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登基爲帝

ps.奉上今天的更新,順便給『起點』515粉絲節拉一下票,每個人都有8張票,投票還送起點幣,跪求大家支持讚賞!

楊廣在衆多嬪妃和大臣的面前,聽到皇帝駕崩的消息,頓時嚎啕大哭,幾乎三叩九拜一般在楊堅的牀榻前,畢恭畢敬,痛哭流涕。

衆多大臣和宮內人,也都在他的感染之下,嗚嗚哭起來。

這裡已經沒有羅昭雲他們武將的事了,於是退出大寶殿,在殿外庭院把守,同時派侍衛們清理院子,擡出屍體。

不一會,內侍省的內給事、內常侍,匆匆趕來,進入宮殿內聽候旨意,很快,內侍省下的各令坊開始行動起來,準備內城的國喪事宜,整個仁壽殿都忙亂起來。

郭孝恪壓低聲音,對着羅昭雲道:“你說柳述身爲當朝駙馬,權位紅極一時,即便太子登基,他仍是皇親國戚,爲何要鋌而走險,發動謀亂呢?”

羅昭雲對於古代宮廷之事,雖然有所研究,但畢竟都是史家之言,柳述在想什麼,沒有人能完全把握。

不過,在羅昭雲看來,柳述這樣做,一來因爲他跟楊廣、楊素等人關係不睦,私下有恩怨,一旦現任太子登基,他肯定會被疏遠,離開朝廷中樞,不能在那麼受寵當紅了。

其次,楊廣的性格,跟楊勇差別巨大,二人治國的理念,一個偏向法家,一個偏向儒家。

柳述乃是河東柳族,也算門閥大戶,幾代治儒學,楊勇的性格和治國理念,跟他們這羣門閥高族有很多的契合性,深得朝廷大臣和世家名望之士的擁戴,所以,纔有那麼多舊勢力,在背後支持楊勇。

可惜的是,楊勇這種寬仁隨和,率意任情,並不適合隋代,如果他生活於漢唐宋明的中期,都將成爲一代賢主,可惜生活在五胡亂華,南北朝動亂之後的大一統隋代,有太多的政局隱患,沒有平穩,使大隋表面光鮮,實則根基不穩。

這大隋跟秦國很像,當年秦國統一六國之後,迅速滅亡,除了二世昏聵和趙高弄權之外,最重要的還是六國舊貴遺族不甘心就這樣臣服強秦之下,還需要一次大亂戰爭,徹底摧毀那些舊貴根基,等到了漢代,六國的貴族子孫都已經死的差不多了,亡國久遠,百姓思定,才能平穩下來。

隋代也如此,將會有大型的農民戰爭,混亂廝殺,烽煙四起,門閥被動搖,貴族元氣大傷,到了唐代,才能長治久安一些。

羅昭雲想到這些之後,搖了搖頭,根本就說不清楚,原因太複雜了。

“或許,柳述他們,已經不是奪權爭寵那麼簡單,還涉及到,未來大隋的方向,如果他們真的成功,也許大隋的命運,會有些不同吧。”羅昭雲輕輕一嘆,他不知自己在這場宮變中扮演的角色,是否在影響歷史,還是促進的歷史的進程。

後半夜,仁壽宮內傳出了鐘響,迴盪山城,那是國喪之鐘!

半個時辰後,一些文武大臣開始陸續趕來仁壽殿,通過永光門,進入大寶殿外,聽候宣召議事。

太監寺人們開始給大臣們發放黑紗,以君臣之力帶着喪孝。

一些老臣們伏地痛哭流涕,喊着:陛下,陛下,您怎麼就這麼去了。

整個山頂宮殿羣內,都是哭聲憫動,愁雲慘淡,給人一種低沉、壓抑的感覺。

由於皇帝駕崩,需要一系列的儀式,還有給楊堅的屍體穿戴天子喪服,準備入殮。

這些事情,早就有所準備,所以開展起來,有條不紊,太監宮女,進進出出,忙裡忙外。

當天色矇矇亮的時候,楊廣在大寶殿前的仁壽正殿,召見了趕來發喪的文武大臣,足足數百人,能來的幾乎都來了。

國不可一日無主,拂曉時刻,太子楊廣在數百文武大臣的擁戴下,登基爲帝,正式開啓了他的帝王生涯。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山呼海嘯一般的高喊,楊廣坐於金鑾寶座上,頓時感到了一股莊嚴、厚重的感覺。

厚德載物,一個人處於某種高位,就感覺到身上無形的重任和壓力,沒有足夠的德行,難以載住這股壓勢。

那數百的文武大臣,哪個是凡俗之人?

他們高呼跪拜,冥冥之中,凝聚成一股大氣運加持在了楊廣的身上,江山社稷,並非兒戲,天命之子,也絕非說說那麼簡單,並非什麼人,都可以坐在這個位置上。

沒有足夠硬的命格,日後多數都要慘死在金鑾寶座上。

楊廣內心興奮,但故作鎮定,面帶微笑,點着螓首,雙手虛託,朗聲道:“衆卿平身!”

哪怕平時私下演繹了無數遍,但真到了這個時刻,他還是渾身發顫,說不出的激動。

楊廣當初宣佈了幾條政令,多數都是跟國喪有關,交給了九卿中的太常寺來辦理,然後就是一些頒佈檄文,公佈州郡,大赦天下的事宜。

忙完這些,太陽已經高懸,明媚的晨曦照耀在山巔宮闕金頂上,燦爛無比。

紅日驅走了陰霾,昨晚那一場驚心動魄的宮廷之戰,楊廣並沒有提,畢竟家醜不可外揚,散播出去,會對皇權的威嚴造成影響,也會給他登基大事,增添許多非議的話題,人云亦云,到時候傳到房間,添油加醋,弄不好野史裡說成他篡權奪位了。

大部分人都心知肚明,因爲宮廷的廝殺聲,難以掩蓋,在夜半人靜的時候,傳得格外響亮,但是誰都沒有提出來,免得撞大黴。

文武大臣散堂之後,楊廣召集了楊素、張衡等少數心腹大臣,討論接下來的穩定措施。

楊廣對楊勇這個眼中刺,一刻也不想多留了,命令一些侍衛手持密令趕回大興城,去往東宮,見到楊勇之後,立即處死,不得多言。

只有這個人死了,許多勢力纔會死心,楊廣才能安心,至於楊勇的幾個兒子,楊廣猶豫了一下,沒有馬上行立斬決,打算留上一段時間,免得遭受議論,說他薄情寡義,對皇族血脈冷酷無情。

“陛下,當務之急,把仁壽宮的內外城池,都換上咱們的防衛,此外,長安新城那邊,可讓宇文述將軍,更換城防,把整個京師徹底穩固,以防有變!”楊素謹慎說道。

楊廣微微點頭,語重心長道:“當前的形勢,我們已經穩操勝券了,但我最擔心的,是那五弟楊諒,屯兵太原,管轄三個郡的軍政大權,二十萬大軍,對長安虎視眈眈,這纔是心腹大患啊!”

【馬上就要515了,希望繼續能衝擊515紅包榜,到5月15日當天紅包雨能回饋讀者外加宣傳作品。一塊也是愛,肯定好好更!】

第二百一十章 無可奈何第七百三十三章 神兵天降第七百四十八章 抹黑李閥第九十六章 愛蓮說第三百零一章 緩和矛盾第七百七十二章 夜奪長安城第九百七十一章 關心第六百二十八章 禍從口出第七百七十三章 入主西京第一百四十九章 漢王反第二十六章 拼殺第七百三十四章 替罪羊第一百五十八章 陣前搦戰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夜徵人盡望鄉第二百八十七章 過祁連雪山第一百二十六章 謀劃第四十五章 狹路相逢第六百八十一章 年關聚第六百四十一章 正統之辯第六百三十七章 圖謀隴右第九百七十章 團聚第九百九十章 黨爭之兆第九百四十三章 破胡虜第十六章 拉攏人心第七十四章 知辱而後勇第二百六十九章 連環陣第七百九十五章 注重工業第一百八十四章 棄城投降第二十章 矛盾激化第一百二十八章 護送任務第一百零三章 小郡主第五百四十四章 攻打臨渝關第四百七十九章 階下囚第兩百零七章 朝議科舉第五百五十五章 固邊陲第七百四十八章 抹黑李閥第三百六十九章 冒死阻擊第七百二十一章 巾幗俏公主第八百二十七章 徐世績歸降第三十二章 救人第六百四十章 話不投機第五十六章 苦戰堅守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夜的殺戮第五百七十九章 兵敗身亡第八百六十六章 攻晉陽第六百九十二章 江都宮變第九百三十五章 夜宴羣妃聚第六百三十八章 行刺第三百二十九章 薛芷箐第八百六十五章 奇謀狠計第五百四十四章 攻打臨渝關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江淮聚兵第三百七十六章 各有籌備第七百九十五章 注重工業第四十三章 任斥候火長第七百九十六章 浴中四美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朝議(上)第五百八十三章 美人計第一百一十七章 歲尾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來自江淮的戰報第六百五十章 佔七郡第十章 天高任鳥飛第九百一十九章 越陷越深第八百二十八章 君臣對話第八百六十六章 攻晉陽第八百九十章 竇俠女的目標第三百九十六章 秘密安排第六百六十二章 殺機浮現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重振軍心第四百一十三章 這個殺手不太冷第七百三十五章 蠱惑人心第一千一十章 國庫不足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穩少女心第三十五章 西北烽煙起第七百七十七章 一家人圍聚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突來驟變第三百九十章 圍城平壤第九百七十五章 朝會議政第六百九十六章 唐朝立第一百七十四章 斷後搏殺第三百二十三章 空箭射燈燭第三百七十一章 被迫棄城第五百七十六章 代海寺之圍第四十四章 大軍北進第六百二十一章 各自進軍第六十七章 騎虎難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武不能萬敵第四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五百六十五章 對峙局面第九百零二章 一夜春風來第五百六十六章 父子圖天下第六百四十八章 運籌千里之外第十七章 刺搶之術第四百六十五章 香衣留念第二十七章 退敵第九百六十四章 大破突厥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死不休第三百五十章 問罪第三百零五章 臣妾做不到第十二章 廝殺
第二百一十章 無可奈何第七百三十三章 神兵天降第七百四十八章 抹黑李閥第九十六章 愛蓮說第三百零一章 緩和矛盾第七百七十二章 夜奪長安城第九百七十一章 關心第六百二十八章 禍從口出第七百七十三章 入主西京第一百四十九章 漢王反第二十六章 拼殺第七百三十四章 替罪羊第一百五十八章 陣前搦戰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夜徵人盡望鄉第二百八十七章 過祁連雪山第一百二十六章 謀劃第四十五章 狹路相逢第六百八十一章 年關聚第六百四十一章 正統之辯第六百三十七章 圖謀隴右第九百七十章 團聚第九百九十章 黨爭之兆第九百四十三章 破胡虜第十六章 拉攏人心第七十四章 知辱而後勇第二百六十九章 連環陣第七百九十五章 注重工業第一百八十四章 棄城投降第二十章 矛盾激化第一百二十八章 護送任務第一百零三章 小郡主第五百四十四章 攻打臨渝關第四百七十九章 階下囚第兩百零七章 朝議科舉第五百五十五章 固邊陲第七百四十八章 抹黑李閥第三百六十九章 冒死阻擊第七百二十一章 巾幗俏公主第八百二十七章 徐世績歸降第三十二章 救人第六百四十章 話不投機第五十六章 苦戰堅守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夜的殺戮第五百七十九章 兵敗身亡第八百六十六章 攻晉陽第六百九十二章 江都宮變第九百三十五章 夜宴羣妃聚第六百三十八章 行刺第三百二十九章 薛芷箐第八百六十五章 奇謀狠計第五百四十四章 攻打臨渝關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江淮聚兵第三百七十六章 各有籌備第七百九十五章 注重工業第四十三章 任斥候火長第七百九十六章 浴中四美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朝議(上)第五百八十三章 美人計第一百一十七章 歲尾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來自江淮的戰報第六百五十章 佔七郡第十章 天高任鳥飛第九百一十九章 越陷越深第八百二十八章 君臣對話第八百六十六章 攻晉陽第八百九十章 竇俠女的目標第三百九十六章 秘密安排第六百六十二章 殺機浮現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重振軍心第四百一十三章 這個殺手不太冷第七百三十五章 蠱惑人心第一千一十章 國庫不足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穩少女心第三十五章 西北烽煙起第七百七十七章 一家人圍聚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突來驟變第三百九十章 圍城平壤第九百七十五章 朝會議政第六百九十六章 唐朝立第一百七十四章 斷後搏殺第三百二十三章 空箭射燈燭第三百七十一章 被迫棄城第五百七十六章 代海寺之圍第四十四章 大軍北進第六百二十一章 各自進軍第六十七章 騎虎難下第二百二十九章 武不能萬敵第四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五百六十五章 對峙局面第九百零二章 一夜春風來第五百六十六章 父子圖天下第六百四十八章 運籌千里之外第十七章 刺搶之術第四百六十五章 香衣留念第二十七章 退敵第九百六十四章 大破突厥第一百四十一章 不死不休第三百五十章 問罪第三百零五章 臣妾做不到第十二章 廝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