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輿論之論

鍾進衛一回到殿裡,崇禎皇帝就問了:“鍾師傅,這個貨幣的奏章分兩個是因爲一個寫的太多了?朕記得說過,鍾師傅的奏章不限字數的。”

崇禎皇帝要求別的臣子,送上來的奏章要控制字數。但對鍾進衛例外,因爲他目前爲止只會大白話。

鍾進衛一聽是這事,早知道就先吃了飯再遞了:“啊,這個,臣有目的的。”

“哦?”崇禎皇帝一聽,有點疑惑。

“陛下,臣以爲,其中一個奏章裡面論述貨幣金融重要性的那個,最好在有限範圍內知道就可以了。傳出去就沒法儘可能長時間的多坑別的國家了。”

說到這裡,鍾進衛想起一些事情有遺漏,就又奏道:“陛下,這個紙幣的事情,朝廷越早搞越好。但紙幣的樣式和名稱最好和之前的大明寶鈔有所區別。對了,可以參考我帶來的那些紙幣。不過那些紙幣可能會暴露我來自後世的身份,所以不能讓不該知道的人看到。”

崇禎皇帝點點頭:“鍾師傅不說,朕還真容易忽視這些關鍵的細節。鍾師傅,還有什麼需要補充的麼?”

鍾進衛想想,果然還有,於是說道:“陛下,經您一提,還真想起落下了兩件事情。”

呵呵,朕就知道鍾師傅有丟三落四的小毛病。

“陛下,第一件事情是有關賑災這個事情,最好能制定個章程出來,可以向全國推而廣之。現在國內受災的地方很多,國庫空虛,需要民間的力量參與進來。”

是啊,東南西北,不管哪個方向都有災情,朕實在是沒錢來賑災。要是民間能出把力,等朝廷緩過來,必然會有所表示才成。崇禎皇帝在內心感慨,他對着鍾進衛道:“鍾師傅說的是,不過,讓民間來代替朝廷的職責,朕深感慚愧。”

“陛下,現在國庫空虛又非您登基後纔有的事情,只要以後好好造福百姓,好像有一個什麼詞,哦,對了,是內聖外王,能做到這個,就是咱大明百姓的聖明之君,老百姓都會感激的,會以大明的子民而自豪。”

“內聖外王麼,朕一定會做到的。”崇禎皇帝露出堅毅的表情,肯定的對鍾進衛說道。然後又問:“鍾師傅,還有一件是什麼事情?”

“輿論引導。”

輿論引導,崇禎皇帝還是知道的,不過明朝的輿論控制是很小的。

比如,貼大字報,都貼到紫禁城城牆了,一般不會降罪,只要貼的大字報不是匿名的就成。敢說不敢露,明朝也是要嚴打的。

再比如,大明東南,文人集社,說什麼話的都有,各種思想如雨後春筍,紛紛破土而出,朝廷一般都不加干涉,甚至是危及皇權的觀點,最多也是抓抓當事人,封個書院而已,不會搞什麼文字獄。

大明朝兩百七十多年,因言獲罪的很少,有名的海瑞罵嘉靖,最後也沒事,還升官了。

鍾進衛特意提到輿論引導這個事情,肯定是有其用意的,崇禎皇帝道:“鍾師傅,能否細細說說?”

“陛下,臣所說的輿論引導,主要是指,對百姓的言行,社會的風氣,要有個引導作用。最好是有專門的人,專門的部門來做。”

古代的貞潔牌坊之類的,也是一種輿論引導,但這基本是由地方鄉紳或者官員發起,隨意性比較大,影響面也不是很廣。

另外,明朝的監察制度是中國歷史上最嚴密的。督察院,各科給事中,總督,巡撫,東廠,錦衣衛等等,這些機構都是有監察之責的。但都有一個通病,就是監察基本都是針對官員,地方首領的。沒有針對社會風氣的一個監察,引導。

“比如說這次,那些妓院的行爲,其實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鍾進衛喜歡上了打比方的說法。

崇禎皇帝一聽,什麼,讓朝廷向妓院學習?

鍾進衛知道崇禎皇帝可能會反感這個,趕緊繼續解釋道:“陛下,臣爲什麼這麼說呢,因爲原因很簡單,妓院的宣傳效果很好,讓很多人都知道了他們要捐款的事情。而朝廷的佈告,貼在某個固定的地方,如果百姓不出門,就不知道,出門看了佈告,可能對於難民的處境難以感同身受,產生不了捐款的衝動。佈告的效果遠沒有妓院那敲鑼打鼓,吸引百姓觀看而達到自身效果來的好。”

“鍾師傅,你說朝廷還不如妓院?”崇禎皇帝有點不能接受。

“陛下,臣只是就事論事,但就剛纔臣說的這件事來講,因爲實施手段的不一樣,所以效果不同,差別就區分開來了。”

“那該如何做爲好?”

“朝廷要主動,要宣傳,要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讓最多的人知道朝廷的目的。”

朝廷其實也有這種宣傳的,那是有重大事件的時候,通過層層傳達,到里正一級進行挨家挨戶的傳達。但如果經常這樣做,會被御史彈劾擾民的。

崇禎皇帝說了他的顧慮。

鍾進衛想了想,道:“那可以這樣,成立宣傳隊,就是在一些固定場所,搞演出,比如,唱曲,演戲的方式來傳達,百姓愛看,又生動形象,會比只是用佈告的方式更容易讓人接受,瞭解。”

“朝廷有必要花這個精力和物力來做此等事麼?”崇禎皇帝有點無法理解。

“陛下,遼東的苦難,江南富裕之地的百姓恐怕難以想象吧,如果把遼東的苦難以唱曲,演戲的方式傳達過去,激發江南百姓的同情心,那朝廷的徵稅,賑災是不是會更容易讓百姓接受?”鍾進衛反問道。

看崇禎皇帝不說話,又問道:“陛下,現在這個時候有報紙了吧,哦,是那邸報。”

“是的。”崇禎皇帝這下點點頭。

“這個邸報也是有用的,可以把一些好人好事放上面傳抄天下。不過,邸報是給讀書人看的,百姓想知道內容還得靠讀書人說給他們聽才行。讀書人如果曲解歪意的話,百姓也會被誤導,而曲子,戲曲卻能直接被百姓聽懂,看懂。”

鍾進衛頓了頓又說道:“陛下還記得臣以前說的草民的力量麼,如此一來,草民的力量就可以被陛下所用,而不會被讀書,當官的隔絕於陛下和草民之間的聯繫。”

聽鍾進衛說了這麼多,崇禎皇帝雖然覺得是有點道理,但也不是很重視。基於對鍾進衛一貫的信任,他說道:“好,那就依鍾師傅的做,朕回頭讓溫卿來跟進此事。”

鍾進衛也沒察覺自己餓着肚子,費了那麼多口水,崇禎皇帝其實不怎麼上心。現在見崇禎皇帝答應了。就想告辭回去吃飯。

就在這個時候,王承恩跟崇禎皇帝彙報說:“陛下,東廠彙總過來的消息,有說兵部尚書兼中極殿大學士孫承宗,汰弱留強的整軍進行的並不順利。”

崇禎皇帝一聽,這麼重要的一個事情,反而沒有順利實施,有點急了:“爲何如此?”

“據說是諸總兵在抵zhi。細節尚未知曉。”

“快,傳孫師傅前來覲見。”崇禎皇帝忙道。

“是,陛下。”王承恩躬身回答道,然後準備退出去安排此事。

崇禎皇帝心裡既急又擔心,眼角瞄到了鍾進衛準備出殿。腦中靈光一閃,忙對王承恩道:“等等。”

然後轉向鍾進衛:“鍾師傅,朕有話對你說,先等等。”

第229章 軍中不穩第572章 各有算計第571章 晾他一晾第557章 閉關鎖國第335章 攜商入秦第67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642章 擴招錦衣衛政委第548章 南京民變的結果第358章 壞消息接二連三第442章 票號之爭第450章 明末火藥第259章 灤州建虜第615章 老天玩人第848章 不愧爲隆武帝第195章 長槍火槍陣第751章 我來了第444章 皆大歡喜第386章 開封戲曲第523章 一網打盡第301章 去宣府鎮的路上第159章 各有心思第353章 忒大的玻璃第739章 建虜的現狀第282章 官匪一家第662章 時間就是勝利第558章 錦州軍械監第811章 繁體和拼音第583章 霹靂行動第811章 繁體和拼音第831章 管他是葡萄牙還是葡萄藤第440章 登萊出擊第391章 海蘭珠第59章 廠衛第434章 大家都來捧場第25章 拖拖拖第399章 封建海外第146章 農業研究院第243章 寶鈔隱憂第668章 明軍等死吧第422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42章 交易第531章 登陸遼東第593章 殺明軍第440章 登萊出擊第421章 文臣的態度第232章 挽留炮灰第423章 自己兒子怎麼辦第214章 萬人敵第14章 趁機撈錢第668章 明軍等死吧第358章 壞消息接二連三第307章 意外之喜第50章 死人第443章 中興侯的鬼點子多第555章 大明定遠侯第642章 擴招錦衣衛政委第517章 宋氏鏡片第769章 關注第862章 君明 臣賢而後國強第597章 勝利者第303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267章 功敗垂成第667章 攻勢受挫第487章 何以知道賤號第720章 比喬布斯牛的吳又可第145章 推薦甘薯第251章 打賭第94章 一線生機第452章 改造鳥銃第721章 鄭芝龍出使日本第226章 能環保就環保第225章 再訪教坊司第771章 鞠躬盡瘁第730章 見不得別人好第179章 兵書第74章 汰兵歸去第788章 朕要了第460章 冰棍第421章 文臣的態度第52章 救災第820章 論奢華風第745章 個人魅力不夠麼第333章 驚變第173章 張母教子第674章 留人質安軍心第724章 四小請戰第48章 結賬第850章 琉球求援第226章 宋應星第635章 農業研究所職能的改變第209章 看不到的威力第50章 死人第775章 文明的進步第239章 我忙你愁第806章 執着第230章 朝局大變動第708章 自然災害第394章 月黑風高夜第251章 打賭第352章 如何處置
第229章 軍中不穩第572章 各有算計第571章 晾他一晾第557章 閉關鎖國第335章 攜商入秦第676章 既生瑜何生亮第642章 擴招錦衣衛政委第548章 南京民變的結果第358章 壞消息接二連三第442章 票號之爭第450章 明末火藥第259章 灤州建虜第615章 老天玩人第848章 不愧爲隆武帝第195章 長槍火槍陣第751章 我來了第444章 皆大歡喜第386章 開封戲曲第523章 一網打盡第301章 去宣府鎮的路上第159章 各有心思第353章 忒大的玻璃第739章 建虜的現狀第282章 官匪一家第662章 時間就是勝利第558章 錦州軍械監第811章 繁體和拼音第583章 霹靂行動第811章 繁體和拼音第831章 管他是葡萄牙還是葡萄藤第440章 登萊出擊第391章 海蘭珠第59章 廠衛第434章 大家都來捧場第25章 拖拖拖第399章 封建海外第146章 農業研究院第243章 寶鈔隱憂第668章 明軍等死吧第422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42章 交易第531章 登陸遼東第593章 殺明軍第440章 登萊出擊第421章 文臣的態度第232章 挽留炮灰第423章 自己兒子怎麼辦第214章 萬人敵第14章 趁機撈錢第668章 明軍等死吧第358章 壞消息接二連三第307章 意外之喜第50章 死人第443章 中興侯的鬼點子多第555章 大明定遠侯第642章 擴招錦衣衛政委第517章 宋氏鏡片第769章 關注第862章 君明 臣賢而後國強第597章 勝利者第303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267章 功敗垂成第667章 攻勢受挫第487章 何以知道賤號第720章 比喬布斯牛的吳又可第145章 推薦甘薯第251章 打賭第94章 一線生機第452章 改造鳥銃第721章 鄭芝龍出使日本第226章 能環保就環保第225章 再訪教坊司第771章 鞠躬盡瘁第730章 見不得別人好第179章 兵書第74章 汰兵歸去第788章 朕要了第460章 冰棍第421章 文臣的態度第52章 救災第820章 論奢華風第745章 個人魅力不夠麼第333章 驚變第173章 張母教子第674章 留人質安軍心第724章 四小請戰第48章 結賬第850章 琉球求援第226章 宋應星第635章 農業研究所職能的改變第209章 看不到的威力第50章 死人第775章 文明的進步第239章 我忙你愁第806章 執着第230章 朝局大變動第708章 自然災害第394章 月黑風高夜第251章 打賭第352章 如何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