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已進景生門,鼎樂響起,大家都噤聲。
皇后將宴會選在了桃花庭舉辦,這是高祖皇后在後宮修建的,專爲後宮妃嬪女眷舉辦宴會的地方,依湖傍景,別有情趣,初名共春庭。
後來,先帝有一寵妃樑昭儀,是個遠負盛名的才女,最喜歌舞晚宴,常在此舉辦聚會。她不僅宴請後宮妃嬪,更邀請宮外的才子名士。
因爲幾次宴會中都有男客,引起許多人的不滿,朝臣上奏,認爲有後宮之嫌,先帝勃然大怒,將造謠的官吏削職關押,認爲他在污衊宮妃不敬皇帝。
但在那之後,樑昭儀還是稍稍收斂了。之前有人在宴會上寫詩讚揚她有桃花之貌詠絮之才,先帝便在共春庭遍植桃花,樑昭儀春時來到這裡,見到桃花灼灼、落英繽紛,深受感動,讚歎重入此地如入仙境。
桃花庭旁的石頭上還留有當時樑昭儀寫下的詩句“軟風綃簾不勝香,丹華灼豔訴春芳。誰樂仙家瑤池地,來我宋城踏紅妝。”
往後便多稱此地爲桃花庭,春時桃花爛漫美不勝收,樑昭儀便在此辦桃花會,廣結名士。先帝爲了讓她安心行樂,在桃花庭周圍修建圍牆與後宮阻隔,又重開門庭。
先帝也常常參加樑昭儀的宴會,這樣的宴會也成就了一些名臣,得以爲先帝賞識入朝爲官。然而樑昭儀後來因病而去,歿時年僅二十八歲,且膝下無子嗣。是真的生病還是被嫉恨之人加害,只在老嬤嬤那裡流傳些真真假假的所謂秘聞,真相也不得而知了。
皇上繼位之後,拆掉了與後宮阻隔的圍牆,這裡再沒有名士,只有嬪妃們的笑鬧了。
蘇蘇下輦車後看見石上刻的詩句,默默唸了一遍:“誰樂仙家瑤池地,來我宋城踏紅妝。”銀雪也跟着蘇蘇看了看:“聽說這字,便是樑昭儀親手所書。”
不同於男子書法的遒勁飄逸,石刻上的字清雅娟秀自成姿態,一看也是造詣極高之人所書,帶着女子的婉約,而又隱隱透些不凡的超羣心性。
“一定是個很傳奇的女子吧?”蘇蘇讚歎,樑昭儀其實在她心裡,是個很不俗的人物。有時候聽着樑昭儀的故事,她竟會想到自己的母親。
一般的閨秀,是不會在出嫁之後,做出與名士往來的事情的,可她卻有着不同於平常女子的追求和胸襟,並帶着獨到敏銳的識人眼光。
正是這樣驚世駭俗,纔會被扣上涉政和的帽子屢被打壓算計吧。她最後還是倒下了,可是先帝對她的深情一世未改,力排衆議追封她爲皇后,並留遺願在死後與她合葬。
無奈先帝去後,如今的太后始終不能容忍先帝心裡一直裝着一個故去幾十年的女人,逼迫皇上虢除樑昭儀的皇后追封,將她的牌位撤出祭廟,先帝與樑昭儀合葬的願望也並沒有實現。
當時朝臣們也大多支持太后和皇上的決議,認爲樑昭儀的確不配被追封。
太后憎惡桃花庭,故此這裡已經很久沒有宴會了,此時桃花盛開,皇后卻將地方選在這裡,雖有觸怒太后的危險,然而衆妃嬪女眷們還是想來一睹桃花庭的美景,想象當年樑昭儀桃花會的盛況。
皇后突然在這裡舉辦桃花會,顯然沒有顧及太后。這場宴會也確實沒有邀請太后,雖然是因爲太后確實在病中無法前來,然而這樣的行事的確不是皇后的風格,蘇蘇心裡深深疑惑了。
因爲都是蘇府的,自然要一起行動,郝素容見蘇蘇立在那塊石頭前久了,難免不耐煩:“看完了就過來吧,莫非要大家都等着你一個麼。”
蘇蘇再不情願,也只得到郝夫人旁邊去了。
朝中戶部尚書董遜良,與蘇遠道一樣深受皇上器重,故此董尚書的夫人馮氏出身世家,其實不大看得起郝夫人這樣出身小戶妾室扶正的人的,但爲着夫君明面上與郝夫人也是交好密切。
馮氏有三個孩子,此時在她身側的唯一的女兒董世婍。馮氏帶着女兒往郝夫人這邊招呼,蘇蘇並不認識她們,只見董世婍一身紅織蹙金錦緞牡丹裙,明眸善睞,脣紅如櫻,身材豐盈,光豔動人。
董世婍感受到蘇蘇的目光,向她那邊看去,而後驚了一驚。
在郝夫人母女三人身後默默站立的少女,身着粉錦累珠疊紗霞光裙,映得膚潔如雪面若桃花,額心一點紅妝,繪成桃花形狀,又與鬢角新鮮燦爛的粉色桃花相映,整個人簡直便像個桃花仙子一般。
世婍以前從未見過蘇蘇,蘇婼在她的旁邊,雖着玉緞廣袖堆仙裙很是奪目,但也被蘇蘇的光芒壓制着,一時黯淡下去。
馮氏感受到自家女兒的出神,也向蘇蘇看去,其實她剛剛就有注意到,一個話題結束,她便就勢詢問道:“那女孩子莫非就是蘇蘇麼?”
蘇蘇的名頭,平城中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從安置營賑濟到與端王的婚約,早成各家夫人閒聚時尤喜談論的人物,只是多數人都沒有見過罷了。
蘇蘇見馮氏談論自己,雖然不知道她是誰,還是乖巧地行了一禮,笑道:“見過夫人,正是蘇蘇。”
馮氏心下讚歎不已,心知從前郝夫人薄待蘇蘇,私下裡衆夫人也猜測之前有傳蘇蘇癡傻的消息與郝夫人脫不了干係,一時頗有些憐惜蘇蘇在蘇府的處境:“我是董府的,上次見你還是小時候,轉眼這樣大了,越發標緻了。”
蘇蘇一聽,知道她是董尚書的夫人,小時候娘帶她見過的,立刻笑道:“果然是董家嬸嬸,嬸嬸竟一點沒變,和從前一樣年輕,那這就是世婍姐姐了。”蘇蘇偏頭向董世婍抱以一笑。
董世婍驚訝蘇蘇的記性這麼好,竟然能叫出自己的名字來,其實她自己對於蘇蘇已經沒有什麼印象了,當下還是對着蘇蘇微微一笑。
董世婍自己是嫡出,又是家裡唯一的女兒,自然不大認同蘇婼和蘇蘭這樣的人,心裡還是比較認同蘇蘇的,覺得她被庶出壓制,實在有些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