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文官多奸詐

第39章 文官多奸詐

“這麼多?”

幹清宮內,當剛剛上了常朝的朱由校回宮,立馬就接到了王承恩遞來的物資文冊。

他和王承恩當初的表情一樣,沒想到裝備七千兵馬,並且還是沒有裝備兵器的情況下,就需要近二十萬兩的開支。

不過王承恩也按照朱由檢的話,轉達道:

“萬歲、殿下說了,這二十萬兩花出去,比給九邊花一百萬兩的價值還大,請萬歲別捨不得。”

“倒也不是捨不得……”朱由校聽到自己弟弟的話,無奈笑道:

“只是這些東西要拿出來,恐怕還得和內閣、六部、六科扯皮一番。”

“對了”朱由校說着說着,突然開口道:

“明日就是登基大典了,告訴弟弟,今日睡早些,明日我還等着他給我遞玉璧和天子胙呢。”

“奴婢回去就馬上告訴殿下。”王承恩連忙行禮迴應,而朱由校見狀,也笑着用硃紅筆畫了一個圈,隨後蓋印將文冊遞給了王安。

“掌醢署負責供應餳、油、醬、梅、鹽等物,而最後的司牲司則是負責蓄養牲畜,並且根據所蓄養的牲畜肥美程度而選擇進行宰殺。”

“哼!”朱由校很不滿意這個回答,冷哼一聲後,將奏疏丟到了桌上,不過幾秒後他就恢復了平靜,努力壓着怒氣道:

“把這光祿寺的奏疏拿去東宮給皇五弟、文華殿給內閣方閣老看看,能不能把各省外解的速度提上來。”

王安看着魏忠賢的樣子,心裡厭惡,卻按照朱由檢說的,表面無悲無喜,只是站在朱由校御案旁邊,與他一起處理內閣遞上來的奏疏。

這不、他剛剛處理了四五份來自各省御史的奏疏,還沒來得及休息,就拿到了一本在京御史的奏疏,打開的內容讓他皺眉不已。

“奴婢領命。”魏忠賢突然聽到有人叫自己,還好反應快直接說了領命,若是晃神,恐怕少不得被朱由校訓斥幾句。

司禮監的三位太監負責查閱內閣的奏疏,最後交到朱由校手中審批,而朱由校一人看的,則大部分是御史的奏疏。

“珍饈署負責供應宮廷所需的肉類和水果,而良醞署負責供應酒水。”

他轉頭朝着一旁心不在焉的魏忠賢開口道:“忠賢、叫御廚弄些滋補的膳食,給皇五弟送去。”

“至於光祿寺自己、只需要每年自己出欄羊兩百隻,還有大量的酒水便可,司牧司旗下的牲畜大半是售於民間的,歲入在二十萬到三十萬兩左右。”

“以上這些都是光祿寺額外的歲入,算下來每年可以入三十餘萬兩左右。”

“那照你這麼說,這各省拖欠的光祿寺額外銀兩,需要處罰嗎?”朱由校眉頭一直皺着,畢竟三十六萬兩不是小數目。

王安洋洋灑灑數百字的解釋,讓朱由校聽了頭疼,但當他聽說司牧司居然都能歲入二十幾萬兩,不由問道:

“……”看着手中的奏疏,朱由校微微皺眉,隨後合上奏疏,轉頭對王安詢問道:

“光祿寺的職能除了管宮內牲畜供應外,還有歲入嗎?”

“這個……”王安遲疑了數秒,才鞠身道:

“大約在八十萬畝左右,不過這些地都是薊鎮燕山腳下的一些荒地,百姓不願意屯墾,就交給了司牧司放牧。”

王安轉遞給王承恩後,他行禮緩緩退出了幹清宮。

“至於上林苑、需要每年供應光祿寺生鵝一萬八千隻,家鴨一千隻,雞蛋十二萬個,雞六千隻,長行線雞一千隻,牛八百頭,豬兩千只,羊五百隻,醃瓜、茄子、蘿蔔三萬餘斤斤,核桃一百五十石,栗子一百五十石。”

但王安聽後則是思慮片刻後才躬身道:

“外解的銀兩,大多會延遲,神宗皇帝在時,雖然也氣惱,但並沒有催促它們,畢竟山高路遠。”

“喔?怎麼沒有人和我說?”聽到自己弟弟爲了自己,居然這麼刻苦,朱由校心裡雖然欣慰,但也害怕朱由檢累壞了身子。

“五殿下恐怕也是想爲萬歲排憂解難,奴婢聽說、這些日子裡,五殿下每天都看兵書看到深夜,經常會來司禮監問問遼東的事情。”王安既然要做朱由檢的人,自然幫着朱由檢說話了。

倒是朱由校在他走後,對王安笑道:

“我這弟弟,平日裡政事鮮少談論,倒是遼東的事情,尤爲上心。”

“光祿寺的歲入、主要是各個布政使司每年提高的歲入當中、需要給光祿寺一筆歲入,以及給光祿寺旗下四署的。”

“上林苑、內府庫、工部等相關衙門也需要撥轉歲入。”

“總不能萬事都讓朕用內帑來補貼吧!”朱由校用上了朕的自稱,說明其內心是很生氣的。

“眼下遼鎮用餉甚多,這銀兩多拖一日便國庫空虛一日。”

“司牧司手中的牧場田地有多少?”

“是有的。”見朱由校問這個,作爲和大太監馮保、陳矩同朝過的王安十分清楚其中門道,因此解釋道:

“光祿寺治下、有四署一司,其中大官署負責供應祭品、宮廷膳食、節令筵席、番邦使節的宴會犒賞等事情。”

“這些物品是光祿寺領用的,此外工部還造送了普通器皿10572件,酒袋800條,硃紅器皿1428件。”

“例如萬曆四十六年,工部給光祿寺木柴是一千三百餘萬斤,木炭是一百二十二萬斤。”

“這只是一部分,例如光祿寺還從內府各個庫取用物料,例如丁字庫取白芝麻六千斤,戊子庫取胡椒兩千斤,天財庫取銅錢一千八百萬文,鈔四百貫。”

【臣、巡視光祿御史、王遠,巡視本寺額入該二十四萬兩,而外解額多拖欠,今歲用已及二十六萬三千有奇,外解銀尚有三十六萬兩拖欠……】

不過王安也能理解朱由校,畢竟皇室內帑歲入就六百萬兩。

開年初、神宗就撥了兩百萬兩給九邊,隨後光宗又撥兩百萬兩,而朱由校上臺,又撥發了一百五十萬兩。

一問到戶部、戶部就說沒錢,而內帑這邊是眼見空虛,連宮廷膳食都有些捉襟見肘。

光祿寺這銀子要是到不了,不止是內廷的人沒飯吃,就連在外廷辦事的內閣大臣、六部臣工也別想着去大庖廚吃飯了。

(本章完)

第647章 鯨落萬物生第1章 當從移宮案始第231章 西北的惡劣環境第69章 滿桂到來第338章 家國和睦第467章 林丹汗叩關第504章 罪在其身第504章 罪在其身第293章 遊牧民族的傳統手藝第296章 南征北討內安民生第8章 初嘗權力第20章 索要羽林三衛第297章 局勢複雜第304章 建虜內鬥第678章 番外(二十六)乾聖第49章 傷心總是離別日第322章 小冰河下的糧食減產第685章 後記(五)堯年舜日第575章 天無二日第627章 兩相對照第667章 番外篇(十五)諸藩積怨第417章 爭相鬥豔第534章 宗藩局勢第164章 事畢第15章 千萬兩軍餉的缺口第435章 齊王冠禮第349章 興大案治大腐第496章 海陸夾擊第86章 上架感言第321章 外戰內旱第588章 遠洋歸來第426章 帝位不穩第228章 大都督朱由檢第219章 建虜斷骨第179章 出兵第404章 暗流涌動第144章 北沙河血戰第373章 兵臨江戶第316章 內聖外王第73章 秦氏兄弟第101章 視察火器第219章 建虜斷骨第426章 帝位不穩第68章 海納百川第29章 御馬監的家底第252章 投降輸一半第286章 欲哭無淚虎蹲兔第30章 兄弟和睦第75章 回京第474章 兄弟見面第393章 審判孫傳庭第156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43章 好皇兄的登基大典第405章 齊王愛熟婦第646章 江水爲竭第665章 番外篇(十三) 百姓康悅第624章 三龍同朝第275章 葉向高的提議第241章 備戰河套第434章 人丁凋零齊王府第562章 嘉峪關頭第34章 奸宦毒婦第496章 海陸夾擊第170章 時不我待第149章 闖王來了第54章 藩王興 宗室苦第150章 大小曹第205章 戰事打響第568章 三龍同朝第345章 工業革命序幕第100章 皇帝即弈棋手第166章 黃臺吉的計劃第508章 恆河以東第16章 上直二十六衛第509章 興亡又如何第442章 心慈手軟洪督師第454章 引君入甕第619章 大西洋的風第562章 嘉峪關頭第667章 番外篇(十五)諸藩積怨第431章 風雲際變第47章 國之柱樑孫傳庭 忠心耿耿洪承疇第654章 番外篇(二)倉中鼠第142章 懷疑人生的葉向高第458章 北山血戰第20章 索要羽林三衛第52章 兄友弟恭第373章 兵臨江戶第555章 鼓勵造反第34章 奸宦毒婦第77章 野心第58章 勇衛營虎將孫應元第275章 葉向高的提議第309章 小冰河大旱第490章 師徒第308章 酒稅徵收第469章 風聲鶴唳第228章 大都督朱由檢第576章 制衡歐洲第270章 吹響革新的號角
第647章 鯨落萬物生第1章 當從移宮案始第231章 西北的惡劣環境第69章 滿桂到來第338章 家國和睦第467章 林丹汗叩關第504章 罪在其身第504章 罪在其身第293章 遊牧民族的傳統手藝第296章 南征北討內安民生第8章 初嘗權力第20章 索要羽林三衛第297章 局勢複雜第304章 建虜內鬥第678章 番外(二十六)乾聖第49章 傷心總是離別日第322章 小冰河下的糧食減產第685章 後記(五)堯年舜日第575章 天無二日第627章 兩相對照第667章 番外篇(十五)諸藩積怨第417章 爭相鬥豔第534章 宗藩局勢第164章 事畢第15章 千萬兩軍餉的缺口第435章 齊王冠禮第349章 興大案治大腐第496章 海陸夾擊第86章 上架感言第321章 外戰內旱第588章 遠洋歸來第426章 帝位不穩第228章 大都督朱由檢第219章 建虜斷骨第179章 出兵第404章 暗流涌動第144章 北沙河血戰第373章 兵臨江戶第316章 內聖外王第73章 秦氏兄弟第101章 視察火器第219章 建虜斷骨第426章 帝位不穩第68章 海納百川第29章 御馬監的家底第252章 投降輸一半第286章 欲哭無淚虎蹲兔第30章 兄弟和睦第75章 回京第474章 兄弟見面第393章 審判孫傳庭第156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43章 好皇兄的登基大典第405章 齊王愛熟婦第646章 江水爲竭第665章 番外篇(十三) 百姓康悅第624章 三龍同朝第275章 葉向高的提議第241章 備戰河套第434章 人丁凋零齊王府第562章 嘉峪關頭第34章 奸宦毒婦第496章 海陸夾擊第170章 時不我待第149章 闖王來了第54章 藩王興 宗室苦第150章 大小曹第205章 戰事打響第568章 三龍同朝第345章 工業革命序幕第100章 皇帝即弈棋手第166章 黃臺吉的計劃第508章 恆河以東第16章 上直二十六衛第509章 興亡又如何第442章 心慈手軟洪督師第454章 引君入甕第619章 大西洋的風第562章 嘉峪關頭第667章 番外篇(十五)諸藩積怨第431章 風雲際變第47章 國之柱樑孫傳庭 忠心耿耿洪承疇第654章 番外篇(二)倉中鼠第142章 懷疑人生的葉向高第458章 北山血戰第20章 索要羽林三衛第52章 兄友弟恭第373章 兵臨江戶第555章 鼓勵造反第34章 奸宦毒婦第77章 野心第58章 勇衛營虎將孫應元第275章 葉向高的提議第309章 小冰河大旱第490章 師徒第308章 酒稅徵收第469章 風聲鶴唳第228章 大都督朱由檢第576章 制衡歐洲第270章 吹響革新的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