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初嘗權力

第8章 初嘗權力

“臣駱思恭,未能保護萬歲,實乃死罪,請萬歲治罪!”

人還未到,哭嚎聲就傳遍了主敬殿,駱思恭聲淚俱下的模樣,看的朱由校有些不耐煩。

在他看來、關鍵時刻保護了自己的是自家弟弟,駱思恭眼下的行爲太過虛假了。

他跟着皇祖父多年,耳濡目染之下,自然在皇祖父那裡聽到了不少關於他對駱思恭的評價。

“此人好虛名、恐得罪文人,當小心利用”

這是當初萬曆皇帝對駱思恭的評語,而小小年紀的朱由校也牢牢記在了心裡。

“起來吧。”朱由校雖然不喜駱思恭,但還是叫他平身,隨後對駱思恭道:

“陸文昭立了功,你知道該怎麼辦吧?”

“臣明白!”駱思恭見狀,雖然嫉妒陸文昭,也害怕陸文昭搶了他的位置,卻還是對朱由校獻着殷勤道:

“南鎮撫司尚缺衛指揮同知一位調度南鎮撫司,陸百戶的功績,提拔爲指揮同知,監管南鎮撫司是絕對足夠的。”

錦衣衛鎮撫司分爲南、北兩司。其中“南鎮撫司”負責本衛的法紀、軍糾。“北鎮撫司”傳理皇帝欽定的案件,擁有自己的監獄(詔獄),可以自行逮捕、刑訊、處決,不必經過司法機構。

指揮使下、便是兩名從三品的指揮同知,分別管理南北鎮撫司,不過北鎮撫司權力更大。

只是南鎮撫司,畢竟是掌管法紀和軍糾的地方,儘管因爲歷年來餉銀不足,人手銳減,但卻不失是一個好地方。

朱由校沒有叫陸文昭謝恩,而是先問了朱由檢的意見。

“王安、我聽聞你手下有一個叫做曹化淳的人,叫他去我的勖勤宮任差吧。”

朱由校很是滿意陸文昭的舉動,對他好感大增的同時,也透露了幾分親近。

這麼想着、他對朱由檢作輯道:“皇兄……”

只因爲這太監,正是歷史上崇禎出名的大伴,王承恩。

曹化淳對於內宦的爭鬥可以說是門清,儘管後世有人誣陷曹化淳在京城陷落時開城門。

他只能低下頭、眼觀鼻、鼻觀心。

但後世的墓誌銘出土後,這假史不攻自破,京城淪陷時,曹化淳已經回鄉養老六年了。

“臣陸文昭、謝萬歲聖恩!”

見陸文昭得寵,也不嫉妒,只是安分做自己的事情。

國喪正常來說、也就是一個月罷了,朱由檢的意思就是一個月後他會出宮去檢閱御馬監的四衛一營。

“剛纔還叫哥哥,怎地現在又稱皇兄了?”朱由校突然笑了出來,朱由檢聽到後也是十分窘迫,連忙開口道:

看着這太監,朱由檢也不由覺得頭疼。

他當時還是一個小太監,人微言輕,只是在司禮監做些雜事,來到朱由檢手下後,才逐漸得到了權力。

作爲一個伴讀太監,王承恩很好,他雖然愚鈍木楞,對內廷爭鬥不擅長,卻忠心耿耿,善於治理。

至於王承恩爲什麼會出現在這裡,也是朱由檢在一個月前,從司禮監把他叫來給自己當差的。

“哥哥今日經歷許多,當好生休息,弟明日會派人前往京城外,巡查御馬監各地的馬場,看看四衛一營還剩多少人馬。”

“奴婢領旨……”見朱由校都這麼說了,王安也不好說什麼。

這太監年紀不過二十七八,生的白淨清秀,性格卻有些愚鈍木楞。

這幾分親近,讓駱思恭倍覺壓力,心裡清楚了朱由校對他的不滿。

這行爲很值得推理,如果朱由校直接叫陸文昭謝恩,就代表自此後、陸文昭就是他的人了,其次他纔是朱由檢的人。

他對於錦衣衛,不需要所有人都是他的人,但只要每旗都有他的眼線就足夠了。

朱由檢見狀、直接開口道:

這時腳步響起,朱由檢側目看去,卻看見了自己早前吩咐去找方從哲的那太監回來了。

“國喪?”聽到朱由檢這麼說,朱由校面露難色。

南鎮撫司,完全可以做到這點。

“皇弟叫你做就做。”朱由校對王安這瞻前顧後的性格很不喜歡,主要還是因爲去年他母親被李康妃欺辱至死時,王安沒有站出來說話。

“嗯、你這人不錯,朕的安危就係於你手了。”

這麼想着、朱由校只能對朱由檢道:“這些事情,讓承恩與王安去辦就可以了,你自該留在宮中,與我應對國喪的事情。”

“陸文昭,還不謝恩?”聽到朱由校的話,朱由檢立馬嚴肅着臉,對陸文昭招呼了起來。

“等探明瞭人馬,再回京向戶部回稟,算清楚爲皇考修建皇陵的銀兩,國喪之後,臣弟親自檢閱各軍”

除非曹化淳能日行千里,不然不可能出現在京城,還能掌權爲闖軍開城門。

畢竟她給他造成的心裡陰影太大了,若是朱由檢不在,這偌大皇宮只有自己一人,又與李康妃不過幾堵牆的距離,那……

不過他倒不貪戀權力,對於朱由檢吩咐的事情,都是老老實實去做。

倒是這個時候、作爲內宦第一人的王安顯得十分沉着。

總之、有了曹化淳,朱由檢掌握御馬監的想法才能實現。

對於朱由檢來說,這人少不失壞事,最少容易重新建立法度。

陸文昭不是傻子,這種時候他不可能當面謝朱由檢,他只能先謝朱由校。

也正是因爲他的性格缺陷,朱由檢纔會向王安索要曹化淳。

朱由校的話已經說得夠明白了,最少在收拾完李康妃前,他是不敢讓朱由檢出宮的。

“弟弟你看怎麼樣?”

這點從崇禎年間十七年,內廷沒有出過什麼大亂子可以看出。

“這……”王安沉悶的眼神中閃過了幾絲光,擡頭看向了朱由校,似乎在問他的意見。

朱由檢對他的忠心和老實很滿意,但他不善於爭鬥這點,卻讓朱由檢頭疼不已。

要是他先謝朱由檢,再謝朱由校,無疑是把朱由檢推到火坑之中。

但朱由校沒有這麼做,他先問了朱由檢的意見,就是不想搶自己弟弟的人。

儘管知道自己的弟弟是好心,但他還是有些懼怕李康妃等人。

朱由檢也沒有辦法,他能理解朱由校對李康妃的恐懼,但要怎麼收拾李康妃,他也很爲難。

殺是不能殺的,最少在三年內不能殺,不然天下必然要說自己兩兄弟爲了報仇而弒殺養母。

在孝道爲大的這個時代,哪怕李康妃直接、間接殺了朱由校兄弟二人的生母,但他們是絕對不能賜死李康妃的。

怎麼收拾李康妃,朱由檢還需要好好想想……

(本章完)

第111章 立場轉變第300章 三娘子案爆發第332章 全陝赤如血第48章 狂攬人才第300章 三娘子案爆發第255章 狂飆六百里第466章 終末第528章 穩中向好第667章 番外篇(十五)諸藩積怨第533章 恍若隔世第271章 一羣蟲豸第342章 亂國之人第498章 任他幾路來第558章 嶺北尋釁第101章 視察火器第44章 聽牆角的起居注官第77章 野心第344章 再苦一苦外夷第46章 佈局西南第515章 名將隕落第32章 百般無奈第182章 螳螂捕蟬第469章 風聲鶴唳第687章 後記(七)太平腐敗第366章 諸藩戰爭開打第493章 無法替代的貿易伙伴第195章 畫餅大師朱由檢第195章 畫餅大師朱由檢第393章 審判孫傳庭第511章 亂世用重典第513章 天啓十三年第397章 從善如流第242章 攻心爲上第134章 葉向高入閣第573章 燕山不滿第24章 百姓的生活收支第496章 海陸夾擊第477章 良心難安朱由檢第273章 爭權攘利第150章 大小曹第180章 全殲荷蘭遠征軍第350章 廟堂爭鋒第580章 齊國募民第658章 番外篇(六)五大案第237章 黨爭爆發第302章 內外有難題第92章 點醒楊漣第163章 齊王黨第111章 立場轉變第99章 爭鋒相對第185章 中原動盪第179章 出兵第244章 復設舊港承宣布政使司第361章 廢除徭役第539章 好景不長第36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第606章 一牆之隔第195章 畫餅大師朱由檢第411章 先滅建虜方可安內第409章 苦一苦商人第188章 齊王掛帥第544章 神機妙算朱由檢第189章 千騎卷平岡第37章 浙兵戚金第343章 東宮講師第669章 番外(十七)政見不合第108章 緝拿抄家第224章 吾家有弟初長成第72章 忠貞秦良玉第480章 戰後疾苦第27章 給皇五弟什麼王號第389章 戶籍制度和存摺制度第173章 國事艱難第220章 閹黨擡頭第660章 番外篇(八) 慈烺當官第110章 大用人才第150章 大小曹第377章 爆破鬼才洪承疇第97章 好皇兄要掀桌子第297章 局勢複雜第596章 今歲打老虎第682章 後記(二)帝崩第96章 扶弟魔第486章 發兵平緬第90章 互市貿易的物資第3章 難兄難弟第641章 守成之主第50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262章 任重道遠第466章 終末第143章 大反攻第573章 燕山不滿第614章 且進且退第513章 天啓十三年第646章 江水爲竭第169章 殲滅奢崇明第86章 上架感言第238章 罷黜百官第143章 大反攻
第111章 立場轉變第300章 三娘子案爆發第332章 全陝赤如血第48章 狂攬人才第300章 三娘子案爆發第255章 狂飆六百里第466章 終末第528章 穩中向好第667章 番外篇(十五)諸藩積怨第533章 恍若隔世第271章 一羣蟲豸第342章 亂國之人第498章 任他幾路來第558章 嶺北尋釁第101章 視察火器第44章 聽牆角的起居注官第77章 野心第344章 再苦一苦外夷第46章 佈局西南第515章 名將隕落第32章 百般無奈第182章 螳螂捕蟬第469章 風聲鶴唳第687章 後記(七)太平腐敗第366章 諸藩戰爭開打第493章 無法替代的貿易伙伴第195章 畫餅大師朱由檢第195章 畫餅大師朱由檢第393章 審判孫傳庭第511章 亂世用重典第513章 天啓十三年第397章 從善如流第242章 攻心爲上第134章 葉向高入閣第573章 燕山不滿第24章 百姓的生活收支第496章 海陸夾擊第477章 良心難安朱由檢第273章 爭權攘利第150章 大小曹第180章 全殲荷蘭遠征軍第350章 廟堂爭鋒第580章 齊國募民第658章 番外篇(六)五大案第237章 黨爭爆發第302章 內外有難題第92章 點醒楊漣第163章 齊王黨第111章 立場轉變第99章 爭鋒相對第185章 中原動盪第179章 出兵第244章 復設舊港承宣布政使司第361章 廢除徭役第539章 好景不長第36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第606章 一牆之隔第195章 畫餅大師朱由檢第411章 先滅建虜方可安內第409章 苦一苦商人第188章 齊王掛帥第544章 神機妙算朱由檢第189章 千騎卷平岡第37章 浙兵戚金第343章 東宮講師第669章 番外(十七)政見不合第108章 緝拿抄家第224章 吾家有弟初長成第72章 忠貞秦良玉第480章 戰後疾苦第27章 給皇五弟什麼王號第389章 戶籍制度和存摺制度第173章 國事艱難第220章 閹黨擡頭第660章 番外篇(八) 慈烺當官第110章 大用人才第150章 大小曹第377章 爆破鬼才洪承疇第97章 好皇兄要掀桌子第297章 局勢複雜第596章 今歲打老虎第682章 後記(二)帝崩第96章 扶弟魔第486章 發兵平緬第90章 互市貿易的物資第3章 難兄難弟第641章 守成之主第50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262章 任重道遠第466章 終末第143章 大反攻第573章 燕山不滿第614章 且進且退第513章 天啓十三年第646章 江水爲竭第169章 殲滅奢崇明第86章 上架感言第238章 罷黜百官第143章 大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