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第一條件

一艘千石左右的貨船遠遠停泊在海面上,這便是淵蓋蘇文的座船,也是一艘很普通的跨海貨船,新羅有很多這樣的貨船駛往江都。

在貨船的周圍,圍繞着二十幾艘隋軍巡哨船,不准他們前往海灣碼頭,淵蓋蘇文負手站在大船船頭,遠遠眺望軍港,自從隋軍渡海襲擊了卑奢城和遼東,他父親淵太祚就對青州軍的戰船規模極爲重視。

整個高句麗朝野都已把張鉉視爲高句麗的頭號大敵,淵蓋蘇文也不例外,他同樣關注青州軍的戰船,他認爲張鉉奪取卑奢城的目的很可能是爲了從水路攻打平壤,重演當年來護兒率水師大軍入侵平壤一幕。

淵蓋蘇文凝視良久,可惜他的船隻距離軍港稍遠,看不清港灣內的情形,隱隱只看見密密麻麻的桅杆,儼如一座桅杆森林,令他暗暗心驚,如果從桅杆的規模來看,張鉉至少已擁有數百艘海船。

原以爲隋朝水軍解散,高句麗就去了一大隱患,沒想到這麼快高句麗面臨的威脅又重新出現。

這時,一艘快船駛來,船上隋軍校尉大喊道:“上面有令,這裡不準停船,去黃河港口停泊上岸。”

“我們從巨洋河口進去不行嗎?”

“不行,立刻離開!”

淵蓋蘇文止住船伕的求情,上前拱手道:“在下是高句麗使者,請問你們大帥可在北海郡?”

“大帥就在北海郡,你可去益都縣找他。”

“多謝了!”

淵蓋蘇文一擺手,“去黃河渡口!”

船隻拉起船帆,向西面數百里外的黃河入海口駛去。

兩天後,淵蓋蘇文乘坐的馬車駛入了益都縣,他對這裡的一切都很好奇。而且他知道北海郡是張鉉的老巢,通過觀察北海郡便可看出張鉉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碼頭上,他看見了數不清的貨船和漁船。看見了熱鬧繁華的碼頭小鎮,看見了整齊乾淨的碼頭。一路南下,到處是一片生機勃勃,沒有大片荒地,幾乎所有的農田都種滿了莊稼,到處可見養殖的羊羣和牛羣,在濟水河畔,他還親眼看見了傳說中河畔牧場。

而益都縣的繁華更是讓他驚訝,大街兩邊都是新修的店鋪。店鋪裡堆滿了各種貨物,行人摩肩接踵,幾乎每個人都紅光滿臉,衣着乾淨整潔,大多以細麻爲主,絲綢並不多見,看得出,這裡的民風崇尚簡樸,但每個男子都配劍,腰停得筆直。個個步履匆匆。

這讓淵蓋蘇文心中愈加警惕,在張鉉治下,北海郡竟變得如此富庶而井然有序。民風尚武,這個敵人太可怕了,一旦被他得了河北,青州、河北、遼東就會連爲一片,將成爲高句麗最大的威脅。

淵蓋蘇文暗暗下定決定,無論如何他要提醒父親,絕不能讓張鉉坐大。

不多時,他的馬車在郡衙臺階上緩緩停下,郡衙佔地約二十畝。它只是名義上的郡衙,實際上已成爲張鉉的軍衙。真正的郡衙只佔其中很小一部分。

隨從打開車門,淵蓋蘇文從馬車裡走出。對一名上前詢問的當值軍官拱拱手道:“請替我稟報張大帥,高句麗使者淵蓋蘇文求見!”

軍官飛奔進去,不多時,房玄齡快步走了出來,抱拳行禮道:“在下房玄齡,歡迎淵將軍到來!”

“原來是房軍師,久仰了,不知張大帥可在?”

“大帥在內堂等候,請隨我來!”

房玄齡很客氣地帶着淵蓋蘇文向內堂走去,淵蓋蘇文心中略有緊張,他曾經在戰場上見過張鉉一次,那時張鉉還是一個小小的武勇郎將,但現在已經是大隋的一方諸侯了。

當然,淵蓋蘇文自己也從一個少年公子變成了高句麗的平壤將軍,軍方第四號人物,排在他父親淵太祚、大對盧權桓以及大將軍乙支文德之後。

淵蓋蘇文跟隨房玄齡快步走到內堂,只見張鉉笑眯眯地站在臺階前望着自己,就彷彿早就知道自己到來一般,這種笑容使他想到了一個漢人的詞語:‘笑裡藏刀’。

淵蓋蘇文不敢怠慢,連忙上前躬身行禮,“參見招討使將軍!”

儘管淵蓋蘇文是高句麗第一權臣的長子,地位堪比王子,而張鉉不過是地方一個諸侯大將,要比淵蓋蘇文低一級,但這次是他有求於張鉉,所以他儘量用一種屈辱的姿態來拜見。

張鉉點了點頭,“淵公子不必多禮,請進內堂一敘。”

張鉉將他請進內堂,兩人分賓主落座,房玄齡則陪坐一旁,幾名親兵給他們上了茶。

淵蓋蘇文這次是來和張鉉談判,一是張鉉手中高句麗戰俘,一般士兵倒也罷了,主要是幾名重要將領,比如卑奢城主將劍武岐,他原來是遼東都督,軍方地位很高,再有就是寧壽德,那是父親極爲倚重的心腹幕僚。

但除了幾個重要人物外,最關鍵就是卑奢城,一旦張鉉佔領了卑奢城,遼東半島就被他控制住了,而且卑奢城是平壤的海路大門,對平壤至關重要,淵蓋蘇文也打算通過談判要回來。

如果談判失敗,那他們只能用武力奪回,無論如何,卑奢城絕不能落在隋軍手中。

但張鉉卻一點不提談判之事,笑眯眯問道:“令尊身體可好?”

“多謝將軍關心,我父親身體尚好。”

“我還記得當初在遼東的一戰,當時我們是對手,不過那是我軍職不高,手中只有一千士兵,那一戰打很慘烈,我們僥倖獲勝,但你們最後也沒有輸。”

淵蓋蘇文明白張鉉最後一句話的意思,是指隋軍最後全軍撤退,什麼也沒有得到,高句麗雖然被迫投降,但實際損失也並不大,至少平壤沒有被攻破,他們現在還能坐在這裡談判。

“那場戰爭結束後,我們也深刻反省,再不想和大隋作戰,只想好好修養生息,卻沒有想到林欲靜而風不止,將軍居然率軍佔領了卑奢城,這種事情讓我們很意外,也很痛心,大隋不該......”

不等淵蓋蘇文說完,張鉉便冷冷道:“我覺得淵公子是走錯地方了,應該是江都和朝廷談判纔對,怎麼來找我張某人,浪費了大家的精力,淵公子請吧!”

張鉉一擺手,就要送客了,嚇得淵蓋蘇文臉色大變,房玄齡連忙勸道:“大帥,淵將軍遠來不易,應該讓他把話說完,這纔是我們的待客之道,大帥再給淵將軍一個機會。”

張鉉輕輕哼了一聲,“我還有事,就煩請軍師替我待客吧!”

說完,他不理會淵蓋蘇文,起身便揚長而去。

淵蓋蘇文臉一陣紅一陣白,他終於領教到了張鉉的厲害,在利益面前張鉉眼睛揉不得半點砂子。

半晌他才歉然對房玄齡道:“招討使將軍可能誤會了我的意思。”

房玄齡淡淡道:“明人不說暗話,以後淵將軍和我家大帥說話最好現實一點,既然有求於人,態度首先要端正,比如不要拿大帽子壓人,比如不要背後放冷箭等等,說不該說的話,做不該做的事,那可是要付出很大代價的。”

淵蓋蘇文暗暗心驚,他感覺房玄齡話中有話,所謂不該說的話他能理解,那麼不該做的事呢?難道是指江都......

儘管淵蓋蘇文心驚膽戰,但他已經沒有了選擇,只得硬着頭皮道:“我這次前來是希望招討使將軍能從卑奢城撤軍,另外請再把劍將軍和寧先生交還,我們願意出錢贖回他們。”

“劍將軍是在我們手上,不過寧壽德已經被天子使臣帶去江都了,我很抱歉!”

“什麼!”淵蓋蘇文騰地站起身,半晌說不出一句話,寧壽德居然被送走了,那可怎麼辦?自己怎麼回去向父親交代?

“淵將軍,現在是你在求我們!”房玄齡冷冷道。

好一會兒,淵蓋蘇文才剋制住內心的怒火,慢慢坐了下來,儘量用平靜的語氣道:“那能不能把劍將軍和卑奢城交還給我們?”

房玄齡淡淡一笑,“人可以交還,卑奢城也同樣可以交給,關鍵是價格和誠意!”

“價格是多少?誠意又是什麼?”

“誠意很簡單,是先交錢,我們再交貨,至於價格,我們有兩個條件,但現在我家大帥只告訴了我其中一個。”

“誠意完全可以辦到,請說第一個條件。”淵蓋蘇文終於按耐不住內心的焦急,他有點迫不及待了。

房玄齡不慌不忙道:“第一個條件嘛!就是八艘橫洋舟,你們必須全部還給青州。”(。)

第288章 英雄大會(四)第1038章 西市事件(中)第1032章 雙面間諜第894章 奇襲並北(三)第365章 爲官之道第187章 盒中之物第262章 積極應對第527章 盛夏出兵第986章 太原戰役(二十七)第463章 橫洋之舟(下)第614章 大軍壓境第648章 太后之請第990章 長安風波(中)第472章 八面包圍第1089章 夜攻虎牢(中)第1010章 青雲酒肆第866章 視察科舉第147章 再尋援助第983章 太原戰役(二十四)第969章 太原戰役(十)第1223章 暗度陳倉第992章 分配指標第120章 決戰前夕第532章 無路可走第927章 再回北海第537章 談判之外第61章 新的夥計第27章 半年籌謀第329章 事件發酵第137章 初戰賊王(四)第300章 英雄大會(十六)第144章 撲朔迷離第836章 會稽城下第721章 最後內訌第125章 高麗投降第251章 加官進爵第1060章 退兵江夏第778章 縣丞示警第379章 宇文父子第19章 玄感之秘第1158章 天下大戰(十六)第951章 紫微刺客第240章 夜訪裴矩第851章 老將建議第382章 龍舟失火第50章 咬金失手第1125章 於筠事件(下)第275章 同鄉悲劇第368章 火拼賊王(上)第1057章 腹地一擊(下)第376章 南下江都第518章 派出御史第10章 少年皇族第1056章 腹地一擊(上)第202章 考察河灘第498章 先禮後兵第657章 誘敵深入第897章 奇襲並北(六)第998章 可汗之死第127章 戰馬風波第1002章 渡黃之戰(上)第992章 分配指標第649章 衆議立儲第20章 再回盧氏第485章 宇文之死第793章 兵臨城下第808章 無米之炊第1128章 出使來意第246章 瓦崗規矩第386章 陳留刺客第1008章 江陵陷落(下)第721章 最後內訌第713章 聯合出兵第230章 潰敗初現第855章 老巢聚殲第764章 雄信歸隋第400章 京城買宅第889章 出師未捷第554章 倉促應戰(上)第1126章 矛盾激化(上)第72章 驚濤駭浪第549章 馬糧交易(下)第609章 搜宮逼王第147章 再尋援助第843章 挑撥離間第1057章 腹地一擊(下)第1197章 長安消息第918章 婁煩備戰第722章 投筆從戎第651章 火速救援第349章 三方圍剿第1120章 國號共決(上)第178章 攻營夜戰(上)第659章 兵不厭詐第520章 年輕氣盛第1210章 誰是刺客(上)第473章 雖遠仍援第983章 太原戰役(二十四)第154章 京都夜獵
第288章 英雄大會(四)第1038章 西市事件(中)第1032章 雙面間諜第894章 奇襲並北(三)第365章 爲官之道第187章 盒中之物第262章 積極應對第527章 盛夏出兵第986章 太原戰役(二十七)第463章 橫洋之舟(下)第614章 大軍壓境第648章 太后之請第990章 長安風波(中)第472章 八面包圍第1089章 夜攻虎牢(中)第1010章 青雲酒肆第866章 視察科舉第147章 再尋援助第983章 太原戰役(二十四)第969章 太原戰役(十)第1223章 暗度陳倉第992章 分配指標第120章 決戰前夕第532章 無路可走第927章 再回北海第537章 談判之外第61章 新的夥計第27章 半年籌謀第329章 事件發酵第137章 初戰賊王(四)第300章 英雄大會(十六)第144章 撲朔迷離第836章 會稽城下第721章 最後內訌第125章 高麗投降第251章 加官進爵第1060章 退兵江夏第778章 縣丞示警第379章 宇文父子第19章 玄感之秘第1158章 天下大戰(十六)第951章 紫微刺客第240章 夜訪裴矩第851章 老將建議第382章 龍舟失火第50章 咬金失手第1125章 於筠事件(下)第275章 同鄉悲劇第368章 火拼賊王(上)第1057章 腹地一擊(下)第376章 南下江都第518章 派出御史第10章 少年皇族第1056章 腹地一擊(上)第202章 考察河灘第498章 先禮後兵第657章 誘敵深入第897章 奇襲並北(六)第998章 可汗之死第127章 戰馬風波第1002章 渡黃之戰(上)第992章 分配指標第649章 衆議立儲第20章 再回盧氏第485章 宇文之死第793章 兵臨城下第808章 無米之炊第1128章 出使來意第246章 瓦崗規矩第386章 陳留刺客第1008章 江陵陷落(下)第721章 最後內訌第713章 聯合出兵第230章 潰敗初現第855章 老巢聚殲第764章 雄信歸隋第400章 京城買宅第889章 出師未捷第554章 倉促應戰(上)第1126章 矛盾激化(上)第72章 驚濤駭浪第549章 馬糧交易(下)第609章 搜宮逼王第147章 再尋援助第843章 挑撥離間第1057章 腹地一擊(下)第1197章 長安消息第918章 婁煩備戰第722章 投筆從戎第651章 火速救援第349章 三方圍剿第1120章 國號共決(上)第178章 攻營夜戰(上)第659章 兵不厭詐第520章 年輕氣盛第1210章 誰是刺客(上)第473章 雖遠仍援第983章 太原戰役(二十四)第154章 京都夜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