍。

這時,羅壽匆匆走來,緊張地問道:“有進攻跡象嗎?”

“目前暫時還沒有。”

李行方嘆了口氣,憂心忡忡道:“我已經發鴿信給都督了,就不知道援軍是否趕得上。”

羅壽很瞭解自己的兄長,在這種情況下兄長肯定是保薊縣,不會來救固始縣,他們只有自己想辦法突圍。

就這時,一名士兵飛奔而來,高聲稟報道:“將軍,都督回信!”

李行方連忙接過鴿信打開,羅壽也湊上前細看,兩人的心頓時涼了半截,鴿信上只有兩個字,‘突圍!’

李行方半響苦笑道:“青州數萬大軍圍困,我們強行突圍,不知能有幾個人活着回去?”

羅壽也嘆了口氣,“可現在除了突圍,我們沒有任何辦法,只要對方大軍一次進攻,縣城就失陷了,還不如趁對方沒有完成部署,直接突圍出去。”

李行方看了看倉促搭建而成的泥袋牆,便點點頭道:“將軍說得不錯,突圍宜早不宜遲!”

………..(。)

第1049章 戰略欺騙第697章 解疑答惑第768章 關鍵一環第68章 北上大湖第1183章 天下大戰(四十一)第716章 血戰壺關(下)第442章 竇府訃告第134章 初戰賊王(一)第126章 借刀殺人第828章 奇襲均陽第735章 殘忍出賣第990章 長安風波(中)第638章 兵不厭詐第968章 太原戰役(九)第1100章 迅速出兵第134章 初戰賊王(一)第22章 進階之禮第737章 旁觀者清第651章 火速救援第269章 文成議事第125章 高麗投降第759章 渙水截殺第312章 出兵細節第527章 盛夏出兵第915章 達成妥協(下)第539章 弄巧成拙第744章 威壓江南第660章 夜襲唐軍第261章 三家聯盟第548章 馬糧交易(上)第428章 再度出擊第577章 張裴聯姻(上)第212章 計取武城(二)第833章 困獸之鬥第377章 一路追趕第589章 建德斷指第150章 贏得主動第681章 不省君意第595章 建成之策第670章 假手於人第328章 鐵腕出擊第827章 首戰無錫第738章 尚書之爭第668章 致致當家第641章 條件苛刻第1025章 党項騎兵第185章 正式投靠第51章 莽漢初伏第414章 初到江都第209章 出兵清河第504章 賊軍反撲第8章 接受條件第1079章 放棄江陵第1008章 江陵陷落(下)第704章 襲擊糧隊第1136章 圍城打援第761章 兩將激戰第586章 引軍入甕第1018章 圍城打援(下)第73章 海中巖洞第711章 雪中送炭第941章 血戰善陽(上)第491章 北海借糧第274章 將帥交心第1146章 天下大戰(四)第983章 太原戰役(二十四)第1243章 走投無路第1139章 緊急求和(下)第437章 威脅逼問第381章 當街試弓第819章 一路追蹤第286章 英雄大會(二)第50章 咬金失手第1140章 雪後巡視第567章 一句口信第642章 內亂初生第278章 多事之夜(中)第1091章 關鍵人物第682章 可靠消息第95章 盧府壽宴(七)第454章 留縣截擊第177章 轉戰東萊第749章 生擒惡梟第1115章 一顆好棋第632章 殺雞駭猴第718章 遊行風波第463章 橫洋之舟(下)第1033章 喜訊到來第232章 東征失敗第458章 控制東海(下)第873章 官場鐵律第488章 雙喜臨門第719章 科舉放榜第38章 矛盾激化第1240章 螳臂擋車第12章 當面挑戰第464章 遠方嬌娘第1106章 南城突破(中)第934章 首戰爆發
第1049章 戰略欺騙第697章 解疑答惑第768章 關鍵一環第68章 北上大湖第1183章 天下大戰(四十一)第716章 血戰壺關(下)第442章 竇府訃告第134章 初戰賊王(一)第126章 借刀殺人第828章 奇襲均陽第735章 殘忍出賣第990章 長安風波(中)第638章 兵不厭詐第968章 太原戰役(九)第1100章 迅速出兵第134章 初戰賊王(一)第22章 進階之禮第737章 旁觀者清第651章 火速救援第269章 文成議事第125章 高麗投降第759章 渙水截殺第312章 出兵細節第527章 盛夏出兵第915章 達成妥協(下)第539章 弄巧成拙第744章 威壓江南第660章 夜襲唐軍第261章 三家聯盟第548章 馬糧交易(上)第428章 再度出擊第577章 張裴聯姻(上)第212章 計取武城(二)第833章 困獸之鬥第377章 一路追趕第589章 建德斷指第150章 贏得主動第681章 不省君意第595章 建成之策第670章 假手於人第328章 鐵腕出擊第827章 首戰無錫第738章 尚書之爭第668章 致致當家第641章 條件苛刻第1025章 党項騎兵第185章 正式投靠第51章 莽漢初伏第414章 初到江都第209章 出兵清河第504章 賊軍反撲第8章 接受條件第1079章 放棄江陵第1008章 江陵陷落(下)第704章 襲擊糧隊第1136章 圍城打援第761章 兩將激戰第586章 引軍入甕第1018章 圍城打援(下)第73章 海中巖洞第711章 雪中送炭第941章 血戰善陽(上)第491章 北海借糧第274章 將帥交心第1146章 天下大戰(四)第983章 太原戰役(二十四)第1243章 走投無路第1139章 緊急求和(下)第437章 威脅逼問第381章 當街試弓第819章 一路追蹤第286章 英雄大會(二)第50章 咬金失手第1140章 雪後巡視第567章 一句口信第642章 內亂初生第278章 多事之夜(中)第1091章 關鍵人物第682章 可靠消息第95章 盧府壽宴(七)第454章 留縣截擊第177章 轉戰東萊第749章 生擒惡梟第1115章 一顆好棋第632章 殺雞駭猴第718章 遊行風波第463章 橫洋之舟(下)第1033章 喜訊到來第232章 東征失敗第458章 控制東海(下)第873章 官場鐵律第488章 雙喜臨門第719章 科舉放榜第38章 矛盾激化第1240章 螳臂擋車第12章 當面挑戰第464章 遠方嬌娘第1106章 南城突破(中)第934章 首戰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