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章 激戰長城(下)

指揮這次攻城的主將依舊是康鞘利,他在上一次遭遇蒺藜陣的攻城失利後,處羅可汗取消了他的指揮權,但又因爲他出謀劃策有功,處羅可汗又重新令他指揮今天的攻城戰。

這時,一名騎兵飛奔而來,向康鞘利稟報道:“將軍,隋軍箭矢太猛,我們難以抵擋,死傷慘重,特穆將軍請求先將軍隊撤下來。”

康鞘利回頭看了可汗一眼,只見可汗目光冷冷地看着他,令他脊樑骨一陣發寒,他很清楚可汗的心思,可汗絕不再允許任何動搖軍心的行爲出現,之前可汗就有嚴令,不惜一切代價奪取關城,如果自己敢下令大軍撤回,恐怕可汗第一個就不饒他。

無奈,康鞘利只得咬牙令道:“不準撤退,再上五千人!”

突厥軍隊又壓上了五千人,在紫河以南長只有一里、寬約三裡的喇叭口空地內,康鞘利先後投入兩萬士兵,儘管隋軍的軍弩犀利兇猛,殺傷了大量突厥士兵,但在突厥戰鼓一次又一次地催促下,一萬多突厥士兵瘋狂進攻,上百架攻城梯搭上了城牆,突厥士兵如蟻羣般向上攀爬。

隋軍士兵不得不分兵防禦,五千弓弩手變成了兩千人,他們轉而從馬牆兩側向正在攀城的突厥士兵後背發射弩箭,有力支援了城頭上的防禦,城頭守軍用長矛和梯上敵軍士兵搏殺,兩側不斷有滾木礌石砸下,一串串突厥士兵慘叫着摔下城去。

這時,康鞘利將最後一支萬人隊也投入了攻城戰,雙方的搏殺變得異常血腥,城牆下屍體堆積,血流成河,不光是突厥軍死傷慘重,守城的隋軍也同樣傷亡巨大。

張鎮秋喊得聲嘶力竭,不斷調動軍隊去補充危急之處,這時,忽然有士兵指着西面大喊:“突厥人從上面殺來了!”

張鎮秋一擡頭,頓時一陣心寒,只見數千突厥士兵竟然已經攀上了西面高山上的長城,正沿着長城向山腳下的關隘殺來。

這時守軍無論如何都沒有料到的一幕,一向只會騎馬的突厥人居然也會爬上山,但危機已經出現,紫河關城本身就是長城的一部分,和山上的長城連在一起,中間有三座城臺相隔,此時隋軍只在最後一座城臺上有十幾名士兵。

張鎮秋心急如焚,突厥軍隊的第二批百架攻城梯已經殺到,所有的士兵都投入到防禦之中,他根本從抽不出士兵去防守城臺,眼看數千從山上殺來的突厥軍隊距離關城已不到半里,形勢萬分危急,他只得對副將牛雋大喊道:“牛將軍指揮關城!”

不等牛雋回答,張鎮秋便親自率領百餘名士兵向西面的城頭奔去。

遠處,處羅可汗有些得意地笑了起來,令一支五千人軍隊上山是他安排的一支奇兵,當奔牛在清除鐵蒺藜的同時,萬夫長布羅扎已經率領五千士兵悄悄上山了。

從城頭隋軍倉皇迎戰,處羅可汗便知道自己的奇兵成功了,兩線作戰,守城隋軍根本就辦不到,奪下關城只是遲早問題了。

處羅可汗冷然喝令道:“擂鼓!”

‘咚——咚——咚——’

一百面巨鼓同時敲響,如滾滾悶雷劃過天際,這是死戰的命令,今天奪不下關城絕不休兵。

攻城戰已從中午殺到了黃昏,突厥大軍死傷一萬餘人,而五千隋軍也傷亡過半,紫河關城上險情迭出,不斷有突厥士兵攻上城頭,但又被隋軍士兵拼死殺了下去。

但最慘烈之處還是關城最西面,張鎮秋親自率軍堵住從山上殺來的突厥士兵,一百多名士兵已戰死大半,只剩下十幾名士兵死守最後城臺。

張鎮秋嗓子已經喊啞,再也說不出一句話,他揮舞大刀,不斷將衝殺來的突厥士兵劈死在城臺內,城臺內的屍體已堆積半人高,殘肢斷臂,血肉模糊,張鎮秋渾身受傷無數,但他依然如天神般守住了出口,使突厥士兵難以逾越一步。

就在這時,十幾名突厥士兵跳上城臺,從城臺上一起向他放箭,張鎮秋揮刀撥打,不料他的體力已透支殆盡,雙臂竟然毫無力氣,舉不動七十斤的大刀,連躲閃的力氣也沒有了,十幾支箭悉數射中了張鎮秋,張鎮秋大叫一聲,連退數步,用盡最後一絲力氣對身後士兵喊道:“全軍撤退!”

生命消逝了,主將張鎮秋倒地陣亡,沒有張鎮秋的阻殺,突厥士兵蜂擁殺出,最後十幾名士兵調頭奔逃,對副將牛雋哭着大喊道:“牛將軍,張將軍陣亡,令你撤退!”

這個消息如五雷轟頂,牛雋呆住了,這時,隋軍士兵阻擋不住從西面殺來的突厥士兵,紛紛後退。

“牛將軍,守不住了!”

牛雋見大勢已去,只得長嘆一聲,喝令道:“全軍向東撤退!”

隋軍士兵很清楚,一旦關城失守,他們跑不過突厥騎兵,只有向東撤退,退到山上纔有一線生機,這是隋軍之前就確定好的撤退路線,可以走另一條線路撤退到雁門郡。

最後的一千八百餘名士兵迅速而有序地向長城東面撤退,突厥士兵紛紛殺上城頭,城頭上響起了一片歡呼聲,處羅可汗馬鞭一指喝令道:“拆毀關城!”

僅僅一夜功夫,北隋重建的紫河長城再次被突厥大軍夷爲平地,突厥大軍浩浩蕩蕩向南方殺去。

而就在夜幕初降,位於東山頂上的一座廢棄的烽燧內,韓千回和另外三名士兵被留下來點燃烽燧,他們也同樣死傷慘重,十名重罪士兵最後只剩下四人,雖然主將張鎮秋並不歧視他們,但副將牛雋卻始終覺得他們並不是正常士兵,最後將他們留下來點燃報警烽火,向南方通告紫河關城已失守。

紫河關報信的烽燧在城頭和西面高山上,但那邊已經被突厥軍戰領,只剩下東面山上這座已經廢棄的烽燧,也沒有幹狼糞和乾柴,需要他們自己去準備。

韓千迴帶着三名弟兄揹負十幾捆乾柴爬上烽燧,其中一人怒氣衝衝道:“爲什麼讓我們留下來,難道這個牛頭兒還當我們是陷陣兵嗎?”

韓千回苦笑一聲道:“他心裡明白的,張將軍已經赦免了我們,只是他多少還有點歧視我們。”

“假如我們不幹怎麼樣,反正他們已經走了,咱們也回家吧!”另外一名士兵也十分不滿道。

韓千回連忙攔住他們,對他們三人道:“我們都是有重罪之人,如果我們不點烽火就離去,那麼我們之前的努力就全部作廢,戰死的弟兄也白死了,我們還會繼續受到官府通緝,也無法和家人團聚,弄得人不人鬼不鬼,相反,我們只要點燃了烽燧,牛將軍就無話可說,我們才真正脫罪了,現在就當是我們最後一次贖罪吧!”

三人默然無語,韓千回說得有道理,如果他們不點燃這堆烽火,那他們就永遠也休想有出頭之日,“然後我們怎麼辦?”其中一人問道。

“誰知道呢?先搞點糧食,然後再回去找牛將軍,張將軍死了,只有他才能證明我們已被赦免。”

韓千回一邊說着,一邊點燃了火鐮,“抓緊時間點火吧!”

衆人將枯樹枝合攏在一起,很快便點燃了一堆火,火焰漸漸點燃了乾柴堆,不多時,火勢越燒越旺,烈火高達數丈,這時南方數十里外的烽燧也點燃了,突厥大軍殺進紫河關的消息一站一站向南方傳去。

韓千迴帶領三名手下收拾了兵器和盔甲,轉身向山下走去。

...、、,

第28章 初見蕭後第292章 英雄大會(八)第1141章 天閣議政(上)第1238章 血戰長武(中)第263章 共同利益第1244章 兵臨城下第1035章 家有難事第1081章 襄陽阻擊(中)第68章 北上大湖第671章 用人不疑第746章 最後一注第458章 控制東海(下)第82章 言而無信第522章 遠方親戚第1109章 追究責任第174章 大戰善後第783章 長安來使第437章 威脅逼問第780章 兄弟暗鬥第1205章 天子接見第785章 再回江都第86章 都督郭絢第988章 太原戰役(二十九)第120章 決戰前夕第1239章 血戰長武(下)第1084章 拼死突圍(下)第142章 宇文出手第39章 當堂對質第211章 計取武城(一)第231章 魔王俯首第627章 心有憂慮第820章 膽識過人第446章 跨江北上第839章 防不勝防第859章 正反兩面第95章 盧府壽宴(七)第1058章 武德辯戰第651章 火速救援第844章 路斷秭歸第805章 危急時刻第76章 粗眉大漢第482章 李靖進言第755章 坑王咬金(下)第318章 裡應外合第1003章 渡黃之戰(下)第343章 蒙陰城堡第312章 出兵細節第982章 太原戰役(二十三)第873章 官場鐵律第227章 爾虞我詐第580章 青州使者第586章 引軍入甕第785章 再回江都第1016章 出兵雕陰第734章 凱旋西歸第676章 長安立朝第246章 瓦崗規矩第640章 談判無果第118章 迂迴作戰第371章 功虧一簣第569章 尋找漏洞第509章 十萬火急第53章 馬邑受困第785章 再回江都第79章 冶鐵名匠第1175章 天下大戰(三十三)第132章 妙計解憂第184章 利益攸關第639章 武陟城下第494章 瓦崗內訌(上)第681章 不省君意第36章 用之信之第1118章 女兒心思第365章 爲官之道第853章 滴水不漏第775章 不當之禮第1105章 南城突破(上)第47章 長平遇匪第305章 悄離洛陽(中)第1057章 腹地一擊(下)第1021章 橫山之困第766章 翟讓抉擇(下)第888章 絕密任務第273章 意見不合第784章 誰毀協議第1033章 喜訊到來第244章 追蹤線索第994章 大戰在即第717章 名額分配第486章 武娘往事第704章 襲擊糧隊第625章 江都兵變(中)第768章 關鍵一環第56章 危機到來第228章 百密一疏第860章 新的任命第571章 青州賑災第769章 條件難卻第416章 何處破局第259章 官場生意
第28章 初見蕭後第292章 英雄大會(八)第1141章 天閣議政(上)第1238章 血戰長武(中)第263章 共同利益第1244章 兵臨城下第1035章 家有難事第1081章 襄陽阻擊(中)第68章 北上大湖第671章 用人不疑第746章 最後一注第458章 控制東海(下)第82章 言而無信第522章 遠方親戚第1109章 追究責任第174章 大戰善後第783章 長安來使第437章 威脅逼問第780章 兄弟暗鬥第1205章 天子接見第785章 再回江都第86章 都督郭絢第988章 太原戰役(二十九)第120章 決戰前夕第1239章 血戰長武(下)第1084章 拼死突圍(下)第142章 宇文出手第39章 當堂對質第211章 計取武城(一)第231章 魔王俯首第627章 心有憂慮第820章 膽識過人第446章 跨江北上第839章 防不勝防第859章 正反兩面第95章 盧府壽宴(七)第1058章 武德辯戰第651章 火速救援第844章 路斷秭歸第805章 危急時刻第76章 粗眉大漢第482章 李靖進言第755章 坑王咬金(下)第318章 裡應外合第1003章 渡黃之戰(下)第343章 蒙陰城堡第312章 出兵細節第982章 太原戰役(二十三)第873章 官場鐵律第227章 爾虞我詐第580章 青州使者第586章 引軍入甕第785章 再回江都第1016章 出兵雕陰第734章 凱旋西歸第676章 長安立朝第246章 瓦崗規矩第640章 談判無果第118章 迂迴作戰第371章 功虧一簣第569章 尋找漏洞第509章 十萬火急第53章 馬邑受困第785章 再回江都第79章 冶鐵名匠第1175章 天下大戰(三十三)第132章 妙計解憂第184章 利益攸關第639章 武陟城下第494章 瓦崗內訌(上)第681章 不省君意第36章 用之信之第1118章 女兒心思第365章 爲官之道第853章 滴水不漏第775章 不當之禮第1105章 南城突破(上)第47章 長平遇匪第305章 悄離洛陽(中)第1057章 腹地一擊(下)第1021章 橫山之困第766章 翟讓抉擇(下)第888章 絕密任務第273章 意見不合第784章 誰毀協議第1033章 喜訊到來第244章 追蹤線索第994章 大戰在即第717章 名額分配第486章 武娘往事第704章 襲擊糧隊第625章 江都兵變(中)第768章 關鍵一環第56章 危機到來第228章 百密一疏第860章 新的任命第571章 青州賑災第769章 條件難卻第416章 何處破局第259章 官場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