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 新科進士

七萬士子期待的一刻終於來臨,這一次和去年不同,去年很多士子在考完後便知道自己沒有上榜希望而早早離去,而今年,幾乎所有士子都對自己抱有信心,每個人都覺得自己發揮得不錯,就算上榜困難,但至少太學能進,所以七萬兩千人幾乎都留在了中都。

中午時分,中都白塔上的大鐘敲響了,這表示中都有重大消息宣佈了,這是一個不成文的規定,白塔的鐘聲敲響就意味着有重要消息宣佈,像敵寇入侵,科舉發榜,大軍出征等等,而端樓上的大鐘則更有特殊意義,端樓大鐘敲響則意味着有重大涉及皇權之事發生,比如皇帝即位,太后薨逝等等,到目前爲止,端樓大鐘只敲響過一次,那就是張鉉被冊封爲攝政王。

而今天中午的白塔鐘響,大家都知道是科舉發榜了,由於朝廷還沒有實行報喜制度,所以士子都需要去太學廣場上看皇榜,或者去端門前看榜。

太學廣場上已人山人海,數萬名士子從四面八方涌來,正面是三丈高的皇榜,旁邊各有八名士兵站崗護衛,最上面一行是狀元、榜眼和探花的大名,字大如鬥,老遠便能看到,下面則密密麻麻寫着其餘九十七名中榜者名單。

而旁邊文軒殿和文華殿兩座大殿的牆上則貼滿了太學錄取名單,很多人在皇榜前唉聲嘆氣片刻後,便徑直涌去兩座大殿了,畢竟被太學錄取的可能性更大一點。

盧涵和褚遂良來晚了一步,他們剛回到中都,午飯還沒有來得及吃便聽見鐘聲響了,等他們吃完午飯趕到太學時,廣場上早已是人山人海,他們根本看不見皇榜上的名字。

只一名士子從人羣中擠出來滿臉沮喪道:“押十貫錢賭薛收奪狀元,這下全賠了。”

“狀元不是薛收嗎?難道是高季輔?”一羣人圍着他急問的。

薛收和高季輔的才華早已名動天下,今年他們二人蔘加科舉,便成了奪取狀元的大熱門,很多人押注賭錢,賭他們二人之一奪得狀元。

“不是!薛收只是榜眼,高季輔是探花,今年是不是特別關照南方士子,太學名額多給也就罷了,居然連狀元也是南方士子。”

“狀元是誰?”衆人七嘴八舌問道。

“我沒看清楚名字,只知道是餘杭郡士子。”

旁邊褚遂良的心猛地一跳,盧涵低聲笑道:“看來我要祝賀賢弟了!”

褚遂良連忙搖頭,“不一定是我,餘杭郡士子來了三百多人,裡面有很多年少高名之士,像許敬宗,他的詩賦就遠遠超過我,寫文更是絕妙,被譽爲餘杭第一才子,應該是他奪得狀元。”

“我們上去看看就知道了!”

盧涵拼命分開衆人,向前面擠去,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他們才終於來到了皇榜前,擡頭向榜上望去,褚遂良忽然感到一陣急劇的眩暈,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盧涵拍拍他肩膀笑道:“還說不是呢!”

褚遂良揉了揉眼睛,這下終於看清楚了,北隋辛亥榜狀元:餘杭郡錢塘縣褚遂良。

褚遂良鼻子猛地一陣辛辣,眼睛又模糊了,淚水洶涌而出,這時,一名官員走出高聲問道:“錢塘縣褚遂良到了嗎?”

盧涵指褚遂良喊道:“已經到了,他就是!”

四周一片譁然,在士子們的一片歡呼聲中,褚遂良被高高拋起,一次又一次歡呼拋起

半個時辰後,一百名新科進士頭戴紗帽,身披綵帶,騎上高頭大馬,他們在千名士兵的護衛下,從太學出發,開始騎馬誇街,接受數十萬中都百姓的祝賀,在一陣陣歡呼聲和誇讚聲中,每一個新科進士都感受到了巨大的榮耀。

連盧涵也激動得流下了眼淚,雖然他只是第二十名,但這個功名對於荒廢功課整整一年的他更是來之不易,無論如何,他擠進了甲榜。

按照傳統,早有好事者將一百名士子的履歷傳遍了大街小巷,對於鉅富豪門,他們更關心這些進士是否已經婚配,如果沒有婚配,他們就想法設法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

這是從隋朝科舉制度開始後就形成的一種社會現象,很多鉅富需要躋身官場,改變地位,他們自身已無能爲力,而有一個當官的女婿就成了最好的辦法,尤其是寒門人家子弟沒有錢財在官場打點,所以他們和鉅富的聯姻就順理成章了。

這時,一個驚人的消息傳遍了中都豪門,狀元褚遂良居然未婚,這使得無數豪門鉅富開始打他的主意了。

騎馬誇街的終點是紫微宮,百名新科進士在端門前翻身下馬,在禮部官員的引導下步行進入紫微宮,每個人心情激動萬分,從踏入紫微宮的這一刻起,就意味着他們開始步入仕途了。

.......

進士們在進入紫微宮後並不會立刻獲得官職任命,還有一連串的手續要完成,包括吏部面試,御史臺審查,去年就有兩名進士因爲夜宿青樓而沒有通過御史臺的審查,簡單地說,士子們進入紫微宮,只是禮部將進士們交給吏部的過程。

吏部官署大堂內,百餘名進士耐心地坐着等待,有吏部的官員將進士一個一個叫入內堂面試,吏部面試並不按照科舉排名的順序進行,而是按照地域分佈,第一輪面試的是青州進士,第二輪是河北及遼東進士,第三輪是中原和徐州進士,第四輪是江淮及江南進士,第五輪是荊州和其餘南方進士,第六輪是巴蜀及關隴進士。

進士們則按照地域而坐,褚遂良和其他十幾名江淮江南進士坐在一起,“褚賢弟還記得我嗎?”旁邊一名進士低聲笑問道。

這名進士也很年輕,約二十五六歲,名叫許敬宗,也是餘杭郡人,是隋朝禮部侍郎許善心之子,他在江南的名氣很大,也是這次奪取狀元的熱門人物之一,他這次考中第四名。

褚遂良連忙欠身道:“我怎麼會忘記許兄,很抱歉,只是有點緊張,忘記和許兄打招呼了。”

許敬宗微微一笑,“不用緊張,吏部面試只是走走形式,只要沒有大的缺陷,品行上沒有瑕疵,基本上都能合格通過,去年所有的進士都通過了面試。”

旁邊另一名進士問道:“許兄,大的缺陷是指什麼?”

其他幾名進士都圍了上來,他們同樣很緊張。

許敬宗笑道:“我父親告訴過我,朝廷選官有一些基本原則,最基本的一條就是身體不能有缺陷,比如手足殘疾,比如耳聾眼盲,吏部面試也主要看這個。”

幾個進士都明顯鬆了口氣,他們沒有這方面的問題,褚遂良又問道:“那別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主要是德行,每個時代的要求都不太一樣。”

許敬宗見衆人都很關心,便詳細說道:“文帝時代要求孝道第一,其次是不能殺人,不能入獄,不能謗佛,到了先帝則去掉了謗佛,又加了幾條,不能加入亂匪,後來又增加不能助逆,也就是楊玄感,到了攝政王時代,把謗佛、入匪和助逆都去掉了,改爲不能養別宅婦,不能入青樓,很多人說攝政王禁止士子入青樓有點吹毛求疵,其實是他們無知。”

“爲什麼這樣說?”褚遂良不解地問道。

許敬宗冷冷道:“這其實是攝政王避重就輕,去掉了入匪和助逆,這會使多少讀書人有了重獲新生的希望,這些士子不懂,卻整天抱怨,胡說八道。”

說到這,許敬宗猶豫一下,還是壓低聲音道:“比如今年我們的探花郎。”

“高季輔!”幾名士子都驚呼起來。

許敬宗點點頭,“你們不知道吧!他曾經是格謙的記室參軍。”

褚遂良默默無語,他完全能理解齊王的心胸和寬容,他的父親現任李世民的文學士,齊王卻毫不計較,依然點自己爲狀元,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難怪薛收因父親之死而發誓不爲隋朝效力,今天卻依然參加了科舉,他應該也是被齊王的寬宏所感動。

這時,褚遂良看見盧涵從內堂裡出來,跟着一名官員匆匆向外面走去,盧涵神情顯得十分凝重,這讓褚遂良微微一怔,發生了什麼事?

第110章 牛刀小試(下)第160章 西市買店第47章 長平遇匪第1117章 解決之道第999章 戰俘之衆第767章 抓住戰機第442章 竇府訃告第466章 傳信裴矩第755章 坑王咬金(下)第654章 倉皇西逃第592章 交出匪首第407章 盧清進宮第992章 分配指標第76章 粗眉大漢第868章 一言定音第779章 驍將羅成第767章 抓住戰機第581章 聯竇擊高第215章 彈盡糧絕第1149章 天下大戰(七)第591章 午餐要錢第198章 一言擴思第92章 盧府壽宴(四)第227章 爾虞我詐第696章 小國戰略第89章 盧府壽宴(一)第1016章 出兵雕陰第994章 大戰在即第134章 初戰賊王(一)第1010章 青雲酒肆第942章 血戰善陽(下)第319章 佔據上風第138章 反戈一擊第1089章 夜攻虎牢(中)第867章 資政議策第687章 圍魏救趙第437章 威脅逼問第778章 縣丞示警第930章 烈火焚谷第1172章 天下大戰(三十)第1046章 意外駕臨第722章 投筆從戎第828章 奇襲均陽第674章 籌糧之方第524章 遼東半島第979章 太原戰役(二十)第236章 監軍懷靜第211章 計取武城(一)第826章 戰幕拉開第973章 太原戰役(十四)第571章 青州賑災第258章 拜會虞相第241章 冤家路窄第156章 讖語事件(上)第950章 三個道士第1170章 天下大戰(二十八)第776章 不可共臣第507章 血海深仇第85章 情到深處第616章 重要情報第1116章 五人組合第424章 東海造反第1220章 偷襲河湟(上)第81章 匪首明月第974章 太原戰役(十五)第96章 盧府壽宴(八)第956章 一網打盡第248章 校場比武(上)第670章 假手於人第151章 棋子上位第1170章 天下大戰(二十八)第830章 叔寶啓用第290章 英雄大會(六)第929章 發現敵蹤第839章 防不勝防第121章 平壤決戰(一)第608章 人心思變第684章 胸有成竹第452章 北上追擊第206章 招才募士第87章 牛刀初試第433章 寬嚴相濟第957章 奇兵北上第1125章 於筠事件(下)第918章 婁煩備戰第838章 收復會稽第248章 校場比武(上)第1067章 永興之戰(七)第564章 秘密泄露第1100章 迅速出兵第374章 琅琊收官第549章 馬糧交易(下)第1015章 揭露真相第158章 讖語事件(下)第607章 竇威讓步第260章 又見北鏡第62章 風雲聚會第375章 進京前夕第307章 再回北海第817章 順藤摸瓜
第110章 牛刀小試(下)第160章 西市買店第47章 長平遇匪第1117章 解決之道第999章 戰俘之衆第767章 抓住戰機第442章 竇府訃告第466章 傳信裴矩第755章 坑王咬金(下)第654章 倉皇西逃第592章 交出匪首第407章 盧清進宮第992章 分配指標第76章 粗眉大漢第868章 一言定音第779章 驍將羅成第767章 抓住戰機第581章 聯竇擊高第215章 彈盡糧絕第1149章 天下大戰(七)第591章 午餐要錢第198章 一言擴思第92章 盧府壽宴(四)第227章 爾虞我詐第696章 小國戰略第89章 盧府壽宴(一)第1016章 出兵雕陰第994章 大戰在即第134章 初戰賊王(一)第1010章 青雲酒肆第942章 血戰善陽(下)第319章 佔據上風第138章 反戈一擊第1089章 夜攻虎牢(中)第867章 資政議策第687章 圍魏救趙第437章 威脅逼問第778章 縣丞示警第930章 烈火焚谷第1172章 天下大戰(三十)第1046章 意外駕臨第722章 投筆從戎第828章 奇襲均陽第674章 籌糧之方第524章 遼東半島第979章 太原戰役(二十)第236章 監軍懷靜第211章 計取武城(一)第826章 戰幕拉開第973章 太原戰役(十四)第571章 青州賑災第258章 拜會虞相第241章 冤家路窄第156章 讖語事件(上)第950章 三個道士第1170章 天下大戰(二十八)第776章 不可共臣第507章 血海深仇第85章 情到深處第616章 重要情報第1116章 五人組合第424章 東海造反第1220章 偷襲河湟(上)第81章 匪首明月第974章 太原戰役(十五)第96章 盧府壽宴(八)第956章 一網打盡第248章 校場比武(上)第670章 假手於人第151章 棋子上位第1170章 天下大戰(二十八)第830章 叔寶啓用第290章 英雄大會(六)第929章 發現敵蹤第839章 防不勝防第121章 平壤決戰(一)第608章 人心思變第684章 胸有成竹第452章 北上追擊第206章 招才募士第87章 牛刀初試第433章 寬嚴相濟第957章 奇兵北上第1125章 於筠事件(下)第918章 婁煩備戰第838章 收復會稽第248章 校場比武(上)第1067章 永興之戰(七)第564章 秘密泄露第1100章 迅速出兵第374章 琅琊收官第549章 馬糧交易(下)第1015章 揭露真相第158章 讖語事件(下)第607章 竇威讓步第260章 又見北鏡第62章 風雲聚會第375章 進京前夕第307章 再回北海第817章 順藤摸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