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禍福難料

這消息一說出來,大帳內頓時一片安靜。

代善問探馬道:“什麼明軍,是到處亂竄的明軍夜不收?”

“回主子,不是夜不收,是關寧騎軍,大概六百到一千左右。”正紅旗的探馬回答道。

“可有後軍?”代善聽了皺着眉頭再次問道。

“尚未發現有其他明軍。”

大帳中的蒙古諸部首領一聽,心思開始活絡起來了。

這明軍要是來救援昌黎城,就不可能只來這麼一點人馬。這裡有五萬左右的精兵,就憑明國軍隊的戰力,非得一直駐紮在明國京師的勤王軍全體出動,至少也要大半人馬出動,纔可能有膽量過來。

但這麼一來的話,明國京師的兵力就不足,誰來保護他們的皇帝?就不怕永平的金國軍隊主力,效法當年大金斬首北宋都城開封之例,把明國京師給抄了!

由此可知勤王軍過來救援昌黎的可能性很小,那麼這支明軍可能是路過昌黎或者根本不知道有五萬精兵在圍攻昌黎,一頭撞了過來。

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更何況蠻夷少了道德的約束,這點在他們的身上更是體現的淋漓盡致。

蒙古韃子首領們內心把攻昌黎城和打這支明軍的難度一比較,自然是想選擇軟柿子捏了。這些部落的人數都比這支明軍多數倍,只要不是攻城,自己隨便怎麼打都能贏。

這些蒙古韃子根本就不知道勤王軍已經經過汰兵,減去了大量濫竽充數的士卒。不再是他們熟悉的那支一千人的軍隊,只有一百個能打的那種明國軍隊。

而且這支關寧騎軍是袁崇煥帶進關來,以和建虜爲作戰目標的關寧軍精銳,也不是他們能隨便當軟柿子捏的。

代善剛想讓探馬再探的時候,一個蒙古部落首領站起來了,向代善一鞠躬道:“貝勒爺,我巴林部願爲貝勒分憂,前去滅了這支明軍。”

代善一聽,這蒙古人自願去解決那支明軍,比自己再派探馬去查明軍的情況要強多了。一交戰自然就知道明軍的實力了,要是真還有明軍的,反正損失的也不是大金勇士。

於是,代善點點頭道:“如此就有你們巴林部前去滅了這支明軍,不要讓他們來攪和昌黎戰事。”

說完之後,代善對帳內其他部落首領道:“我們繼續商議攻打昌黎城的事。”

巴林部的首領見代善答應了自己的要求,滿心歡喜地領命準備出帳。但他的同胞們不幹了,憑什麼就你去撿便宜。

帳內的蒙古諸部首領紛紛站起來,有的過去攔住了巴林部首領出帳的去路。有的則打斷了代善的話,說道:“貝勒爺,我們扎魯特部也願去剿滅了這支明軍。”

“貝勒爺,還是讓我奈曼部去吧,我們族的勇士對付明軍,個個都是以一當十的。只要派了我奈曼部去,定讓這支明軍灰飛煙滅。”

“這支明軍竟然無視英明神武的貝勒爺坐鎮昌黎,還敢過來,太囂張了,我敖漢部去替貝勒爺教訓教訓他們。”

“對,就是貝勒爺仁慈發了善心,我們也不能答應,堅決要滅了他們。”

“……”

反正發言的人心中就只有一個意思,無論如何,都不願再去啃昌黎這塊硬骨頭,搶着去捏那個軟柿子。

代善無語地看着這羣蒙古部落首領的表演,心知這些人是被昌黎城的頑強防守打怕了,在逃避攻城。

不過話說回來,昨日他們的損失確實挺慘重的。但他們這麼鬧,也太不象樣了。

代善一拍案几,喊道:“吵什麼,吵什麼,當這裡是明國的菜市場,鬧哄哄地沒個樣子。”

被代善這麼一吼,大帳內安靜了下來,不過仍然堵着大帳的出口,不讓巴林部首領出去。

“不就一千明軍麼,要你們這麼多部落去打?也太看得起他們了。”代善不滿地教訓道。

“對,不就一千條漢狗麼,我們部落人最少,也就兩千人,就由我們這最弱小的部落去把這支明軍滅了。”一個站後面的部落首領馬上打蛇隨棍上,順着代善的話表態。

“不需要你們,我們部落昨日損失最大,留在昌黎也是沒用,就由我們部落去對付吧。”

“怎麼是你們,我們損失也很大好不好,都傷筋動骨了,還是讓我們去打這支明軍吧。”

“你們都說錯了,是我們部落最慘,當然要我們部落去了。”

“……”

大帳內的蒙古諸部首領又爲哪個部落弱小,損失慘重而爭執起來,甚至有的部落首領之間有大打出手的跡象。

代善不得不再拍案几,中止他們的爭執:“再吵,再吵就由我們大金勇士去剿滅了這支明軍,你們一個部落都不要想去,全部留下來攻城。”

衆人一聽,不敢再吵鬧,只有一個角落裡小聲傳來一句:“殺雞不用宰牛刀。”

代善明白不能一直逼他們去啃硬骨頭,否則這些蒙古人一起跑了的可能性都是有的,不說跑回關外去,就是跑到永平去向皇太極投訴也不是他願意看到的。

於是,在代善的主持下,會議主題轉爲誰去剿滅這支明軍比較公平。

討論來討論去,最終討論的結果是由兩個昨日傷亡最慘重的敖漢和扎魯特部落各派兩千人,前去剿滅這支明軍。

扎魯特部得到此任務,當場拍胸脯道:“貝勒爺放心,諸位首領放心,我親自出馬,我們扎魯特部不殺得這些明軍片甲不留,就不回來了。”

敖漢部的首領也不甘落後,馬上右手撫胸口道:“我對長生天發誓,只要明軍跑了一個,我敖漢部就沒臉來見各位。”

帳內的其他蒙古部落首領們聽了心想,看來這些明軍鐵定是不會全軍覆滅了。

敖漢部和扎魯特部的首領率先出帳,回自己營地去點兵,而其他部落則繼續在和代善磨嘰,牴觸攻城。

昌黎縣令左應選和守備石國柱正在巡視城防,忽然得報韃子大營有動靜,心裡一緊,以爲韃子又要開始攻城,連忙過去觀察敵情。

讓他們兩人意外的是,韃子大營是出來了韃子的軍隊。但這幾千韃子軍隊卻是歡天喜地的繞昌黎城而走,往西去了。

兩人面面相覷,心情更是沉重。這韃子高興的事情,肯定就是昌黎不幸的事情了。

但現在他們能做的不多,只能堅守昌黎而已。

再說這些出營的蒙古韃子,跑出了城東韃子大營的視野後,就慢了下來,敖漢部和扎魯特部的首領走在一起,一邊走一邊說話。

他們先是抱怨了一頓皇太極,然後又刻薄了下代善。沒辦法,人家大金的勢力現在如日中天,自己都仰仗着他們才能入關找吃的,所以只能在背後發發牢騷了。

兩個首領商量了不能用包圍殲滅的戰術,應該追在明軍屁股後打,而且不能追的太緊。最好是越追越遠,等到昌黎被打下之後,再回來。

還留在大營的部族軍隊,已經留有命令了,誰讓他們去攻城都不能去,可以推到自己身上。

兩人都爲自己英明的想法感到高興,終於擺脫昌黎那個泥潭了。

他們是看出來了,皇太極之前說昌黎好打是假,那麼說昌黎多富的言詞也不大可能是真的了。

所以,不參與昌黎戰事是一點都不可惜的事情,反而值得慶祝。

就在他們邊走邊聊了一段時間後,前方來報發現那支明軍。

第444章 皆大歡喜第188章 昌黎第二戰結束第831章 管他是葡萄牙還是葡萄藤第586章 奴酋上當了第437章 練兵提上議程第389章 要解決宗室問題第473章 都有收穫第740章 長生天也要聽大明皇帝的第776章 問罪左良玉第725章 京師國子監第666章 發現明軍弱點第852章 對日之策第469章 富者愈富第132章 開民智第435章 急報之議第651章 海州遼陽第578章 暗流涌動第311章 負隅頑抗第817章 坐地起價第503章 生員之禍第389章 要解決宗室問題第705章 張獻忠的生活第643章 忘了成立特種部隊第333章 驚變第663章 摸不着頭腦第392章 代善給明軍創造機會第471章 全面教育第195章 長槍火槍陣第522章 人見人要第180章 三法獨立第521章 完善研究所機制第784章 封賞第798章 收名人上癮第171章 鹽政會議(1)第55章 白話第227章 投石報信第76章 個人所得稅第596章 城破第734章 健美俊俏小郎君第518章 我也是凡人第526章 新軍演練第456章 張獻忠的觀察第649章 跳雷第296章 阿敏伏法第487章 何以知道賤號第343章 衆星雲集第392章 代善給明軍創造機會第850章 琉球求援第804章 月兒姑娘第762章 兵變第253章 數學的應用第604章 六王議政第11章 昏迷第501章 南京民變第340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767章 訣別第797章 李老四的婚事第836章 第三重保險第223章 贖罪銀第434章 大家都來捧場第124章 話劇第367章 洪承疇第634章 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第636章 研究蒸汽機的最佳人選第28章 浩劫第704章 宣言第606章 懦夫第762章 兵變第87章 漱口第221章 加薪養廉第233章 韃子想撤了第567章 煩惱第815章 改土歸流第589章 城頭廝殺第496章 藩王會議(6)第201章 昌黎第四戰(1)第215章 鹽商的對策第187章 昌黎第二戰第44章 日不落帝國第336章 袁可立第701章 獻寶第62章 義捐第376章 秦地蕃薯第285章 建虜的危機第154章 已有改觀第581章 願爲嚮導第211章 圍剿發泄第574章 應對第734章 健美俊俏小郎君第726章 太不象話了第268章 原來是你第62章 義捐第229章 軍中不穩第705章 張獻忠的生活第629章 閱兵儀式第158章 彷徨和驕蠻第204章 昌黎第四戰(4)第790章 大賞第321章 三千營的考驗
第444章 皆大歡喜第188章 昌黎第二戰結束第831章 管他是葡萄牙還是葡萄藤第586章 奴酋上當了第437章 練兵提上議程第389章 要解決宗室問題第473章 都有收穫第740章 長生天也要聽大明皇帝的第776章 問罪左良玉第725章 京師國子監第666章 發現明軍弱點第852章 對日之策第469章 富者愈富第132章 開民智第435章 急報之議第651章 海州遼陽第578章 暗流涌動第311章 負隅頑抗第817章 坐地起價第503章 生員之禍第389章 要解決宗室問題第705章 張獻忠的生活第643章 忘了成立特種部隊第333章 驚變第663章 摸不着頭腦第392章 代善給明軍創造機會第471章 全面教育第195章 長槍火槍陣第522章 人見人要第180章 三法獨立第521章 完善研究所機制第784章 封賞第798章 收名人上癮第171章 鹽政會議(1)第55章 白話第227章 投石報信第76章 個人所得稅第596章 城破第734章 健美俊俏小郎君第518章 我也是凡人第526章 新軍演練第456章 張獻忠的觀察第649章 跳雷第296章 阿敏伏法第487章 何以知道賤號第343章 衆星雲集第392章 代善給明軍創造機會第850章 琉球求援第804章 月兒姑娘第762章 兵變第253章 數學的應用第604章 六王議政第11章 昏迷第501章 南京民變第340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767章 訣別第797章 李老四的婚事第836章 第三重保險第223章 贖罪銀第434章 大家都來捧場第124章 話劇第367章 洪承疇第634章 口水都要流出來了第636章 研究蒸汽機的最佳人選第28章 浩劫第704章 宣言第606章 懦夫第762章 兵變第87章 漱口第221章 加薪養廉第233章 韃子想撤了第567章 煩惱第815章 改土歸流第589章 城頭廝殺第496章 藩王會議(6)第201章 昌黎第四戰(1)第215章 鹽商的對策第187章 昌黎第二戰第44章 日不落帝國第336章 袁可立第701章 獻寶第62章 義捐第376章 秦地蕃薯第285章 建虜的危機第154章 已有改觀第581章 願爲嚮導第211章 圍剿發泄第574章 應對第734章 健美俊俏小郎君第726章 太不象話了第268章 原來是你第62章 義捐第229章 軍中不穩第705章 張獻忠的生活第629章 閱兵儀式第158章 彷徨和驕蠻第204章 昌黎第四戰(4)第790章 大賞第321章 三千營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