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荷屬東印度公司

因爲方以智知道,父親一直是最希望自己能科舉出身,走他們走過的路。但現在自己私自走上了研究員這條路,一心撲在蒸汽機的研發上,等於是放棄了科舉。

在之前的時候,他一直擔心父親會不同意,最終使得自己不得不中斷這份感興趣的事情。

但現在不會了,只要自己努力,成功研製出了實用的蒸汽機,那麼自己將會是家族有史以來的第一個獲得爵位之人。這是科舉出身的人,基本上很難獲得的。方以智相信,父親一定不會再反對自己現在所選擇的這條路了。

他也暗自下了決心,一定要努力,爭取早日研究出實用的蒸汽機。替自己爭口氣,當上家族第一人。

至於鍾進衛說得是不是大話,方以智從沒想過。因爲他到京師這麼多天,已經瞭解鍾進衛在京師的種種事蹟。他也知道中興侯在皇上面前的份量,更何況還有宋應星這個例子在。

鍾進衛從動力研究所出來後,就直接去了皇宮。

他要找崇禎皇帝說說這個蒸汽機的事情,順便把他剛說出去的承諾向崇禎皇帝稟告,以便得到崇禎皇帝的背書,直接頒佈出來,效果會更好。

另外鍾進衛還打算讓崇禎皇帝再調配多一點能工巧匠過去,羣思廣義,爭取早日解決蒸汽機走向實用性的那幾個難題。

就在鍾進衛接下來繼續巡視各類研究所,努力想爲大明增加財富的同時,在東南亞爪哇島的巴達維亞,就有人惦記着大明的財富。

荷蘭東印度公司在亞洲的總部,就是在巴達維亞。其總督府裡的現任主人,就是第三任總督燕-彼德爾斯遜-昆,此時正在考慮有關明國的事情。

昆可以說是荷蘭東印度公司具有非常重大影響的人,他爲東印度公司提出了三項非常重要的政策。

首先,荷蘭人必須控制印度尼西亞的海上航道,並在該地區牢固地據有基地,由此來開展活動;

其次,利潤地來源必須以亞洲貿易爲主,這種貿易要擴展到一個廣闊的地區,西至波斯灣、印度和錫蘭,東至香料羣島,北至明國和日本;

最後,每年只可有少數船隻滿載精心挑選的商品長途航行至歐洲,以減少運輸成本。

他的這三項政策,爲荷蘭商業帝國的崛起,確立了一個總的模式,並且極大地拓展了荷蘭在東方的勢力範圍。

昆此時剛剛接到消息,說明國派出了使節團前往歐洲。如果歐洲別的國家的人聽到這個消息,可能是欣喜。但他卻相反,這點從他緊皺着的眉頭就能看出來。

原因無它,荷蘭人一直追求利潤的最大化。而利益最大化的一個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壟斷。

荷蘭人爲了做到這點,可以說無所不用其極,甚至包括犧牲他們自己的同伴。

例子就有一個,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的第三任總督彼得-奴易茲,因爲在濱田彌兵衛事件中和日本人翻臉,導致和日本的貿易中斷。

昆爲了重新開展和日本的貿易,於一六二九年派漢斯-普特曼斯接任臺灣總督,將他撤回,繼而宣判他兩年徒刑,以此來討好日本人重開商貿。

在原本的歷史上,昆在一六三二年還把奴易茲引渡到日本,讓日本人關押他。雖然奴易茲本人在關了幾年後被荷蘭人贖回,但他的兒子卻病死在日本人的監獄中。

由此可見,荷蘭人爲了追求利潤的最大化,已到了魔障的地步。

在之前的時候,昆爲了壟斷和明國的商貿,不惜以武力威脅明國,要求明國不要和葡萄牙、西班牙等國交易,只和他們荷蘭人交易。可惜明國沒答應,當時又沒打贏明國,最終只好佔據了臺灣。

但不久前普特曼斯的來信又讓昆重新打起了這個主意,因爲信中說年初之時,明國的都城都差點被北方的遊牧民族打下來。

普特曼斯相信,明國現在已經更加虛弱了。憑藉着荷蘭先進的大炮武器,性能優異的快速戰艦,要取勝應該是件容易的事情。

但昆還是比較謹慎的,畢竟明國是個龐大的帝國。他考慮再三,想着再等等,等明國再虛弱一些後,再動用武力去威脅明國,以獲得對明的貿易壟斷權。

可現在明國竟然派出了使者團前往歐洲,那明擺着會和歐洲諸國的關係進一步地加強。如果明國使者和歐洲各國國王達成什麼協議的話,那自己想達到壟斷的目的就更爲困難了。

昆不是沒想過把明國使者團幹掉,但明國使者團又和教會扯在了一起。如果自己要做掉明國使者團的話,顯然要把教會的船隻也一起做了,昆還不敢去做這種事情。

因此,昆想來想去,只有趁這個明國使者團從歐洲返回之前,自己先和明國達成協議,生米煮成熟飯,使者團從歐洲帶來的協議也就無效了。

這麼一來,對明國這一戰就勢在必行了,而且還要求荷蘭艦隊能在短時間內取得勝利才行。

可明帝國實在太龐大了,派過去的兵力少了,快速取勝的難度就會大。

但現在東印度公司在東南亞一共就四十艏戰艦,還擔負着保衛印度尼西亞海上航道的任務,不可能都派出去。

不過普特曼斯倒在信中提過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就是利用明國的海盜來輔助荷蘭達到目的。昆想了一下,覺得這個主意不錯。

昆考慮了整整一天,最終決定咬牙派出三十艏戰艦。此次前去不但要威脅明國達成壟斷協議,順帶着把日本也一起脅迫算了。

他發現,對上日本人,軟得不行。對日本軟了這麼久了,卻還不重新開通商貿,非要來硬得,打它一場才行。

爲防萬一,昆授權普特曼斯可以用一切手段,以達到出兵的目的。

在鍾進衛蝴蝶翅膀的扇動下,原本荷蘭要在一六三三年纔出兵大明的戰事,被提前了。而且在原本的歷史上,荷蘭一共派出戰艦是十三艏,現在翻了一倍多,一下派出了三十艏戰艦。

一場海上的危機開始籠罩向大明的東南沿海,而這個危機,大明目前還沒有人知道。

第494章 藩王會議(4)第379章 李自成第152章 流水線和標準件第809章 幼學的衝突第168章 銀行第631章 授勳第703章 水泥路成第454章 重視復社第128章 終有所獲第277章 求援灤州第37章 標點符號第717章 冷麪孫傳庭第745章 個人魅力不夠麼第156章 劉興祚第73章 汰兵插曲第406章 御廚第212章 昌黎解圍第171章 鹽政會議(1)第216章 撤軍原因第673章 退回海州城第152章 流水線和標準件第665章 開胃小菜第298章 京營改編第193章 誘騙成功第84章 相逢而泣第562章 新來的吧第246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284章 清水明月關的危機第373章 應對寧錦第483章 設立大型補給點第512章 鐵範鑄炮第128章 終有所獲第235章 顯微鏡的重要性第213章 要長打勝仗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796章 南行定局第622章 全功第579章 裡子面子都有了第44章 日不落帝國第143章 《甘薯疏》第163章 山海關前的笑話第228章 建虜細作第129章 保密問題第814章 水土不服第340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488章 朝鮮局勢第337章 老驥伏櫪第598章 爺沒興趣第673章 退回海州城第161章 工匠的春天要到了第631章 授勳第243章 寶鈔隱憂第380章 張縛第458章 又聞盧象升之名第456章 張獻忠的觀察第323章 死營第155章 火器弓箭第764章 此生無憾第28章 浩劫第550章 科舉之補充第167章 紙幣定樣第479章 隆武帝就是好託第126章 闖侯府第448章 新式軍禮第360章 災情第337章 老驥伏櫪第701章 獻寶第820章 論奢華風第824章 市舶司困境第429章 到家不得入第386章 開封戲曲第447章 新軍的新第666章 發現明軍弱點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231章 百姓視角第317章 弱國無外交第388章 羞辱範氏第457章 殺神第316章 雷鋒語錄第386章 開封戲曲第864章 蒸汽火車第549章 生員之論第654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574章 應對第232章 挽留炮灰第421章 文臣的態度第316章 雷鋒語錄第852章 對日之策第72章 比對第171章 鹽政會議(1)第64章 輿論之論第523章 一網打盡第552章 美好的前景第835章 趕往湛江第451章 可惜了火藥技術第113章 道路衙門第865章 電第264章 灤州光復第259章 灤州建虜第32章 反腐
第494章 藩王會議(4)第379章 李自成第152章 流水線和標準件第809章 幼學的衝突第168章 銀行第631章 授勳第703章 水泥路成第454章 重視復社第128章 終有所獲第277章 求援灤州第37章 標點符號第717章 冷麪孫傳庭第745章 個人魅力不夠麼第156章 劉興祚第73章 汰兵插曲第406章 御廚第212章 昌黎解圍第171章 鹽政會議(1)第216章 撤軍原因第673章 退回海州城第152章 流水線和標準件第665章 開胃小菜第298章 京營改編第193章 誘騙成功第84章 相逢而泣第562章 新來的吧第246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284章 清水明月關的危機第373章 應對寧錦第483章 設立大型補給點第512章 鐵範鑄炮第128章 終有所獲第235章 顯微鏡的重要性第213章 要長打勝仗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796章 南行定局第622章 全功第579章 裡子面子都有了第44章 日不落帝國第143章 《甘薯疏》第163章 山海關前的笑話第228章 建虜細作第129章 保密問題第814章 水土不服第340章 小心駛得萬年船第488章 朝鮮局勢第337章 老驥伏櫪第598章 爺沒興趣第673章 退回海州城第161章 工匠的春天要到了第631章 授勳第243章 寶鈔隱憂第380章 張縛第458章 又聞盧象升之名第456章 張獻忠的觀察第323章 死營第155章 火器弓箭第764章 此生無憾第28章 浩劫第550章 科舉之補充第167章 紙幣定樣第479章 隆武帝就是好託第126章 闖侯府第448章 新式軍禮第360章 災情第337章 老驥伏櫪第701章 獻寶第820章 論奢華風第824章 市舶司困境第429章 到家不得入第386章 開封戲曲第447章 新軍的新第666章 發現明軍弱點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231章 百姓視角第317章 弱國無外交第388章 羞辱範氏第457章 殺神第316章 雷鋒語錄第386章 開封戲曲第864章 蒸汽火車第549章 生員之論第654章 御前軍事會議第574章 應對第232章 挽留炮灰第421章 文臣的態度第316章 雷鋒語錄第852章 對日之策第72章 比對第171章 鹽政會議(1)第64章 輿論之論第523章 一網打盡第552章 美好的前景第835章 趕往湛江第451章 可惜了火藥技術第113章 道路衙門第865章 電第264章 灤州光復第259章 灤州建虜第32章 反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