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百姓視角

在定府大街臨近的一條街道上,京師中生活較富裕的百姓常來這裡的酒樓小酌一杯,聊聊天。

在其中一個店面較大的酒樓一樓大堂,用餐的人比較多。在靠裡一角的倆張桌子上則坐着一些年輕人。

大堂其他位置也三三兩兩地坐着食客在喝酒用餐,只有靠門口處的桌子沒有人,應該是門簾掀開會被冷風吹到的緣故。

大堂內的人原本都是壓低了聲音在聊天,可能是酒喝得多了,其中一桌的一個壯漢人說話忽然大聲起來,讓大堂內的人都聽得清清楚楚。

“那廝如今見了俺就再沒以前的趾高氣揚了,還會主動和俺打招呼,哈哈!”

周圍的人一聽這人如此大聲說話,好幾個人都皺起了眉頭。

“沒想到啊,進了次大牢會改變這麼多。不說你,今早出門還主動給我打招呼呢。”先前這壯漢的矮個同桌也感嘆道,聲音雖沒他同伴響,但也被周圍的人聽得清清楚楚。

“來,乾一杯。”說完兩人舉杯一飲而盡。

然後壯漢一邊夾菜嚼着,一邊說道:“想之前,俺想着衙門有鄰居在,總歸能幫襯着點。平時擡頭不見低頭見,每次來俺這買肉都多給他一些。沒想俺去衙門辦事,他收俺的好處費比陌生人都多,真氣死俺了。現在好了,以前吃進去的都要吐出來了。”

“也不知道皇上會讓他們交多少贖罪銀?”矮個子說道。

周圍的人聽清了這兩人是在談論眼下的實事,就把眉頭給舒展了,邊吃邊聽,看這兩人有沒有說自己不知道的事。

“俺瞧着夠嗆,不趴一層皮下來,能出得了大牢?”壯漢想當然地說道。

“賢弟,這你就錯了,他們是剛好撞上皇上冊封太子,大赦天下,並不是交足了銀兩纔出來的。”矮個子一副我說得纔是對的樣子。

坐他們鄰桌的一個商賈模樣的人聽不下去了,或許也是酒喝多了,扭過身子對那兩人說道:“你們不懂就不要大聲喧譁,擾了別人的酒興。”

那壯漢被他一訓,微愣了下,“啪”的一聲拍了下桌子,然後衝着那商賈道:“我們不懂,難道你懂?”

壯漢拍桌子的聲音有點響,把最裡面的客人都給驚動了。

裡桌的一個年輕人把筷子一放,準備站起來。他對面的那人看到了,就微微搖了搖筷子,示意那年輕人不要多管閒事。

小二想過去勸一勸,別那麼大火氣,那個商賈說話了:“我東家是京師數得着的人,他老人家所知道的消息豈是你這等人物能知道的,你說,我要不懂,難道你懂?”

那壯漢見這人說得這麼自信,不由一愣,他的同桌矮個子向那商賈雙手作揖,意思了下,然後道:“不敢請教我倆那處說得有誤?”

小二看他們沒有吵起來,就停住了,剛好站到了他們附近。

那商賈並不搭話,而是轉回去繼續喝自個的酒。

那壯漢是日日賣肉的,人情世故多少都懂一些。見這商賈不慍不火的樣子,就站起來走過去道歉道:“俺是粗人,不懂禮數,衝撞貴人了,俺特想知道那廝變了性子的原因。”

他說到這裡,瞧見那商賈桌上的菜所剩無幾,就轉身叫小二:“小二,給這位貴人上幾個好的下酒菜,記俺頭上。”

小二一聽,連忙答應一聲就溜廚房去了,像似怕人不答應黃了這生意。

那商賈沒想剛纔還氣勢洶洶地壯漢轉臉就給自己賠罪,還要請客,就覺得有點不好意思。

於是,他起身推辭一番未果。就邀請壯漢和矮個子一起過來喝一杯,反正他是自己一個人一桌,空位有的是。

小二那是相當麻利,在他們剛坐定的時候,第一個菜就上來了。

三人互相敬了一杯,那個商賈纔開口道:“我告訴兩位啊,事情不是你們想的那樣的。”

周圍的人一聽,都開始放緩了吃喝,仔細聽那一桌的談論。

偏偏那商賈把聲音壓低了,仔細聽也聽不到具體的內容,就聽見那壯漢的大嗓門道:“什麼,膽子真大,還敢討價還價。”

然後那個商賈又低聲說了幾句,壯漢又發表了意見:“皇上就是太仁慈了,依俺之見,直接剁了他們得了。”

馬上那壯漢發現自己說話聲音太大了,周圍的人都在注視着他。

壯漢就站起來,向四周抱拳道歉道:“不好意思,打擾各位了。”

然後坐下來繼續聽那個商賈說話,沒過一會,那壯漢有情不自禁地說道:“什麼,還縮小了?”

周圍的人被那壯漢和商賈引得心裡癢癢,不知道那商賈說了啥內幕。

“啊,原來如此,俺說爲什麼會對俺客氣了呢,原來不是因爲進了大牢的緣故。”壯漢也不知道他的話嚴重影響周圍的人吃飯了,個個都被他勾得好奇心大作。

終於有個人忍不住了,轉過身面對那桌人道:“這位官人,有啥事不妨都給我們大夥說說,也讓我們樂呵樂呵。酒菜錢我們也出一份。”

四周的人都起鬨起來,唯獨最裡面的兩桌年輕人沒有跟着湊熱鬧。

那商賈喝得有點多了,見氣氛熱烈,酒意上來,也不吃了,站起來說道:“好,各位既然這麼說,我也不藏着掖着,這些事情遲早都會傳遍天下的。”

一片叫好聲隨着商賈的話音剛落而響了起來。大堂內的大部分人都不吃喝了,看着商賈。

“各位,朝廷監察體系改變知道了麼?”

在座的人,有的知道,有的不知道,畢竟那個年代沒有電視,廣播等通訊工具,朝廷新的政策沒法快速傳遞到每個百姓耳中。

然後就有人問,那商賈就一一解釋。在他解釋完之後,有個人不滿地說道:“皇上這是要幹嘛,原先御史,錦衣衛,東廠一起監察百官,都貪腐成這樣,現在還縮小了職權,那還不讓那些當官的翻了天去!”

馬上他的話又引來其他人的一片反駁聲,給那人講了一番道理:人人監察,就是人人不監察,有好處的時候大家都上,承擔責任的時候就不見一家。各衙門都是可管可不管的職責,那萬一有事追究責任都不好追究。

商賈等他們說得差不多的時候,又說了:“這位兄弟之所以疑惑之前的官吏不再囂張,是因爲皇上讓三級監察部門都成立了舉報處,百姓可以告官,所以他們就客氣多了。”

這話一出口,又是一片議論之聲,什麼官官相護,什麼洪武年間就有先例,說成一片。說到後面,不大相信這舉報處有用的佔了多數。

商賈接着說道:“現在建虜還在京畿之地,皇上爲啥會選這個時候冊封皇太子,大赦天下,你們知道麼?”

這話題就有點敏感了,隱約知道的就沉默了,而不知道的則紛紛發問。

“因爲貪腐的官員太多,逼得皇上不得不用這個名義赦免了他們。”商賈說出了自己聽來的內幕。

“什麼,敢逼皇上,吃了豹子膽了,還有王法麼?”

“就是,這些貪官污吏就該全部處死,有一個殺一個,有兩個殺一雙。”

“你們不要亂說,自相殘殺便宜建虜麼?”

“什麼自相殘殺,那是貪官污吏,太祖在的話,就是剝皮的下場。”

大堂內的人吵成一片,都各執一詞。過了好一會,才慢慢靜下來,那商賈說得有點渴,先端起酒杯喝了一杯,然後又說道:“朝廷最新的政策你們聽說了麼?”

第167章 紙幣定樣第266章 屠城第39章 查漏補缺第154章 已有改觀第558章 錦州軍械監第631章 授勳第347章 戰場逃生第804章 月兒姑娘第450章 明末火藥第182章 虜逼昌黎第106章 蛛絲馬跡第806章 執着第262章 血債血償第289章 戰局突變第479章 隆武帝就是好託第530章 招降盧象升第385章 開封府第277章 求援灤州第471章 全面教育第637章 荷屬東印度公司第290章 勝了敗了第370章 代善棄權第680章 快點來吧第709章 勘探船歸來第342章 餓死不如戰死第17章 漢奸第163章 山海關前的笑話第206章 牴觸攻城第150章 各方涌動第854章 請罪第309章 前功盡棄第184章 拂曉襲城第191章 都是以權謀財第191章 都是以權謀財第342章 餓死不如戰死第130章 升爲次輔第391章 海蘭珠第201章 昌黎第四戰(1)第527章 騾子和馬第707章 再一次打擊了建虜第470章 收費的水泥路第192章 第二次勸降昌黎第428章 關寧現狀第796章 南行定局第618章 憂心第647章 空城計第546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第108章 挑選護衛第545章 是勝是敗第484章 運幾船回大明如何第136章 京師風暴第459章 錦衣衛政委第154章 已有改觀第817章 坐地起價第741章 又到過年時第571章 晾他一晾第437章 練兵提上議程第219章 貪腐的形成第231章 百姓視角第723章 袁可立的心願第3章 相信(1)第773章 皇太極的遺願第60章 猛虎出籠第358章 壞消息接二連三第440章 登萊出擊第159章 各有心思第172章 鹽政會議(2)第529章 大軍開拔第187章 昌黎第二戰第652章 接受水營第241章 作秀和託第667章 攻勢受挫第361章 官逼民反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640章 糧食問題第462章 最可愛的人第288章 背水一戰第454章 重視復社第82章 你家出大事了第550章 科舉之補充第577章 幫你借錢第309章 前功盡棄第12章 傳言第719章 不能太宅第638章 產鉗第604章 六王議政第506章 大明憤青討伐的對象第855章 僱傭兵第388章 羞辱範氏第218章 昌黎戰的意義第322章 組建遠征軍第161章 工匠的春天要到了第587章 瀋陽城外第834章 緝私成果第98章 廠衛正式出山第194章 爲國除奸第225章 再訪教坊司第581章 願爲嚮導第87章 漱口
第167章 紙幣定樣第266章 屠城第39章 查漏補缺第154章 已有改觀第558章 錦州軍械監第631章 授勳第347章 戰場逃生第804章 月兒姑娘第450章 明末火藥第182章 虜逼昌黎第106章 蛛絲馬跡第806章 執着第262章 血債血償第289章 戰局突變第479章 隆武帝就是好託第530章 招降盧象升第385章 開封府第277章 求援灤州第471章 全面教育第637章 荷屬東印度公司第290章 勝了敗了第370章 代善棄權第680章 快點來吧第709章 勘探船歸來第342章 餓死不如戰死第17章 漢奸第163章 山海關前的笑話第206章 牴觸攻城第150章 各方涌動第854章 請罪第309章 前功盡棄第184章 拂曉襲城第191章 都是以權謀財第191章 都是以權謀財第342章 餓死不如戰死第130章 升爲次輔第391章 海蘭珠第201章 昌黎第四戰(1)第527章 騾子和馬第707章 再一次打擊了建虜第470章 收費的水泥路第192章 第二次勸降昌黎第428章 關寧現狀第796章 南行定局第618章 憂心第647章 空城計第546章 朝中有人好辦事第108章 挑選護衛第545章 是勝是敗第484章 運幾船回大明如何第136章 京師風暴第459章 錦衣衛政委第154章 已有改觀第817章 坐地起價第741章 又到過年時第571章 晾他一晾第437章 練兵提上議程第219章 貪腐的形成第231章 百姓視角第723章 袁可立的心願第3章 相信(1)第773章 皇太極的遺願第60章 猛虎出籠第358章 壞消息接二連三第440章 登萊出擊第159章 各有心思第172章 鹽政會議(2)第529章 大軍開拔第187章 昌黎第二戰第652章 接受水營第241章 作秀和託第667章 攻勢受挫第361章 官逼民反第341章 不期而遇第640章 糧食問題第462章 最可愛的人第288章 背水一戰第454章 重視復社第82章 你家出大事了第550章 科舉之補充第577章 幫你借錢第309章 前功盡棄第12章 傳言第719章 不能太宅第638章 產鉗第604章 六王議政第506章 大明憤青討伐的對象第855章 僱傭兵第388章 羞辱範氏第218章 昌黎戰的意義第322章 組建遠征軍第161章 工匠的春天要到了第587章 瀋陽城外第834章 緝私成果第98章 廠衛正式出山第194章 爲國除奸第225章 再訪教坊司第581章 願爲嚮導第87章 漱口