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盛夏出兵

張公瑾這次出使任務實際上就是前來婉拒張鉉的出兵請求,但張鉉提出如果青州軍擊敗高開道後就會在遼東駐兵,這讓他始料不及,張鉉的勢力進入遼東,這絕不是羅都督願意看到之事。

他第二天一早便帶着隨從趕回了幽州,羅成沒有跟他回去,也沒有留在青州,而是帶着兩名隨從轉道去了中原,他心中煩悶,想四處遊歷散散心。

張鉉已經沒有時間顧及青州各種瑣碎事務,他當即安排好軍務,便帶着一隊親兵趕往巨洋河口,他要開始準備北征遼東。

張鉉要抓住這次機會在遼東拿下一個立足點,拿下遼東,加上遼東半島上的卑奢城,他的勢力就形成了對河北地區的品字型包圍

張公瑾一路疾奔,三天便趕回了涿郡薊縣,他馬不停蹄來到都督府,翻身下馬走上臺階問道:“都督在嗎?”

“啓稟長史,都督剛剛回來,就在官房內!”

張公瑾快步走進府內,向羅藝的官房走去。

羅藝這段時間頗爲春風得意,他成了郭絢之死的最大得益者,不僅接管了郭絢的軍隊,還被天子正式封爲幽州都督、左威衛大將軍、紫金光祿大夫,同時加爵北平郡公,賞金五千兩。

雖然志得意滿,但羅藝還是遇到一件令他十分不快之事,那就是天子封西京留守李景爲武衛大將軍,出任漁陽郡太守,同時負責看管涿郡的潞水倉。

就在前幾天,李景率五千軍隊從飛狐道過來,進駐潞縣倉庫羣,加上原來的三千軍隊,李景實際上就控制了八千軍隊,這便使得幽州有了第二支朝廷軍隊,而且李景還是大將軍。

這讓羅藝極爲不滿,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但他也沒有辦法,涿郡的潞水倉從來都不是歸屬幽州管轄,它是兵部直轄,有大量的糧食和軍資,一直是各方勢力垂涎的目標,朝廷要加強對它的控制也完全在情理之中。

只是這些倉庫不交給他羅藝管轄,明顯是對他的不信任,增派軍隊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對他的牽制,令羅藝惱火萬分,只是他做夢也想不到,增加兵力管控潞水倉庫竟然是張鉉的建議。

這時,官房外有親兵稟報:“啓稟都督,張長史回來了。”

羅藝精神一振,張公瑾這麼快就回來了,他連忙道:“快請他進來!”

羅藝也很關心張鉉的動向,自從張鉉逼渤海會從幽州退兵後,他便意識到張鉉在暗中操控着河北,使他認識到了張鉉的實力,對張鉉的建議不敢有絲毫輕視。

另外,遼東是幽州的後背,張鉉忽然提出進兵遼東剿滅高開道,立刻引起了羅藝的警惕。

不多時,張公瑾風塵僕僕地走進羅藝官房,他躬身行禮,“屬下參見都督!”

“長史辛苦了,請坐!”

張公瑾坐了下來,茶童上了涼茶,張公瑾喝了一碗涼茶,暑氣頓消,他見羅藝滿臉期待地看着自己,便緩緩道:“我已經將都督的意志如實告訴張鉉,我們暫時不會參與剿滅高開道,理由就是之前我們商議的那些。”

羅藝眉頭一皺,“我想知道,他怎麼出兵遼東?”

“他說從海路過去!”

“海路?”

羅藝愣住了,自從大隋的水師被解散,數千戰船集中在北平船場拆毀後,他就把水師作戰遺忘了,沒想到張鉉居然走海路去遼東,他有這麼多戰船嗎?

這時張公瑾又繼續道:“張鉉還說,如果他擊敗高開道,很可能會在遼東駐軍,希望大帥能理解,他說不願意讓高句麗的勢力入侵遼東。”

羅藝心中猛地一跳,這等於就在說張鉉知道了高開道和高句麗的關係,羅藝的內心忽然煩亂起來,他開始意識到自己小看了張鉉佈局遼東的深意。

張公瑾又緩緩道:“啓稟都督,張鉉已經知道高開道是從北平郡進入遼東,他其實是在警告都督,不要對朝廷過多描述遼東之事,否則他就會對都督不利。”

羅藝一言不發,負手在房間裡來回踱步,他心亂如麻,張鉉居然知道高開道是從北平郡去遼東,知道自己和高句麗的關係,那自己到底是出兵還是不出兵?

另外,更讓他困惑的是,張鉉到底能運輸多少軍隊去遼東,如果只有幾千人,那倒不足爲慮了,如果運送一兩萬人,高開道肯定無法抵擋。

半晌,他嘆了口氣道:“長史先去休息吧!這件事讓我再好好考慮一下。”

北海郡巨洋河口,不同於黃河渡口的民用河港,這裡卻是青州軍的軍港,數百艘戰船停泊在水灣中,尤其四艘體型巨大的橫洋舟格外顯眼。

在河口東側,分佈着兩千餘頂大帳,軍營長達十幾裡,旌旗如雲,營帳整齊,十分壯觀,這裡駐紮着一萬青州軍精銳,由主帥張鉉親自統帥,其次還有羅士信和裴行儼兩員副將,另外還有蘇定方、秦用、趙亮等大將,而一直跟着張鉉的大將尉遲恭則坐鎮清河郡,這次沒有隨張鉉北征。

張鉉負手站在碼頭上,出神望着遠處吊塔正在搬運軍糧和物資上船,這時,羅士信走到他身邊,低聲問道:“大帥對高開道的情況瞭解嗎?”

張鉉回頭看了他一眼,淡淡笑道:“高開道的軍隊也就是格謙的餘部,一羣烏合之衆而已,不需要了解他們。”

羅士信着實有點擔憂了,“大帥不是說高句麗會支持高開道嗎?我很擔心我們面對的敵軍並不是賊軍,而是高句麗的軍隊,他們只是名義上受高開道的統帥。”

張鉉笑了起來,“你有這樣的擔心,說明你考慮問題有進步了,不過我可以坦率地回答你,就算高句麗怎麼窺視中原,它的軍隊現階段依然不敢跨遼河一步,最多隻能扶持一下高開道這樣的亂賊,以及和渤海會勾結。”

“大帥爲何這樣肯定?”羅士信不解地問道。

“因爲現在大隋還沒有亂,天子依舊掌控着社稷,涿郡還屯有大量物資,一旦高句麗跨界,隋軍將迅速從飛狐陘進入幽州,你明白我爲什麼建議天子派軍隊加強涿郡倉庫的護衛,這實際上就是做給高句麗看的,它真敢出兵遼東,隋軍就會立刻進入幽州,一旦它和隋朝再次爆發戰爭,恐怕它南面的新羅將不會坐失良機,所以我敢肯定高句麗軍隊暫時還不敢進入遼東,就算僞裝成高開道的賊軍也不可能。”

羅成恍然大悟,他連連點頭,“我終於明白了,我確實考慮問題太簡單了。”

這時,一名偏將匆匆跑來稟報:“啓稟大帥,所有物資糧草已全部上船!”

張鉉點點頭,對羅士信道:“好好回去再想一想,不過現在通知全軍,明天天亮登船出發!”

隋朝的遼東從東向西由遼東郡、燕郡和柳城郡三郡組成,北接契丹、東接高句麗,南面通過遼西走廊和北平郡相接。

自從兩年前隋軍結束了第三次高句麗戰役後,大軍撤回中原,遼東的防禦便日趨鬆弛,三郡六座軍營駐軍總數不足一萬,數月前被高開道率兩萬軍趁虛而入,將隋軍各個擊破。

目前隋軍只死守柳城縣,剩下的兵力已不足三千,由一名鷹擊郎將率領。

柳城縣是柳城郡的郡治,也是遼東最大的城池,人口衆多,商業繁華,尤其在隋朝發動高句麗戰役後,柳城縣也成了軍隊和物資的中轉站,不僅重修並擴大城池,同時在城內修建大大小小數十座倉庫,儲藏了大量的糧食軍資,使得柳城的物資儲存僅次於涿郡。

正是這些堆滿物資的倉庫引來的高開道的極度垂涎,他親自率領大軍三次攻打柳城,但柳城二十萬軍民齊心協力,加上城牆高大寬厚,他們一次次擊敗了高開道的進攻,最終守住了柳城縣。

但城破後遭遇屠城的壓力卻始終像一塊巨石,沉甸甸的壓在城內每一個人的心中。

第972章 太原戰役(十三)第941章 血戰善陽(上)第315章 裴羅爭功第52章 可汗憂慮第197章 渤海之謀第1079章 放棄江陵第85章 情到深處第1160章 天下大戰(十八)第129章 都督拉攏第37章 須陀送禮第954章 緊急議事第393章 初次上朝(下)第82章 言而無信第200章 剷除異己第631章 黑白通吃第854章 攔路之虎第1065章 永興之戰(五)第47章 長平遇匪第74章 三年之約第837章 兵不血刃第1160章 天下大戰(十八)第1123章 於筠事件(上)第658章 意外勝利第304章 悄離洛陽(上)第527章 盛夏出兵第305章 悄離洛陽(中)第374章 琅琊收官第293章 英雄大會(九)第170章 兵臨高密第544章 黃氏決策第1108章 軒然大波第392章 初次上朝(上)第396章 蘇威心思第1201章 奪嫡之始第1142章 天閣議政(下)第219章 緊急應對第880章 河渠竣工第698章 奚人表態第48章 太原留守第1076章 唐使到來第1101章 詭異戰術第955章 交換條件第102章 恩威相濟第697章 解疑答惑第546章 長江水賊第27章 半年籌謀第639章 武陟城下第1055章 釜底抽薪第403章 主動上門第748章 改變計劃第756章 創造底牌第527章 盛夏出兵第67章 情有所思第1183章 天下大戰(四十一)第595章 建成之策第1241章 突破關中第489章 奉旨北上第944章 第三防禦(中)第323章 步步險境第374章 琅琊收官第798章 城池陷落第129章 都督拉攏第1102章 攻城前夜第116章 故友相逢第670章 假手於人第463章 橫洋之舟(下)第902章 矛盾激化第258章 拜會虞相第91章 盧府壽宴(三)第413章 反客爲主第70章 意外收穫第106章 瓦崗二主第646章 視察魏郡第768章 關鍵一環第338章 私下交易第1221章 偷襲河湟(中)第308章 巡視高密第942章 血戰善陽(下)第176章 深夜來客第539章 弄巧成拙第114章 平壤登陸第309章 臨沂斥候第540章 最後妥協第1077章 最後通牒第1030章 三江酒肆第236章 監軍懷靜第164章 山東首戰第195章 兩雄相爭第108章 發現敵蹤第373章 山寨內訌第649章 衆議立儲第965章 太原戰役(六)第441章 竇氏危機第774章 一信退敵第749章 生擒惡梟第778章 縣丞示警第369章 火拼賊王(下)第203章 清河崔煥第632章 殺雞駭猴第343章 蒙陰城堡
第972章 太原戰役(十三)第941章 血戰善陽(上)第315章 裴羅爭功第52章 可汗憂慮第197章 渤海之謀第1079章 放棄江陵第85章 情到深處第1160章 天下大戰(十八)第129章 都督拉攏第37章 須陀送禮第954章 緊急議事第393章 初次上朝(下)第82章 言而無信第200章 剷除異己第631章 黑白通吃第854章 攔路之虎第1065章 永興之戰(五)第47章 長平遇匪第74章 三年之約第837章 兵不血刃第1160章 天下大戰(十八)第1123章 於筠事件(上)第658章 意外勝利第304章 悄離洛陽(上)第527章 盛夏出兵第305章 悄離洛陽(中)第374章 琅琊收官第293章 英雄大會(九)第170章 兵臨高密第544章 黃氏決策第1108章 軒然大波第392章 初次上朝(上)第396章 蘇威心思第1201章 奪嫡之始第1142章 天閣議政(下)第219章 緊急應對第880章 河渠竣工第698章 奚人表態第48章 太原留守第1076章 唐使到來第1101章 詭異戰術第955章 交換條件第102章 恩威相濟第697章 解疑答惑第546章 長江水賊第27章 半年籌謀第639章 武陟城下第1055章 釜底抽薪第403章 主動上門第748章 改變計劃第756章 創造底牌第527章 盛夏出兵第67章 情有所思第1183章 天下大戰(四十一)第595章 建成之策第1241章 突破關中第489章 奉旨北上第944章 第三防禦(中)第323章 步步險境第374章 琅琊收官第798章 城池陷落第129章 都督拉攏第1102章 攻城前夜第116章 故友相逢第670章 假手於人第463章 橫洋之舟(下)第902章 矛盾激化第258章 拜會虞相第91章 盧府壽宴(三)第413章 反客爲主第70章 意外收穫第106章 瓦崗二主第646章 視察魏郡第768章 關鍵一環第338章 私下交易第1221章 偷襲河湟(中)第308章 巡視高密第942章 血戰善陽(下)第176章 深夜來客第539章 弄巧成拙第114章 平壤登陸第309章 臨沂斥候第540章 最後妥協第1077章 最後通牒第1030章 三江酒肆第236章 監軍懷靜第164章 山東首戰第195章 兩雄相爭第108章 發現敵蹤第373章 山寨內訌第649章 衆議立儲第965章 太原戰役(六)第441章 竇氏危機第774章 一信退敵第749章 生擒惡梟第778章 縣丞示警第369章 火拼賊王(下)第203章 清河崔煥第632章 殺雞駭猴第343章 蒙陰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